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三顾茅庐了。
所以刘备非常有宽容心,别人对他指指点点根本不放在心上,虽然穷地一塌糊涂,但是生性豪爽,喜欢交朋友,有武艺也有文化,还懂得用兵,朋友们比较信任他。他有两个铁哥们,一个是河东关羽,一个是涿郡张飞。《三国演义》里是写他们三人是桃园结义那阵子碰到一块义气相投的,有点夸张。但是三个人的关系确实很好,经常混在一起,甚至晚上也睡在一起,但没有断背关系。刘备比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所以当大哥,平时交际的时候两个小弟站在身边,让刘备显得也是个有身份的人。
据推算,刘备身高172CM,张飞身高184CM,关羽不得了,放现在可以打NBA,身高是203CM。跟他们一比,曹操可惨了,身高161CM。刘备手长,垂下来都长过膝盖,穿一身黑服绝对是猩猩。更要命的是,耳朵巨大,斜着眼睛可以看见自己的耳朵,可能他妈太穷了没给他弄去整容,因此得了个“大耳儿”的绰号。
黄巾党人叛乱的时候,朝廷招募英雄,刘备一看,机会来了,加入了义勇军,终于发挥了自己善于打仗的特长,立了功劳,被任命为安喜县太尉。朝廷派了个视察官督邮来视察,顺便想敲诈一把,刘备最讨厌这种蛀虫,把他痛打一顿,芝麻官也不当了,逃跑。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里被安放在张飞身上,大概更适合小说里张飞的暴脾气吧。实际上张飞是世家子弟,文武双全,书法画画很有成就的。而刘备虽然文雅,但见到龌龊坏蛋也有暴脾气的。
刘备成了通缉犯了。这回公孙瓒帮了大忙,公孙瓒为什么要帮忙呢,因为两人都是尚书卢植的门生,算是同学。公孙瓒不仅为刘备平反,而且推荐他为平原相。所以听说公孙瓒要打袁绍,带着人马就相助了。
另一位重要将领也在这时候出场,那就是并州常山赵云赵子龙,他率领郡县人马投奔公孙瓒!
并州人马一般都投靠袁绍,赵云却投靠公孙瓒,公孙瓒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好呀!不懂玩政治的赵云坦白说,天下事乱成一团,谁是谁非很难说清楚,只不过老百姓最遭殃。我呢,只想早点安定时局,要老百姓进入少受点苦,并非对将军比袁绍更有感情!
这个答案不及格,赵云没有得到公孙瓒的重用。这是刘备占了个大便宜,他看出赵云是可用之才,主动要求把赵云人马编入自己的部队,赵云随刘备回平原县,给部队训练骑兵。这个草鞋贩子眼光很贼,捡便宜的功夫可谓一流。
23 孙坚死了
由于天气寒冷,公孙瓒和袁绍的大比拼推迟开幕时间,等过了严冬后再开打。
这时候的形势是,袁术和公孙瓒结成联盟,南北夹攻袁绍。这个弟弟袁术早就看不惯哥哥袁绍了,因为在袁家,据说袁绍是私生子,只不过因为家门遮羞的工作做得好,哥哥也善于做人,所以威望一直压着自己,当袁家的正宗传人。在他心里,自己才是正宗人选。他的野心一点都不比哥哥小,而且更大,当初他反对袁绍推刘虞当皇帝,原因就是他自己想当皇帝。所以现在有能力跟哥哥单挑,决不放过这个机会。
袁绍呢,也找了个联合对象,来夹攻弟弟,这个人就是荆州牧刘表。袁术在南阳发展力量,积累捞天下的资本,使得南方重镇荆州受到强烈威胁,刘表也感到危机,所以很快卷入兄弟之争,在西南牵制袁术的发展。
此刻,袁术把孙坚兵团调过来,先不追击董卓了,来攻击刘表。刘表派猛将黄祖迎战,根本不是孙坚对手。强硬派孙坚部队进入荆州境内,直攻刘表镇守的襄阳城。这个人太能战了,得想个办法。刘表和黄祖设下埋伏后,分别从襄阳和樊城出击,夹攻孙坚。军事才能一流的孙坚毫无惧色,让部将程普、黄盖、韩当率领主力部队,迎战刘表,把刘表赶进襄阳。自己率领骑兵突击队攻击黄祖,把黄祖打个落荒而逃,往岘山败退。孙坚饶不过,乘胜追击,不幸在山间中了埋伏,被黄祖部队乱箭射死。时年36岁。
呜呼哀哉。一代猛将竟然为袁术之一己之私而战死,诚为可惜!
此时其子孙策、孙权年龄还小,军权由暂时哥哥掌管,归属于袁术。
南方战事告一段落。北边春暖花开,又到一个适合打仗的季节,袁绍和公孙瓒也该开打了,否则不但士兵不耐烦,连读者也不耐烦了。
袁绍这边先让文丑带领精锐部队,依地势埋伏好,千余名弓弩手藏在山谷;然后派麴义率领八百骑兵,去攻击镇守界桥的严纲军团。严纲这里有3万守兵,根本就没把麴义放在眼里,接触战后,对佯退的麴义乘胜追击。反正有优越感的人脑袋容易发热,没有警惕性,一下子进入圈套。麴义一声令下,文丑的埋伏部队两侧攻出,公孙瓒军团一时陷入混乱,撤退都来不及了,主将严纲战死,损失两千人马。
撤回界桥的公孙瓒部队已经军心散乱,在麴义八百轻骑兵的攻击下,居然阵地失守,3万兵马几乎全线溃散,只能率领残兵退守幽州。
至此,天下被分割成支离破碎的几大块,袁绍雄据冀州,公孙瓒控制幽州,董卓控制并州极其司隶区,袁术占领豫州及扬州北部,荆州依然由刘表控制。另外陶谦在徐州、刘焉在益州、张鲁在汉中均形成独立的力量。这是三国鼎立之前军阀割据的局面,一个混乱的中国在等待大英雄的到来。
第四章 禽兽与人
24 黑山军
那么,在袁家兄弟火并的时候,躲在袁绍地盘的曹操干什么去了呢?
