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荧》:拍戏之余,你有时间看《德州游警》吗?
洪:这个嘛……
《荧》:你觉得查克•;诺里斯演的怎样?和你的片子相比,他的片子怎样?
洪:嗯……我觉得他演的很不错,片中他展现了完全不同的一种风格,这是另一种类型的警察故事,完全不具可比性,但是,我觉得他是个好演员。
《荧》:他曾经和李小龙合作过一本电影,至今为止,片中的武打镜头还被津津乐道。我知道,你曾经在台下与李小龙有一些过节,你可以和我们谈谈这件事吗?
洪:嗯……你知道吗,我第一次见到李小龙之前,我只是听说过他。
《荧》:是吧。
洪:他也不认识我,当时我在片场拍戏,他碰巧过来看,有人把他介绍给我:“这是李小龙,这是洪金宝。”那时,我很年轻,大概十九、二十岁吧。我记得我问他:“你是李小龙?”, “是的。” “你真的身手敏捷吗?” “怎样?你想试试吗?” 我说:“我不知道。”,我上下打量着他,他说:“试试?” 我说“为什么不!”
《荧》:不会吧?
洪:就这样,我们在片场摆开架势,我想一试身手,他也一样。在我还没来得及决定出什么招——甚至还没来得及动手——他就一拳打在我的脸上!“
《荧》:哦,天哪!
洪:砰!!!就像这样。他的脚直揣向我的面门,说“感觉怎样?”我说“你真的很棒!”(大笑)你想我还能说什么呢?这可是真的!
《荧》:哦,真有趣!
洪:就这样,我们成了好朋友,一直在那里聊啊,聊的。他说他要开拍《死亡游戏》,会给我一个好角色。我说“好的,没问题。”后来我等了大概有一年,可没人再跟我提起这件事。我跟他说,“你知道我需要工作!”后来,我在另一个导演的戏里找到了工作,去泰国拍戏,就错过了。等他开拍《龙争虎斗》的时候,他打电话给我:“嗨!我想在片头和你过几招,只要两天时间。”我说:“我该怎么办?我在曼谷天天都要拍戏。”可是我还是去了香港,猛拍了两天,完成了我所有的镜头后,又赶回曼谷。
《荧》:那时,我听说李小龙去世以后,你还赶回来补拍了《死亡游戏》未完成的镜头。
洪:是的,那是在他去世之后。
《荧》:那么,你们合作的时间并不长,是吗?
洪:是的。我回到香港以后,天天在摄影棚拍戏,他每天都过来看。那时,真的很开心。有时他带我去他的办公室,给我看他的宝贝——长枪短炮、各门兵器,不胜枚举。我们讨论中华武术以及其他的功夫——争辩它们之中哪种功夫最厉害,还有如何使用兵器,领会其要领之类的话题。你知道吗,我们无所不谈,就像现在这样。是的。
《荧》:在你拍摄的影片中,只有《A计划》和《飞龙猛将》是由你们三兄弟联合出演的——你、元彪和成龙,真让人难以想象,你认为观众也会在《过江龙》里看到其他明星的客串表演吗?
洪:有可能。我希望《过江龙》能获得成功,这样,我们就可以请元彪或其他的明星来加盟此片。是的,这是个好主意。我们会努力的使它变成现实。
《荧》:你是否会担纲指导一、两集?
