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有人在拜见松下幸之助先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经营的决窍。”他回答说:“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松下幸之助在最初创建“松下电器制作”时,尽管生意不大,然而每到年底他都要把所有的人召集起来,把一年来的财务情况和盘托出,讲明盈利多少,征询下一年的经营意见。年复一年,形成了习惯。他总是在充分倾听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基础上,确立下一步的经营目标。做好思想准备,始终如一,百折不挠,向着目标迈进。由于及时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使松下幸之助每前进一步,每上升一个台阶,他都已经想到下一个目标,下一个台阶。松下公司的骨干、员工无不表示:“无论多重要的问题,经理松下先生都当机立断,不管到何时,他那超人的判断力令人佩服。”
松下幸之助之所以成功,正是由于他在作出决策之前已经多方面地听取部下在内的所有能为“松下”经营献计献策的人的意见。可见,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如实准确的财富“硬件”是致富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从事一项事业的人绝不可忽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我们要随时随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如今各行业、公司、企业等都有自己的公共关系部门是理所当然的。
李嘉诚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单靠自己的力量是办不到的,而是得力于我广泛的人际关系。我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例如文化界、教育界、学术界、商业界……真是应有尽有。”
由此可知,成功的人很少单靠个人的能力,通常都得力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这种人际关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和财富。虽然也有人认为:“朋友并不见得多就是好,如果认识一些没用的人,即使再多也是徒劳。所以,只要选择一些有用的人做朋友即可。”
我们不赞同这种看法。
第六章 用人之道 盘活人力财富(6)
不管哪种人,都有优缺点,而且人生的际遇也不尽相同,说不定平时你认为最没有、最瞧不起人,有一天便会成为你的致富指导!所以,不管是哪一种人,都要交往。交往之初,先不要存有利用人家的念头,相信无形中,你会交到很多好朋友。
因为每个人的立场、环境、想法、经验都不同,所以,应该多和别人接触,拓宽自己的视野,从中学习,一定会找到赚钱的指导者!
向心发展
要建立的是一个企业家庭,而不是家庭企业。
一个公司便是一个小团体,企业经营者必须懂得尊重人才,并使这个团体产生向心力,以使公司稳定发展。企业经营者最重要的职责,莫过于激发优秀人才为公司效命,给予充分授权。组织工作团队一事,企业经营者绝对不可假手他人。
复星集团是一个非常注重团体魅力的集团,许多复星员工对集团充满诚挚的爱。
“1993年10月18日,我终于来到了上海,正式到公司报到。那时公司的事业虽说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条件还是很艰苦的。我先是在公司的办公室睡了一段时间,后又挤到复旦的学生宿舍里一段时间,正所谓居无定所,收入也比在珠海、深圳时要低,但公司里始终充满的那种共谋大业、勃勃向上的气氛,使我兴奋不已……”这是范伟发表于《复星人》小报上的一篇文章里写的体会。几年过去了,今日复星已非昨日复星可同日而语,但当初令范伟兴奋不已的那种共谋大业、勃勃向上的气氛仍然很浓、很浓。
郭广昌领导的复星是一个团队,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群体,这个群体以事业为载体来实现创造财富、回报社会的理想,来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是复垦创业者的共识。本着这一共识,郭广昌数年来未分一分钱红利而是和公司员工一样每月领一份工资。就连人们十分看重的住房,郭广昌也并不讲究,还住着和普通工薪阶层大致一样的两室一厅。生活上低要求,工作上却不断自我加压,郭广昌甚至提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兢兢业业”16字和员工相互共勉。
在这样一个集体里,郭广昌和员工们不但在事业上共谋发展,作为每一个个体的自我,也在相互促进中得到了发展。
范伟进入复星后,分工负责房地产业务。从生物到房地产,转换可谓很大。但几年下来,他从一个门外汉成了上海房地产界的一名佼佼者。复星房地产事业部的售楼面积在上海数以千计的房地产公司中名列第一。
汪群斌以前管理能力相对欠缺,通过几年的锻炼,已实现了向一个科技帅才的转变,除了有科技经营实力,他还指导着手下数十个博士、硕士的科研。
谭剑在复星考了会计上岗证,并在一次次主动抑或被动的工作机会和选择中丰富了个性,提高了行政管理能力,成为集团称职的行政总管。
当国内传出一著名企业兄弟分家的新闻时,人们也向郭广昌提出这样的疑问:“复星会不会分家?”
