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幻界之妖艳江湖-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笙吹奏,百鸟群集,盘旋飞舞。
董双成精神越来越清爽,越来越旺盛,忍不住高歌一曲,声彻云霄,引来仙鹤翩然而降,匍匐阶下。她心有灵犀,一步跨上鹤背。
仙鹤驮着她冉冉飞升,惊倒附近的民众,都只知痴痴的傻看。
在西边昆仑山上的瑶池畔,住着赫赫有名的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究竟是什么人呢?各种记载的说法颇有出入,有的说她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小国女王,蓬发虎齿,面目狰狞,仰天长啸一声,每使群兽惊荒而逃;有的说她姓杨名婉玲,住昆仑山上,得道成仙,代替玉帝执行天宫的任务,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半老徐娘。
周穆王十六年西征途中,路过昆仑山,传说曾经受到西王母的款待,并在瑶池上饮酒赋诗,盘桓多日。回来的路上他想再度造访,但见山深林密,云雾缭绕,已经渺无踪迹可寻。
那一只仙鹤载着董双成,越飞越远,来到昆仑山。
董双成做了王母娘娘的‘传达呣’,很像今天的机要秘书。王母娘娘有什么授意,均由董双成负责与众仙联系并沟通,算是王母娘娘的侍从人员。
说得更具体一点,似属王母娘娘的贴身侍女之流。
西王母一共有四名贴身侍女,董双成之外,还有王子登、郭蜜香、纪维容三人。
董双成的地位,在四位侍女之中,大约是居于领班的身份,从历次西王母出现的态势可以得到印证。此外,从董双成受命看守蟠桃一事,更可概见她在仙宫受到的信任和重视。
蟠桃是一种枝桠蟠曲的异种桃树,三千年才结果一次,是仙宫中的极品珍果,从平时的培养和保护,到果品的采摘和分配,均由董双成负全责。
每值瑶池盛会,西王母赐给群仙的蟠桃,都是经由董双成的纤纤玉手而来。
凡间吃过蟠桃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周穆王外,还有一位就是汉武帝。
西王母由一位云鬓花颜的仙女,搀扶着登上承华殿,这个仙女就是董双成。
西王母与汉武帝相谈一阵,抽出袖中的五岳真形图送给武帝,并命董双成送给武帝四个蟠桃。
汉武帝吃后,只觉通体舒泰,齿根生香,于是小心翼翼的将桃核收起,准备栽种。
西王母笑道:“此桃三千年一结果,中夏地薄,种之不生。”
汉武帝吃过一次蟠桃之后,对于这种难得一见的仙果念念不忘。它的美味,尤其是食后在体内所产生的奇异效果,使得汉武帝垂涎不已。

