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道德经注解(震阳子)-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上至尊诗曰;凝神玄窍苗如何,遍想成春造化窝。月受日光清如许,漫将岁月任消磨。 
  震阳云;谷神不死为玄牝,玄牝之门天地根。真空妙有太极像,抱远守一返天真。 
  又云 默默绵绵调呼吸,用之不勤得真谛,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 
  太上至尊诗曰;凝神玄窍妙如何,遍想成春造化窝 
  月受日光清如许,慢将岁月任消磨 
  震阳赋云:谷神不死为玄牝,玄牝之门天地根 
       真空妙有太极象,抱云受一返天真 
  又云;默默绵绵跳呼吸,用之不勤得真谛 
     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                    
第七章 韬光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天长存,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久,是因她生万物,不生自己,所以能长生。因此圣人事事让人,事后其身,而身反倒占先。不争权利,是外其身,而身反倒保存,就是因他不为自己。不为自己,所以能成全自己呢。 
  江圣云;这一章是说天地是谷神生的,谷神不死,人没有见。那么天长地久,人人公知之,所以谷神想而知。天地所以能长久因他生万物,不生自己,似乎该立即消亡。岂不知天地间的道理是循环的。天地生万物,万物生成以后,其元气乃还天地,且万物不能出乎天地以外。事宜天地生万物,即是生自己。那么天地若不以万物为一体,只为自己,成了区区一物,何足为天地?圣人与天地并列,也是天下一家,万国一人,后其身外其身。而天地循坏,后其身的,让前边转过去,自然就在先。外其身的,其身便大而无外,无故长存。不然只顾自己争先的,只顾自己争存,人必反对他,昏浩流转,这样何能先,何能存呢? 
  黄真人云;天地之气,昏浩流转,成亿亿万古而不蔽着,皆由此一元真宰默运其间,天地所以悠久无疆也。即发育万物,长养群黎,而生生不已,天地亦未尝不足,气机所以恒古不摸不灭也。太上曰天长地久,不诚然哉!然天地只能长且久者,其故何以其不自生也,假如有自生之心,则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不自有其生,而以众生为生。事以众生之生生不息,即天地之生生不息也,故曰长生。世人多昧次生生之理,不求生而求死,不求长生而求速死,此何故呢?因为人陷溺于富贵功名,沉沉于声色货利,时时握算,刻刻经营,不数年而精估欺弱,魂散魄飞,费尽千辛,难受一世营生,可胜浩叹哉!是以生人法天效地,举凡势力之场,不肯驰左。唯一大道为先,净扫心田,精修命蒂。实淡是好,清静为怀,不随古而浮,唯一德而立。豁然大公,净扫心田,精修命蒂,其要只在静观而已。静观之久,则神与其合。神气相合,便产生真种,也就如同生人之情种。那么由何而生呢?乃是父母血之合成,而后是成造化之人也。所以学道之士,必先使神气凝和一处,而后试产真种。如果真得此道者,力行实践,自能却病延年。作一比喻而试之;如腹痛者确实寒疼,尔须凝神静观,静观疼处,片刻或数十分钟,腹疼立止。又如何忧患 精者,可以静观数日,自可利愈。那么其中的实理何在呢?并非空谈,凡是腹疼者,皆因寒气所致。我为一凝神静观,则神火下降,温暖其腹,寒不胜热,其疾马上痊愈。何况 精之病,以皆由精寒而得。如果常常以神光醺照下田。寒精尽化为气,其病又不立愈者乎?若腹中的神气充足,温温暖暖,自有不可思议之奥妙。孔子说过;蔬食饮水,乐在其中,乃的真乐也。其中有个真窍告诉大家;如果你的外肾常常温暖火热,这就是你的真宝充足富裕。如果外肾发凉,那就是肾虚无宝,这是说的男修。如果女修呢?下田腹暖自然知之。所以修士应常常静观。俗事虽多,抽出时间静坐,平心静气,心平气自然和。心息相依,神凝气结,久之自成胎息。自得先天祖气,性命双修之真机的之矣。神人应时淡是好,清静为怀。不随俗而浮,唯明德而立,豁然大公似天地之无私。夫人多自私而戚戚与怀,圣人无私而皎皎物外,一片灵虚之像。空洞之神照耀,而不可消解。唯其无私,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并明,而能成私也。后之修士,与此身之不朽,此神之不坏,须用刻苦的功夫,摆脱了尘后,久久锻炼,自然干干净净。别有一重天地,另有一番世界,而不与世俗同生死也。何乐而不为之?天地不言,全凭此一元真气,韩璇期间,所以周而复始,那么这个生生化化之生机,是豪无止息的。所以天地长久,历万古而常新也。圣人参天两地养太和之气,一归混沌之真。瘾则积德为圣功,显则治世为王道。穷者清静无尘,而真行与山河并故。达则人物兼善,而幻身皆爵禄俱轻。明标宇宙,深独居先,功盖烁宇,形存万世,非以其无私?学人修士能去其私,一空色相,永脱尘根。积功则留住人间,飞升则长存天囊,不私其身而卒得成生。较之为身家计者,不帝云泥之判也?人可不绝外绣之私,修内真之公乎? 
