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汽车城 作者:[加拿大]阿瑟·黑利-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至少今天是星期三呀。
  对讲机卡嗒一响。“他们来了,扎勒斯基先生。”
  他没好气应了一声。
  马特·扎勒斯基喜欢星期三,理由很简单。星期三离开星期一已经有两天,而星期五还要过两天才来到。
  星期一和星期五,在汽车厂里,是经理部门最伤脑筋的日子,因为旷工的多。每逢星期一,计时工资工人不来上班的,比其他日子多;星期五也差不多。这是因为往往在星期四,工资支票一发出,许多工人就酗酒的酗酒,吸毒的吸毒,开始过个长长的周末,过后,星期一不是成为补个觉就是醒个酒的日子了。
  就这样,每逢星期一和星期五,一个大问题把其他许多问题都压下了,那就是不管人手奇缺,也得生产下去。拿人当棋盘上的棋子一样移来移去。
  把有些人从做惯的工作中调走,让他们干从来没有干过的活。平时只管拧紧轮胎螺帽的工人,可能会不知不觉在安装前挡泥板,往往只给他指点一下就算了,有时根本也不指点。把有些人从后备雇工中,或者从装货上车、打扫卫生等一类不要多少技术的岗位上,匆匆忙忙拉出来,什么地方还有空缺,就分配到什么地方去顶缺。有时候,他们做这种临时工,一下子就学会了;有时候,可能把整班时间都花在安装水箱皮管箍,或者类似的事上——搞得乱七八糟的。
  结果是势所难免的。星期一和星期五生产的汽车,很多是马马虎虎装配起来的,早给车主种下了祸根,内行人象是碰到一块烂肉一样远而避之。几个大城市经销商都知道这个问题,再加他们经销的数量很大,对工厂也有影响,所以他们坚决主张卖给大主顾的汽车必须是在星期二、三、四生产的,有时候,那些熟悉内幕的顾客,也为了这个目的,去找大经销商。公司经理和他们朋友的汽车,总是规定在那几天生产。
  副厂长办公室的门突然推开了。他叫人去找来的那个领班帕克兰德,连门也不耐烦敲,就大踏步走了进来。
  帕克兰德生就宽肩膀、大骨架,年纪不到四十,比马特·扎勒斯基大约小十五岁左右。如果他进大学,大概是个橄榄球后卫,他跟今日的许多领班不同,看起来象是掌得了权的样子。这会儿,看起来又象是料到要发生什么麻烦,而且也已经作好应付的准备。领班的脸恶狠狠的。扎勒斯基看到,他的右边颧骨底下有块乌青。
  扎勒斯基不去理会他进来时的那副神气,朝他指了指一把椅子。“不要尽站着,坐下来平平气。”
  他们隔着办公桌,面面相觑。
  “我很想听听,你对于发生的那件事是怎么解释的,”副厂长说,“可别浪费时间,因为照这上面看起来”——他手指摸了摸盖着红火漆印的申诉书——“你给我们大家搞出了件棘手的事啦。”
  “才不是我搞出来的呐!”帕克兰德朝上司瞪了一眼;乌青块上方的脸涨红了。“有个家伙给我开除了,因为他揍了我。还有,我打算一不做,二不休,你要是有点胆量,讲点公道,最好还是撑我的腰。”
  马特·扎勒斯基把嗓子扯得仿佛公牛吼叫,这是他从工厂车间里学来的。
  “别那么胡说八道,快给我住嘴!”他可不想让事情闹得不堪收拾。他比较讲理地嚷道:“我刚才叫你平平气,说的是真心话。时机一到,我自会决定撑谁的腰,为什么要撑腰。什么胆量啊公道的,你可别再胡扯了。懂吗?”
  他们互相瞪着眼。帕克兰德首先垂下眼帘。
  “好吧,弗兰克,”马特说。“再从头来吧,这一回,你可要一开头就跟我说实话。”
  弗兰克·帕克兰德这个人,他认识很久了。这个领班为人清清白白的,对待手下的人也一向公正。他会这样恼火,一定出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
  “当时有个活搞乱了,”帕克兰德说。“那是方向盘支柱螺钉,就是那小伙子干的;想来他是个新手。他挤到第二个人那儿去了。我要那个活恢复正常。”
  扎勒斯基点点头。这类事是经常发生的。派定担任某项专门工种的工人,在每一道工序上,比规定的时间多花了几秒钟。随着那接踵而来的汽车在流水线上一一移动过去,他的工位也逐渐逐渐改变了,这一来,没过多久,他就闯进了下一道工段。领班一发现这种情况,就有责任帮助这个工人恢复原位,该在哪里就到哪里。
  扎勒斯基不耐烦地说:“往下说吧。”
  他们还没继续谈下去,办公室门又给推开了,进来的是工会委员。他身材矮小,脸红彤彤的,戴着一副厚玻璃眼镜,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他名叫伊利亚斯,本来也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在几个月前的一次工会选举时才选上委员。
  “你早,”工会委员对扎勒斯基说。他跟帕克兰德随随便便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马特·扎勒斯基指着一把椅子,向刚进来的人挥了挥手。“我们刚讲到正题呢。”
  “你要是看一下申诉书的话,就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啦,”伊利亚斯说。
  “我看过了。可是,有时候我想听听另一方的意见。”扎勒斯基做了个手势,要帕克兰德继续讲下去。
  “我只做了这么件事,”领班说,“就是招呼另一个人过来,对他说,‘帮我让那人的活恢复正常。’”
  “可我说你在扯谎!”工会委员身子向前一伛,一副指责的神气;这会儿,他朝扎勒斯基倏一下转过身去。“他当时说的原话是‘让那小子的活恢复正常’。事也凑巧,他谈到的那人,而且称做‘小子’的,刚好是我们的一个黑人弟兄,对他来说,这样称呼十分无礼。”
  “啊呀呀!”帕克兰德的语气里又是愤怒又是厌恶。“难道你以为我连这一点都不知道吗?难道你以为我在这里待的时间还不够久,居然蠢得那样子用那个词吗?”
