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72伯尔短篇小说选-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环境时,除了恐怖和厌恶之外,从来没有任何别的东西;他肯定不是怀着同情心……每当他想到这个环境时,就会不寒而栗。他甚至连假期也呆在寄宿学校里,他在图书馆当助手,在管理部门帮忙。他要进入他的支持者的团体,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他盛气凌人,高傲自大,有一种坚强不屈的自信心。‘我认为,归根到底自己总是莫名其妙地蔑视他们所有的人。’他对我说。他在接受高傲自大给他带来的惩罚时,气得咬牙切齿。他是一个杰出人物……他使所有的人感到羞愧,人们在某些方面迁就他。只是在他对待某一个人的态度太不象话或者把习以为常的恭顺抛到九霄云外的情况太频繁时,他才受到惩罚……
  “可是,他年龄越大,财富、荣誉和权力对他的诱惑就越强烈。他想到这一切,心里怦怦直跳。他已经16岁了,虽然心里不想继续呆在学校……但他一点也没有表露出来,因为他还想在寄宿学校参加毕业考试。这种新的态度产生了一种危机,他在人性方面的真诚可靠的东西全都跑光了……世界是如此吸引人,您知道,当时政治虚假,一文不值的东西公开泛滥……那种行尸走肉一般的可怕的生活吸引着他。当然,他不想中断学业。因为他不会忘记那种苦难,过去那种可怕的家庭苦难,但他却变得斤斤计较……有好几个年头,这种自私自利简直是在不知不觉地毒害他……他简直变坏了。不管怎样,他失去了曾经在他身上占有如此重要位置的信仰……
  “后来他通过了中学毕业考试,态度冷漠地把他的决定告诉那些教士,这时当然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可是对于这种局面,他却厚着脸皮,不予理睬……他‘干脆来个过河拆桥’,因为他有了文凭。他断绝了同这个学校的一切联系,揣着一张成绩优秀的文凭,怀着一种疯狂的野心走向了世界……他没有‘像样’的衣服,也没有一分钱,什么也没有……
  “可是这时,他同学当中有一个叫贝克尔的同学却够得上朋友。贝克尔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在攻读神学……他用钱资助他。这些钱一部分是他用甜言蜜语从父母那儿骗来的,一部分是他自己省下来的。现在赫罗德要走了……顺便问一句,您知道他的名字吗?”神甫用询问的目光望着我……我从哪儿知道他的名字呢?我默然无声地摇摇头。“他叫特奥多尔·赫罗德……”
  从警卫室传来的嘈杂声不绝于耳,大有将我们淹没之势……嘈杂声……叫喊声……那种竭尽全力发出的、百无聊赖的怪声大叫,这些人心甘情愿地让人把自己关进强制的监牢里。神甫沉默了片刻,又开口说:“我把这些事都讲给您听,这到底有什么用……我们最好还是祷告……祷告吧。这确确实实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可不是吗……”他神情痛苦地望着我,好像他在无形的重担下要散架似的……然后他合拢双手,而我却轻轻地抓住他的胳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促使我说道:“您给我往下讲吧……劳驾……我什么都想知道……”
  神甫惶恐不安地望着我……现在,我差不多真的有这种印象,仿佛他有精神病似的……他望着我,就好像他根本就不认识我,因而不得不在他的回忆当中深入地、深入地寻找,看我到底是谁……最后他揪着自己的脑袋。“啊,原来如此,”他用绝望的口气说,“请原谅……我……我……”他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然后便接着往下说:
  “贝克尔似平怀着真诚的愿望,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要使赫罗德‘别半途而废’。他们在一所大学学习。尽管贝克尔由于住在学生宿舍,行动起来有诸多不便,但他还是经常去看望赫罗德……同赫罗德交谈,大概是想唤起他那业已埋葬的虔诚吧。但贝克尔决不把自己的资助同这种事情挂上钩来……他们有时也发生争论,这是非常清楚的。他们讨论当时在尚未麻木不仁的所有青年人中间都曾讨论过的问题——宗教和人民等问题。但在他们那里,一切依然如故,友好融洽。虽然赫罗德从来没有讲这件事,但他却把贝克尔视为唯一不受他鄙视的、值得他尊敬的人……他喜欢贝克尔。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不仅仅因为贝克尔资助了他,而是因为贝克尔给他钱是不附带条件的。现在,您大概可以想象这种关系了吧。贝克尔一定是一个热情似火、相信上帝的恩惠的小伙子……在开头两个学期,所有的神学家都还相信上帝的恩惠,但后来,往往是牧师总代理不自觉地取代了上帝的恩惠的地位。