  震阳云;天长地久混元气,长生久视养真谛。 
      后身身先外身存,大公无私朝上帝。 
      谷神不死生天地,能长且久万物备。 
      万有化生返先天,一元真宰永不弊。                    
第八章 易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最高尚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万物,却不和人争;处于极卑下从人所恶的地方,所以近于道。上善的水,居善于就地,像水的遇蛙池地就止,并不持地。心善如渊静莫测,像水洞彻清静,施与善于治理,像水的洗条污秽平定高下。做事善于有能,像水的运行一样。举动善于瞬时,像水的活活泼泼油这些善还不和人争,独以他不争,所以毫无过错! 
  江圣云呜呼!惜全球站杀,死伤不知有多少万人,焚烧不知有多少万里。推其病原,无非竞争权利的祸。唯竞争权利,返损失权利,真是大惑不解。是全球万国人人皆崇尚老子的学说,退让不争。自然和亲康乐。天下如一室,王国如一家,何至如此战争的掺祸呢? 
  虽然老子教人不争,也不是使人迂迂腐腐,百无一能,以来儒弱,坐听天演淘汰。不过是教人不争权利多争,以息万世的战争大祸,且教人善利万物,善地,善渊,善信,善治,善能,善时,具室善的道德,特殊的能力。是不争外而争内,以不争为争,不求而自得。此学有百利而无一蔽,正为今日息战的对症妙方,万国人人何不尝试尝试呢? 
  这一章的太上老子用水作比喻,表现了他的处事不争的人生态度。认为最善的人的品格,像水那样,不但作有利于从人的事处在众人不愿的地方,他的言论行为某接近于道,所以没有过失! 
  黄云吉真人云;大道原无他妙,唯神气合一,还于无极太极,父母一点虚灵之气而已。人若不事乎道,则神与气两两分开,铅走贡飞,水火所由隔绝也。民飞水火不能生活,为日用之需。那么修炼之要,调动身内水火,以火温而真阳现,以水济火而甘露生。水火之妙,真有不可胜言者。然水火同宫,言水而火可知。水之妙用大矣哉!水性善下,道 贵谦卑,是以上善之大圣人,心平气和,一腔柔顺之意,顺万物之生,遂无一不被其恩泽者。功该天下而不知功,行满天下而不知行圆。唯顺天地之自然,是万物各得其所,而与世无忧,真若水之利齐万物而豪无争心。不但此也,万物皆好清而恶浊,好上而怨下。水则处物以清,自处以浊,带物以上,自持以下。水哉,水哉,何与道打适哉!圣人之性,一同水之性也。善柔不刚,卑下自奉。众人所不能安者,圣人安之若素;众人所最务恶者,圣人处之入常。所以于已无恶,于人无争。非有道之至人,不能入斯。故曰处众人之所恶,几于道矣!夫有道者, 位而行,无往不利。即属穷通得丧,患难生死,人所不能堪者,有道之人总以平常视之。这就是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所以君子理论不论气,言性不言命,唯反身修德耳,此乃气数之气,命运之命,非性命之命。此言有道之人,超乎气数和命运之外。虽然德在一心,修心一途,又岂漫无统宗,而无所规哉?必有至善之地,止其所而不迁,方能潜潜暗长,天真日充,,人欲日灭。易曰;恳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此即圣人居善地也。居之安,则渍之深,内贯其心,虚而无物,渊渊乎其深也。外观所与,择人而交,恳切真挚,其仁也。至于发之言,千金不及一诺,盲善信也。施之于政,小惠何如大德,政善治也。推之一事一物一动一静之间,无不头头是道。任人以事,受人之托,唯其不负。圣人之修身治世如此,此皆由于至于至善,得其所安,而后发皆中节。唯其在在处处,无一豪掺漏,无一丝欠缺,又何争之有延?夫唯不争,而人感恩戴德,刻苦铭心者,方且詹依不忘,又有何怨尤哉?虽有恶人,以相化为善矣 
  震阳云;值此余有所悟,论及自身修道;据善地,乃至善之地,就是受中之处也。上善若水,水为根本,天生水,即使肾气,固肾,固的是肾根。肾宫充实,身体就健康长寿。皆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即全身九窍百髓,无不充实饱满。按无行说,水数是一,就是从乾天父老而生来的,日天一生水,乾的真阳一动,落于坤宫老母之中,坤的乾阳之火,便坤为坎。按八卦之数,坎卦是六数,是老母坤宫怀孕,所以叫地六成之。此水从乾天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