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2004年第3期-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也有辍学生,就是因为念不下去,跟腐败没什么关系。比如上塘那个娶了傻媳妇,又通过电话暴露了自己傻的王三儿。通过强暴的办法,让老婆怀上了孩子,这孩子却一点都不傻,到了上学的年龄一样上学,可是这一对傻爹妈,种庄稼不长庄稼,养猪不长猪,养鸡鸡得病,日子过得掉砖丢瓦。做姥爷的,当过兽医,有点家底儿,时常补贴,可是所有补过来的钱,都让两个傻子下了小馆。两个傻子下小馆,孩子的饭就有一顿没一顿的,孩子吃不上饭,自然不愿上学,动不动就逃到野地里去扒地瓜扒花生吃,野地里跑野了,自然就不想上学了。 
  当然,这样的辍学,都是天灾,不是人祸,那是另外一回事。 
  学生辍学,往往是从逃学开始的。学生逃学,目的并不是为了辍学。他们还没有回家干农活的准备。逃学只是为了表示抗议。就说那鞠文通的孩子,换了老师,是徐兰,这徐兰因为跟他的大伯鞠文采暗里通着心,对他很照顾,不管他举不举手,不管有多少孩子举手,她都频繁让他发言,有时考试,见很简单的题答不上去,走到旁边,还要有意做个暗示,比如“撵”人的“撵”字不会写,左边和上边都写上了,就忘了下边,徐兰就会说:“人撵不上,比人快的东西是什么呀?” 
  老师这么提醒,他还是没写对,他把车写成了马,但毕竟他知道老师是重视他了。不但老师重视他,申申上课,再也不吃火腿肠了。可是这没有用,那富裕人家的孩子,上课没有机会吃火腿肠,下课就合起火来不理他,上学放学,一见他就像见到狗熊,大老远的就躲着他,有时,他们还要偷偷躲到道边的草丛里,专等他来,他一来,就冲他用石子射击。 
  为了躲避这些孩子,就只有一天天躲在苞米地里,跟蛐蛐玩。他以为,他的做法,会得到徐兰老师的重视,会狠狠批评那些孩子。谁知老师确实重视了,重视得找到他的家里去。做爸爸的一听,老师一年一换,换了这么好的老师,你还是不愿上学,证明你根本就不是一块学习的料。老师前脚走,后脚他的爸爸就把他摁到地上,狠揍一顿,揍时,也只是为了解解气。可是,这一回,打得有些狠了,打在了孩子的头上,孩子从此天天喊头痛,不但不能上学,还得给他治病。 
  本来就赔了钱,哪有钱治病,他的哥哥鞠文采,气得把弟弟找回家好一顿骂。他的哥哥从来不会骂人,只会讲理,可是想一想自己祖上是上塘有名重视读书的人家,自己没有孩子,这侄子怎么就这么不争气?不仅大动肝火,把爹妈祖宗都搬了出来。骂够了,见搬出祖宗,只有损害祖宗,并不能为祖宗争气,就发誓由他掏钱为侄子治病。 
  可是,就像他没有不懂的伦理道德,却最终要侵犯了伦理道德一样,在他觉得,生活中没有解不开的难题,侄子的难题,却就真的解不开。他的侄子,花进他五百多块也没治好,最终不得不成为残疾,提前辍学,成了鞠家的败类。 
  这辍学的鞠家惟一的少爷,几天前还走在通往学校的沟谷边里,抓一群蚂蚁在那审讯,问再欺不欺负穷人,再欺负穷人就踩死你。蚂蚁们根本听不懂他的话,只顾东爬西爬,有的,还爬到他的脚背上,于是,抖一抖脚,把蚂蚁抖下来,再一脚踩上去,站稳脚跟转上一圈,狠狠一揉,十分解气的样子。哪曾想,几天不过,自己在父亲的手下变成了一只蚂蚁。地里的蚂蚁被他狠狠一揉,全部死了,父亲揍他,他却不死,不死,还捞不着上学,从此真的过起了蚂蚁一样的日子。一天到晚在屯街上,在河套边,在水渠边,和王三儿家的孩子在一起,东游西荡。 
   
  3 
  然而,无论什么情况,上塘大多数孩子,还是要念下去的,他们要念下去,不是因为《居里夫人》这有声的教育,不是因为在这有声的教育里学得了知识,决心有一天也做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不是。而是另外一种无声的教育。 
  那无声的教育,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反面的,当然就是那逃学回家的孩子。他们,不管是王三的儿子,还是鞠文通的儿子,回家来做不了什么事,草垛空、井台边,跟鸡鸭在一起玩,弄得一脸污垢一身鸡屎。农忙季节,大人在田里忙,不愿意看到他们闲在那里,也把他们带到田里,要他们帮着薅草,他们身体那么瘦小,往往薅着薅着,就晕倒了。尤其鞠文通的孩子,是个活生生的教材,他要是不逃学,怎么能够辍学,他要是不辍学,怎么能够被父亲打成残疾,天天抱着一个头在老井台的泥地上磨磨。想想看,上塘的孩子再愚蠢,也不会想去成为他。 
  正面的,当然就是鞠文采的外甥,那个接爷爷奶奶进城的大学生。先不说这一个外甥一个侄子,竟是多么不同的两种命运,只说那大学生,他虽把爷爷奶奶接进城里又送回来,影响不怎么好,但毕竟他留在城里没有回来,毕竟他当了记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虽说他的文章课本上没有,可是他却比课本上的文章更频繁地被老师挂在嘴上,他被老师挂在嘴上,自然就被学生记在心中。 
