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帛书甲本道德经 注解-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悟道更重要。即便在人间当乞丐而能悟道的话,也是万万个君主换不来的。   
  五,有罪以免舆。 
  不可轻易看过。 
  有,众生执着有,是罪过。可见,在老子眼中,这个世间众生是有罪过的。基督教的“赎罪说”,应该认老子是先祖了。老子“众生有罪说”,“修道免罪说”,不可轻视。只不过,执着有是罪,不执着的话,无罪。关键在执着“有”还是不执着“有”。可,以为可得,就是执着,就是住相,如可道可名可欲;否,就是不执着,不住相,如生活中的不争不得无为,修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等等。只有否,才可免除“执着有”所带来的失道罪过。   
  六,通行本问题: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1帛书本“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竖也,不善人之所竖也”。帛书乙本把后一个竖字改成保字,前一个竖字没动。这是因为乙本传抄者知道善人乃是指善于有为者,有为者必然轻视道,所以没动竖字,因为竖字,含贬义,在前一句话中表述出了有为者对道的轻视。乙本把后一个竖字改成保字,因为保字是背负婴儿的含义,有褒义。改成保字,这句话的含义变成“无为者保道”,体现了无为者重视道。而“不善人之所竖也”,表述的无为者把自己看作竖,视道为尊。这样改动,虽然有些差别,但基本含义还是相通的。 
  而通行本把前一个竖字改成宝字,后一个竖字依照乙本保字不变。显见,通行本似乎是把善人理解成了善良人,这就是大错了。对比原本可以看到,这样一改,意义发生了更大变化,和老子原本含义相去甚远。 
  2帛书本“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通行本修改成“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这样的毁容手术,真是触目惊心。一个是不解所致,一个是传抄有误。哪一种情况,都是亵渎老子。老子“不得”之核心内涵一扫而光。 
  3帛书本“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多数人断句都把一个人字挪到前面句子中,通行本成了“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4帛书本“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通行本改成“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通行本把卿改成公,把共改成拱,把四改成驷。甲本善字,乙本改成若字,意义大变。通行本改成如字,依照乙本而来。“坐而进此”,通行本直接改成“坐进此道”,以为这样更好理解。大错。 
  5“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胃求以得,有罪以免舆。为天下贵”。通行本改成“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古文简练,可以慢慢咀嚼其中差异。                    
26(通行本第六十三章):为无为。 
  〖经文——译文〗 
  为无为, 
  (为那无为。无:字取通行本。帛书甲本字左王右酷似恩字。后文所有无字,本此而来。), 
  事无事, 
  (事那无事), 
  味无未。 
  (味那无味。未:〈說文〉未,味也)。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 
  图难乎其易也, 
  (图求难,反而易), 
  为大乎亓细也。 
  (为其大,反而小)。 
  天下之难作于易, 
  (天下之难从易作起), 
  天下之大作于细。 
  (天下之大从小作起)。 
  是以圣人冬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因此,圣人终不为大,因此才能成就其大。冬:〈前汉…律历志〉冬,终也)。 
  夫竝若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许诺太多,必然寡信,多易的必然多难。竝:字取帛书甲本。音并,并的异体字,含义是比上,齐等。乙本改成轻。若:古同诺。〈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已若必信,则处于度之内也。多易:二字取帛书乙本,甲本无)。 
  是以圣人猷难之,故冬于无难。 
  (因此,圣人依道而行谋取难,才终于无难。猷:〈尔雅…釋詁〉猷,忠病!甘琛归嗾撸缘蓝也。冬:〈前汉…律历志〉冬,终也。圣:字取通行本,乙本字上似竹头,中间类中字,下似大,大下似水字),   
  【笔记】 
  一,本章核心:不得,才能得。 
  做人做事,守弱不争,才合乎道。所以老子才说做人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未”。老子不是不做,是做而不做;不是无为,是为而不为。这是修行层次,不是口头功夫;更不是世俗中利益上的“忍小失,谋大得”。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哪个能行? 
