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抽打着海水,背鳍竖起来,像要想把路易斯扣下水去。
路易斯高兴地大叫道:“我刺中它的心脏了!它再也没法威胁咱们了!”
拉蒙立刻也喊起来说:“你快跳回来吧,别作出错误判断!”
路易斯像喝醉酒似的,满脸通红,他摇摇头说:“这种事,一辈子能碰
上几次呢?我要跟它较量下去!”
突然,受到重创的魟鱼向水里钻去,绳子发出咔咔的断裂声,小船像箭
似的射出去,物品全翻到海里。
拉蒙抓紧船沿,瞪大眼睛,凝视着水下面的路易斯,只见他双膝跪着,
双手抓住鱼叉,想将叉钩扎得更深一些。突然,连着船体的绳头断了,绳子
反弹过去,旋转着缠住了路易斯,拉蒙失声大叫起来:“路易斯,别跟它较
量了!……”
但是,他没有听见路易斯的回答。路易斯仍是双手握着鱼叉,一动不动,
跟他的对手一起向海底沉下去了。
当拉蒙经历了十几小时的航程,回到城里时,全城人仍在睡梦之中。他
爬进教堂,将那颗硕大的黑珍珠放进海上圣母玛利亚的手中,又使劲地敲响
了大铜钟。
在钟声的袅袅余音里,他想起了父亲,想起了路易斯,想起了周围的人,
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
(方园)
… Page 369…
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南宋孝宗乾道年间,严州府遂安县有个富豪,姓汪名孚。他的嫡亲兄弟
汪信之,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材。在一次饮酒时,兄弟二人为了一句闲话争吵,
汪信之便孤身一人,背了一把雨伞,离家出走,闯荡江湖去了。
汪信之渡过扬子江,来到安庆府宿松县麻地坡,看到这里遍地都是炭材,
矿产丰富,水陆交通方便,便在一座废弃的古庙里,雇了几个伙计,开个小
小的冶铁工场,铸成铁器,去市场卖。
汪信之经营管理有方,几年后,冶铁工场竟发展得颇有规模,还建造了
一千多间房屋,又买下邻县的天荒湖,兼营渔业,年年收取无数的渔租钱。
自此,汪信之成了当地有名望的豪绅。
话分两头。新任江淮宣抚使刘光祖,是个昏庸懦弱、只知搜括民脂民膏
向上阿谀逢迎的官僚,到任后,为紧缩粮饷,便下令立即遣散前江淮宣抚使
组建的忠义军。
这些被遣散的军士中,有荆州人兄弟程彪、程虎二人。他俩平日花天酒
地、挥霍无度,身边没存有一文半文的积蓄,今日被遣散,如何生活?
兄弟二人商量后,决定投奔太湖县教头洪恭,混个差使吃饭,于是便收
拾行李上路。
到了洪教头家,宾主寒暄了一番,洪教头备了酒菜款待。
兄弟二人说了来意,洪教头说:“我介绍二位兄弟去找一个地方寻个差
使,肯定会情投意合,发个小财!”
当即洪教头写了封信交给程氏兄弟。
二人谢别上路,按着信封上的地址姓名“宿松县麻地坡汪信之”,径直
往麻地坡找去。
程氏二兄弟一路问讯,到了麻地坡,求见汪信之。
汪信之细看洪恭教头的书信,上面除了推荐程氏二兄弟来麻地坡谋个差
使,还热情邀约汪信之到太湖县来察看湖荡,筹划发展渔业。
汪信之看完信后,便叫儿子汪世雄出来与程氏二兄弟相见,并吩咐安排
酒菜款待客人,打扫房间以便让程氏二兄弟安歇。
自此,程彪、程虎就留在汪家,与小主人汪世雄朝夕相处,传授、演习
弓马枪棒武艺。
不觉3个多月过去,汪信之有事要去京城办理。程氏二兄弟听说后竟要
告辞,仍回太湖县洪恭教头处去。汪信之百般挽留不成,便写了一封信,交
给程氏二兄弟带着回覆洪恭教头。
正要设筵饯行,汪世雄对父亲说:“孩儿枪棒还未精熟,想再留他们多
住些日子讲习讲习。”
汪信之又苦留程氏二兄弟:“小儿还要向二位讨教,二位权且宽住一二
个月,待我京城办完事后再来为二位饯行。”
程氏二兄弟见汪信之再三苦留,也就答应再往下耽搁些时日。
程氏二兄弟原先留在汪家,把武艺传授给小主人汪世雄,本想指望汪家
重重酬谢,发个小财,但眼看汪家并未重谢,汪信之去京城后也杳无音讯,
多住了几天之后又不耐烦了。
兄弟二人商量后又执意辞行。汪世雄几次苦劝都留不住,父亲又不在家,
只得备了50两银子分给二人,每人外加衣服一套,并安排筵席饯行。
… Page 370…
程氏二兄弟离了汪家,走了一夭,十分困乏,在路边客店歇宿。买了酒
菜,在房间里边吃边埋怨汪家吝啬,又责怪洪恭教头怎么胡乱把我兄弟二人
介绍到这汪家来。
二人你一句我一言,说了个半夜,酒也喝得有八九分醉程虎说道:“汪
信之写给洪恭教头的信,不知说了些什么,何不拆开看看?”
