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板桥却愿意让无主孤坟保留下来而想买这块墓田:不同的行动却都表现了
“推己及人”的儒家思想。从板桥还想立一块碑,要子子孙孙年年一起祭扫,
“永永不废”看,他是想借这个机会教育子弟,以“仁”传家。
郝家庄有墓田一块,价十二两,先君曾欲买置,因有无主孤坟一座,必
须刨去。先君曰:“嗟乎!岂有掘人之冢以自立其冢者乎!”遂去之。但吾
家不买,必有他人买者,此冢仍然不保。吾意欲致书郝表弟,问此地下落,
若未售,则封去十二金,买以葬吾夫妇。即留此孤坟,以为牛眠一伴,刻石
示子孙,永永不废,岂非先君忠厚之义而又深之乎!夫堪舆家言,亦何足信。
吾辈存心,须刻刻去浇存厚,虽有恶风水,必变为善地,此理断可信也。后
… 页面 4…
世子孙,清明上冢,亦祭此墓,卮酒、只鸡、盂饭、纸钱百陌,著为例。雍
正十三年六月十日,哥哥寄。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
《清史列传·郑燮传》中说郑板桥“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以是得狂
名。”板桥在信中也承认自己愤世嫉俗,“平生漫骂无礼”。但这是他性格
的一个方面,另外的一面就是信中所论的“爱人”。所谓“以人为可爱,而
我亦可爱矣”,正是板桥世界观中儒家“温柔敦厚”因素的表现。信写得坦
率诚恳,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板桥的品格。
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东坡一生觉
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最是他好处。愚兄平生漫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
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橐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
至于缺厄欹危之处,亦往往得人之力。好骂人,尤好骂秀才。细细想来,秀
才受病,只是推廓不开,他若推廓得开,又不是秀才了。且专骂秀才,亦是
冤屈,而今世上那个是推廓得开的?年老身孤,当慎口过。爱人是好处,骂
人是不好处。东坡以此受病,况板桥乎!老弟当时时劝我。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
在板桥思想中,自己做官是靠祖宗积德,靠风水好,“侥幸”得来,所
以为官后要“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真心地关怀穷苦亲友。这种因果
报应思想固然涉及迷信,并不可取,但也和当时八股科举录取的偶然性以及
与他自己出身贫寒的经历也有直接关系。信中流露的感情是很真切感人的。
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得
风水力,成进士,作宦数年无恙。是众人之富贵福泽,我一人夺之也,于心
安乎不安乎!可怜我东门人,取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
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幼儿女争吵。每一念及,
真含泪欲落也。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南门六家,竹横港
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麒麟小叔祖亦安在?
无父无母孤儿,村中人最能欺负,宜访求而慰问之。自曾祖父至我兄弟四代
亲戚,有久而不相识面者,各赠二金,以相连续,此后便好来往。徐宗于、
陆白义辈,是旧时同学,日夕相征逐者也。犹忆谈文古庙中,破廊败叶飕飕,
至二三鼓不去;或又骑石狮子脊背上,论兵起舞,纵言天下事。今皆落落未
遇,亦当分俸以敦夙好。凡人于文章学问,辄自谓己长,科名唾手而得,不
知俱是侥幸。设我至今不第,又何处叫屈来,岂得以此骄倨朋友!敦宗族,
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其余邻里乡党,相周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
尽而止。愚兄更不必琐琐矣。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
板桥向郑墨描述自己所向往的住宅,这与其说是住宅的蓝图,不如说是
他设想的“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时生活理想的写照,令人联想起刘禹锡的《陋
室铭》。郑板桥不求豪富,清贫自守,也不怕盗贼,甚至愿意与为盗贼的穷
… 页面 5…
民“商量分惠”,狂放之言中包含的是彻底的“仁者爱人”的思想。
吾弟所买宅,严紧密栗,处家最宜,只是天井太小,见天不大。愚兄心
思旷远,不乐居耳。是宅北至鹦鹉桥不过百步,鹦鹉桥至杏花楼不过三十步,
其左右颇多隙地。幼时饮酒其旁,见一片荒城,半堤衰柳,断桥流水,破屋
