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宾先生不满别人的“化妆”,要自己“亮相”,我信他不想“蒙蔽”谁。
问题是,先生自己是否还在自己的“蒙蔽”中而不觉。
譬如,何以“求生本能”、“愚昧希冀”、“孩童天真”,便把“心境”冲刷得“清净”?
先生的心境是乱的。
有先生的行踪为证。
先生不若说一句:
苦尽,才能甘来。
让我自在几天罢,难得这老来的认可。
我希望先生太平。
四
熟悉洛宾先生的人告诉我,三毛不敢住先生的厅。那里,有一幅先生妻子的小照。披着黑纱。
我手头正有这么一幅。
别否了鬼
鬼是有的。
否则,怕从何来?
三毛这般女子,也忌。
不就一方像吗?一个二维的女孩?
怎么忘我,那纸片
也让人激灵。
(何况又有风。)
你盯着,你便活了。
也就有了鬼。
我不知道,
鬼是活人的,
还是死人的。
我只想说,
鬼在,
心在。
别否了鬼。
五
7月30日,为先生在野花丛中的一幅小照添字。
野花
簇拥着我的
是你。
我捧着的
是你。
我不忍
你在风沙里
可我
屋小
锁不下你。
只能眼睁睁
看着
风抽打着你。
有一幅照片,三毛的手指轻轻压着洛宾先生的手背。我想先生会这样想:
三年了,
一直这样。
握着,
握着,
淡红的血色
依然。
指甲里的浅褐,
还是活泼泼地
对着
那赭的斑点。
不是为了今天罢,
才刻意
留住
这温度。
让我觉出
今天这无言的
冷。
六
8月9日,定稿。
日记有这样的话:
总觉付印时,当补一行字。
史,难实。
自传,自欺。
他传,或褒或贬,总在揣测里。
且眼下,多是花钱买歌来唱。
传,不作也罢。
7月20日,记着《三毛最后的恋情》封面设计阐述(三毛在马上。王洛宾在自行车上。黑白红三色。王洛宾的歌曲《等待》)。
都是骑着什么。一个喘气,一个铁。
试图有光明,那白,却成了“孝”。
血,都是红的。
三毛走了。
洛宾先生只能歌一曲而已。
王洛宾《等待》
你曾在橄榄树下,
等待又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
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梦,
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
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等待,等待,
越等待
我心中越爱。
洛宾先生可怜,三毛亦可怜。
“在那遥远的地方”,“一鞭钟情”者,是历史,是传说了。
活生生的是褶子,铁栅的和沙漠的褶子。
说出了:“珠玛”,便是戏。
两个不扮戏的人,演了一出传奇。
走的走了,等,便不必。
或许,这本来就是名与名的碰撞。
七
画集,终于没有出。
记下这过程,给三毛、给先生、给有过的一切。
(附记:据新华社报道,王洛宾先生已于1996年3月14日在乌鲁木齐病逝,享年83岁。)
Number : 9276
Title :死神也怕咬紧牙关
作者 :霍忠义
出处《读者》 : 总第 178期
Provenance :深圳青年
Date :1996。3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那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是这样的:
罗伯特和妻子玛丽终于攀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眺望,远处城市中白色的楼群在阳光下变成了一幅画,仰头,蓝天白云,柔风轻吹。两个人高兴得像孩子,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对于终日劳碌的他俩,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旅行。
悲剧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罗伯特一脚踩空,高大的身躯打了个趔趄,随即向万丈深渊滑去,周围是陡峭的山石,没有抓手的地方。短短的一瞬,玛丽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下意识地,她一口咬住了丈夫的上衣,当时她正蹲在地上拍摄远处的风景。同时,她也被惯性带向岩边,仓促之间,她抱住了一棵树。
罗伯特悬在空中,玛丽牙关紧咬,你能相信吗?两排洁白细碎的牙齿承担了一个高大魁梧躯体的全部重量。
他们像一幅画,定格在蓝天白云大山峭石之间。玛丽的长发像一面旗帜,在风中飘扬。
玛丽不能张口呼救,一小时后,过往的游客救了他们。
而这时的玛丽,美丽的牙齿和嘴唇早被血染得鲜红鲜红。
有人问玛丽如何能挺那么长时间,玛丽回答:“当时,我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松口,罗伯特肯定会死。”
几天之后,这个故事像长了翅膀飞遍了世界各地。
人们发现,死神也怕咬紧牙关。
Number : 9277
Title :请勿践踏草坪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78期
Provenance :天津日报
Date :1996。1。28
Nation :
Translator :佚名译
看过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头戴白色太阳帽、身着白西装的大腹便便的侦探波洛。最近,德国《彩色》画报记者采访了波洛的扮演者——彼得·乌斯提诺夫。他曾两次荣获奥斯卡金奖。1990年被英女王封爵,1994年获德国金鹿奖,还先后9次戴上荣誉博士桂冠。乌性格乐观,谈吐幽默。以下是采访节选:
记者:您最近身体状况如何?
