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世纪50年代,美国投身产业的高技术专家远不仅是肖克利,这是一个踊跃地将科研开发为生产能力和产品的运动,美国出现了一类新人——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而是一批科技专家自己涉足开发、制造和经营,成为美国新型的科技企业家。
这便是美国致力于培养顶尖科学家时期,美国科学家发生的变化。回头再看,肖克利小组的发明和技术开发,肖克利建半导体厂投身产业,肖克利在斯坦福大学讲学,我以为肖克利做的这三方面的事,都是新科技、新经济、新教育发展史上影响未来的大事。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在起作用,即市场经济因素。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为西方提供了一种不仅仅是用政治手段来管理社会的方法,亦即用经济手段来治理和发展一个社会的方式,这种方式至今在西方社会起作用。
20世纪60年代,美苏空间竞争继续取得重大进展。
1965年3月18日,苏联“东方2号”宇航员首次离开宇宙飞船在太空“漫步”。11个星期后,美国宇航员爱德华·怀特,也成功地离开“双子星4号”飞船在太空“行走”。同年12月,美国宇航员弗兰克·博尔曼和小詹姆斯·洛弗尔创造了“双子座7号”飞船在地球轨道上飞行14天的纪录。1966年4月4日,苏联宇宙飞船飞离地球引力,绕月球飞行。直到这时,苏联的科技一点都不比美国逊色,更没有任何别的国家可以比肩。
但是,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始终致力于把先进的科技用于军事和国防,厉行对先进技术的保密措施,虽有尖端技术却没有开发为市场化的民用产品,没有形成社会化的先进生产力,这就不可能有社会经济的繁荣。苏联终于在1991年12月21日正式解体,在与美国的较量中不战而败。
美国虽然也以国家的力量强力发展科技,甚至强力发展精英教育,但美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会使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国民致力于将尖端技术开发为民用产品,从而致富,也带来社会的繁荣。美苏同样发展卫星,可美国人于1965年发射了人类第一颗商用电视卫星。
当苏联的尖端技术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中国学苏联,连电影也在拍《秘密图纸》……而美国人不但致力于将晶体管和此后的微处理器开发为在市场上能随便买到的产品,肖克利还在斯坦福大学将创新的高技术变成很多人能理解并掌握的知识,从而扩大微电子产品的使用市场。1957年创建DEC公司的奥尔森和安德森,就因为已有人完成了晶体管实用价值的开发,才可能搞出小型计算机。
1968年,当初投奔肖克利的几个年轻人自己创建了一个新公司,即日后举世闻名的英特尔。此时,斯坦福工业园区内外创建的一系列公司将推举出令世界震惊的硅谷了。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史诗般地把人送上了月球,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地球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苏两国不惜工本进行的宇宙空间探索,发展出许多尖端技术,如卫星通信、遥感技术等,均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军事价值乃至经济价值。但导致新经济时代出现的并不是这些“登天”技术,而是小小晶体管和小小芯片引发的微电子产业革命。
生产力的进步是通过引起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需求,从而强烈地影响教育。正是美国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社会化应用,造成社会需要大量相关人才,促使美国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由精英教育开始返回大众教育。
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下而上提出来的社会要求,有力地改变了美国国家发展教育的方向,并由此引发了美国第二次教育变革浪潮。最集中地体现了这种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是1975年美国兴起的“回到基础”运动。
美国的教育转型生产力重大进步凸显教育的落后
任何一种“运动”,总是在兴起之前就蕴蓄着发生的因素。这种因素在进入70年代的美国,已渐成澎湃之势。
1971年,英特尔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颗四位元微处理器,这个只有指甲大小的芯片,奇迹般地容纳了2000多个晶体管,已是微电脑的心脏。同年,美国《微电子新闻》首次把斯坦福大学附近正在创造奇迹的这片谷地称为“硅谷”,此后“硅谷”响彻世界。今天许多人说“硅谷”,大脑中的第一印象是“高科技”,觉得那是美国科技先进的结果,这看法对不对?
