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履舄,泛指鞋;单底鞋叫履,复底鞋叫舄。
古人席地而坐,宾客人室须脱鞋就席,因以履舄错杂形容客人之多。
[54]兰麝香沉:兰、麝香气浓郁。兰、麝,皆名贵香料。古时女子常
用作薰香。《晋书·石崇传》:“崇婢数十人,皆蕴兰麝,披罗毅。”此盖
指席上妓者婆娑起舞时,衣襟香气四溢。
'55'细批薄抹:指妓者弹奏乐器以侑酒娱客。批、抹,都是弹奏琵琶一
类乐器的动作。批,拢,推,左手指按弦向里推。抹,弹,向左拨弦。白居
易《琵琶行》:“轻优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低唱浅斟:或作“浅
斟低唱”。语出陶谷《清异录·释族》。此处形容士大夫让歌妓侑酒,陶情
忘形的情态。浅斟,谓缓缓饮酒。斟,筛酒。低唱,谓曼声歌唱。此指歌妓
以歌侑酒。
'56'“忽清商”二句:谓清商乐曲奏起,全座静听。清商,清商乐,即
清乐,指古代起源于民间的优美乐曲,包括清调、平调、瑟调三种曲调。各
调所用乐器不尽相同。见《通典·清乐》。此处泛指清越悠扬的民间乐曲。
'57'“雅谑”二句,谓饮宴者乘着酒兴雅言戏谑,逗人大笑:或高歌赋
诗,声调铿锵。雅,文雅。谑,开玩笑。戛玉敲金,形容音节抑扬,铿锵悦
耳。
'58'名教:以正名定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
'59'嘈杂不韵:此指乐器喧闹,极不风雅。《抱朴子·刺骄》:“曲宴
密集,管弦嘈杂。”
'60'俚词:鄙俗粗野的曲词。
'61'“坐起”二句:谓人们时坐时起,喧闹得不可开交。■哗,犹喧哗。
呶呶,喧闹声。
'62'“涓滴”六句:写酒后无状的各种情态。涓滴忿争,谓罚酒逼饮。
引杯若鸩,谓被罚者勉力强饮。鸩,鸩毒,毒酒,鸩为一种有毒的鸟,以其
羽浸洒饮之可致人于死。倾■,喝尽最后一滴酒。■,汁。此指酒滴。觥(g
ōng工),兽角或木、铜制的酒具。
'63'“绿醑(xǔ胥上)”二句:谓恣意滥饮。绿醑葡萄,绿碧的葡萄美
酒。不靳,不吝惜。
'64'“病叶”二句:谓醉酒喧闹或醉后昏睡,是酒令所禁止的。饮酒者
称醉后人眠者为病叶,醉而喧闹者为狂花,见曾■《类说》四三载皇甫松《醉
乡日月》。觞政,酒令。
'65'呐呐呢:谓醉后嘟嘟嚷嚷,说个不了。呐呐,形容言语迟钝。呢呢,
犹呢喃,小声说个不了。
'66'“甚有”六句,写酒后狂态。狂药,指酒。《晋书·裴楷传》:“长
水校尉孙季舒尝与(石)祟酣燕: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上,谓曰‘足
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客气粗,谓酒客喝酒过量,呼吸紧
促。努石棱,皱眉瞪眼之状。磔(zh
é哲)■(n
íng宁)须,形容饮至酣处,
须发散张之状。磔,张开。■,须发散乱的样子。袒,裸露。跃双跌,双脚
乱跳。趺,足。
'67'哇浪浪:形容吐酒之状。
'68'口狺狺(y
ínyín银银)兮乱吠,谓酒后胡乱叫骂撒赖,象疯狗一般。
'69'李郎,指李贺,唐代著名诗人。呕其肝脏,详见前《自志》注。
'70'苏相之裂于牛车:苏相,指苏秦,战国时期洛阳(令河南洛阳市)
人,著名纵横家,因主张合纵抗秦,曾佩六国相印。后由燕入齐,被车裂而
死。事详《史记·苏秦列传》。裂于牛车,即车裂,俗称“五牛分尸”,为
古代一种酷刑,即将头及四肢系于五辆牛车之上,同时分驰,撕裂人的肢体。
'71'舌底生莲:谓言词便巧。
'72'灯前取影:谓绘画技艺高超。苏轼《题吴道子画后》:“道子画人
物,如以灯取影,送往顺来,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
不差毫末,古今一人而已。”
'73'父母前而受忤:父母前来也被其顶撞。忤,违逆。
'74'“或以”二句:谓醉后不分尊卑,使酒谩骂尊长。父执,父亲的知
心朋友。执,志同道合的人。灌夫,汉颍阴(今河南禹县)人,本姓张,因
其父曾为颍阴侯灌婴舍人而改姓灌,因平定吴楚之乱的军功,任中郎将,人
称“灌将军”。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一次,在祝丞相田■新婚的酒宴
上,田■祝酒,皆避席伏地表示恭敬,而当失势的魏其侯窦婴祝酒时,却只
有老友避席。灌夫对此十分不满,便借酒使气,指桑骂槐,痛斥田■,因劾
为“骂座不敬”,终被诛杀。·
'75'“婉言”二句:谓委婉地劝戒,却更加醉酒昏昏。警,告戒。眩瞑,
谓因醉酒头眩晕而目昏花。
'76'解酩,解酒。酩,酩酊,大醉。
'77'厥术维何:其解酒的办法是什么?厥,其。维,是。
'78'梃:木棒。
'79'困其臀:使其臀部痛苦,即打屁股。困,犹苦。
戏缢
邑人某,佻■无赖'1'。偶游村外,见少妇乘马来,谓同游者曰:“我能
令其一笑。”众不信,约赌作筵。某遽奔去,出马前,连声哗曰:“我要死!”
