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菜根谭--为人处事大全-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腐败的野草本来毫无光华,可是一但孕育成萤火虫,却能在夏天的夜空
中闪闪发光。由此可知,洁净的东西常常是从污秽中得到,光明常常在黑暗
中产生。
【注解】
秽;凡是脏臭的东西都叫秽。
粪虫:烘指烘土或尘土,烘虫是尘芥中所生的蛆虫,此处指的是螬(金
龟子的幼虫),而蝉就是从蛴螬蜕化而成的。
蝉:又名知了,幼虫在土中及树根汁,蜕变成肾后而登树,再蜕皮成蝉。
饮露于秋风:蝉不吃普通的食物,只以喝露水为主,古以此为高洁这象
征。据《淮南子·附形训》篇:“蝉饮而不食。”又陆土龙《寒蝉化赋》说
“蝉含气而饮露是清。” 
化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是传统说法,据《礼论·月令》篇:“季夏
三月,。。腐草为萤。”又《格物论》说:“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 
其实莹火虫是产卵在水边的草根,多半潜伏在土中,次年草蛹化为成虫,这
就是萤火虫。
【评语】
对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来讲,应具备这样一种认识:出身
微浅不是有作为的决定条件,不能因此自艾自怨而自卑,而要想方设法
去改变命运的安排。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如果是自然环境,需要自己能于
克服困难,战胜环境的艰险;加果是生活环境,不能因此而同流合污而堕落。
有的时候,先天的环境可能难以改变,但自我形象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
变化。古语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可见一个人不必为了环境不
好而苦恼,关键是要自强、自尊、自爱、自律才有可能实现自我。不但如此, 
有时往往物极必反,生活环境越好越使人容易腐化堕落。人性也跟物性相同, 
越是温暖或暑热的地方,东西越容易腐臭,寒冷的地方却能使东西保持常久
新鲜。人在清苦的环境中,最容易发斗志,古今中外很多伟人,都是从他们
青少年时代的艰苦环境中奋斗成功的。由此观之,环境的清洁与污秽是相对
的,清洁中未必没有腐物,污秽中未必不出有益的东西。所处环境对人的成
长的吊约也是相对的。

一八三、事悟痴除性定动端
饱后思味,则浓谈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
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译文】
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美酒佳看,所有的甘美味道都已经全部消夫。房事
满足之后再来回味性欲的情趣,鱼水之欢的念头已经全部消失。所以假如人
们常用事后的悔悟,来作为另一件事情开端的判断参考,就可以消除一切错
误而恢复聪明的本性,做事就算有了原则,一切行为自然都会合乎义理。
【注解】
痴迷:心中只想一事一物叫迷,痴迷是指见到事物的一面,而不能对事
物做全面的明智的判断却又全身心投入。
性定:性是本然之,性,亦即真心;定是安定,不动摇。性定即本性安
定不动。
【评语】
人们把事后才明白或后悔的现象称为事后诸葛,所以做事要事先慎重不
盲动,但是对于没经过的事,对于可逞一时之欢的事。人们往往不去考虑后
果,不去想不利的因素。只有经过了、实践了,才会思考,醒悟,有时难免
会乐极而悲。故有“事悟痴除,性定而动”的经验之谈了。其实世间任何事
都不可过贪,因为过分贪图享乐往往会得到反效果。但要达到遇事不慌,临
风不动;行而不贪,做而不过的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需要经过一个
磨练过程,才会建立和掌握一套方法,这就有必要先正心去痴,先打破愚痴
和迷妄的执着。唯有这样才能稳定住本性。性定先要心定,行正先要心正。
这样,对事物就不会只看到好的一面而忽略坏的一面,使我们随时保持清醒
的头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情。