1974年,美国设计出全球第一台微型电脑的并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哪家大公司,而是一家位于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的无名小公司。该公司设计的这台微电脑尚无键盘,也没有显示器,面板上最夺目的是几个闪光的灯泡。
1975年,比尔·盖茨出现。这年他20岁,是个在哈佛读大学的学生,也不是什么科学家,他和22岁的保罗·艾伦放弃读大学,也来到阿尔伯克基市开了一家小公司,开始为微电脑开发软件,这就是日后闻名世界的“微软”。
1977年推出苹果Ⅱ型电脑的苹果公司老总乔布斯,更不是科学家,他是一个刚上大学就被“劝说”退学的社会青年。正是他,成为美国新经济时代第一个亿万富翁。
几乎可以说,是美国一批原本无名,也没有高学历的青年,成为美国计算机时代的风云人物。这些连大学都没读或者没读完的青年成功者不是一般的成功,他们无可置疑地成为创造美国新经济时代的先锋。他们的出现,对美国的精英教育是一种结结实实的挑战。
为什么在美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硅谷的崛起,是不是靠高科技呢?
是。
但更让人惊叹的是:那是普通化了的高科技。
这种“普通化了的高科技”,是高科技产品市场化的结果。此种努力不是为了要让成果飞上月球,而是要让成果进入家庭,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这种“普通化了的高科技”,那些没读完大学的年轻人就可以用它来从事再创造,乃至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从教育上看,这批年轻人,也是美国教育在70年代返回“注重社会化应用”的成果。
进入80年代,随着IBM个人电脑的问世,随着与IBM电脑兼容的大量兼容机出现,一个计算机的时代真正到来。最先经历着这一系列技术进步和经济变化的美国,在教育上也最早遇到了不适应的问题。
这次,美国人把传统教育、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中的长处都加以融合,即便如此,仍然感到教育从四面八方出现了空前的窘境和困境。
颇具代表性的文件有:美国于1983年发表《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中学:关于美国中等教育的报告》《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1984年接着发表《赫拉斯折衷方案:美国中学的困境》。
此种困境,类似我国当前在教育中表现出来的困境。直言我国教育存在困境从而积极地为其转型“鼓与呼”,相信有关人士能够理解。我国教育存在困境的另一面是,中国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也发生了很大进步。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美国的生产力发生了空前的更新换代,早先萌生于英国工业时代的发展了300多年的教育,不能满足现已发生了巨变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了。教育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
美国的教育转型大规模向新教育转型
困境促进反思。有哪些理论和实践特别值得反思?
譬如,传统教育认为,学生的头脑是一张白纸,你给他写上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并不容易写上,写上了还会忘记、会丢失。怎么办?在美国曾被普遍接受的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对学生进行训练、刺激、反复刺激,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就牢牢地把学识写进大脑了。
这种理论是美国致力于培养顶尖科学家,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回归大众教育时,虽然教学内容难度降低,但教学方式还是“行为主义”的。所以美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变革教育浪潮,都打着“灌输式”的烙印。对“灌输式”的质疑,是新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有人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大脑不是一张白纸,任何人学习新知识都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教育所接受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头脑里完成新的理解,才会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就是说,学生们听的是同一个东西,得到的是不同的东西,产生这“不同”,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在起作用。由此可以认为,学生并不是在课堂上“你教,我听”被动地接受。单方向的灌输,强力要求学生按标准接受,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组织了几百名学者组成全美科学教育理事会以及若干专家小组,着手研究美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计划,于1985年启动了《美国2061计划》,三年后拿出了这项著名的研究。
以“2061”命名此项计划,是因为1985年是哈雷彗星回归年。,哈雷彗星每76年临近地球一次,下一次回归就是2061年。这项计划研究之宏远,涉及——当哈雷彗星下一次回归之时——美国的科学技术将达到怎样的水平?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方能支撑美国社会的先进性?那么从现在开始,需要怎样的教育才能确保美国的先进?
《美国2061计划》尚在研究之中,1986年美国霍尔姆斯小组发表了题为《明天的教师》的报告。同年,美国政府发布了《为21世纪培养教师》的文件。这些文本都反映了师资的问题。新教育缺乏师资资源的问题被首先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