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般若之旅-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把“恐惧”这个字眼拿掉,看看剩下的是什么。换上其他任何形容词都会暗示“恐惧”这两个字。    
    克:我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的。你污辱我,我就立刻把这件事和这个字眼记录了下来。如果你污辱我,我什么也不记住,又会怎么样?    
    苏:这是完全不同的过程,不是我所能了解的。    
    克:其实是一回事。被人污辱的感觉也有恐惧。我们能不能不储存这种恐惧?下一次无论产生什么感觉,都不联想到过去?    
    拉迪:在恐惧的字眼出现以前,我们已经认出这种感觉了。    
    克:不,慢一点。我污辱你的时候,你会怎么样?你一定会记住这件事,对不对?    
    拉迪:我一开始认出你的污辱,我就已经记住它了。于是就制造了一种业力。    
    克:那么就停止这种业力。我们能不能按兵不动?拉迪,让我们简化一点。假设你从小就受到各种伤害,脑子把这些经验全都记录下来。你直觉的反应就是不想再受到任何伤害,于是你就筑了一道墙,然后退缩在墙后。如果没有这道墙,你会知道自己受伤了吗?下一次当你受伤时,你能不能只是觉察而不加以记录?    
    弗:你所谓的“记录”是什么意思?    
    克:我们的脑子就是一架录音机,它永远都在录音——喜欢或不喜欢、欢乐和痛苦等等。它不停地录来录去。所以我才建议停止这种录音的活动。以前虽然有这种习惯,从现在起能不能不再录音?    
    弗:这意味着不立刻形成一种意象。    
    克:不,现在不要把意象扯进来,这会使事情更复杂。如果记录的活动不停止,我们的心、我们的脑子就永远不得解脱。    
    普:脑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它不可能不记录。重要的是当我们不动时,我们就脱离了记录的活动。    
    克:这就是我的意思。    
    苏:你们是不是在说两件事:一个是不动,另一个是彻底停止记录的活动。    
    克:发问之前请先弄清楚我的问题。    
    普:你说不记录,那是不是指脑细胞的活动完全停止了?    
    克: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不停止记录,脑子就愈来愈机械化。    
    阿:我觉得你们把这个问题过度简化了。其实感官的作用和好恶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而恐惧是早就存在的。恐惧和感官是直接相连的。    
    克:只要脑子不停地记录,它就在知识中动来动去。我认清所有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四分五裂的,因此我问自己,这记录的活动能否停止?    
    嘉:脑子本身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克:我想能够。脑子能觉察自己的记录过程。    
    普:有一些恐惧可以靠觉察来解决。但是原始的恐惧已经深藏内心数千年之久,就很难对治了。    
    克: 我们的脑子数千年以来一直在记录恐惧,记录就变成它的功用,于是就愈来愈机械化。如果这种记录的活动不停止,脑子就只是一具机器,而人类也就永远无法解脱了。    
    帕尔:我可不可以问一个问题?脑子为什么要记录?    
    


第三部分第12节 数千年的记录(2)

    克:为了安全感,为了踏实感。记录活动能使脑子觉得安全。    
    普:但是透过记录的活动,脑子本身也在进化。    
    克:它是透过知识进化的,知识就是记录下来的东西。    
    普:有什么因素可以使它停止?    
    克:必须有新的挑战。也许有人会说:喂!人类透过知识进化了数千年,和老祖宗猿类已大不相同了。另一个人却说:喂!只要你仍停留在记录的活动中,你的生命就是四分五裂的,因为知识就是不完整的。因此你就永远会有痛苦和折磨。那么这数千年来的记录活动能不能停止?    
    普:如实地聆听和停止记录有没有关系?    
    克:有的。    
    普:如实地聆听就能停止脑子的记录活动。    
    克:完全正确。这就是我的论点。    
    弗:我们已经讨论了许多有关脑子的记录事宜。重点是脑子本身无法停止自己的记录活动,那么要怎么办?    
    克:我们将会找出答案。首先我们应该听清楚这个问题。    
    苏:意识之中难道只有记录的活动吗?    
    克:当然。    
    苏:那么,那个能观察自己的记录活动的又是什么?    
    克:除了你问的这个之外,还有一种寂静的状态,那就是两个妄念之间的空档。    
    苏:两个妄念之间的空档,是不是也算一种记录的活动?    
    克:当然是的。    
    苏:“记录”这个字眼和寂静怎么可能相同?    
    克:凡是用意念诱发、透过意志力达到的寂静都是机械化的,因此和记录的机械活动相同。    
    苏:但是有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非机械化的寂静。    
    克:非机械化的寂静不可能是短暂的。    
    拉吉:非机械化的寂静有可能来到吗?    
