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01东度记 作者:明.方汝浩-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抖一抖羽毛,一翅直入云端,顷刻把青鸾引归。玄隐正欲跨鹤来寻道童,只见毫光朗耀,一个童子从蓬莱仙境处来,坐于松荫之下。玄隐道士看那童子,年纪不过十六七岁,头挽着个小髻儿,身穿件百衲衣,项上挂一串缨络,只疑是道童归来,近前却不是。乃问:“童子,何方来的?”童子便答道:“何方来的。”玄隐把慧眼一看,随稽首道:“童子往何方去?”童子便答道:“往何方去。”玄隐也不问,却把青鸾唤过来,道:“童子,我小道知你东方去,顺便青鸾奉骑。只是一事敢求。小徒道童得度,乞度他回岛,料童子慈悲,定然不拒。”童子只听了一声“慈悲”二字,也不问,也不辞,跨上青鸾,向东而去。玄隐依旧洞中高卧。
  这童子跨鸾直到东印度国中,游行间里,乞化斋供,昂昂气象,不同尘俗,行路如飞。人问他姓名,答道:“与汝同姓。”人问他:“你行何急。”答道:“你行何慢。”人见他语言随口而答,必要问他名姓。童子道:“何必苦苦询名问姓?只我这缨络,便是名姓。”人遂称叫做“缨络童子”。一日,梵志同着本智闲游城中,童子见了本智,笑道:“这道童迷痴在腹,怎怪他忘却旧境?”乃将手把本智脑后一打,说道:“玄隐道士寻汝。”本智听了,陡然唤醒,道:“呀!我如何忘却海岛,只管浪游在此?”也不问童子来历,把眼望空一看,只见一只青鸾从天飞下,本智即跨上青鸾,飞腾霄汉,望海岛而去。梵志见本智跨鸾飞去,知是日前光景,随手路旁取树叶化鸾,叫本定变做本智,依旧去赶。哪知缨络神通广大,把手一指,那海洋即现出一座海岛,也有一个本智,跨只青鸾。真假浑搅海岛空中。本定眼看海岛在前,越奔越远。梵志见本定去久不回,心内疑惑,把幻法收来,只指望本定与假鸾飞回,哪知本定被假树叶坠地,化作南柯一梦,脱胎换骨,又入了别姓人家去也。梵志见本定不回,闷闷不乐,回到左衙与巫师、本慧商议,说道:“新园走了,本智、本定无踪,左相道心未见坚固,如今不如远去名山,再作修行之计。”巫师道:“弟子祈了一场雨泽,功德及民,难道国王不加奖赏?”师徒正议,只见左相出得朝来,与梵志说:“国王要唤祈雨道人,想必有执事官来宣你。”梵志听得,忖道:“除非这个施主,方才算大。”果然执事官到了左衙,传国王令旨,着梵志进朝。
  梵志领旨,次日换件道服,头垂半发,进朝国王。王见梵志,状貌却也昂扬,举止却也端庄。乃问道:“汝出家几载?”梵志奏道:“贫道出家五十载。”王曰:“汝年岁多少?”梵志答道:“贫道八十春秋。”王曰:“观汝面貌,不过四五十岁,乃云八十,以何修如此?”梵志答道:“贫道性命双修。”王曰:“修性何如?”梵志答道:“天如赋,使常醒。”王曰:“修命如何?”梵志答道:“人所禀,使常保。”王曰:“汝当传予双修之术,予试学习。”梵志答道:“贫道欲传不能传,我王虽学不能学。”王曰:“何为不能传,不能学?”梵志答道:“贫道所修,即父不能传之子,子不能学之父。道家说得好:『万两黄金买不得,十字街头送于人。”
  王听了梵志之言,乃笑道:“予不能解,汝还有他道么?”梵志答道:“贫道有三千八百种道,惟王意取。”左相在旁奏道:“王欲学道,不当空言,必须以师礼相待,然后道可授受。”王听左相之言,即令执事官,择日设坛郊外,拜梵志为师。一时鼓动大小臣工民庶,僧尼道俗,都来瞻仰敬礼。梵志洋洋得意遂原。且莫说投教拜门的接踵,只说馈金献币的填门。后有夸梵志得时、又悲他未能证道七言四句。诗曰:
  论道非难体道难,得时正好证三三。
  想因未谙玄玄理,空负当年郊外坛。
  按下东印度王师事梵志不提。且说尊者度了家僧师徒,要趱路前行,家僧道:“前去三十里便是势里,这里中富贵之家不少。闻日前经过的僧道,俱到通神庙住几日,讲经论道,师父必须去随缘一遇。”尊者道:“出家人随路遇缘,不当预设何处。”家僧口虽答应,心里只要往通神庙去。元通也只得随走。
  到得势里村口,妙虚早已迎接,说道:“久已知这位师父同家僧老施主到来,小僧有失远接。”说罢,看着尊者不言,暗想:“这个老师父从何处来,怎我便不先知?”乃问家僧:“这老师父从何处来?”家僧道:“同来的便是这位师尊。”妙虚疑道:“小僧因何不知?”进得庙中,再叙来历。妙虚一面献斋,一面恭敬家僧与尊者,礼貌甚隆,哪里简略。元通乃忖道:“人言此僧势利,僧岂势利?人有取世的势利,比如天地生物,载者培,倾者覆。即人之养嘉禾、去稂莠,理之自然。吾等庄严,不同凡俗体貌,自尔起人之敬。”元通私自忖度,尊者见了他思思想想,乃微微笑道:“徒弟动了妄想,妙虚师远事且知,难道近事不知也。”妙虚听了,乃稽首问道:“老师父,弟子先知,何不知师来历?今乃知师天人佛也。元通师兄私议非妄,委实是天地间一派正理。”乃向家僧说道:“小僧向来原不以势利待人,实欲人自警省,把生人事业,努力向上做一番,莫要使人以势利加我,亦劝化世情耳。”家僧听了,乃向尊者问道:“妙虚之言,老师尊信其是否?”尊者答道:“出家人自有真知。”妙虚拜谢,方才认尊者天人,以师礼称拜。
  正说间,只见妙虚忽然道:“弟子失陪,庙外一品、百万来也。”忙出迎接。家僧乃问尊者:“妙虚百事先知,如何师尊来便不知?”尊者道:“他亦知我,只是我在汝家,汝说他有先知,我便示他一个无始有的道理,他便不知也。”家僧听了不解。尊者道:“汝若不解。”便把几上香丁一把,不知其数,递与家僧,说:“妙虚进来时,汝将此香暗令他射猜。”家僧依言,只见妙虚迎接一品、百万入得堂来,与尊者各相叙礼毕,家僧便把手中香丁与妙虚猜。妙虚笑道:“此香丁也。”家僧道:“既是香丁,却有多少数?”妙虚不能猜,口中浑答。家僧乃向尊者拜谢道:“妙虚先知,弟子解也。”一品与百万听了,乃问家僧:“你解的却是甚理?”家僧乃向他二老说道:“解的是无始有的理。”却是怎么无始有,下回自晓。
   