“复星要建立的是一个企业家庭,而不是家庭企业。我们这个群体对这一点有着一致的认同。做成今天这样大的事业,是复星集团的成功,一个人做不到这一步。谁离开了这个集体,很难有多大作为,更谈不上实现产业报国的抱负,我不担心会分家,只担心个人的发展跟不上复星的发展,所以我们都相互推着走。”郭广昌这样说。
相互推着走,郭广昌带领复星这个团队走过今天,走向明天。
复星的企业理念来自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高科技的现代企业,何以要提出这样一个听上去“传统味”十足的企业理念?
郭广昌这样解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和途径,对今天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仍有很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根”。但时代变了,今天社会的经济细胞已不再是家,而是企业,天下既平且盛,治国、平天下便不可能再是知识分子实现价值的选择。倒是立业、助天下,即产业报国,是一条走得通的人生正道。复星是一个知识分子密集的企业,除了五个创业股东外,员工中85%都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以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作为企业理念,不仅表达了我们的抱负,同时也是全体员工的精神需求。
郭广昌声称自己是“复星学派”,这个词汇是他的一个梦。他的心里有这样一个愿望,那就是通过自己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模式,培养出一批国家院士,并形成一个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生命科学学派。
郭广昌其实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只有通过他那充满魅力的团队,把所有有理想和才干的年青人聚集起来,复星才能迅速发展,创造今日的成功。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现代企业团队建设中,打造一支“协作型团队”无疑是企业实现目标最有力的保障。
众志成城
个人的能力固然非常重要,但团队的力量才是成就大事业的根本因素。因此,塑造企业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一个有高度竞争力的组织,包括企业,不但要求有完美的个人,更要有完美的团队。
第六章 用人之道 盘活人力财富(7)
埃力生集团总裁吴国迪提出的“七个坚持”中指出:“坚持相互信任,相互沟通,营造融洽、进取的团队合作氛围,打造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句中虽简简单单,朴实无华,但细加琢磨,却意韵无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企业文化内涵和远见卓识的企业经营理念。埃力生集团经过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凡业绩,但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持续发展、要长久屹立于事业之巅,要求企业员工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只有团结协作、荣辱与共、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强盛,必须要有一种民族精神作支撑。同样,作为一个企业要发展;要提高,也必须有一种“团队精神”作支撑。
“团队精神”的精髓在于“合作”,成功的团队精诚合作随处可见,无论一个企业、一个研发团队、一支足球队、还是一支部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无间对于团队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哪个成功的团队不需要合作。团队成员之间只有营造一种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敬互重、礼貌谦逊、彼此宽容、共同提高,以及利益和成就共享、责任和风险共担的良好合作氛围,才能最终取得优异的业绩。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相互信任能够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一个企业、团队中大家缺乏相互信任,各自防卫心理就会逐渐增加,小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会代替团队利益。员工之间只有相互沟通和协调,坦诚地分享信息﹙包括负面信息﹚,才会激发出一种平时没有的能量,以更大的信心投入到团队工作当中去。
“团队精神”的最终目标应具体体现在团队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爱集体的人,才能产生与集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感情;才能真心实意地与集体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只有爱集体的人,才能站在集体的立场上某大局、讲奉献、立身为公;才能团结共进、众志成城。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只有真心热爱集体的人,才会得到集体的钟爱,随着集体事业的不断发展强大,必然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实惠。俗话说的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必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