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汽车城 作者:[加拿大]阿瑟·黑利-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管家送来时一样折得好好的,他拿起来,塞进包里。只有到后来,他才会知道埃默森·维尔最近的一次攻击,私下里把他咒骂一顿,汽车工业界的其他许多人,在当天,也都会这么做的。
  在飞机场上,随同业务副总经理一起去的那批属员,早已在福特空运公司机库的候机室里等着了。他毫不怠慢,马上开口说:“我们走吧。”
  这一伙八个人一上飞机,喷气星式机的发动机就发动了,最后一个上飞机的人还没缚好安全带,飞机就已经在滑行了。只有那些搭乘过自备飞机的,才知道跟定期客机相比,要节约多少时间。
  尽管速度很快,可是飞机还没滑到起飞跑道,大家都已经把公事包拿出来,放在膝盖上打开了。
  业务副总经理领头讨论起来。“这个月东北地区的成绩都不理想。具体数字,你们都跟我一样清楚。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还希望有人告诉我正在采取什么措施。”
  他说罢,飞机起飞了。
  太阳悬在地平线上的半空中;暗红色的一团,在飞驰着的灰色云层中间灿灿发光。
  正在往上升的喷气星式机下面,晨光中逐渐看清了伸向四处的一大片城市和郊区:底特律闹市区,一平方哩的绿洲,象是一个小型曼哈顿;前面紧接着,一哩哩的浅褐色街道、大楼、工厂、住宅、高速公路——大多数蒙着尘土:一个其脏无比的生产城,竟然不给清洁工作拨出一点点经费。西边,比较整洁、比较葱翠的迪尔博恩市,毗连着鲁奇河的大工厂区;恰成对照的是,东端的五个大角(指底特律附近的五个富人住宅区,即“大角”、“大角庄”、“大角园”、“大角林”和“大角岸”,合称为底特律的“黄金海岸”。译者注),一片树木,修得整整齐齐的,都是有钱人安身的地方;南边是烟雾迷漫的工业城怀恩道特;贝尔岛,在底特律河里显得那么大,象是一只满载货物的灰绿色驳船。靠加拿大那一边,底特律河对岸,是肮脏的温泽城,论丑陋,倒可以跟它美国老大哥的最糟地方相匹配。
  在日光照耀下,只见这些地方的四面八方、里里外外,来往车辆川流不息。仿佛蚁群那样(或者象一群群旅鼠,这要看观察者把着眼点放在哪里),成千上万的工人、职员、经理等人,前往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工厂,去投入新的一天生产。
  全国汽车生产,都是在底特律的控制和操纵之下的。这一天的生产早已开始了。在埃德塞尔·福特和沃尔特·克莱斯勒两条高速公路那挤满汽车的汇合处,竖着一块其大无比的固特异轮胎广告牌,牌上标出汽车生产的进度。
  一个个数字都有五呎高,看上去象只巨型路程表,靠了一个全国性新闻报道系统,一分钟一分钟记录着本年度的汽车生产进度,数字是十分准确的。随着全国各地完工的汽车一一开出流水线,这里的总数也就逐渐增长。
  这时,东部时间地带的二十九家工厂已经开工,各厂的生产数字正在补充进来。过不了多久,中西部的十三家装配厂也纷纷开工,跟着加利福尼亚州还有六家工厂也开了工,数字就变动得更快了。本城那些乘坐汽车的人,正象医生量血压,或者股票经纪人翻看道·琼斯索引一样(美国资产阶级统计学者查理·道和爱德华·琼斯联合编制的几种主要股票市场价格的索引。译者注),来对固特异轮胎广告牌上的数字。有些参加汽车协作组织的乘客(汽车协作组织,指一些自备汽车主进行协作,规定各人轮流驾驶自己的汽车,让其他人作为乘客。译者注),每天用一早一晚的统计数字来打赌。
  离广告牌最近的汽车生产单位,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两家工厂——在大约一哩路外的哈姆特拉姆克的道奇厂和顺风厂,从早晨六点起,每小时都有一百多辆汽车陆续不断开出流水线。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现任董事长,在过去也会顺路到厂里去,看看开工的情况,还亲自检验一辆完工的车子。可是眼下他难得这样做了,今天早晨,他这会儿还待在家里,喝着咖啡,随便翻看《华尔街日报》。他妻子去闹市区参加艺术协会的晨会前,就亲自端来了咖啡。
  在以前,这位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主要负责人(当时他是新任的总经理),是所有工厂中一个办事特别巴结的人,这一则是因为正在衰落、没有起色的公司需要这么一个人,再则因为他决心要摘掉“管帐的”这顶帽子,凡是不靠推销经售、不靠工程技术、而是顺着财务这条道路提升上来的人,这顶帽子总是一直戴在头上。在他掌管之下,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经历了兴衰两种局面。长达六年一个周期的景气,使他赢得了股东的信任;第二个周期,财政上敲响了警钟;接下来,含辛茹苦,厉行节约,费尽心血,才再一次减少了财政危急,所以有些人就说,碰到艰难时刻或者倒霉年月,公司总是大显身手,最有作为。总之,没有人再认真相信,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那尖儿细细的“五角星”(指车型。译者注)会越出轨道——这是靠自力更生得来的不大不小的成绩,使得公司董事长如今赶得少了,想得多了,要阅读什么就阅读什么了。
