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3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喜怒哀乐,还不时地犯点出尔反尔的小错。这不但没影响他思想的伟大,反而增添了他的真实。

  大哉,孔子。□

 

Number : 9409 

Title :《莉莉·玛莲》——飞越国界的恋歌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82期

Provenance :世界妇女博览

Date :1996。4期

Nation :

Translator :豫民编译

  

    夜幕降临北非的沙漠,我们将坦克围成一圈,围着一台收音机,收音机里传来一位女歌手温柔的歌声,这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军营大门外,

  有一盏街灯,

  她一直站在灯下……

  我一点也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一样。因为我们不属于德国的非洲军团,而是英国第8军——沙漠之鼠。但我们仍为这种亲切的歌声所吸引,它似乎深深渗透到我们的内心。

  在距我们不远的地方,德军士兵也在收听同一首歌曲,分享着我们的孤独与渴望。当时正是1942年春天,对阵双方的战士都远离家乡,我们都喜欢歌中的同一女孩。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士兵也一样,他们直到今天仍在唱着这支《莉莉·玛莲》。

  年轻哨兵夜半抒情

  它是怎样超越国界,用不同的语言成为众多战士的孤独恋歌呢?这还要追溯到1915年4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在柏林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初露头角的诗人、年轻的军官学校学生汉斯·莱普正在一个火枪团兵营外站岗,马路上的街灯在浓雾中闪烁。

  上岗之前,莱普刚离开一个叫莉莉的漂亮姑娘的怀抱,他正站在那儿思念着莉莉,路灯下走来了海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玛莲。莱普是在一家艺术画廊认识她的,他第一眼就爱上了她。玛莲是到一家医院看护伤兵时路过这里的,她挥手高喊着向莱普致意,正在这时,巡营的军官走到军营门口,莱普不敢答应,眼巴巴地看着玛莲消失在雾中。

  那天夜里,莱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脑海里总是徜徉着莉莉和玛莲的身影。她们促使他写下一首把她们的名字联结起来的诗,并给它取名《年轻哨兵的歌》。诗中讲述的是一个战士站在营房外的灯光下向心上人莉莉·玛莲告别的故事。战士渴望与莉莉待在一起,但军号再次吹响,在恋恋不舍地离开时,他不禁幻想:我的命运将会怎样?我的灵魂还会像现在这样拥抱她吗?

  是战争中的士兵

  唤醒了《莉莉·玛莲》

  被送到俄国前线的莱普再没有见到莉莉和玛莲。大约20年后,他将《年轻哨兵的歌》收入自己的一本诗集,柏林作曲家诺贝特·舒尔策看到了这首诗后为它谱了曲,并改名为《莉莉·玛莲》。舒尔策把它送给男高音歌唱家拜恩,他以“太简单”为由加以谢绝。舒尔策又把它送给夜总会歌手拉尔·安德森,她令人难以忘怀而又充满激情的嗓音正好适合这首歌。1939年,一家唱片公司灌制了安德森的演唱。但由于战争的爆发,唱片仅卖出了700张。在此后的两年里,《莉莉·玛莲》一直默默无闻。

  德军侵占南斯拉夫后,开设了贝尔格莱德广播电台,向部署在巴尔干和北非的德军广播。电台主任四处寻找能播放的唱片,在维也纳的一个地下室里,一个战士发现了一堆落满灰尘的唱片,其中就有安德森演唱的《莉莉·玛莲》。1941年8月18日晚,贝尔格莱德电台首次播出《莉莉·玛莲》,成千上万的德军士兵立即被它迷住了,他们纷纷写信要求重播。

  这首歌在后方也极为流行,经常被柏林的电台播放。一位德国母亲写信给舒尔策说:“我的儿子已经死了,他在最后一封信中提到了《莉莉·玛莲》,我一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他。”

  纳粹向她伸出黑手

  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却憎恶《莉莉·玛莲》,而偏爱《轰炸英格兰》之类的歌。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30万德军被歼的消息传来后,戈培尔下令禁止播放《莉莉·玛莲》,销毁所有唱片,并称它为“徘徊在酒吧中的死亡舞曲”。但戈培尔始料不及的是,《莉莉·玛莲》的唱片已被偷偷送到中立国瑞士,在戈培尔下令禁播三天之后,《莉莉·玛莲》又回响在无线广播中。

  戈培尔将他的怒气发泄到歌手身上,将安德森软禁起来。

  新《莉莉·玛莲》动人心弦

  小说家约翰·斯坦伯格说过:“歌曲有一种超越国界的能力。”这首德国歌被与隆美尔作战的英国军人“俘获”,英国军队的高级将领也不喜欢这首歌。他们认为,它是不适合他们的战士前进的东西,特别是在用德语唱着它的情况下。

  在英格兰,一些第8军的老兵经常在酒馆里哼唱《莉莉·玛莲》。一天夜里,歌曲出版商菲利浦碰到一群老兵正在唱这首歌,他好心地提醒他们:乡村警察可能会把他们当成德国间谍。一个战士愤怒地喊道:“如果你们对它不满的话,为什么不为我们写一首英语歌呢?”

