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砻魇虑橐膊换岷芩忱枰颖杜Γ纭肚肪湃乘怠熬又杖涨μ枞簟保绱怂洹袄鳌倍拔蘧獭薄1矩骋彩峭恚粤嫌铩袄鳎蘧獭币灿搿肚肪湃谎
###:中行独复。
###:半路独自返回。
既然说“中行独复”,意味着同时外出的不止一个人。同时外出,有返回的,有不返回的。爻辞以此比喻阳气有回复的时候、有不回复的时候,这也与《乾》九四寓意一致。
《乾》九四中说“或跃在渊,无咎”,《象》说“或跃在渊,进无咎也”,其中“或”为不定之辞,透示出阳气有回复、不回复两种可能性。在自然界中,阳气该回复的时候就回复,这合乎正常的阴、阳循环之道,正如《象》说“中行独复,以从道也”。反之,阳气不能按时准确地回复,那么四时失序,天灾接踵而至。爻辞中虽然未明言吉、凶,而吉、凶自在其中。
六五:敦复,无悔。
六五:按时返回,没有悔恨。
敦,信,引申为按时。《老子》中云:“敦兮其若朴。”其中的“朴”是“道”的一种比喻,“敦”是对“道”特征的一种描述。“敦复”表面意思是说,人外出后按时返回。实际上比喻阳气能遵循自然规律及时、准确地回复。
至此,阳气经过初九的“不远复”、六二的“休复”、六三的“频复”、###的“独复”,最终及时、准确回复到位。
六五对应《乾》九五。如同《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一样,阳气完全回复以后,表明人的品德、才能蓄积到了足够的程度,可以有所作为了,所以说“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上六:迷失道路不能返回,凶,有灾害。出兵作战,最终大败。因为其国君而导致凶险,以至于十年之久不能够征伐。
迷,迷失道路。灾眚,灾害。以,因为。克,能够。“迷复”表面意思是说,人在行路时迷失方向。实际上是比喻阳气回复到极点后不能向阴气转化。
阳气的回复到了上六,达到了顶点。阳极生阴,再发展下去,就应该向阴转化了。反之,也是不符合阴、阳循环之“道”。
从人事的角度讲,阳气至极而不能向阴转化,如同人自恃强壮,骄傲自满,一味恃强用壮,知进而不知退,因此说“凶,有灾眚”。以兴兵作战为例,骄兵必败,所以说“用行师,终有大败”;因大败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以至于十年之内再无力兴兵作战,因此说“至于十年不克征”;国君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否兴兵作战,最终取决于国君,因此又说“以其国君凶”;《象》说“迷复之凶,反君道也”,也把“凶”的责任归咎于国君违反为君之道。
本爻对应《乾》卦上九。《乾》卦上九说“亢龙,有悔”,本爻中恃强用壮、穷兵黩武的国君正是这样一位“亢龙”!
《无妄》:必然与偶然(1)
无妄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很通顺,利于占问。如果违背正道有灾害产生,不利于有所行动。
初九:无妄往,吉。
初九:不违背正道行动,吉。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六二:不耕种而想收获,不垦荒而想种熟田,则应外出经商。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六三:不违背正道而产生灾害,像牛丢失被过路人捡到,就是丢牛邑人的灾害。
九四:可贞,无咎。
九四:可以占问,没有过错。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九五:不违背养生之道而得的疾病,不用治疗就会痊愈。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上九:不违背正道行动,(违背正道行动)有灾害,没有什么好处。
妄,胡乱、违背。无妄,就是不违背“天”命行事。
《易经》成书的年代,“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感情的,是人格化、神灵意义上的“天”,不仅能给予人类以生命,而且根据人之德行如何决定对人的保佑或惩罚,决定人的寿命的长或短等。到了西周末年以后,随着周天子权威的失坠,人间天子的保护神——“天”的神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也逐渐受到怀疑;同时,随着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土地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产生了尚土观念,“天”与“地”逐渐成了一对对等的概念。与之相应的是,“天”的内涵中自然属性逐渐增多。到了《老子》中,则干脆以“道”代替原来神灵意义的“天”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提出了“天”道自然的思想,如《老子》二十五章中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中“道”的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意义重大,它使原来主宰世界的上帝、鬼神的权威失去了光彩,基本上粉碎了天命观念。
如果说将“天”解释为神灵意义的“天”,要求人们不违背“天”命是迷信的,是不可取的;那么,当“天”被“道”取代,“天”的内涵置换为“道”、“自然”以后,“无妄”也就是要求人们不违背自然规律,就是一种唯物、进步的思想了。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很通顺,利于占问。如果违背正道有灾害产生,不利于有所行动。
其,表示假设,如果的意思;匪,非。正,与“妄”相对、相反,指自然、社会规律的正道。眚,指主观原因造成的灾害,如《周易程氏传》中解释:“灾,天灾,自外来;眚,己过,由自作。”