  世俗可以利用老子去“忍小失,谋大得”,这也是道德经不离世间法处,是道德经方便处,是道德经被世间人认可处。但老子真正的目的是令众生达到“修行层次上”的“无为而为,为而无为”。 
  只要是达到一定层次的修行人,道德经中处处可见这样的修行层次。 
  当你没有修行层次,只是个学者,而不是个行者,这时,就会用“忍小失,谋大得”去理解老子的“为无为”了。这也没错,这是世间解老。但是离道尚远。   
  二,圣人为什么求小,求难? 
  因为图取难,其反而易;有为大,其反而小。天下之难从易作起;天下之大从小作起。轻率许诺的,必然寡信,多易的必然多难。因为这,圣人终不为大,因此才能成就其大;圣人依道而行谋取难,才终于无难。   
  三,通行本问题: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帛书本“味无未”,通行本把未改成味,因为未本有味义。 
  2帛书本“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亓细也”,通行本去掉也字,把乎改成于,意义不一样了。 
  3帛书本“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通行本改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帛书本是说难易巨细关系,这样一改,就很容易使人误解。 
  4帛书本“是以圣人冬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通行本把冬直接改成终,因为二者通。 
  5帛书本“夫竝若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通行本把若改成诺,因为二者通。 
  6帛书本“是以圣人猷难之,故冬于无难”,通行本把冬改成终,二者可通。把猷改成犹是错改。意义不一样了。                    
27(通行本第六十四章):百仁之高,始于足下。 
  〖经文——译文〗 
  亓安也,易持也。 
  (安静的,容易把持。亓:其古体字)。 
  亓未兆也,易谋也。 
  (事情还没有发生,容易谋划。兆:字取帛书乙本)。 
  亓脆也,易判也。 
  (脆而不坚固的,容易分开。判:〈正韻〉普半切,音泮。〈說文〉分也)。 
  亓微也,易散也。 
  (细小不积聚的,容易散开。微:〈广雅…释诂二〉微,小也)。 
  为之于亓未有也, 
  (行动在事实没有发生之前), 
  治之于亓未乱也。 
  (治理在世事未乱之先)。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的大树木,是从细小之毫末生长而来的)。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 
  (九重的楼台,是一点点土累积而作成。成:〈尔雅…释地〉丘一成为敦丘。「裕А钩桑q重也。羸:〈說文〉瘦也)。 
  百仁之高,始于足下。 
  (百仞之高,也是从足下开始。仁:通“仞”)。 
  为之者败之, 
  (欲有为成功的终究是失败), 
  执之者失之。 
  (想执住不失的终究要失去)。 
  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 
  (圣人无为,所以没有失败); 
  无执也,故无失也。 
  (圣人不想执住什么,所以也不失去什么)。 
  民之从事也,恒于亓成事而败之。 
  (民众所从事的,正因为他们恒心坚持有为成事而最终失败)。 
  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因此,不求成,而反敬顺无成,则无败事矣。慎,是禁戒之词,终,是指事情结果,老子说的慎终,是说“不要求成”;老子说的“若始”,是说敬顺始。始是什么?当然是无成。显见,这是不求成,而反求不成。若:〈书…尧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无:字取通行本。帛书甲本字左王右酷似恩字。后文所有无字,本此而来)。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莜; 
  (因此,圣人以不欲为欲,而不贵难得之器物。莜:字取甲本。〈玉篇〉莜,草田器也); 
  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 
  (圣人以不学为学,才从众人所犯过失“有为”处,复归无为); 
  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能辅助万物的无为自燃,而不敢有为。注意,自然,乃是自燃;万物之自燃,就是道自燃。辅万物之自燃,就是顺从道,符合道,而不为主)。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因此说:修道之人不是以道使民变得明智,而是将以道使民变得愚蠢,也就是无为不争)。   
  【笔记】 
  一,本章核心:无为守弱,则无败事。说的还是“不得”之德。 
  第一段告诉我们为那个“无”有多重要。 
  做事要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