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子介?”吴安国想了一会,觉得这个名字挺熟悉的,似乎在哪里听过,好半会却想起来,“你就是那个洪洲段子介?在邓绾面前拔刀子的?我是吴安国,你敢在邓绾面前拨刀,胆量不小,不知道武功怎么样?”
段子介想不到这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不由一怔。
又听吴安国冷笑道:“我在这里唱曲子,碍你段子介什么事了?触了你的伤疤了?自己没本事,别去怪别人。”此人性子,出口不伤人,就觉得少做了一件事情。
段子介听他这么一说,恼羞成怒,不禁反唇相讥:“你吴安国在这里喝闷酒,唱曲子,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吴安国心里本不痛快,虽然自己在榜上还有名字,但他也羞于提起。他站起来,看了段子介半晌,最后目光停在段子介腰间的弯刀上,不由哈哈笑道:“你段子介想要我不唱歌也容易,和我打一架,你赢了我,我自然听你的,你赢不了我,你就坐在这里,听你家公子唱一天的曲子!”
其实以吴安国平日不爱理人的性子,能和段子介吵一架,已经是异数了。
段子介见他挑战,哪会退缩,何况他自己恃武艺出众,对方眼见不过一个读书人,就算会点三脚猫的功夫,又能经得自己几下打?当下傲然道:“那就一言为定,我们到街上去打如何?”也不等吴安国答应,就要拂衣下楼。
吴安国冷笑一声:“要打架还挑什么地方?”
话音一落,一双筷子甩手而去,直袭段子介后脑,虽然被打上了最多也就是疼一下,但是段子介怎么能出得了这个丑,何况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听到身后风声,连忙闪身,不料喝了点酒,步法不似平时灵活,把一面屏风轰的撞倒。
他恼怒吴安国偷袭,纵身上前,手臂如使,攻向吴安国,用的是当时民间军间流传甚广的太祖长拳。吴安国本来身法不错,但是此时也过量了,只好用一套军中平常操练的散手的应敌。两个喝多酒的人,哪里能管什么跳跃避闪,连走路都不见得太稳当,无非是你一拳我一拳,打得酒楼上碗筷齐飞,身体上青白一色。
深怕受池鱼之殃的客人纷纷闪避,酒楼老板慌的去找街坊帮忙,不把这两人制服,只怕他今天的生意会全给砸了。其实以段子介和吴安国此时的状态,早就由散打变成摔跤,由摔跤变成柔道,两人最后竟然是抱成一团,全无体统,在酒楼上滚来滚去,一时段子介压在吴安国身上,大呼:“你服不服?”一时吴安国反上为上,把段子介压在身下,冷笑道:“你服不服?”那酒楼老板只需把伙计们全叫来,多半就能制服二人。
不过那老板却虑不及此,听到伙计说有个客人还带了刀,哪里敢上楼,眼巴巴在门口望着街坊来救,不料街坊未到,却看到开封府的捕头田烈武和一个青年公子一边说一边笑走了过来,他简直如同看到救星一般,“田捕头,田捕头……”一路小跑,把田烈武给拉了进来,请到楼上。
田烈武不认识段子介,却见过吴安国。想着这么冷傲的人,居然会和人这么狼狈的打架,实在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他那边想方设法把二人分开,这边那个“青年公子”秦观秦大少,却是轻轻易易从那个歌女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秦观对于名落孙山,倒也没什么太多的感觉,他反正是早有思想准备,考不上就进白水潭学院读书。而且石秘阁石大人对他挺看重,他还能经常出入石府,向名闻天下的石越石子明时时请教,早就心满意足。这天榜一出来,心里依然略有点不舒服的秦观在街上散心,正好碰上田烈武,二人在石府见过几面,田烈武因此就向秦观请教兵书不懂的句子。不料在这里却遇见段子介和吴安国打架。
既已知道原委,秦观嘻笑着走到被田烈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分开的段子介、吴安国前面,大义凛然地数落道:“两位真是见识浅薄,所谓胜负乃兵家常事,又所谓不以为物喜,不以己悲,二人的作为,实在有辱斯文……”
段子介和吴安国听到这个酸儒居然在这里和他们讲大道理,又好气又好笑,同声“呸”了一声,说道:“关你什么事?在这里聒舌。”
秦观本来就是有捉弄之意,他也不生气,笑道:“你们看,你们两个还是很有默契的。不过依我说,你们俩个武功这么好,考不上文进士,想办法去考武进士嘛,用得着又是喝酒又是唱曲子吗?”
段子介和吴安国冷冷的“哼”了一声,当时文人不愿意从事武职,否则段子介早就想考武举了,可是狄青之遇,让人心冷。这两人都自负才学,怎么可能愿意去考武举。就算康大同那样,武状元及第,又有什么用?