丛花,心窃乐之。若得制钱五十千,便可买地一大段,他日结茅有在矣。吾
意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草花,用碎砖铺曲径一条,以达二门。其
内茅屋二间,一间坐客,一间作房,贮图书史籍笔墨砚瓦酒董茶具其中,为
良朋好友后生小子论文赋诗之所。其后住家,主屋三间,厨屋二间,奴子屋
一间,共八间。俱用草苫,如此足矣。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
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便见烟水平桥。家中宴客,墙外人亦望见灯火。
南至汝家百三十步,东至小园仅一水,实为恒便。或曰:此等宅居甚适,只
是怕盗贼。不知盗贼亦穷民耳,开门延入,商量分惠,有甚么便拿甚么去;
若一无所有,便王献之青毡,亦可携取质百钱救急也。吾弟当留心此地,为
狂兄娱老之资,不知可能遂愿否?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
这封书信,旨在说明有志于求学的人要明白“书中有书,书外有书”,
不要受书中记载的现象或前人的结论所迷惑。信中以历来公认的某些史事为
例,对夏商周三代是太平盛世、春秋是极乱之世等等观点提出了异议,进而
批判了用“重让”来解释《春秋》、《尚书》编次的迂腐之见。板桥的观点
自然也不是定论,但他由此提出“读书要有特识”,每个人都应该“自出眼
孔,自竖脊骨读书”,却是很可宝贵的见识。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至夏、殷之际,仅有三千,彼七千者
竟何往矣?周武王大封同异姓,合前代诸侯,得千八百国,彼一千余国又何
往矣?其时强侵弱,众暴寡,刀痕箭疮,薰眼破胁,奔窜死亡无地者,何可
胜道。特无孔子作 《春秋》,左丘明为传记,故不传于世耳。世儒不知,谓
春秋为极乱之世,复何道?而春秋已前,皆若浑浑噩噩,荡荡平平,殊甚可
笑也。以太王之贤圣,为狄所侵,必至弃国与之而后已。天子不能征,方伯
不能讨,则夏、殷之季世,其抢攘淆乱为何如,尚得谓之荡平安辑哉!至于
《春秋》一书,不过因赴告之文,书之以定褒贬。左氏乃得依经作传。其时
不赴告而背理坏道乱亡破灭者,十倍于《左传》而无所考。即如“汉阳诸姬,
楚实尽之”,诸姬是若干国?楚是何年月日如何殄灭他?亦寻不出证据来。
学者读《春秋》经传,以为极乱,而不知其所书,尚是十之一,千之百也。
嗟乎!吾辈既不得志于时,困守于山椒海麓之间,翻阅遗编,发为长吟
浩叹,或喜而歌,或悲而泣。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
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岂复为后世小儒所颠倒迷惑,反失古人
真意乎!虽无帝王师相之权,而进退百王,屏当千古,是亦足以豪而乐矣。
又如《春秋》,鲁国之史也。如使竖儒为之,必自伯禽起首,乃为全书,
如何没头没脑,半路上从隐公说起?殊不知圣人只要明理范世,不必拘牵。
其简册可考者考之,不可考者置之。如隐公并不可考,便从桓、庄起亦得。
或曰:《春秋》起自隐公,重让也;删书断自唐、虞,亦重让也。此与儿童
之见无异。试问唐、虞以前天子,哪个是争来的?大率删书断自唐、虞,唐、
虞以前,荒远不可信也; 《春秋》起自隐公,隐公以前,残缺不可考也,所
… 页面 6…
谓史阙文耳。总是读书要有特识,依样葫芦,无有是处。而特识又不外乎至
情至理,歪扭乱窜,无有是处。
人谓《史记》以吴太伯为《世家》第一,伯夷为《列传》第一,俱重让
国。但《五帝本纪》以黄帝为第一,是戮蚩尤用兵之始,然则又重争乎?后
先矛盾,不应至是。总之,竖儒之言,必不可听,学者自出眼孔、自竖脊骨
读书可尔。乾隆九年六月十五日,哥哥字。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板桥将读书人排为四民之末,激烈地加以抨击;重农务本,愿做一个与
佃户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的乡村小地主,这些都没有超出前人的地方。可贵
之处在于他能把儒家思想中比较合理的部分亲身实行,教育子弟。信中娓娓
道来,亲切感人。尤其是写读书人言行相违一段,连比较正直的读书人也不
免被坏人连累,欲辩无词,真是入木三分,见出作者愤世嫉俗的心情。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
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
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
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
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
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
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
人。使天下无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