  这会儿,他正在阅读埃默森·维尔最近的一篇抨击文章。《华尔街日报》上登的这篇文章,虽不象《底特律自由新闻》写得那样浮夸,但是,维尔就是叫人讨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发现,这个汽车评论家的意见,翻来复去的,总不脱老一套。过了一会,他就去翻看地产新闻了,此类新闻报道倒是比较中肯些。虽然还不是人所共知的事,可是在过去几年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已经建立起一个地产帝国,这不仅使公司业务多样化了,而且在今后几十年内(或者梦想如此吧),还会叫现在的“老三”至少也跟通用汽车公司一样大。
  这时候,董事长就是这样轻松自在地心里有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哈姆特拉姆克和其他各处的工厂,仍然在滚滚不尽地开出汽车来。
  就这样,今天早晨,汽车业三大公司也照往常一样,都在努力维持这个局面,另一方面,规模较小的美国汽车公司,靠了威斯康星州北面的工厂,也在源源不绝地添上一批批数量较少的“大使”、“大黄蜂”、“标枪”、“小妖精”等等牌子的汽车。


  在费希尔高速公路北面的一家汽车装配厂里,副厂长马特·扎勒斯基,一个头发花白的汽车工业老手,很高兴今天是星期三。
  倒不是因为这一天没什么迫切的问题,没什么未了的事务——这样的日子可从没有过。今天夜里,也是夜夜如此,他会浑身乏力回家去,一边觉得自己已经不止五十三岁,一边深信自己在压力锅里又活过了一天。有时候,马特·扎勒斯基巴不得精力再旺盛得象年轻时代,或者象刚刚参加汽车生产那时,或者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空军投弹手那时。有时候,他追怀往昔,还想到,在战争年月,尽管他在欧洲枪林弹雨之中,有着令人难忘的战斗经历,也没有现在担任老百姓的职务这样危机四伏。
  他走上装配厂车间的夹层楼面,进了他那间玻璃办公室还没有几分钟,甚至在脱外衣那会儿,就已经匆匆看了一下办公桌上一份盖着红火漆印的备忘录——工会的申诉书,他马上明白,如果不及时处理得当,可能引起全厂罢工。在旁边一叠纸堆里,不用说,还有叫人担心的事情——其他头痛问题,包括紧张物资缺乏(这类事,每天总会有一些),或者要求抓好质量,或者机器发生故障,或者以前谁也没有想到过的一些新的难题,这类问题,不管哪一项,或者统统在内,都能中断流水线,停止生产。
  扎勒斯基正象往常一样,矮胖的身子扭了几下,往灰钢办公桌旁边的椅子里一埋。他听到椅子咯吱一响——提醒他注意身体越来越过重了,如今腆着个大肚子了。他想想也不好意思:B…17型轰炸机那狭窄的前舱,现在休想挤进去了。他巴不得人一发愁,体重就减轻;可是,看来反而在增加,特别是在弗雷达去世后,夜里冷冷清清的,他只好去打开冰箱,找点吃的啃啃,因为没有别的事好做。
  但是,至少今天是星期三呀。
  头等大事头里做。他按了下通总办公室的对讲机开关;秘书还没有来。
  接话的是值班记录员。
  “给我找帕克兰德和工会委员,”副厂长吩咐道。“叫他们赶快到这儿来。”
  帕克兰德是领班。外面不会不清楚他指的是哪一个工会委员,因为他们不会不知道他办公桌上那份盖着红火漆印的备忘录。在厂里,坏消息传播起来就好比着了火的汽油。
  那叠文件现在还没有碰过,但他过会儿总得去翻阅一下。看到了文件,他就回想起,刚才一直在闷闷不乐地想着那许多足以使流水线中断的原因。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中断流水线,停止生产,对马特·扎勒斯基来说,总象一把刀子顶着腰眼。他这个职务的作用,他本人所以存在的理由,就是要让流水线运行,以一分钟一辆车的速度,从流水线尽头开出装好的汽车来,不管这个戏法是怎么变的,也不管有时候他是不是觉得自己象个耍把戏的,将十五个球同时抛到了半空中。上级经理部门对把戏怎么耍不感兴趣,对任何辩解也漠然置之。事关紧要的是结果:定额,日产量,生产费用。但要是流水线停了,他马上会听到。耽误一分钟,就等于没有生产出一辆完整的汽车,这个损失是怎么也弥补不了的。所以,即使中断两三分钟,也要损失几千块钱,因为流水线停了,工资和其他费用却还是要哗啦哗啦花出去。
  但是,至少今天是星期三呀。
  对讲机卡嗒一响。“他们来了,扎勒斯基先生。”
  他没好气应了一声。
  马特·扎勒斯基喜欢星期三,理由很简单。星期三离开星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