洪:我是这样想,可是我还在考虑我怎么样才能在八天之内把它制作完成。
《荧》:是啊。
洪:而且我还是想设计一些精彩的武戏,用我个人风格的拳脚招式,我确实想展现一些新东西,但是,我还在学习。
《荧》:该剧的预告片看上去不错,我蛮喜欢片中的那个猛击沙袋的洪金宝,可以给我一个那样的沙袋吗?(编辑注:洪金宝的办公室里最主要的装饰品就是这种吊袋,影片上的那个看起来比实物小一些。)
洪:我放了一个这样的沙袋在这边的办公室里,现在这边的工作人员各个都成了“武林高手”(大笑)
《荧》:(也笑)非常感谢洪金宝接受我们的采访。
洪:没什么。
《荧》:你知道吗,你的英语其实很棒,你可以完全听懂我带德克萨斯口音的英语。
洪: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英语的机会。
《荧》:祝你走运。
后续报道:《过江龙》一片在哥伦比亚公司连映两个季度,反响强烈。该片杀青后,洪金宝回到了香港,接拍了刘伟强导演的《Legend of the Iron Fist》。目前,他正在为B&S Creations拍摄新片《Time’s Up》,该片讲述一个和尚在香港和大陆与恐怖分子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
在不久的将来,洪金宝将完成他的首部国际大片的制作,并且将该片改编成电脑游戏。
《过江龙》一片的武术指导由以前成家班成员之一的郑继宗负责完成。成龙和洪金宝的同门兄弟元德也参与了本片的演出。
《成龙百分百…完全写真集》 尖峰时刻“我是杰夫•;杨”(1)
盖尔•;米哈拉
“杰夫•;杨勇敢果断地接下了这个写作任务,将成龙的故事娓娓道来……和成龙所有的电影一样,《我是成龙》一书幽默轻松,紧张刺激,记录了出人意料的辛酸往事。”
——《时代》杂志Richard Coriss如此评论
当消息传来巴伦丹公司得到了成龙的授权,即将出版成龙的自传,全球的影迷即欣喜若狂,又惊恐不已。高兴的是他们终于有机会读到这位巨星真实的人生故事,惊恐的是他将会和另一位作者同著此书,他的名字杰夫•;杨。
有些人担心杰夫•;杨的个人因素多多少少会影响本书的效果,他会使成龙真正想说的故事失真,还有人猜想本书最后的叙述者将会是杰夫而不是成龙,但幸好《我是成龙》最后出版时,人们发现一切的担心都是杞人忧天,该书完全由成龙自己的作品,披露了他不凡一生中经历的许多辛酸和快乐。然而,读者还是十分好奇,想了解这个神秘的联合著书人。基于这种呼声后,《荧屏魅力》的记者直接找到了作者,就影迷这几个月来所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他。
到底谁是杰夫•;杨?
1989年,杰夫•;杨来到中国,由此开始了他的成龙之旅。当时,他刚从哈佛大学毕业,正和三个朋友商量打算出版一本面向美籍华人的杂志:《A。 Magazine:Inside Asian America》。目的是为这个一直受到忽视的群体代言,关心他们的疾苦,同时这位年轻的创刊人还希望透过他们的独特视角为亚洲文化添加新的元素,特别是在种族意识和民族观念上。建立于这种文化融合,《A Magazine》在杨的指导下逐渐发展壮大,目前的发行量已经达到了十八万册。与此同时,作为媒体专属的亚洲问题专家,杨开始考虑更多重要而难解的问题。在收到堆积如山的读者来信,请他介绍亚洲的辛辣菜肴,他就决定出版他个人的第一本书。
这就是《东方时代》(Eastern Standard Time),该书是一本介绍美籍华人通俗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引导读者深入了解美籍华人生活起居的一碟开胃小菜。书中专门有一章专门介绍了香港的电影业以及重要的演职人员,包括演员、导演、制片人、特技替身等等。就象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那样,《东方时代》的成功引起了一个陌生人对杨的关注。最后促成了一项神秘的写作计划……
杰夫•; 杨:我的第一本书是1997年5月出版发行的。很快,我接到了一个叫Ling Lucas的代理人给我打来的电话,她向我提供了一个神秘的计划,她说:“我手头上的这个计划很适合你来做,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它的内容。”于是我说:“如果你不告诉我计划的内容,我就不能告诉你我是否可以胜任你的工作,'但是' 我说:“好吧,我先和你见一面。”
彼得•;博兰德(Peter Borland)和朱迪丝•;克尔也参加了本次会面,朱迪丝是巴伦丹公司的总编辑,而彼得•;博兰德是执行编辑。我问他们:“你们在计划的到底是什么大项目?”朱迪丝用她带着很重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告诉我,说他们已经获得了授权,准备出版成龙的自传。
在此之前,我有听到传闻,说成龙打算出版他的个人传记,当然是通过其他的渠道知道的。而且有关他的稿酬的说法也是铺天盖地,不尽相同,但是到底是多少,我从来没有搞清楚过。我只知道我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高的稿酬!我的稿酬也不错,但是风传一时的,可是一位电影明星的价格。这部自传对我来说是一个大手笔的作品,不亚于成龙出访世界各地。但是对于美国观众来说,他还只是一个二流演员。现在当我看到我的书在读者中造成的反响,以及编辑部里堆积如山的来函和邮件,我才知道成龙对我们的读者来说是不一样的演员。这位国际巨星正在美国观众心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除此之外,我也是看成龙和邵氏电影长大的美籍华人。所以,他们一说这是成龙的传记,并且他们需要一个人为成龙本人工作,我马上问:“我在哪里签字?”
其它的事情,我想大概是历史的巧合吧。
《荧屏魅力》:在见到成龙本人之前,请问你对成龙有多少了解?
杨:我曾听说每一个见过成龙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很和善的人。但是老实说,我并不认为我会把他的公众形象和内心世界区分开来对待。他总是以相同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无论你看他的电影还是他的访谈,你看到的总是同一个的成龙。
《荧》:我们看到的是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