一八四、原其初心观其末路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
对于事业失败陷入困境而心灰意冷的人,要思索而不是责难,回想他当
初奋发的精神:对于事业成功感到万事如意的人,要观察他是否能长期坚持
下去,考虑结局如何。
【注解】
蹙:穷困的意思,或精疲力竭。
功成行满:事业有所成就,一切都如意圆满。
末路:本指路的终点。古语云:“行百里路半九十。” 
【评语】
人生在世谁也无法预料成功与失败,生活中成功的人固然有,失败的人
也不少。可耀眼的花环总是戴在成功者头上,失败者面临穷途末路。不以成
败论英雄,对失败者来说,最要紧的是要静下心来,对大众而言,应当客观
看待失败者,想想他创业之初是否居心善良?俗语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
的一半”,意思就是强调只要出发点正确就有可能创一番事业。一时的得失, 
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盖棺始能论定”。只要善于总结,失败可
能是成功的前奏。同时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成就,却为贪
小利而身败名裂,会让人觉得惋借,或者他自身的成功就是建立在一种自私
自利的基础上,那么他的成功很可能就是失败的开始。一八五、居安思危处
乱思治居插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态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
过劳,养默而后知乡言之为躁。
【译文】
站在低处然后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在暗处然后才知道置身光亮的地
方会刺眼睛;保持宁静心情然后才知道喜欢活动的人太辛苦,保持沉默心性
然后才知道话说多了很烦躁。
【注解】
居卑:泛指处于地位低的地方。
处晦:在昏暗的地方。
霭:云层聚集处叫霭。此处当显现、显露用。
躁:不安静、急促。
守静:隐居山材寺院的寂静心理。
养新:沉新寡言。
【评语】
这是卑尊、晦明、静动、默躁的对比,强调的是人有所作为时应学会多
向思维,也就是善于站在其相反一面来观察人生,对人生的体验应是多层次
多角度的。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得意志形,被物欲权欲迷惑而不自觉。一旦从
高处跌下之后,才明白身居富位的危险。人的体验往往是在对比之中才更加
深刻。因此人们立身社会,在得意之时往往把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可是一
旦走出社会归隐家园之后,才思考奔波劳碌一生所得的究竟是什么呢?良多
事是不能造作和强求的,因为体验太少,思路不清。这也就是所谓“当局者
迷,旁观者清”。可见只有站在不同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所以思考时
要作面面观,要想做一番事业,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思维,有丰富的体验,思

考问题能够由此及彼,由近思远。而从做人来看,不可因一时的荣辱明暗而
自我封闭,过分地自卑或自傲。

一八六、放得心下入圣超凡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译文】
能丢开追逐功名京贵的思想包袱,就可以超越庸俗的尘世,不受仁义道
德等教条的束缚,才能进入呈贤超凡绝俗的境界。
【注解】
脱凡:脱是脱俗,即超越尘世外的意思。
入圣:进入光明伟大的境界。
【评语】
任何事都不应走极端。寻求致富要在合法的范畴;有了钱财,可以为自
己的作为打基础,为社会的公益做贡献,这是好事。希冀得到权力应通过业
绩来升迁,有了权力,能够为国为民也是好事。如果为求取功名利禄不择手
段,以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去钻营,于是在无形中就发生了质变。所以一个人
要在平凡中奋斗,不可太热衷于功名富贵。同理,仁义道德也非常重要,假
如有人置仁义道德于不顾,那就跟一个不通人性的禽兽相同。但是假如太热
衷于仁义道德,急著想做一个人人赞美的道德家,可事义上却没有敦品励行
的毅力,于是就成了伪君子。或者把道德当教条,成了教条的奴隶同样是不
可取的。只有胸怀开阔者才能冲破教条牢筏创造大农业。做人要有原则、要
有灵活性,不能极端化。

一八七、超越天地不求名利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群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 
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译文】
别人有财富我坚守仁德,别人有爵禄我坚守正义,所以君于绝对不会被
君相的高官厚禄所束缚或收买。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大自然,思想意志可以
转变自己的感情气质,所以君子绝对不受命运摆布。
【注解】
彼富我仁:出自《孟子》一书:“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
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谦乎哉?”牢笼:牢的本义是指养牛马
的地方,此含有限制、束缚等意。据《淮南子,本经》篇:“牢笼天地,弹
压山川。”人定胜天:指人如果能艰苦奋斗,必然能战胜命运而成功。
志一动气:志是一个人心中对人生的一种理想愿望,一是专一或集中, 
动是统御、控制发动,气是指情绪、气质、秉赋。《孟子,公孙丑》上:“志
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 
造化:命运。
陶铸:陶是范士制器,铸是熔金为器。
【评语】
一个活得洒脱的人,不应为身外物所累,诗曰:我行我素。孟子说:“居
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不得志独善其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受富贵名利的诱惑,具有高风
亮节的君子,胜过争名夺利的小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君子保持自我的人
格和远大的理想,超然物外,不为任何权势所左右,甚至连造物主也无法约
束他。所以佛家才有“一切唯心造,自力创造非他力”一语。遵从大义,相
信自我,一个有为的人理应锻炼自己的意志,开阔自己的心胸,铸造自己的
人格,不为眼前的名利所累,把眼光放得长远。具有了人定胜天的气概,广
阔天地任我驰骋。

一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