  “可你不是确实用了吗?”
  “也许用过,只能说是也许用过。我可不是说我用过,因为我记不清了,那是实话。可是,如果真讲过,也不是当真的。说溜了嘴,就是这么回事。”
  工会委员耸耸肩。“那是你现在编出来的鬼话。”
  “这不是什么鬼话,你这个婊子养的!”
  伊利亚斯猛一下站起了身。“扎勒斯基先生,我可是奉公而来的,代表的是汽车工人联合会。如果是用那种语言来说话……”
  “不会再那样子说话了,”副厂长说。“请坐,等我们一谈到正题,我建议你不要太随便乱用‘扯谎’这个字眼。”
  帕克兰德心里一别扭,就伸出胖呼呼拳头,往办公桌面上擂了一下。“我刚才说过这不是鬼话,事实上也不是。再说,我刚才提到的那个人,对我当时说的话根本没搁在心上,至少在这一切乱子发生前,他可没在意。”
  “他不是这样讲的,”伊利亚斯说。
  “说不定现在不是这样了。”帕克兰德向扎勒斯基诉说了。“听我说,马特,搞乱活的那个人还只是个孩子。黑孩子,年纪大约十七岁。我对他没什么过不去的;他手脚慢些,可他一直在干活。我有个弟弟,跟他一样年纪。
  我一回家,我就问,‘小子上哪去啦?’对这句话,谁也不会反复琢磨的。
  这件事,就是这么样,可后来那另一个人,纽柯克,却来插手了。”
  伊利亚斯死不罢休说:“可你现在不是承认你用过‘小子’这个词吗。”
  马特·扎勒斯基不胜厌烦说:“好吧,好吧,他用过。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承认算了。”
  扎勒斯基压着心头怒火。每逢厂里爆发种族争端,他总是不得不这样做。
  他自己的偏见根深蒂固,而且多半是反黑人的。在他出生地怀恩道特那个住着很多波兰人的郊区,他感染了种族偏见。在那里,凡是波兰血统的家庭都瞧不起黑人,把黑人当做二流子、捣蛋鬼。反过来,黑人也恨波兰人,甚至到今日,在底特律各地,这种宿仇还没有了结。扎勒斯基出于需要,已经学会抑制自己的本能;你要管一家象这个厂一样多黑人工人的工厂,就不能让你的偏见流露出来,至少不能经常流露。就在眼下,听了伊利亚斯的最后那句话,马特·扎勒斯基忍不住想插嘴说:如果他确实叫他“小子”,那又怎么样呢?这到底有什么关系呢?领班既然跟他说了,那就让那个杂种回去干活就是了嘛。可是,扎勒斯基知道这番话会给人讲出去,说不定还会比先前引起更大的麻烦。因此,他没有说出口,却咆哮着说:“重要的是后来怎么样。”
  “这个嘛,”帕克兰德说,“我还以为永远也不会提到这个问题了呢。
  当时我们快要让那个活恢复正常,那个大力士纽柯克就跳出来了。”“他也是个黑人弟兄,”伊利亚斯说。“当时,纽柯克一直在流水线后段干活。他连出了什么事都没有听到;是别人告诉他来的。他走过来,骂我是种族主义臭猪,还揍了我一拳。”领班用手指摸了摸脸上的乌青,从他进来以后,这张脸肿得越发厉害了。
  扎勒斯基厉声问道:“你有没有还手?”
  “没有。”
  “我很高兴你总算有点头脑。”
  “我有头脑,没错儿,”帕克兰德说。“我把纽柯克开除了。当场就把他开除了。这儿厂里,没人揍了领班不受处分的。”
  “这等以后再说,”伊利亚斯说。“多半要看,出在什么情况下,出于什么原因。”
  马特·扎勒斯基伸出一只手插进头发里;有时候,他就是弄不懂怎么还剩着那么点头发。这种讨厌透顶的局面,本来应当归厂长麦克农处理,可是麦克农不在这儿。他在总管理处,离这里有十哩路,在参加一个会议,讨论厂里不久就要生产的一种绝密汽车——新产品“参星”。有时候,马特·扎勒斯基还以为麦克农早已退休,其实再要过半年才正式退休呢。
  马特·扎勒斯基以前干过这个苦差使,现在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