程彪就真的从行李中取出那封信,拆开细看。信中无非是“久别怀念”。
“弟全家大小均好勿念”之类一般话语,只是在信尾又有另写的细字一行:
“另外,等我从京城回家后,就遵约立刻来你处,筹办大事。估计这事要在
秋凉以后才能进行。”
程氏二兄弟不明白信中所说的“大事”是什么事,但因心中怀恨不已,
便商量何不借此去官府告发,说汪信之和洪恭密信串联,要在秋凉之时谋叛
造反!于是,兄弟二人便如此这般地商量起来。
第二天,程氏二兄弟便直奔江州向江淮宣抚衙门递上状纸。
宣抚使刘光祖一看状纸,忙令取来汪信之所写的书信,也未细细推敲,
立刻密报枢密府。
枢密府官员见报后大吃一惊,火急派公差前去捉拿正在京城办事的汪信
之。
因为汪信之平素轻财好义,广结江湖好汉,所以早有人给汪信之通风报
讯。汪信之就连夜逃出京城,差人没有捉拿到他,只好回去如实禀报。
枢密府见没有捕获到汪信之,愈加心慌,匆忙上表奏闻天子。
天子降诏,责令宣扶使捕获汪信之、洪恭等。宣扶使也立即下达公文,
责令安庆李太守并转太湖、宿松二县,协力捕获“谋反叛贼”。
洪恭教头早已听到风声,立即逃避。但是汪信之因家大业大,眷属众多,
一时无法安排妥当,不能立即一走了之。
这时,宿松县令奉命派遣县尉何能,率领了200多士兵,去麻地坡探听
汪信之的谋反实情。
走了不到10里路,何能在马上独自思量:
早就听说汪家父子骁勇无比,家丁、渔民也不下几千人,而且汪家父子
广结江湖好汉、受过汪家恩惠的人不少。我这次真的前去打头阵,可不要白
白结冤江湖豪杰,说不定还会枉送性命!
于是何能下令士兵改变方向,只在山谷偏僻处驻兵住了几日。自己带了
几个亲信,装模作样出去转了几圈,便率领士兵回县府,胡乱禀报县令:“汪
信之谋反,果是实情。庄上武器精良,家丁众多。我们寡不敌众,只得收兵
回来。求朝廷增派军队前去镇压方可成功。”
再说,汪信之从京城回家,也已得知因县尉何能妄报汪家谋反,宿松县
令才上报李太守,李太守进而上报枢密院,致使官府围捕的情况,但不知这
场是非究竟从何而起。眼看情势不妙,自己满身是嘴也说不清道不明,只得
吩咐汪世雄带领家丁和渔民、冶铁工场的壮丁等人,厉兵秣马。
不久,他便率领众人向宿松县进发,要捉拿何县尉当面对质明白。
到了宿松城外,只见城门紧闭。原来早有人飞报知县大人,吓得城内官
员面如土色,一边慌忙下令闭门紧守,一边飞报安庆李太守,说汪信之杀人
造反,已兵临城下,求李太守早早发兵剿灭叛贼。
汪信之率领众人不能进城,只得驻扎在城外。
几天下来,人困马乏,汪信之更是连日劳累,病倒在床,手下渔民、壮
… Page 371…
丁也偷偷溜走了不少。
汪世雄审度情势,劝父亲道:“不如先回家中再作计较。”
汪信之无奈,只能引着众人回麻地坡。一路慨叹愤恨不已:我汪信之对
国家忠义始终如一,不料竟遭此陷害!原想捉拿何能县尉,借以追根问源,
报仇雪耻,谁知竟会闹成这步田地?
回到家中,汪信之对汪世雄等家人说道:“看来这麻地坡已是个死地,
官兵一到,就没有一条退路。只有天荒湖,水面浩森(miāo),港汉纵横,
有芦苇可以隐蔽,更有不少渔户掩护。我们暂且去那儿躲避一阵。”说完吩
咐把家中所有金银分发家丁,不愿跟随的,听其自便;一把火把房屋都烧了。
领了妻儿老小及心腹等30多人,径直向望江县天荒湖而去。
不一日,便到了天荒湖。取了5只渔船,摇着向芦苇深处躲藏起来。
却说安庆李太守接着宿松县飞报的公文,大吃一惊,一边向上司飞报,
一边下令各县招兵买马,合力围剿谋反叛贼。
江淮宣扶使刘光祖更是不问底细,惊慌失措向朝廷奏报。
天子降旨,责令枢密院调集各路军马四五千人合力围剿。
官兵来到望江县,各路将领打听得汪信之骁勇善战,手下壮丁也都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