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走神儿不如我走神儿-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一个小村长的脉搏与一个国家的脉搏在本质上是同一个脉搏    
    本书与法国历史学家、《年鉴》杂志主编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先生的《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一书似乎有一种姻亲关系。    
    为时间、地点、历史迥然相异的两个“村庄”号脉,是如此“相关性”最为诱人猜测、联想之处。卢的探究以曾震惊全国的陕西咸阳浓硫酸毁容毁身案为切入点,记录并剖析了作为长袖善舞的政治明星——陕西咸阳烽火村40余年的变迁史,穿破无穷历史迷雾,直刺现实;而《蒙塔尤》则以法国南部讲奥克语的一个牧民小山村作为解剖标本,以现代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再现出600多年前该村落居民的生活、思想、习俗的全貌,使得“蒙塔尤”    
    成为今人解读14世纪法国时必须参照的一个全息标本。    
    两书同样兼有历史、学术等多重价值,甚至在文本的丰富性上亦多有相似之处——《蒙塔尤》中大量援引该社区多种生活参数,并以这种最细末的观察,记录一个村庄的生命脉搏;而《大国寡民》一书的最后约100页,作者集合烽火村50年代90年代“媒体报道编年史”,从这个编年史中,读者自可发现真相的历史与媒体记录历史之间的巨大落差……    
    那落差意味着什么?    
    陆幼青《死亡日记》    
    华艺出版社    
    遗忘也许比冷漠更残酷    
    陆幼青在网络媒体亮相时,医生说他的日子不多了。陆在拒绝治疗后决定,他将写100篇日记发表,在网络上。这消息给几乎所有受众一个巨大刺激——各路媒体快速跟踪,步步紧逼。不出半个月,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月刊、周刊、周报、日报、采访机、摄像机等等集合完毕,堵满陆家的客厅和凉台……。    
    全方位。多媒体。图文并茂。陆在有意无意间成为传媒宠儿。有张照片已经几乎成为陆的标准照:陆虚弱地躺着,端着一本《蚊子的遗书》在看。照片中最醒目的细节是他年幼女儿的照片放在一侧:天真无邪。公主一般笑着。到了CCTV东方时空白岩松采访,专辑间隔回放的,是陆尚健康时,欢乐幸福的家人录相……但这种以悲写乐以乐写悲倍增其哀乐的“技巧”,骨子里其实还是庸俗社会学?    
    大众,包括我在内,自然茫然无措同时也无可选择地被感动。看所有有关陆的照片或录相,残酷联想如同一篮子发好的豆芽菜那样横七竖八张牙舞爪:假使不幸终于来临,陆走了,他年幼的女儿仍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面对照相机闪光灯镜头话筒鲜花慰问语赞美眼泪手帕捐款和无数双陌生的双手?而且,同样残酷的是,在短暂的泪水被时尚之风吹干后,曾被煽动起来一切也便随之被遗忘——而事实上遗忘与冷漠一样残酷?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德国某电视台曾做过一次“死亡直播”。那次直播曾轰动一时。瘫痪两年的姑娘英格丽·费立克决定当众结束自己的生命(安乐死)——整整两年,她像一株植物一样地活着。直播当日,乱麻般布列成阵的摄像机镜头锁定英格丽·费立克的一举一动。沉默。现场死一般宁静。英格丽·费立克在家人的帮助下半卧在床上。她的身边放着一张茶几。两本书平躺在茶几上。书边放着一杯“氰化物”。长长的吸管,斜着插。    
    镜头凝固。看客的心凝固。面对镜头,英格丽·费立克深深地吸了一口杯中物。随后,头轻轻歪向枕头右下角。天人永隔。    
    如此镜头当然刺激当然轰动。收视率飘红。人心震颤。可其实更令人心惊魄颤的,是大众文化“嗜血成性”之癖。它让人明白,大众文化在欢喜艳舞高歌满城飞花的同时,同时也是“嗜血成性”。其胃口无所不包:要狂欢,要狂悲,要掌声,要眼泪,要情色,要暴力……所有与七情六欲有关的一切,它都要——一个都不能少。    
    这样看,陆幼青在网站连载“死亡日记”,径直就是英格丽·费立克“死亡直播”的中国上海版。它是黑色选题。它百年不遇。它是吸引注意力的一张王牌。而同时,它也是大众文化暴虐成性嗜血成性的一个绝妙标本。面对如此,赞美或抨击,都不是我的意思。我更无权指责陆幼青。甚至连指责媒体或者大众文化都不是。我的意思无非是说,大众文化如此秉性,其实刚好映照出了人性的可叹可悲。    
    我甚至几乎就要在陆的日记连载网站留言。他“死亡日记”中回旋着的那种质朴旋律让我感慨丛生。但我没把眼泪或心动电邮给陆。因为我知道,在陆与传媒合作开演的这场苦肉秀中,我本人也是一员。我警惕着:随着这场苦肉秀一起潜入我们内心的,是鲜血和暴力。    
    如此判断由不难推断的结果引发而出:当成为道具的血浆被强行嵌入人性,当性情的率真、敏感被扭曲,当丰润寻常的真实被扁平化,当一切以满足速度的狂奔和猎奇的饥渴为先,当一切班驳过程及其由这样的过程带来的诸多意味变成恶俗不堪的简单结论,不经意之间,所谓大众文化和我们一起完成了一个以狂欢为其刺目包装的“谋杀”:它掐死生命的平静状态,也把内心最深刻的恐惧大卸八块;它断绝了输送给生命哲学的思考之氧,也干干脆脆拔掉了运往虚无之美的全部生命礼赞……就在这个上海版的“死亡直播”中,究竟有几人能真正品味陆幼青绵密而复杂的人生反省乃至不乏深刻独特的现世讽喻?不必特别恶意便可猜想,其实,更多的人是在数着分秒时针,满怀残酷期待,饥渴着100天之后会发生什么?    
