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两界的倒爷-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我将整个蜘蛛的身体都分解开后,又用不同的指向笔点触我需要了解的部位,顿时那些被点触的区域出了与周围不同颜色的光芒,以做区分。

仔细研究了一阵后,我皱了皱眉,道:“驱动核心运行,将魔力流向显示出来。”

随着我的话音,蜘蛛魔偶的核心部分的运行方式显现在我眼前,一目了然。然而令我奇怪的是,米开朗基罗这种利用紫晶石做能量驱动的设计,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很规范,哦,他是前辈了,我们现在用的也许都是人家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设计方法。

不过正因为很普通,我才感到奇怪,明明是正常的设计,为什么在耗能方面如此巨大呢?

随后又调出了一个工人型节能魔偶,设计方向还是一样。

“糖球,调出紫晶石设计耗能最大的武装型魔偶。”

四方体桌面上缓缓升起了一种类人型魔偶,我见过,没错,这就是我和咪咪刚才被包围时,那些武装型魔偶中的一员。

只见这位此时的身高不到半米,应该微缩比例的。而它的形象,如今仔细看来,不大像正常魔偶,反倒有点像机器人。因为正常的魔偶通常给人以两种感觉,一是像雕塑,打个比方吧,思考者的雕像突然活动起来了,对,就是这样,并不是说这类魔偶的外星如艺术品一般,而是说,身体四只是连接在一起的,就是一个整体,也不像机器人那样在关节处有活动装置,就拿胳膊来说吧,整体完全由一段金属构成,哪怕是做的像根钢管,但是一样能自由弯曲活动。而第二种,则像是穿着盔甲的人类,这主要是因为外层护甲的形象,事实上,也的确是像盔甲,不过是给魔偶又增添了一层武装,如果这魔偶完全是按照人型制作的,那么普通人是很难看出来它们事实上并不是人。

但我现在看到的这个魔偶,却很有机器人特点。机器人什么特点?部件多。没错,这个武装型魔偶从外表来看,较之正常魔偶,部件明显多了不少,不过比之我对机器人的印象,还是略显少了点,比如在关节部分的处理,它还是走正常魔偶的路线。

穿越两界的倒爷第二卷 第六百七十七章 微型演习(上)

第六百七十七章  微型演习(上)

这武装魔偶从身材来看,很是粗壮,但身体比例并不匀称,而是很敦实的那种,尤其上下肢明显比上肢短一些,有点那种卡通猩猩身材的感觉,当然,没那么夸张。// //

它给人入目第一眼的最深刻印象,也就是它那两只粗壮的双臂,不仅仅看上去非常有力,给人稳当的感觉,而且在其双臂外侧,各配置了一门…我看的不够仔细,应该说双臂上各有五门放射性武器!一眼看去是两门炮,是因为这两门炮的个头较大,右臂的主炮两侧,还有两个小口径的副炮,而在其左臂,主炮外侧挂了一个口径比主炮略小但比右臂那两支副炮略大的副炮。当然,我现在也只能这么形容,因为至少外观上是这样,具体这些武器会产生什么效果,我还需要验证一下才知道。

除了手臂上安装了部件外,它的两条小腿外侧也装有额外延伸出的圆筒状部件,每条小腿各挂了两个。再有,在其背后还有五个额外的部件,其中四个是圆筒状的,分别位于其背部两侧,而背部中心位置则是个半圆形鼓包,相对应的,它的胸前也有个同样的半圆形鼓包。

这些是比较明显的,还有一些小细节上的区别,这台武装型魔偶的身体上多了很多的并和线,也就是通常机器人身上因为部件接合留下的结合线痕迹。可问题是,魔偶的身体从来都是整合在一起的,即便是有少量部件结合的需求,也会在彻底完成后,通过炼金术使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当然,这个步骤属于可有可无的,但是所有人都这么做,不知道是因为传统,还是为了追求美观,抑或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炼金术水平。总之,像留下部件并和线的情况,我是没有见到过,即便是马甲,它在成为球形的时候,接合线也是消失不见的。

从哪里开始研究呢?嗯……干脆吧:“糖球,告诉我这魔偶怎么称呼?”

“主人,这是综合类武装型主战魔偶,统称‘完全战士13型’。”

“哦,完全战士13型,演示一下机体的各项能力。”

这多简单,你表演一下先,看完再说。

“主人,实验体体型太大,不适合在有效范围内演示,申请缩小比例。”

“成,同意申请。”

话音放落,完全战士的身体缩小了很多,变的跟我小时候玩儿的四肢可以活动的塑料玩具兵差不多大小(吼吼,好怀念啊^_^)。接着,这变小后显得很可爱的小魔偶,开始迈着它的两条小短腿,直直朝着一个方向行走,边走还出条玩具走路的声音,哈哈,原来变小了会这么搞笑,估计它以原本提醒走路的话,那金属摩擦声应该很酷,可现在……哈哈,笑死我了。

走着走着,小家伙改成跑了,我本以为下一个演示动作回是跳,谁知它突然加,快若闪电的蹿出老远!那度快的好似一道光影!乖乖,有这么快的魔偶么?!