  实际上,被上塘孩子记在心里,又对他们构成无声教育的,除了大学生,还有两个人物,一个,是前街万元松家的大闺女,高考死在考场上那个万平平的堂妹,叫万丽丽。另一个,是老申太太的小叔子申明辉。 
  万丽丽的堂姐死在高考课堂上,并没影响做妹妹的继续读书。她的堂姐虽死了,但已是被正式录取的大学生,这件事给她带来了极大的鼓励。可是读着读着,读到初三的时候,有一天,操场闹闹哄哄来了一群人,不久,就打下课铃把学生召到操场,让大家站齐了。大家站齐,等待在那里,不久,那些人就走在了队列的前边,平均两排一个,依次排开。 
  他们依次排开后,就像夏季农民给庄稼施肥一样,顺着齐腰深的地垄往里走来。农民给庄稼施肥,要低着头,看庄稼的根部,他们却不是,他们从上到下都要看,眼睛在学生身高、胳膊、腿三个部位长时间的打量。学生站在那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外面有什么黑社会团伙被破案,到他们这里寻找有可疑迹象的人,十分紧张。十几分钟过去,他们又从队列的后面走到另一排,这时,就真的有一个形迹可疑的人被拽了出来。这被拽出来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上塘万元松的大闺女万丽丽。 
  万丽丽被拽出去,脸刷的一下就白了,她不知自己犯了什么事,心口通通直跳,大脑也嗡嗡直叫,全校所有的学生都朝她投来怀疑的目光。那些人查了整整二十分钟,就查出万丽丽一个人,后来,当他们把队伍解散,把万丽丽带到校长办公室,问万丽丽:“你爱不爱好体育?”万丽丽才长出一口气。 
  万丽丽说:“说不上爱好,还行。” 
  又问:“你姊妹几个?” 
  万丽丽说:“两个,我还有个妹妹上小学。” 
  问的人立时脸上露出笑容,说:“很好,回家跟你妈说,她生了个好闺女,她为我们体育事业做了贡献,我们明天就带你走。” 
  万丽丽想,妈妈天天骂自个是个大叫驴,生了这么高的个子笨手笨脚,怎么突然的就为体育做了贡献?想不通。虽想不通,但知道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学校所有老师都过来拍她的肩膀,说这回行啦,不用考试就出去了。 
  当天下午做了体检,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万丽丽就被一群人接走了。看上去,一群人接送一个人,像押送,实际上是一群人簇拥一个人。那群人在学校操场上,喜笑颜开,看万丽丽的目光里,含着万分的喜悦,仿佛万丽丽是个能人宝贝。车走之后,学校很快传开,万丽丽确实是万里挑一的宝贝,她宝就宝在她的个子上,她才十六岁,就有一米八〇的个子,但光有个子是不行的,她个子高,却上身短,胳膊长,上身比一般人要短五公分,胳膊要比一般人长十公分。也就是说,万丽丽的价值,既在她的个子高上,更在她上身出奇的短和胳膊出奇的长上,这样的身材,在人群里十分难找,可说是万里挑一,只有这种身材的人,才是标准的皮划艇运动员的身材,只有这种身材,经过培训,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皮划艇运动员。 
  万丽丽被选走的消息,不只在上塘,在整个歇马镇,都是一个重型炸弹,很快就炸开十里八村。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上塘。因为他们亲眼见过这个五大三粗的女孩子,他们曾为她发过愁,将来长大成人,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她这么膀这么高,灶坑小的人家,蹲都蹲不下,找对象谁还敢要?这一次,人家被选了运动员,听说一年能挣一万元,这万姓真是没有白姓! 
  虽然上塘很多人家不姓万,但是万丽丽的被选中,使人们知道,即使学习不好,念到中学,也还有别样的机会。 
  所以,上塘的孩子从小学开始,除了一日三餐吃得饱饱的,还天天睡觉前逼母亲在锅底里烧地瓜,因为万丽丽的母亲说,万丽丽就爱在睡觉前吃锅底里烧出的地瓜;吃就吃罢,烧地瓜就烧罢,反正家里不缺吃的,也不缺地瓜。所以,上塘的孩子帮家里担米挑粪时,从来都是嘟嘟囔囔的,因为万丽丽的爸妈从不用她干活。他们认为,万丽丽是因为不干农活,上身才没有抻长。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上塘的父母并不深究,反正他们一嘟囔,当父母的赶紧说滚蛋滚蛋。结果,不干活还要多吃饭,还要半夜里吃烧地瓜,上身短臂长的运动员没培养出一个,倒是吃出几个大胖子,那后街西头孔庆阳家闺女,才十三岁,就已经一百八十斤了。街上人看到她,往往要问,大胖,那皮划艇什么时候来拉你呀,她也不生气,回答说,快啦。 
  第二个人物,叫申明辉。他三十年没回上塘了。这三十年里,父亲母亲去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