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念(17)。剥离了乡愁的时空关系,我们发现乡愁赤裸裸地系于想象力上。
在此我们或许注意到李永平小说中的一个潜在悖论。由于是“山在虚无缥缈间”,他或许不及莫言或宋泽莱那样有资格去再现他故乡的真实情貌;但同时他获得了意外的、随心所欲的寻根的自由,为“想象的乡愁”注入生命。似乎是映照了他的个人的华侨背景,李永平的吉陵没有本体(ontology);在小说开头,镇子已经衰败,且或许一直就是如此。吉陵的存在纯是“千言万语”的文字游戏,这便否定了故乡必须植根于历史和现实之中的必要性。如果吉陵存在于道德和政治范围之外,那么如大多数批评家那样讨论它的道德堕落其实是无关紧要的。相对的,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关怀应该落在何以李永平“抽空”他小说的道德和政治的动机上。
因此,我认为《吉陵春秋》是一九八〇年代的一部重要的乡土小说。它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再现了我们熟悉的道德景象,而在于它体现了文学的绝妙表演(tour de force),展现了一个作家在掌握了游戏规则后能有何作为。多年以前鲁迅曾以鲁镇投射出一个传统中国社会道德堕落的渊薮,在李永平的吉陵镇,我们却发现一个颓废的乌托邦,不指向作家对外部世界的道德反省,而是指向他个人的审美趣味的延伸。既然李永平有意从乡愁传统中自我放逐和放纵,他的无家可归——文学的家乡,地理的家乡——之感也许不必再是他的原罪,而毋宁是他重启“想象的乡愁”的优势。
因此,李永平的《吉陵春秋》使我们重又回到讨论的起点,沈从文。虽然沈从文以一个中规中矩的写实作家形象传世,但我以为他早撒下激进的种子,有待莫言、宋泽莱和李永平这一代作家的成果来见证。这些作家在沈从文罢手处再出发,教给我们乡愁不仅是对于往昔的渴望。他们延续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乡愁的谱系。宋泽莱在失落的乡土和失落的乡土写作模式间踟蹰徘徊;莫言透过民族传奇的记忆和瑰丽的乡野奇观,对时间和历史的建构和虚构提出质疑;而李永平的故乡则完全脱胎于文本世界,揭示了乡愁的想象本质。他们探究曾为沈从文所记忆、而如今久已被忘怀的文学场域,又一次开放了写实叙事的无限可能。

 ……… 【松鼠爱吃肉】整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