    至于媒体,则更是严阵以待,掐着秒表,貌似悲悯地在为一个年轻生命做着倒计时。这是怎样残酷的一个读秒?


第三部分 《书缘·情缘》第31节 《略萨全集》

    略萨《略萨全集》    
    时代文艺出版社    
    回家,写你的小说去    
    《略萨全集》一出就是十八卷。十八卷啊。    
    略萨被评论界称之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如此标签,对一般读者意义几无。有意义的倒是那十八卷的体积。十八卷啊。    
    对一位作家来说,“体积”至少可以说明部分问题。中国作家如今虽已不再有可能靠一本书吃一辈子,但在产量、质量方面,兑水或敷衍,已是常规。    
    而那些从不热衷于“吵嘴”或“高密度人际交往”的作家,情况则本份而且健康。比如上海的王安忆即如此。    
    作家其实就是要“坐家”。不坐着,而是站着或走着那是流浪汉或背包族。作家甚至需要相对寂寞,直至相对抑郁。    
    有人问,在今天,作家应该干什么?有关如此提问题,我听到的一个最朴素的回答:回家——回家写你的小说去!——这个朴素的回答其实正是关于作家的一个真理。    
    罗伯特·希尔福斯《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    
    中央编译出版社    
    我们每个人已经成为一部机器    
    该书序言写的完全是译校者本人个人感受。这很寻常——但如此寻常在今天已不多见。多见的是夸张的“公共语言”:如“著名”,如“连续荣登”,如“排行榜”……    
    公共语言曾经是一个人自我保护的最好武器。可今天,它的品性与垃圾品性已相去不远,而且,还是那种最没个性的垃圾。白色污染就是一种最没个性的垃圾。相比而言,在互联网上,就算那种锋芒毕露的奇谈怪论虽然也是垃圾,却有个性。    
    该书译校者石涛说,“纽约书评”常常会与“纽约时报书评版”混淆。而事实上二者相距霄壤——前者着眼于严肃的、严谨的、认真探讨问题时地评论一本书,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化评论。    
    事实上前者与后者各有价值。这两种声音今天都需要:没有前者,心灵的嘈杂难有定音鼓;    
    没有后者,在商业欲望常常也是一个小人物全部生活驱动的今天,他又到哪里去找自己的生存依据?    
    书中论文《安迪·沃荷的崛起》介绍安迪·沃荷。通常,人们将他称之为“流行大师”。可在作家罗伯特·休斯精雕细刻的之下,安迪·沃荷惯有的冷漠风格与其内心深处的那条隐秘连线被清晰地描画而出:“据说,伟大的领导者总是推崇伟大的艺术家,谁能怀疑沃荷不是由命运选派来做这个时代的鲁本斯,来为里根演奏贝尔尼尼的乐曲呢?”    
    安迪·沃荷有一句名言:“我想成为一部机器”。这句名言最能表现安迪·沃荷一贯的风格:惊人的勤奋和冷漠。在今天,不管好坏,很多人其实早已成为一部机器——只是大家对此尚不自觉罢。我们常常被动地成为了一部目标含混的机器。这是我们与安迪·沃荷最大区别?也是苟且者懦弱者与挑战者弄潮者间的最大区别?    
    罗丹《罗丹艺术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亲爱的,我走了。先去看海,然后再说    
    可以将网络写作简单分为两种:即兴、即时对话的那种叫“如面谈”;长篇累黩、尖锐无忌陈述思想或观点的那种,叫“平移”——将纸媒上的一切既成文本及其思路移挪到网上,换一个平台而已。    
    “如面谈”网络写作是一种以“恣意”为本,恣意到就像说话,任性,自由,以至于大家一致将在BBS里的那种种言论称之为“灌水”。在“网络写作”语境中,“灌水”或者“口水”,未必全是贬义。好比与校友在超市邂逅,热络亲密自不必提。尽管名字、匿称等等虚着,可下岗了,失业了,离婚了,第三者或廊桥了,遮遮掩掩,就没什么意思。它径直就是好友亲朋闲聊时的“唾星四溅”,海阔天空,漫无目的,一种最自由最欢畅的谈兴,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