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大营’的张国梁又是有名的勇将,所以要解金陵之围,不论内外如何硬攻,都难得手。我
现在决定,以轻兵间道,奇袭杭州,杭州告急,苏州亦必震动,官军怕我们绝他的饷源、粮
道,一定分兵相救,然后我们诸路合围,直捣江南大营,大营一破,不但金陵围解,苏杭亦
皆为我所有。”
战略虽已决定,却一时难以实现,因为金陵外围,官军云集,每一路都逼得很紧,使得
李秀成无法脱身。
一直到了咸丰十年李秀成方能出金陵,三天以后,张国梁率领水陆诸军,攻克浦口九□
洲,约期攻上关、下关,以为金陵指日可破。而何桂清则以九□洲之战,筹饷有功,加官衔
“太子少保”,与胡林翼齐名,并称长江上下游、胡何两宫保──此为何桂清一生事业顶点
,过此就走了下坡,而且一落千丈,垮得极快。
当官军将帅士兵,无不得意洋洋,踌躇满志的当儿,李秀成亲领精骑一千余人,由皖南
鸠江越清弋江,出宁国后路,解围以后,疾趋广德,扑入浙江泗安──泗安守兵十五营大溃
,总兵李定泰逃之夭夭。于是李秀成分兵两路,一路由他族中弟兄李世贤率领,攻击湖州;
一路由他亲自指挥,自安吉、武康进犯杭州。
这一支奇兵,震动了两江,也震动了朝廷。朝旨命接替向荣的钦差大臣,也就是负江南
大营全责的和春,兼督浙江军务,分兵赴援。
江南大营的战将分两个系统,向荣的旧部,多为他的同乡四川人;同样地,张国梁的部
下,多为他的同乡广东人。当时大家希望张国梁能亲自出马,赴援浙江,但围攻金陵,正当
功在垂成之际,不仅阵前易将,为兵家大忌,而张国梁亦不愿将可到手的功劳,拱手让人,
因而只有派蜀将援浙,此人叫张玉良,重庆人,其时的官职是肃州镇总兵,受命统率援浙诸
军。
由张玉良担任浙江方面的主将,是何桂清与和春会商后所作的决定,同时何桂清又在奏
报援浙经过,顺手放了浙江巡抚罗遵殿一枝冷箭,说他“主守不主战,守近不守远”。所谓
“守近不守远”,是指罗遵殿将守湖州一路的重兵,移防省城,湖州亏得有赵景贤的团练,
不然危乎殆哉!当然“守近不守远”确是措置乖方的事实,但何桂清放那枝冷箭,却是别有
用心,目的在为王有龄开路。
张玉良援浙,路过苏州,王有龄留他住了两天,为他讲解杭州附近的形势,而就在这“
面授机宜”之际,李秀成的军队,已经直薄杭州,罗遵殿和驻防将军瑞昌、副都统来存,昼
夜防守,相持了10天,李秀成在清波门掘了一条地道,用火药轰开二十余丈,蜂涌而进。
瑞昌退保子城──或称满城,在湖边上,是驻防旗人的营区,苦苦守了6天,张玉良的八千
援军到了。
李秀成的目的,就是要引诱江南大营分兵援浙,好减轻金陵被围的压力,一看张玉良的
兵到,立即展开撤退的计划,先设疑兵,在城上遍插簇新的旗帜,表示他亦有援军新到。张
玉良见此情形,未免胆怯,将八千援军,安顿在距杭州40里的塘楼,同时派人混入杭州,
与瑞昌取得联络,预备内外夹击。
可惜,他们的行动慢了一步,李秀成使了一条奇计,找了许多瞎子来当更夫,一面偃旗
息鼓,全师而退,走天目山,经孝丰,一日一夜行军300里,回到广德。
瞎子茫然,五更三点,照打不误。李秀成走了3天,瑞昌才发现杭州是座空城,于是张
玉良率亲兵600人,直捣空城,一路往广德追了去,李秀成早已算到,将从杭州藩库、盐
库、关库中得来的数十万两银子,沿路散布,张玉良的兵捡银子要紧,顾不得追敌,李秀成
得以安然脱身。
杭州城破之日,罗遵殿仰药殉节,等到“克复”,则是瑞昌和张玉良的“奇功”,御赐
黄马褂,封骑都尉的世职,张玉良还升了官,擢为广西提督。此外何桂清又上奏,说张玉良
援浙、受王有龄的密计,所以收功如是之速。于是王有龄顺理成章地升任了浙江巡抚,而罗
遵殿则有人弹劾他不能御贼,以致追夺恤典。
这时的李秀成,已聚集50万人,会议解金陵之围,当时的部署是如此:杨辅清进溧水
、雨花台;李世贤进溧阳、攻句容;刘官芳进秣陵关、逼七□桥;黄文金进高桥门。
首先收功的李世贤,攻占句容,疾趋淳化,张国梁大败,退入大营。其时何桂清与和春
已发觉中计,飞调张玉良回师,却已来不及了。
当时对洪杨的征剿,责任区分,大致如此:金陵城外由钦差大臣主持、成立江南大营;
后路苏、常一带,则由两江总督与江苏巡抚防守。在军事指挥系统上,有时不免紊乱,江南
大营之毁于一旦及苏、常之失手,此为主因。
江南大营由向荣所创立,他是四川大宁人,寄籍甘肃,由行伍出身,为道光朝名将杨遇
春所识拔,当洪杨起事,他正当湖南提督,在宿将中名望最高,所以文宗特地调他为广西提
督,与满洲名将乌兰泰,为钦差大臣赛尚阿的左右手,以后赛尚阿失机获罪,洪杨大举东下
,向荣受命钦差大臣,沿江穷追直到金陵,屯兵孝陵卫,继而进屯紫金山,所率一万七千余
人,结营十八座,这就是江南大营的创始。
向荣手下的第一大将就是张国梁。他是广东高要人,本名嘉祥,号殿臣,“大天二”出
身,但不妄杀,是“盗亦有道”之流。以后为广东臬司劳崇光所招降,改名国梁,剿匪得力
,积功升到守备,咸丰元年,改隶向荣部下,一路打到南京,勇猛绝伦,深为向荣所赏识。
咸丰六年七月,向荣病殁军中,由和春继任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以张国梁帮办军
务,升官湖南提督,所以称为“副帅”。文宗颇有知人之明,曾有好几次优诏,奖许张国梁
忠勇,有一次,张国梁因作战炮伤中指,文宗特颁御用伤药,并且亲笔□谕:“勇猛中宜加
慎重”。尚方珍玩,不断赏赐以外,又命图形进览,所以张国梁感恩图报,奋不顾身。当向
荣病殁后,金坛被围,而和春还未接任,就由于张国梁的招集流亡,激以忠义,解金坛之围
,进克句容,使得江南大营的声势,复又大振。
可惜,文宗虽能赏识张国梁,而其时用兵命将,还不脱成见,以为膺专阃之寄者,非旗
人不可,所以用了和春,如果当时以张国梁接替向荣,则局面又自不同。和春比赛尚阿、琦
善虽要高明些,却仍不脱旗人蔑视汉人的积习,以及好逸恶劳,喜欢奉承等等“旗下大爷”
的习气,因而江南大营的士气,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