“等一下!停!完全战士13型,原地立正!糖球,刚才的图像记录下来了么?”

“主人,记录下来了。”

“那啥,图像演示有慢动作播放功能么?”

“主人,没有这个功能。”

“不会吧,米开朗基罗测试的时候就不想仔细观察一下?或者说他的眼神就那么好?”

“主人,米开朗基罗先生采取的塑形静态观察或者是塑形慢放观察,您可以使用这个功能。”

我有点没听懂,后面的那个慢放我倒是听懂了,不过都试试就全明白了:“成,那用你说的这两种方式分别重复一下刚才完全战士13型那个……咻的一下,跑出老远的动作。”

“好的,主人,先用塑形静态观察……”

只见小魔偶又重复了一下那个快若闪电的动作,让而这一次它竟然留下了残像……等等,那不是残像!我趴在桌面上低头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所谓的残像,竟然是一个个实体!足有一百多个,都是由这个工作台的颗粒堆积塑形能力制造出来的。呵呵,这不就是动作捕捉拍摄么,只不过是实体展示。

有了这一百多个鲜活的立体复制品,这回显示的就非常清晰了。而且更奇妙的是,这些小魔偶并不是像雕塑一样完全不动,而是还有其他动作的演示。

只见第一个小魔偶先是背后那半圆鼓包的顶端不像之前是黑色的,变成了闪光状态。而第二个小魔偶,那鼓包闪光的顶端竟然往后背里面缩进了一些。前两个还属于静止的,到了第三个,就有所动作了,只见此时的鼓包处分成了三层,最顶层就是缩进背部的闪光源,第二、三层则是两个圆环,而这个小魔偶的背后那第二层的圆环正在慢慢的旋转。再往下看,第四个小魔偶背后鼓包的第三层圆环也开始旋转了,只不过与第二层圆环旋转的方向相反,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

看到这里我已经有点明白了,刚才那快的动作,跟这背后的装置有关。

再看第五个,两个圆环的转动度又加快了一倍,第六个更快,第七个……直到第九个,那背后的装置已经开始……喷气了!乖乖,这玩意是喷气式涡轮引擎么?

我伸出手指感受了一下那喷气的力度,嗯,微风,没多大推力。再往后看,喷出的“气”已经逐渐实质化了,而且我挨个伸手感受后,现热度也有所增加,如果是普通人的话,我估计这温度已经可以造成致命伤害了。

有意思,这种喷气式的设计,跟我为亚马逊女战士设计的红樱苍龙钻还有所不同,我那个,只是个简单的风系作用,而这个,却跟地球的喷气式引擎在效果上非常相像了,高温喷气……反正我可以确定一点,这设计还是属于炼金术的范畴。

因为现代喷气式动机的原理是将空气吸入,与燃油混合,点火,爆炸膨胀后的空气向后喷出。

但是这个完全战士13型的喷气机构,在设计上明显跟地球那边的不同,何况魔偶可没有使用燃油的。那么,应该是一种复合魔法效果的设计吧,这倒的确是个切入点,风系火系相结合……有搞头哎,以前我怎么没想到呢。

再往下看,现随后的一个个小魔偶还有其他变化,除了背后出现一道明显的白焰,小魔偶身上有一部分机壳已经打开了,那些部件并和线果然是有原因的,只见在小魔偶的肩部、臂部、腰部、腹部、腿部,都有些细微的变化,有的支起了甲壳,有的同样开始喷射气流……而从这儿开始,往后的小魔偶已经双脚立地,不过并不太高,处于一个漂浮状态。

如此,已经解释了小魔偶刚才那一刹那生了什么,呵呵,原来是靠着背后强劲的炼金版涡轮喷气式推进器,制造了一个急冲刺。

惊叹,赞许,惊喜的同时,我还有一丝庆幸和担忧,科技的确在异界没有展,但是通过魔法炼金术,貌似也能搞出很了不得的东西啊。喷气式,就是奔向太空的一个技术契机啊,简单的说,其实火箭不就是个大号二踢脚么,当然,技术含量要高出三四层楼那么高……虽说米开朗基罗只有一个,而且这技术并没有流传出去,可是,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炼金大师搞出同类的玩意儿呢?不错,条件上来说,米开朗基罗的成就几乎是不可复制的,然而仅仅设计上来说,只有有知识有想象力,加上钻研精神,未必就搞不出来啊。

不过我这担忧也仅仅持续到没解开米开朗基罗的设计之迷前,等搞清楚他的设计后,我又放心了,魔法世界固然神奇,可是大环境对一个明家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

再说眼前,虽然搞清楚了高冲刺的原理,不过那个塑形慢放我还是想看看的。虽然猜到了是慢动作,不过实体慢动作还是很好玩儿的。果然,小魔偶按照刚才的套路,又做了一次喷气推进器的慢动作演示,只是有趣的是,尽管我已经现了推进器的强劲动力,而且那也不是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