由于墙头抽粱■一本'2',横尺许,解带挂其上,引颈作缢状。妇果过而■之,
众亦粲然。妇去既远,某犹不动,众益笑之。近视,则舌出目瞑,而气真绝
矣。粱干自经,不亦奇哉?是可以为儇薄者戒'3'。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佻■:轻薄放荡。
'2'粱■(jiē皆):高粱■。一本,一根。
'3'儇薄:犹轻薄。
卷七
罗祖
罗祖,即墨人也'1'。少贫,总族中应出一丁戍北边'2',即以罗往。罗
居边数年,生一子。驻防守备雅厚遇之'3'。会守备迁陕西参将'4',欲携与
俱去。罗乃托妻子于其友李某者,遂西。自此三年不得反。适参将欲致书北
塞,罗乃自陈,请以便道省妻子'5'。参将从之。
罗至家,妻子无恙,良慰。然床下有男子遗■,心疑之。既而至李申谢。
李致酒殷勤;妻又道李恩义,罗感激不胜。明日谓·妻曰:“我往致主命,
暮不能归,勿伺也'6'。”出门跨马而去。匿身近处,更定却归'7'。闻妻与
李卧语,大怒,破靡。二人惧,膝行乞死。罗抽刃出,已复韬之曰'8':“我
始以汝为人也,今如此,杀之污吾刀耳!与汝约:妻子而受之'9',籍名亦而
充之'10',马匹械器具在'11'。我逝矣。”遂去。乡人共闻于官。官笞李,
李以实告。而事无验见,莫可质凭,远近搜罗,则绝匿名迹。官疑其因奸致
杀,益械李及妻;逾年,并桎梏以死[12'。乃驿送其子归即墨'13'。
后石匣营有樵人人山'14',见一道人坐洞中,未尝求食。众以为异,赍
粮供之。或有识者,盖即罗也。馈遗满洞,罗终不食,意似厌嚣,以故来者
渐寡。积数年,洞外蓬蒿成林。或潜窥之,则坐处不曾少移。又久之,见其
出游山上,就之已杳;往瞰洞中,则衣上尘蒙如故。益奇之。更数日而往,
则玉柱下垂'15',坐化已久'16'。土人为之建庙;每三月间,香楮相属于道
'17'。其子往,人皆呼以小罗祖,香税悉归之:今其后人,犹岁一往,收税
金焉。沂水刘宗玉向予言之甚详。予笑曰:“今世诸檀越'18',不求为圣贤
'19',但望成佛祖。请遍告之:若要立地成佛,须放下刀子去'20'。”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即墨,县名。今属山东省青岛市。
'2'总族:合族,全族。总,合。一丁:丁壮一人,成年人能任赋役者称
“丁”。按明、清以来、十六岁为丁。
'3'“驻防”句:驻扎边防的守丧待他甚厚。守备,清为五品武官,隶属
于参将、游击之下。雅,甚。
'4'参将,清绿营正三品武官,位次于副将,掌理本营军务。
'5'“请以”句:请求借此顺路看望妻儿。省,探视,看望。
'6'勿伺,不要等候。
'7'更定:一更之后。
'8'韬之,谓将刀收入鞘中。
'9'而:通“尔”,你。
'10'籍名:军籍中之姓名。
'11'马匹械器具在,此据二十四卷抄木,原无“在”字。
'12'桎梏以死:监押而是死于狱中。桎梏,刑具,手铐脚镣。
'13'驿送:由驿站转送。驿,此指驿站,掌投递公文、转运官物及供来
往官员休息的机构。自隋迄清,皆属兵部。
'14'樵人,打柴的人。
'15'玉柱,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五柱”。玉柱,本作”玉■”。
佛道两教称人死后下垂的鼻涕,说是成道之征。陶宗仪《辍耕录·噪》:“王
(和卿)忽坐逝,而鼻垂双涕尺余,人皆叹骇。关(汉卿)来吊唁,询其由,
或对云:‘此释家所谓坐化也。’复问鼻悬何物?又对云:‘此玉■也。’”
'16'坐化:佛教称和尚结趺端坐而死为坐化。
'17'香楮(chǔ楚):香烛、纸锭,均为供神迷信用品。
'18'檀越,施主。梵语意译。佛教徒称向寺庙及僧侣施舍财物的人为施
主。详《画壁》注。
'19'圣贤: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圣矣”。
'20'“若要”二句,中国佛教禅宗(南宗)认为人人自心木有佛性,作
恶之人,但转念为善,便可成佛。《五灯会元·绍兴府东山觉禅师》:“广
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下屠刀,立地成佛。”■,抛下。
刘姓
邑刘姓,虎而冠者也'1'。后去淄居沂'2',习气不除,乡人咸畏恶之。
有田数亩,与苗某连陇。苗勤,田畔多种桃。桃初实,子往攀摘;刘怒驱之,
指为己有。子啼而告诸父'3'。父方骇怪,刘已诟骂在门,且言将讼。苗笑慰
之。怒不解,忿而去。时有同邑李翠石作典商于沂'4',刘持状入城'5',适
与之遇。以同乡故相熟,问:“作何干?”刘以告。李笑曰:“子声望众所
共知;我素识苗甚平善,何敢占骗。将毋反言之也!”乃碎其词纸,曳入肆,
将与调停。刘恨恨不己,窃肆中笔,复造状,藏怀中,期以必告。未几,苗
至,细陈所以,因哀李为之解免,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