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43-鲁迅其书:一部断代式的研究史料的好书-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鲁迅由失望而陷于悲愤的心境。正是由于鲁迅行文简而有力,鲁迅日记才能呈现出丰富多姿的历史内容而为特定的时代传神写真。    
    由于鲁迅日记是研究鲁迅的最宝贵和最真实的史料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那些有意诋毁鲁迅的人往往挖空心思,极力想从鲁迅日记中嗅出一些自以为对他们有利的材料,以图达到他们并不光明正大的目的。比如因为鲁迅1912年的日记中出现了“寄羽太家信”的记载,有人就曲解文意,断言周作人的日本老婆羽太信子原是鲁迅之妻,因此才将寄羽太信子的信称为“家信”。殊不知这位在鲁迅日记中出现过七十余次的“羽太”其实是周作人的妻舅羽太重九。所谓“寄羽太家信”,就是往日本的羽太重九家里去信,对周作人的妻舅进行接济。又如,鲁迅1932年1月31日至2月5日日记有失记的情况,有人就故布疑阵,说鲁迅隐瞒了“整个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令他心里最难过的,最恐惧的,到死也不能释然于怀的极端隐瞒的事”。这种含糊的指责,妄图误导读者往不当之处作无穷的想象,以使鲁迅在这种妄想中身败名裂。但对中国现代史和鲁迅生平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知道,1932年初爆发了日军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鲁迅一家“突陷火线中,血刃塞途,飞丸入室,真有命在旦夕之概。”(1932年2月22日致许寿裳信)在举家避难过程中,日记偶尔出现几天空白,怎么竟会成为鲁迅充当汉奸的罪证呢?更为荒唐的是,一贯以反鲁自诩的苏雪林女士公开撰文攻击鲁迅“狎妓”,人格因此破产。证据是鲁迅1932年2月16日的一则日记:“夜全寓十人皆至同宝泰饮酒,颇醉。复往青莲阁饮茗,邀一妓略来坐,与以一元。”所谓“全寓”,系指鲁迅一家三口及其三弟周建人一家。世上哪有“全寓”同狎一妓的怪事?事实非常明显,所谓“妓”即因一二八事变流落到上海来卖唱的歌女。“略来坐”,无非是进行一种社会调查。试联系鲁迅同年创作的七绝《所闻》(“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尊,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以及七绝《无题·其二》(“皓齿吴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就会明了这些作品的素材来源。令人不解的是,当今有些人极力为某些文人的劣行恶迹乃至杀妻之罪进行强辩,而又极力想在鲁迅圣洁的躯体上寻觅下蛆的处所。然而无论前一种做法抑或后一种做法,最终都将是徒劳无益费精神。    
    据周作人回忆,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期和赴日留学途中均写有日记,惜今佚。追回失落的鲁迅1922年日记,看来也是一件希望渺茫的事情。为了保存鲁迅手泽,以供图书馆、文化机关、研究者备置,上海出版公司于1951年影印了现存《鲁迅日记》1050部。1959年、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两次出版了排印本。1981年,鲁迅日记作为16卷本《鲁迅全集》的第14、15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度印行,重新进行了校勘,把手稿中的部分古体字改为现行通用字,以便一般读者阅读,又订正了手稿中的某些笔误(包括日文、西文中的笔误)。但也偶有脱字漏补、笔误未改的情况,如未将福田医院改为福民医院,未将马改为马珏,未将金维尧改为金性尧,等等。由于日记手稿影印本个别处不够清晰,81年版还有将手稿中原本正确的字看错的情况,如将关天彭看成关大彭,将重久看成重人。1981年版鲁迅日记的最大贡献,是对文中涉及的大量人物、书刊、社团、机构等进行了详尽注释,做到了冯雪峰同志在解放初期感到“远非我们的能力所能做到”的事情《〈鲁迅日记〉影印出版说明》。。这是一项筚路蓝缕的工作,虽然人物生卒年注释难免有误,但开创之功功不可没。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亡友包子衍先生——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以生命赴鲁迅研究的人。参加这项工作的还有蒋锡金教授、王锡荣、虞积华同志。笔者也参加了部分注释定稿工作,留下了生命史上值得珍惜的一页。此次排印本完全据手稿逐字逐句重新校勘,改订了此前诸种排印本中的若干错漏;但某些古体字、异体字、通假字仍照手迹付排,以保存历史原貌。鲁迅在《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中说过一句十分恳切的话:“不要只用力于抹杀别个,使他和自己一样的空无,而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然而,真要跨过前人,哪怕是一星半点,又谈何容易!    
    (原载《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6期)


《鲁迅其书》第四部分后记

    近年来;随着读者读书品味的提高;鲁迅著作再次抢手。为满足读者需求;不少出版社纷纷推出不同形式的鲁迅作品集;数量达20种之多。与此相对照的是;鲁迅研究的文章和著作的读者仍然较少。个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大部分研究者一般都从各自的研究专题出发;而未能较多地从读者需求考虑;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就学术研究而言;我们不能仅仅从这一个方面需要要求研究者“俯就”。但也应看到在鲁迅研究的整体上;能够满足读者的诠释性阅读需求的文章其实并不少。如果能从鲁迅著作的内容出发;编辑一种适应读者需求的助读文集;对解决上述问题或许不无帮助。我们的想法;得到了社科文献出版社领导的支持;此书能与读者见面;完全仰仗他们不惜工本的成全。    
    由于编辑的初衷旨在帮助读者阅读原著和理解鲁迅;选编的原则首先在于同鲁迅其人、其书宏观的和具体的针对性;其次则侧重诠释性;在以上前提下再以文章的水平和时间的切近作综合考虑。这也是有些鲁迅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近年有关鲁迅论争文章未收的原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收入本书的文章绝大多数已经征得作者同意;只有极少数文章由于不知作者的联系地址;却又不忍割爱而收入。对此;除乞作者谅解外;还望能尽快与我们联系(地址:北京阜内鲁迅博物馆;邮编:100034)。    
    最后;谢谢为此书而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师长和朋友们。    
    编者    
    2001年11月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