  菲利浦在歌词作者汤米·康纳的帮助下接受了这一挑战,《莉莉·玛莲》被改写成《我灯光下的莉莉》。新的莉莉是一位留在家里的姑娘,她期待着她的战士安全归来。

  在军营门口的灯光下

  亲爱的,我记得你习惯地在等待

  在那儿你温柔地对我低语

  你将爱我到永远

  我灯光下的莉莉

  我心爱的莉莉·玛莲

  歌曲发表后立即引起轰动,在6个月里,仅单张歌片的销售就超过50万张。这首令人难以忘怀的叙事曲表述了远离家乡的战士渴望返回爱人怀抱的心情。埃迪博·皮亚夫将它唱给法军,马林·迪特里希将它唱给美军,美国第5军的战士唱着它挺进佛罗伦萨……

  莱普这首诗歌的改编作品已以14种语言出现,已有不下一打的故事片和纪录片将《莉莉·玛莲》作为它们的插曲。直到今天,只要有老战士相聚,你就会听到他们唱这首孤独恋歌。

  为什么《莉莉·玛莲》能打动那么多人的心呢?也许是因为在惨烈、刺耳的战争噪声中,《莉莉·玛莲》传达的正是人们渴望的和平、温柔、甜蜜。□

 

Number : 9410 

Title :可怕的曾国藩

作者 :流沙河

出处《读者》 : 总第 182期

Provenance :流沙河随笔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回忆高小初中,国文教师选讲《曾文正公家书》,催人瞌睡,记不起讲些啥。校长每周训话,又抬出曾国藩大圣人做榜样,烦死人了。40年代来成都读高中,《曾文正公家书》有廉价本,青年路书摊上摆着呢。本想翻翻,听同学说蒋介石爱读此书,便决心不看了。50年代做了编辑,又听同志们说此书“反动透顶”,想看看到底如何反动,图书馆里又没有了。跃入60年代,读了罗尔纲研究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篇文章,才晓得曾国藩加冠了,是“现行反革命分子”,觉得这顶帽子有趣。现今混到60快退休了,突然瞥见湖南大学出版社精印的《曾国藩家书》,非常吃惊,买一本来瞧瞧。

  瞧瞧之后,更加吃惊。好厉害哟,曾国藩之为人!

  这家伙,上承三省吾身的祖训,下开自我批评的先河,时刻不忘修身养德,狠抓自己活思想,狠斗私字一闪念,堪作样板。道光二十二年,他31岁,从十月初一那天起,灵魂深处爆发反革命,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名之曰《过隙影》,天天在上面写。写些啥?“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天天写《过隙影》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念念欲改过自新”。《过隙影》必须字字写正楷,不但写,而且做。十月初九日,也就是《过隙影》刚写到第9天,便猛省从前与小珊结仇怨,错在自己当初“一朝之忿,不近人情”,是夜即到小珊住处“登门谢罪”。长谈之后,过了4天又请吃饭。效果吗,“从此欢笑如初,前隙尽释矣。”想那《过隙影》中一定写有不少丑念丑事,此亦足见他的自我批评敢于刺刀见红。太可怕了,这老反革命,不,壮反革命!

  这家伙,可以说是无限热爱本阶级的最高领袖道光皇上。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十日,欣逢皇太后70寿辰,他以新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的身份,同满朝文武跪在一起,抬头有幸目睹龙颜(其实看见的是给太后跪拜时高耸的龙臀),立刻想到皇上春秋已高,种起子来仍然强壮,61岁那年种出了八阿哥,今年64岁又种出九阿哥,可见“圣躬老而弥康”。又目睹“七阿哥仅八岁,亦骑马雍容,真龙种气象”。这些都是特大喜讯,宜函告家人,以分享幸福。如此忠爱老龙,如此慕爱小龙,难道还不可怕?

  这家伙,进士出身,先任礼部侍郎管文教,后任刑部侍郎管司法,从不掌兵。咸丰三年,太平革命军解放南京城,关他屁事。部长级京堂官不当了,这时候倒跑回湖南去办团练,募湘军,还说“系为大局起见”。从此做定了革命死对头,可怕,可怕!

  这家伙,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吃一堑,长一智,败不馁,胜不骄,愈打愈顽强,一路攻下去。咸丰四年十一月,攻下黄梅县,逼近九江府,函告家人:“我现在军中声名极好,所过之处,百姓爆竹焚香跪迎,送钱米猪羊来犒军者络绎不绝。”如果此人热得发昏,太平天国就有希望。可惜他不发烧,仍然“寸心兢兢,且愧且慎”,“唯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两月前奉旨署湖北巡抚,赏戴花翎,而“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葆此以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第二年打败仗,回头整顿水师,以鄱阳湖为根据地,“日日操练,夜夜防守”,“不敢片刻疏懈”。不时巡弋长江,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