第六章 偷桃

当时有一位著名人物叫东方朔,为人特别滑稽。
他是以文章求仕的,在大华国这样一个讲求谦虚的国家里,他居然极力表彰自己,文中写道:“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见,怔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如今二十有二,身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是以冒死再拜以闻。”
当时汉武帝就认为他文辞不逊,高自夸饰,初仅令他待诏公车而已。但不久他竟然获得汉武帝的青睐,不次擢升,官至大中大夫。
做官后东方朔劣性不改,时常捉弄朝中大臣。更有甚者,他酒醉之后,居然在殿柱上撒尿,这简直是不可原谅的荒唐行为,然而汉武帝竟然一笑了之。
何以汉武帝对东方朔如此宽容呢?一般朝臣均不明就里,其实是因为东方朔曾经长途跋涉,登上昆仑山,为汉武帝偷过三次蟠桃。
东方朔能偷到蟠桃,就与董双成有关。
董双成是以二八年华成仙的,神仙永远不老,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也仍然是二八年华。
大家都认为神仙是很幸福的,事实上神仙也有说不出的苦。
何况董双成充其量就是王母娘娘的侍女,一切行动都不能自主,天天就见那么几个人,做那几件事,对着偌大一个蟠桃园,真是说不出的寂寞与空虚。
突然有一位英俊高大的男子,前来跟她聊天,自然是芳心大慰,更何况这人说话又是如此风趣。董双成表面上也时常显得十分严肃,内心里最爱听的还是东方朔那些越轨的、毫无顾忌的话,听得她脸上时红时白。
东方朔也就顺手牵羊,把蟠桃弄到手。所以有时一个人胆小,就办不成事。东方朔敢于在皇帝面前放肆,敢于在神仙面前放肆,就活得很潇洒。
汉武帝把吃过的桃核,一个个谨慎的收藏起来,一直传到明代。
据《宛委余编》记载:“洪武时,出元代内库所藏蟠桃核,长五寸,广四寸七分,上刻‘西王母赐食汉武帝蟠桃于承华殿’十四字。”
既然核长五寸,想来蟠桃的体积必然硕大无比。
想想今天的水蜜桃,想想当年的蟠桃,该不会流口水吧。
明代以后,已经没有西王母与蟠桃仙子的任何记载。
然而西王母是一位法力无边、雍容华贵的美妇人,蟠桃仙子更是一位绝世的美艳少女,已经深植人心。虽然历史中不再出现她们的事迹,然而舞台上及绘画中,却大量扮演及描摩她们的形象。杭州城里的望仙桥和昆仑山上的瑶池,总给人无限遐思。
皓天在月宫逗留数日,与后羿、嫦娥、玉兔、董双成作别,尽兴而去。
他绕道雍州,泛山海,至孟门山考察。一日,乘了一只小舟,至一处山脚下。这时正值中秋望日,一轮明月高悬空际,照得那大千世界如水晶宫殿一般,明净之至。
晚餐之后,皓天倚着船唇,举头望月,无端叹息一声。
朦胧间正要睡去,忽听得岸上有人叫:“公子请了!”
皓天一看,原来是个道者,羽衣星冠,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不俗,从岸上走向船头,向自己拱手。皓天慌忙起身还礼,并请问他姓名。
那人:“我姓宋,名无忌。适才踏月至此,见公子一人在此赏月,未免寂寞,特来相伴,未知肯容纳否?”
皓天:“那是极好之事,有何不可!请坐请坐。”
宋无忌就在船首之内坐下。皓天便问他家住何处。
宋无忌指指月亮,笑道:“我就住在这个里面。”
皓天诧异道:“就住在月亮里面么?那么足下是仙人了。”
心道:(我才刚从月宫出来,怎么就没见过你……难道,仙境不止一个月亮?)
宋无忌:“仙不敢说。不过天上就如自己家庭一般,来往很容易而已。”
皓天:“我是凡人,可请足下带领着去玩玩么?”
宋无忌:“这个有何不可?请问公子,愿坐船去,还是愿走去?”
皓天:“走去便怎样?”宋无忌:“愿走去,我便预备轿。愿坐船去,我便预备船。”
皓天:“夜色已深,哪一项快?”宋无忌:“当然是船快。”
皓天:“那么坐船吧。”
宋无忌就向空中一招:“船来!”只见半空飞下一只彩船,长约二丈,船底两边密排白羽,仿佛如僬侥国的没羽一样,而有云气拥护着。
宋无忌就邀皓天登上去。皓天走上那彩船,只见里面陈设很是精致,舒服之至。
坐下之后,倏觉彩船已渐渐上升,倚舷一望,但见那船底的白羽一上一下,在那里乱摇,与鱼鳍鼓动相似。这时离地已不知道有几千丈高。
看那山海如轮,如盘,如镜,如豆,倏已不见。仰望明月,则逐渐变大,竟至无可比喻,光芒直射,可察秋毫。又过了片时,觉得彩船已进入明月之中。
宋无忌:“月中境界甚大,下船步行,我看太费事。不如仍旧乘船,往各处游览一转吧!”
皓天称善。于是彩船径向前行。但见山川人物,宫殿树木,都与世间无异,惟气象华丽,万万非世间所能及。正行走之间,忽听得斧凿之声,铮铮震耳。
皓天倚舷寻觅,只见一处有无数人在那里工作。有的补山,有的修石,忙碌之至。
宋无忌:“月是七宝相合而成,其势如丸。但是射着太阳光,受它的灼烁,不免要受销损。所以月亮中岩石突出的地方,常有八万三千户的人,随时随地为之修治,此地就是一处。”
皓天听了,亦不再问。又走了多时,但觉异香馥郁。
原来前面一株大桂树高约千丈,桂花桂子累累不绝。皓天正在凝视,陡见树下一人,拿着一柄板斧,向那桂树乱砍。
皓天不禁失声道:“这样大的树,砍去他,岂不可惜?”
宋无忌笑道:“砍不去的。这人叫吴刚,学道不专,犯了过失,所以罚他在此地做这个无益之事,哪里砍得去呢!”
皓天心道:(原来吴刚在这里……梦幻界的仙境,肯定不止一个月亮!)
细看时,只见那斧头砍了进去,刚拔出来,那砍的缺痕早已不见。如此随砍随合,劳而无功,不禁诧异之至,方叹仙家妙用。
又走了片时,只见迎面一所宫阙异常巍峨。
宋无忌:“此地是明月的中心。既然到此,不可不进去一游。”
说时,彩船已经停住。宋无忌招呼皓天出船。
两人走到那宫阙之前,只见上面横着一块大榜,写着‘广寒清虚之府’六个大字。
皓天正要动问,只见里面走出一个宫妆的绝色仙女,向皓天行礼:“公子光临,难得难得!请到里面玩玩吧!”
皓天急忙还礼,请教她姓名。
宋无忌在旁代答:“这位是结璘仙子,从前亦是下界人。他们有兄妹两个,她哥哥叫郁仪。有一年,他们看破红尘,商量寻一个长生不死之地,去安身立命。
她哥哥说:太阳最恒久,能够托体于太阳之中,那么一定可以长生不死。
这位结璘仙子却嫌太阳之光太强,恐怕禁不住那种热度,还不如月亮之明净幽雅。
于是他们兄妹各奔前程,郁仪奔入太阳之中,这位结璘仙子就到此地来,和我们作伴。这就是她的历史了。”

第七章 月宫

皓天听了,忽然想起嫦娥的故事,就问:“从前下界有一位后羿,夫人叫嫦娥,听说偷窃了灵药,逃到月宫里,不知此刻还在此地么?”
宋无忌笑道:“是在此地。不过,她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公子想见见她么?”
皓天:“还是算了。”心道:(真没想到,原来月宫并不只是嫦娥的地盘。)
结璘先行。宋无忌邀了皓天,随后跟着走。但见处处是琼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