    克:这个我没兴趣讨论。我要说的是另一回事。意识的活动和局限全部属于过去的记录、经验、恐惧、欢乐等等。这种种活动如果不改变,我们就永远是四分五裂的。    
    拉吉:只有不执著于它,这些活动才可能停止。    
    克:不对,这些活动就是你,你和它并无分别。你就是这巨大的业力,这些传统中的偏见、共业以及所谓个人主张。如果这些不停止,人类就没有未来。如果有未来,充其量也只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普:因此心一动,无明就产生了。问题是意识的内容既然都是无明……    
    克:停止,等一下。    
    普:这是什么意思?    
    克:你的脑子能不能停止活动?还是,活动只是一个概念而已?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仔细地听着。是真的有活动,还是我们认为它是活动?如果活动不是概念,不是结论,那么脑子就能直接接触到这些活动。然后它就可以说:好!就让我看着它。因此你不必执著于停止这些活动,你只需要观察就好。你就是这巨大的业力,这句话是真的,还是一种概念?    
    拉吉:不是概念,是真的。    
    克:过去的活动能不能在当下这一刻停止,如果不能,痛苦就没有止境。像轮回或因果之类的解脱都无济于事。那么,这巨大的业力可以不透过控制而停止吗?    
    普:我们能观察得到吗?如果我们能观察到当下的感受,我们所观察的又是什么?    
    克:如果我骂你“傻子”,你就必须把这句话记住吗?    
    普:我无法回答你为什么必须要记住它。    
    克:不要记住它。    
    普: 这就要看我的眼睛和耳朵能不能不攀缘,不认同这个字眼了。如果我能静静地聆听,我就不会记住它。只剩下聆听,而没有记录的活动。    
    克:好,你看清了什么?    
    普:我发现如果我听自己说出来的话,这些话就会反弹回来,被我的脑子记录下来。如果我的眼睛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的耳朵只是静静地听着,那么所有的话就不会被记录下来。    
    克:因此你认为安静是最重要的条件,但大部分人都不安静。    
    普:可是我仍然无法回答你:为什么必须有记录的活动?    
    克:不,我说的是如果有人骂你傻子,你根本就不必记住它。    
    普:你的意思是,有的可以记住,有的根本不必记住。    
    克:不对,你其实永远都在记录。    
    普:只要我的感官攀缘于外境,就一定会有记录的活动。    
    克:“只要”这个字眼好像有“你现在不在记录”的意思。    
    普:我只是在解脱而已。    
    克:我只想知道这巨大的业力能不能停止。    
    普:任何一种解说或结论你都不接受,那么就只好想办法停止这业力了。    
    克:我问的是,要如何停止它?    
    普:现在我们就必须讨论脑细胞的记录活动了。    
    克:脑细胞发现业力能给它极大的安全感和保障,因此它才不断地记录,对不对?    
    普: 请听我说。其实业力只有一种活动,那就是透过从前的活动,接触到当下这一刻,然后延续下去。    
    克:过去的一切和当下这刻相遇,然后就修正自己,延续下去。脑子很清楚这是一条非常安全的沟槽。然而要如何才能使脑细胞清楚,这安全的业力其实最危险的活动?因此,为脑细胞说明它的危机就是当务之急。只要它一认清自己的危机,业力就会自动停止。你们能认清这个实质的危机吗?    
    普:你的脑细胞现在正在告诉你这个危机吗?    
    克:我的脑子只是利用这些话来告诉你们这个危机,它本身没有任何危机。它已透过观照而把一切都放下了。当你看到一条眼镜蛇时,你会立刻避开,因为你的脑子已受到数千年的局限,认为蛇就是危险的象征。你永远依照这个局限而做各种反应,立刻采取行动。其实质真正的危机不是蛇,而是你的想法。这种思想的业力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因为脑子在其中能得到安全感。一旦脑子清楚了自己的危机,就会立刻把这种业力放下。    
    拉吉:我不像你那么能感受业力的危险。    
    克:为什么,先生?    
    拉吉:因为我从未观察过业力的活动,因此认不出它的危险。    
    克:业力和你有分别吗?    
    拉吉:没有分别,先生。    
    克:你就是这业力,因此你观察的其实就是自己。    
    拉吉:没错,但是我观察自己的机会很少。    
    克:你能不能随时随刻觉察自己的业力活动?你也许会说:我有时候可以看到那悬崖。如果你指的是“悬崖”这个字,而不是真的悬崖,那么你就不可能看到真正的危机。“悬崖”这个字眼会不会制造恐惧感?    
    拉: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