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43-鲁迅其书:一部断代式的研究史料的好书-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集》的篇目是这样分配的,《野草》七篇,《呐喊》五篇,《彷徨》五篇,《故事新编》两篇,《朝花夕拾》三篇。无论是从鲁迅对他创作质量的自我评价看,还是从他挑选篇目的比例看,鲁迅把《朝花夕拾》与其他四种创作,放在了平等的位置,谈不上“主要”与“次要”,“主角”与“配角”的不同。也许正因为袁良骏把《朝花夕拾》放到“配角”的位置,所以,在他的《当代鲁迅研究史》第八章,第三十三节《八十年代鲁迅研究概观》内,对于《朝花夕拾》的研究,居然只字未提(他的《引用图书目录》里,又列有含《朝花夕拾》分析文章的王瑶的《鲁迅作品论集》和李希凡的《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显的缺憾。即使说《朝花夕拾》与鲁迅诗歌算作鲁迅作品的“配角”吧,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鲁迅诗歌研究,居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袁良骏:《当代鲁迅研究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连同过去出版的专著一起,诗歌研究专著达十余部之多。不仅如此,连那些不属于创作的书信、日记也都有研究专著问世。那么,应该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不应该从降低《朝花夕拾》的“位置”的角度去思考,而应该从学术界、鲁迅研究者的心态去思考。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与部分同仁(包括我们自身)在从事学术研究时那种趋时的浮躁心理有关。    
    其实,《朝花夕拾》在鲁迅的创作中,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价值、文献价值和审美价值。    
    首先,让我们看看它的文化价值。《朝花夕拾》的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几乎包括了文化的方方面面。且不说它在思想、教育、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礼仪制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方面明显的反映和折射,就是政治、军事、科学、技术,也程度不同的有所涉及。在一定程度上说,《朝花夕拾》具有中国近代文化百科全书的品格。就政治而言,既有对革命先烈英勇牺牲的歌颂,又有对反动军阀政府的揭露和鞭挞:上自“总统”的处世哲学,下至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乃至茶楼酒肆“莫谈国事”的思想禁锢。就军事而言,既有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日俄战争”,又有军阀混战的飞机“旋绕”。科学技术,更是形成鲜明对比:既有日本的因重视科学重视教育用幻灯“显示细菌形状”的先进教学手段,又有中国的因轻视知识,轻视人材而带来的恶果——“抽了水掘煤,掘出煤来抽水,结一笔出入两清的帐。”见《朝花夕拾》,以下未注出处的引文,均同此。    
    然而,文学家正如美术家一样,他的创作“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热风·随感录四十三》。我们认为《朝花夕拾》的文化价值更表现在它形象地传达了鲁迅文化观及其发展演变的轨迹。    
    众所周知,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十分重视“人”,“立人”。在他看来,重建和振兴中国文化的根本在“立人”。国家的强大,根本在人的觉醒,人材的涌现。它是头等重要的事情。一个国家,若拥有众多觉醒的人,众多有才干的人,必然空前威武庄严,屹然独立于天下。这种认识早在1907年的《文化偏至论》中就已形成。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指出:“然欧美之强,莫不以是炫天下者,则根柢在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又说:“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坟·文化偏至论》。鲁迅正是抱着“立人”——“人国”的根本宗旨,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的。对于这一点,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早已作了科学的证明。王富仁从“整体的‘结构功能’”上论证了鲁迅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所作的否定。他说:“鲁迅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价值重估的结论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在整体的‘结构功能’上是一个落后的、非科学或反科学的、排他性能极强的、反人性的、只能加强历史的逆向性运动的文化体系……”王富仁:《对古老文化传统的价值重估——鲁迅与中外文化论纲之一》,载《文化与文艺》,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王得后则从“‘儒文化’对人民大众的关系即统治,压迫,奴役这一角度”,从“鲁迅是着眼于改革民族文化、改革全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改变国民精神”的角度,证明鲁迅是“反对传统文化,否定传统文化的”。