本卦论述的主题是“无妄”,即不能违背自然、社会规律的正道行事。思想、行为合乎自然、社会规律,就不会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因此说“元亨,利贞”。反之,违背自然、社会规律的正道行事,就会动辄得咎、四处碰壁、招致灾害,不利于有所行动,因此说“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商书·太甲中》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对于自然灾害,人们往往难以防范,但也应尽量去防范;如果是主观原因导致灾害,甚至是明知故犯,那就是不可饶恕的,理应受到惩罚。所以卦辞特别指出:“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初九:无妄往,吉。
初九:不违背正道行动,吉。
往,前往,指行为、行动。不违背自然、社会规律正道行事,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相互符合,在行为上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说“吉”,《象》说“无妄之往,得志也”。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六二:不耕种而想收获,不垦荒而想种熟田,则应外出经商。
《无妄》:必然与偶然(2)
菑(zī),初开垦的新田,此处用作动词,指开垦新田。畬(yú),耕种三年后的熟田,此处也用作动词,指耕种熟田。不菑畬,就是说不垦荒而想种熟田。
一般来说,要想收获须先耕种,要想种熟田须先开垦新田。正如《商书·盘庚上》所云:“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惰农自安,不昏劳作,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意思是说:像农民种田,只有辛勤地耕作才会有收获。……懒惰的农民习惯于安逸,不辛勤地耕作、从事田间劳作,哪里会有收获呢?又如《周书·大诰》中云:“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意思是说:他的父亲开垦了田地,而他的儿子却不肯播种,哪里还谈得上收获呢?因此,孤立地看,“不耕获,不菑畬”是不合乎一般规律、常理的,是异想天开的妄想、幻想,更谈不上致富了,正如《象》中说:“不耕获,未富也。”但如果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不耕获,不菑畬”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外出经商赚钱后,可以购买粮食、雇人垦荒、购置熟田,也可以达到“不耕获,不菑畬”的目的,因此说“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反映了周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这是难能可贵的。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六三:不违背正道而产生灾害,像牛丢失被过路人捡到,就是丢牛邑人的灾害。
无妄之灾,不违背正道而产生的灾害,也就是意外之灾。或,可能。系,捆绑,引申为应验。行人,即行路之人。之,是“得”的前置宾语,指牛。
不违背自然社会规律的正道行事,一般来说是无害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一般之中也有偶然,也就是意外之灾。例如,牛丢失了,被过路人捡去就属于这类情况。这种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如上所述,“无妄之灾”的“灾”有别于卦辞“其匪正有眚”的“眚”,前者是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而后者是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
九四:可贞,无咎。
九四:可以占问,没有过错。
这一条爻中只有断占词,而没有叙事词。但结合全卦的宗旨来看,“可贞,无咎”的前提是“无妄”。爻辞的意思是说,能够遵循自然、社会规律行事“可贞,无咎”。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九五:不违背养生之道而得的疾病,不用治疗就会痊愈。
药,用作动词,用药物治疗;有喜,病愈的意思。
中国古代医学在比类取象的思维方式下,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指导下,以阴阳、五行、气等主要概念构建起来的中医理论体系,在人的心身与自然、社会活动各方面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将人的生命状态与整个自然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强调人的养生要与自然规律协调一致。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在分别论述了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特点,指出人在养生上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后,说: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虽然养生合乎天道自然,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