乌:体重是我最大的威胁。不过,我认为,人活得太久对儿女不公平。
记者:您父亲享年几何?
乌:我父亲生前常说:“我不想活到70岁,因为那时我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不再能干我喜欢的事。我为什么要忍受痛苦呢?”结果,他在70岁生日前20小时去世。
记者:您害怕死吗?
乌:我学会面对死亡,长生不老将更可怕。也许生命过于短暂,但这比生命过于漫长好两倍。我不记得曾对出生有过恐惧,为什么又要害怕死亡呢?这就好像演戏:第一幕开始你就登台,幕布落下你就退场。你没有理由伤感。不过,我认为与其当我去世时所有的朋友满世界飞来吊唁,倒不如趁我活着来看望我。
记者:您笑时眼里放射着青春的光芒。
乌:感谢您的美言。这与我的心灵有关,它也许成熟了,但绝未衰老。我的心仍和孩提时一样。这是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的。你逐渐变老,外表上你就像一辆旧车,已不堪入目,后轴嘎吱作响,车门也关不紧……但你的灵魂却可以永葆青春。
记者:您如何使心灵永葆青春?
乌:对任何事物保持一定热忱,从不长时间伤感或悲观。就是10年前那场车祸发生后,当晚我仍鼾声如雷。
记者:您吉人天相,有天使保佑。
乌:不是天使,是那条安全带!
记者:您信上帝吗?
乌:我信道德。上帝是抽象的。人们不知上帝是什么,传教士们也不知道。每人都有自己的设想,如果这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倒也是件好事。
记者:您祈祷吗?
乌:不!我思考。但这一样。我觉得在教堂做祷告很困难。大家都同样闭目屈膝,但有些人也许在想一部影片,或是当晚会发生的事。
记者:6年后您就80岁了。
乌:那将是下一个目的地。79岁就不错了。我很想活到本世纪末,以便能亲历这伟大的世纪之交。我没有真正的目标,我像一只老猎狗,没有目标。但当它躺在火炉旁,一种气味绕过它的鼻子,它的本能会让它起身奔跑,虽然回来时它口中没有猎物,但它至少得到了消遣。
谢天谢地您没有问我墓志铭是什么。
记者:是什么?
乌:请勿践踏草坪!
Number : 9278
Title :断章三则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78期
Provenance :随笔
Date :1995。6
Nation :
Translator :
学者与骆驼
●若 水
偶然从一本外文书上看到一则故事,觉得有趣,译出以飨读者。
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和一个德国人各自进行一项对骆驼的研究项目。
法国人去了约旦,在那里花了半个钟头时间,对守卫人进行询问,扔面包给骆驼,用伞尖捅捅它,然后回到家中,写了一篇论文,其中充满犀利和机智的评论。
英国人带上他的茶具和一大堆装备去到东方,搭起帐篷,住了两三年回来,带回厚厚一大卷调查成果,其中充满了原始的、未经整理的、没有结论的事实材料,但还不失为有真实的文献价值。
至于那个德国人,既瞧不起法国人的浅薄,又蔑视英国人的缺乏思想,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起草了多卷本的著作,题为《从自我的概念推导出骆驼的理念》。
译完以后,觉得这个故事还缺乏中国人,未免不足,于是续写了一个尾巴。
“文革”期间,中国人得知西方学者正在研究骆驼的消息,立即成立一个大批判组,首先做准备工作,把法国、英国、德国人的有关骆驼的著作翻译出来(内部发行),同时编辑一本《马恩列斯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