王得后:《鲁迅对于改革民族文化的思考》,载《鲁迅研究》丛刊,第12辑。其他人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加以论证。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鲁迅抱着“立人”——“人国”的根本宗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态度是无可辩驳的事实。那么,《朝花夕拾》又是怎样反映鲁迅这种文化观的呢?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还有它的《小引》和《后记》,无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毫不留情的否定和批判。这种批判主要表现在——对野蛮的封建伦理,愚弱的国民精神,陈旧的教育模式,荒唐的陋规恶习,骗人的庸医医道等方面。    
    《二十四孝图》一文和《后记》集中地记叙了封建伦理的“孝道”对童年鲁迅的戕害。伦理学是“全部传统文化的心脏和塔顶”。王富仁:《对古老文化传统的价值重估——鲁迅与中外文化论纲之一》,载《文化与文艺》,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而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是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抓住了“孝”的残忍和虚伪,也就打中了“孝道”的要害。在《二十四孝图》中,最不能容忍的莫过于“郭巨埋儿”和“老莱娱亲”。关于“郭巨埋儿”文章这样写道: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    
    ……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    
    这是什么伦理道德?简直是对人性的野蛮践踏!不仅对童年的鲁迅是一种恐怖,就是今天读来也叫人不寒而栗。作者从天真的儿童心理出发,向野蛮文化发出恐怖的呼唤,必然激起有相同心理、相同处境的儿童和读者的同情,并促使他们“人”的觉醒。同样引起童年鲁迅“不解”和“反感”的是“老莱娱亲”:“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鲁迅对这所谓“孝道”的评价是——“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还嫌不够,鲁迅在《后记》中又选了《老莱子三种》插图,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假惺惺地玩着一个‘摇咕咚’”的“作态”图。并且厌恶地说,“像这些图画上似的家庭里,我是一天也住不舒服的”。《后记》中还选有《曹娥投江寻父尸》两幅插图。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卫道士们的无耻和虚伪;在如何使父亲尸体浮上水面,是“面对面抱着”呢,还是“背对背的负着”呢?他们真是挖空心思,费尽心机。这不能不令鲁迅发出悲愤的感叹——    
    好!在礼义之邦里,连一个年幼——呜呼,“娥年十四”而已——的死孝女要和死父亲一同浮出,也有这么艰难!    
    既然被封建统治者标榜的以文言形式出现的“经典”——《二十四孝图》之类,是这样的灭绝人性,所以文章的开头,鲁迅联系现实斗争对封建复古派发出了最猛烈的攻击和诅咒——他说,“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并且一连两次以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语气重申他的决心——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鲁迅其书》第三部分文化文献审美—《朝花夕拾》价值论(2)

    由于《二十四孝图》之类的文言文学是那么残忍和虚伪,而现实中的反对白话文的封建复古势力又是那么猖獗和狂妄,所以鲁迅在这篇“记事”中,对封建复古势力和封建伦理均给予了最猛烈的攻击和嘲讽。我们不妨把《二十四孝图》一文看做是整个《朝花夕拾》反传统文化的“纲”。这样的文章,更多地使用一些杂文笔法,更强烈地显露一些“锋芒”,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文化是人造就的,反过来文化又影响着人。中国的国民性,或者说国民劣根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长期腐蚀毒害的结果,或者说是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的一种表现。鲁迅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阿Q正传》中,鲁迅为国民性画上了重重的一笔,即长期一直笼罩在中国人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此外,鲁迅在大量的杂文中,更全面地揭露和批判了国民性。《朝花夕拾》的许多篇章也都记录描绘了国民性的多种表现,比较突出地体现在《范爱农》和《琐记》两篇之中。在鲁迅心目中,除了“精神胜利法”以外,下列表现是国民性的重要方面:“瞒和骗”,“怯弱,懒惰而又巧滑”;“眼光不远”,“卑怯与贪婪”;“健忘”;“一盘散沙”等等。详见鲁迅:《坟·论睁了眼看》、《两地书·一○》、《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南腔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