曹操心里明白得很,袁家兄弟内讧不能搀和,狗抢骨头的战争,卷进去毫无意义。不过自己寄人篱下,这个滋味不好受。人家袁绍成天忙乎,你也不搭把手怎么行,又不是二奶,光吃饭睡觉就成!
这苦日子熬呀熬,终于有活干了,而且是最拿手的活儿,袁绍派他去消灭农民起义的黑山军。
黑山军是脱胎于冀州的黄巾党人,原来黄巾军领袖张角兄弟被消灭以后,他们以另一领导人褚飞燕为首领。这个贼寇首领为什么取一个女里女气的名字呢?原来他本来名字叫燕,因为身手矫捷无比,军队里称他“飞燕”。张角死了以后他也改姓张,所以历史上这个人一般叫张燕。这个飞燕的人气可不一般,周围零星的义军都来投靠,居然发展到将近一百万人。他们不用黄巾了,以道教的黑色旗为标志,在河北、山西山谷间活动,叫“黑山军”。朝廷根本没办法,后来飞燕可能觉得戴个贼寇的名称没盼头,主动要求朝廷招安,朝廷封他为平难中郎将,还管理原来的地盘。董卓控制朝廷后,飞燕就跟地方豪杰相交结。公孙瓒和袁绍打起来后,飞燕站在公孙瓒这边,曾经跟袁绍部队打,被打败了,势力削弱了一些。
公元191年秋天,于毒、白绕、眭固等率领十余万军队攻打魏郡、东郡,把东郡太守王肱打得疲于奔命,赶紧向驻守河内的曹操求救。袁绍一声令下,叫曹操快去帮助。曹操打农民军最拿手,兵力虽然不多,但在濮阳以少胜多,击溃白绕的部队。袁绍挺高兴的,决得曹操比王肱能干多了,便让曹操取而代之,举荐为东郡太守。这个举荐很有意义,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曹操有自己的地盘了,不必在寄人篱下了。郡国兵马变成自己的了,无疑锦上添花,这是曹操真正意义上逐鹿中原的第一桶金。
这下曹操更有干劲了。第二年春天,曹操开动脑筋,学以致用,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击败于毒部队。具体做法是,于毒率黑山军攻打武阳,曹操不去救武阳,而杀往于毒的老巢。于毒果然放弃武阳,回来救大本营,被曹军三面包围攻溃。而在这个战役中,南匈奴首领于夫罗率领骑兵来帮助黑山军,在内黄这个地方被曹军打败。这场战争很有价值,不但使纵横黄河南北黑山骑兵一蹶不振,而且南匈奴的侵扰也几乎停止。
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曹操在跟农民军对抗的时候胜率很高,黄巾军和黑山军都不是对手;跟政府军打就磕不下来。为什么呢,毕竟农民军的技术含量比较低,曹操运用些诡计,还能制造以少胜多的战例,所以搞得曹操越打仗期间就越爱看书。带着问题看书,活学活用,这应该是学以致用的最务实的一种。一些人兵读多了变成了军事学家,另一些人读多了变成军事家,这不但是天赋差别,跟你有没有学以致用的机会更有关系。
历史上公认曹操是消灭起义军起家的。而历史上的起义军呢,一般被认为是正义的,因此曹操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这是阶级论的正统看法。可对于个人来说,悠悠乱世,谁又能代表谁的利益呢?农民起义也是为了混条活路,一旦招安有口饭吃他们也不会在刀尖上过日子;诸侯争锋也是获得生存机会,你不壮大自己就会被别人消灭。并没有一个上帝举着标准引导人们,用正义与否的二元论看待这个世界是粗糙的。我们只能看到,乌泱泱的生命,在往活路上狂奔且互相践踏。我们只能把聚焦到一个个体,灵魂附在他的身体上,去身同感受那个时代的卑贱与壮阔。
25 天上掉下一顶帽子
更大的好事等着这个消灭农民军的能手。
且说这几年大乱之中,黄巾军再次掀起风暴,有如长江之水绵绵不绝,又如滚雪球一般,见风就长呀。为什么呢,参加这种部队门槛很低呀,只要呆家活不下去就来入伙吧,当官不容易当土匪还有什么不容易的。所以此起彼伏,声势大得不得了。
这当中有一支叫青州军,顾名思义就是在青州活动的,有三十多万人。青州刺史臧洪全力消灭这伙贼寇,那么青州军就决定去和冀州的黑山党人搞联合,团结就是力量。冀州是公孙瓒的地盘,公孙瓒对付贼寇也不手软,刚好撞上,下令部队全力屠杀,杀起来可狠,怎么狠等会儿交代。青州黄巾军只好掉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