秦观其实也不是想让他们去考武举,他不过是想取笑一下他们,此时见他们这等反应,心中更觉得好笑,更加一本正经的说道:“想不到你们都是庸俗之辈,国家外患不断,若是想报效国家,文进士武进士,又有何区别?何必在意俗人的看法?难道卫霍之功,反倒不如公孙弘?我是不会武功,否则我才不会固执于文武。石秘阁大人的著作,你们都没有看过?一点道理都不明白,读再多书有什么用?我看你们也不用考什么进士了,回家去种田比较好,否则就算中了进士,也是于国无用之辈。”
秦少游不过是逞舌辩之快,田烈武却是正中心事,不由心悦诚服的点头称是。段子介和武安国哑口无言,干脆不去理秦观,反对田烈武说道:“你老按着我们做什么?打烂的东西我们赔,放我们起来。”
田烈武是个做老了事的捕快,知道二人都是有功名的,也不能太为难。当下把老板招呼过来,算了损失,先赔后放。
段子介和吴安国好不容易脱了田烈武的掌握后,互相狠狠的瞪了一眼,互不服气的扬长而去。
※ ※ ※
京师里举子们为了自己的前途或悲或喜,而大宋安静没多久的朝廷,也突然间再次变起动荡不安起来。
这又是一个多事的春天。
王韶带来的,不仅仅是捷报,还有死难将士的名单。田烈武此时还不知道,他的叔叔田琼已经战死在熙河。朝廷要追封有功的将士,抚恤他们的家人,还要请和尚去熙河边给战死者做法事,超度亡灵。有司为此忙得马不停蹄,各项开支,都是要钱的。
另一方面,王安石在大宋财政收入变好、王韶接连大捷,新党政治声誉上扬的情况下,终于在中书省提出了他构思的新法中,最终极的一项法令--方田均税法。
“以东西南北若干步为一方,量地,验其肥瘠,定其色号,分五等定税数……”王安石在都堂眉飞色舞的说着他的想法。这个梦想,是宋代开国以来,多少有识之士梦寐以求的理想,从郭咨到孙琳,从欧阳修到王洙,多少人想过,多少人面对其困难而终于放弃,而他王安石,在今日将要正面挑战这个难题。只要方田均税法能够成功,那么新法就是克竟其功了。无论前面的种种法令有多少不是,在方田均税法的历史意义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此法以二十年时间推行,厘清天下土地税收,从此国富兵强,指日可待!”
“国朝以来,官户富室,兼并土地,却故意虚报土地,逃避税收。而小民田产已无,税收却依然存在。结果农民破产,豪强得利。行方田均税之法,以每年九月丈量土地,次年三年造册,按此纳税。则被豪强隐瞒的耕地,可以纳入国家的税收之中,而无地的小民,不至于受税收之苦……”同判司农寺的吕惠卿侃侃而谈,讲叙着方田均税在道义上的正确性。
如此利国利民之法令,连冯京都不由有点动摇,他疑惑的看了石越一眼,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
“子明,你的意见如何?”王安石主动询问石越的意见,礼部试事件后,他对吕惠卿等人也略有不满。
数道目光投到石越身上,石越想了想,还是决定照实。如果现在不说,到朝议上再向皇帝说,王安石就有理由指责自己是两面三刀的小人了。“丞相,方田均税法,立意极善。但下官有三点疑问,请丞相为我释疑。”
王安石笑道:“子明,你说来听听。”
石越看了王安石一眼,目光扫过冯京、吕惠卿等人,方继续说道:“下官的第一点疑问,是想请问丞相,国朝大小官员上万,其亲戚家属十倍于此。这些人除去职田之外,各有多少田产,又有多少是隐瞒未报的?而其家属亲戚之田产,又有何多少?在座的诸位,所谓官户富豪之家,各位自己又算不算?”
王安石怔了一下,很多人立即不自在起来。就算冯京,虽然家道并不殷实,但他三元及第,又娶了富弼的女儿,现在家产,那也绝对不在少数。真正没有什么田产的,只有王安石和石越。如吕惠卿,他们三兄弟加上亲戚朋友,更远在富弼之上。
有人正要反驳,石越先摆了摆手,说道:“丞相,上行下效,其上不正,其下如何能正?我不是怀疑诸位,也不是怀疑国朝数万官员。但是在下以为,若要方田,那么不如要分几步走,第一步,就是丈量评定国朝官员及其亲戚之田产。先清三品以上,再清五品以上,再清九品以上。”
王安石若有所思的看着石越,只听石越继续说道:“下官的第二点疑问,是方田均税法由谁来执行?各地方田均税,无不由大小甲头与小吏来丈量,大小甲头又无不来自一等户,以兼并富豪之家来丈量兼并富豪之家的土地,虽然有官吏监督执行,但这些兼并之家,哪个不是手眼通天?这方田均税之法,如何保证可以落到实处?”
王安石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似乎过分相信了官员们的能力与操守,这时听石越淡淡的问来,连冯京都知道方田均税法可能出现的问题之所在了。
“下官的第三个疑问,是当年九月丈量,次年三月就要立册交税,全国土地数以亿万计,而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