  



   


第十七回    赛新园复修旧庙 东印度重礼真僧


  却说尊者以无始有的道理,度明家僧。一品不解,问家僧,家僧既悟,乃向一品说道:“先神先鬼,先稽我智,我智乃我知。我知,即始有;我不知,乃无始有。无始有,天地也不知。妙虚不过一幻法,焉能知道?”一品听了,乃问元通:“家僧这议论可是?”元通答道:“是则是矣,恐未尽是。”家僧乃向尊得稽首请教,尊者不答,但说一偈。偈曰:
  未始有无始,无始犹然后。
  尽此是仍非,知悟总皆谬。
  尊者说偈毕,只见妙虚垂膝而坐,仰望尊者道:“师父,弟子此时五内若蒙,不复知来事矣。”尊者见他垂下一膝,乃答道:“妙师,你这会蒙然垂膝处,便得了无始有未始矣。”妙虚点首谢度。赵一品乃说出梵志在东印度,国王以师礼拜他,众徒弟法术高妙的一席话。百万也说是一品荐书、左相引进这一种的根由。尊者只是捻着指珠儿不答,一面辞谢众人,一面与元通往东印度国行来不提。
  且说赛新园被公子捉住,怒他弄障眼法隐身入他妾室房内,到园中来见梵志。新园心愧,使了一个脱壳金蝉法,一路烟飞星走了。他却走到灵通关,原住在岗前小庙儿里。乃收拾庙堂,打扫房屋,说道:“我久离庙内,你看这鼠穴蛛丝,把个房屋倾颓,可见要人居住。”乃叹了几句。后人遂为新园代作了古风一律,说道:
  生来有房屋,居此屋者谁?
  静省三更梦,安常四序时。
  晨修明德庑,久辑太平基。
  属耳休颓坏,明堂未可倚。
  毋令鼠作穴,莫使蛛网丝。
  勤勤时洒扫,刻刻莫轻离。
  百年常固守,合宅得撑持。
  奈何人好动,钻穴隙相窥。
  伤却原来宅,仳离故迁移。
  久去不复返,致令房屋亏。
  墙垣颓乃塌,楼阁参且差。
  及时忘葺辑,老大徒伤悲。
  寄信知音者,克复莫教迟。
  重整百年业,安居永不衰。
  话说新园复归旧庙,意欲再寻雨里雾弟兄,据奖隘处。忽然阴风惨惨,形影凄凄,一个人魂立于其前。新园喝道:“吾久未归庙,何处精灵,敢侵吾庙宇?旧主已归,尚敢白日现形?”这个魂渐渐显明,答道:“新园别来不复相识耶?”新园定睛一看,原来是本定,忙惊道:“师兄,我为遁法一时计拙,几弄出丑。惶愧随那梵师,故不辞,逃复旧庙。你缘何不跟随梵师,来此何干?想是梵师不弃我新园,或者公子不执我作对,使你来寻我?却如何藏藏躲躲,弄些凄惨阴风。”本定乃泣道:“青鸾假驭树叶不灵,跌落尘埃,南柯梦里,想梵师迷入外道,众徒误入,怎得超凡?我如今四大无收,想你为吾指个脱离,故此来寻契交。”新园笑道:“师兄,你当初如何投拜,却为的何事?既入梵师之门,做的却是何道?今日所欲脱离,何等方向,你自不明说,我如何指你个路境?”本定道:师兄我不说,果然你不知。你听我道:
  当年生长岐岐路,未识人伦把自误。
  拳打高山猛虎降,剑挥大海蛟龙怖。
  只因戏法赛神通,要学修行拜师父。
  三尖岭上救道人,花柳楼上原吃素。
  巨鼋港里战巫师,撮桶街前迷美妇。
  树叶两扮假青鸾,前赶獐儿后失兔。
  法收树叶复原来,一梦南柯本定数。
  本定说毕,新园笑道:“师兄,原来苦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