  “当然,赫罗德在大学里也同在中学里一样,依然是一个怪才……不过,他并不仅仅看不起那些行为比较轻率、能力稍逊一筹的同学,也看不起那些如他所说的‘绝非真正的精神领袖’的教授。此外,他还在创造在政治上飞黄腾达的可能性……您可以设想,一个政党似乎已经吸收了这样一个聪明的小伙子……
  “可是后来却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他当了兵,对此他一筹莫展。他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像对这支军队这样恨之入骨。因为他曾经试图在这方面也要青云直上,要当军官。但这时却出现了一件怪事:这个军官阶层虽然容忍来自黑暗的社会泥坑和人类泥坑的极其愚昧无知的罪犯,但对自己的接班人却提出种种社会要求。他在这种愚昧无知的等级制度中当然落选了。现在他的仇恨——这种对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宣战已经在他身上扎下根来……他看穿了这些俯首帖耳的人在政治上绝对地卑鄙。他怒火中烧……不过他当然没有战胜这一陷入困境的集团……他感到,兵营生活的阴森恐怖的麻木不仁比起他童年时代的苦难来,还要可怕。战争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现在他自愿报名参加那些部队当中的任何一支部队。要知道,这些部队是用否定一切现实价值的精神教育出来的,他们把称作战争的前线杀戮和被称作消灭劣等人类的后方屠杀等同起来。”神甫惊慌失措地打住了话头,用双手蒙住脸……他喘着气。“您想象一下在这些队伍当中的这张瘦得像尖刀一样的脸吧……它充满着仇恨。他在这个变得更为厚颜无耻、更为盲目的社会中,在战争可怕的压力下走过的年代越长……就越牢固地被绑在铤而走险、否定一切价值之人的凯旋车上,绑在那辆阴森恐怖的凯旋车上。这辆车的破轮子很快就会四分五裂,车子最终会陷入地球上充满汽油味的滚滚洪流中……
  “这种事当然奇怪:尽管赫罗德心甘情愿地选择了这个使他反感的环境,但他在这种环境中却越陷越深。甚至在这种环境中,赫罗德也沾染上了同杀裁成性的恶棍连在一起的那种忠诚的忧郁情绪;就是在那里,他也同贝克尔保持着联系。贝克尔给他写信,告诫他,提醒他……他甚至在休假时还去拜访贝克尔……他祝贺贝克尔成为神甫。他甚至在那里也同自己真正喜欢的贝克尔保持接触——由于他那罕见的羞怯,这个词他从未用过。的确,他给贝克尔寄包裹去,里面的东西都是国内紧缺的香烟、肥皂、油脂,我知道……他写信,寄包裹……但他却从未吐露一点有关他精神状态的情况……再也没有关于宗教和世界观的讨论了……他最后感到自己同所交往的那一帮家伙已经密不可分。他经常都怀着极其后悔的心情,充满着对于血流如注的恐惧,他同污泥和粪土混在一起,对禽兽般的暴行惊恐万分……一切都同关于种族,荣誉和绝对服从……祖国……绅土风度的那些无法更改的概念混杂在一起。他在这些部队里当了军官……多次负伤……受到嘉奖,获得勋章……可是所有这一切都无法消除令人毛骨悚然的负罪感……他心烦意乱。而在所有由恐惧、仇恨和懊悔拼凑而成的大杂烩中,对他而言,最糟糕的却是:贝克尔停止了他的通信……整整一年他都没有得到他的任何音信。尽管他把这件事情归咎于那种混乱不堪的交通状况,归咎于一个‘杰出的组织’绝对的杂乱无章;尽管他把这件事情归咎于这些外在的事物……但是在背后,那种莫名其妙的、对他而言是极其神秘莫测的恐惧却总是咄咄逼人的,他怕贝克尔不愿意再同他交往……那个结局,那个不可阻挡的灾难性的结局越临近,他就越是可怕地感到自己沾上了、犯下了难以置信的暴行。只有想到也许会帮他一把的贝克尔,才能使他挺起腰来。他通过精心策划的阴谋诡计,逃脱了沦为俄国战俘的命运,他冒充俄国士兵,用假证件偷偷地穿过整个的俄国进军路线,到了被西方国家占领的地区……然后,准备了足够的钱和存货,便在他那被夷为平地的故乡……在这任何人都不会发现的上千个避难所里的某个地方销声匿迹。就是在这里,他也逃脱了沦为俘虏的命运。紧接着,他便开始小心翼翼地寻找贝克尔。对他来说,贝克尔就意味着拯救。至于希望以何种方式得到贝克尔的帮助,他并没有固定的想法……他是彻底崩溃了。他置身于恐惧、厌倦和罪孽的阴影中,处境十分艰难。也许他只想同一个不会威胁他、不会拒绝他的人哪怕是谈上一次话,因为在他看来,贝克尔就是一种与—切世俗的习惯相反、不引起任何麻烦、不咒骂任何人和物的宗教的代表……他本人作为孩子真心实意地热爱过这种宗教,它的余辉很可能还在照耀他,可是他自己却无法意识到这种余辉……
  “他伪装成战争的受害者,一瘸一拐地离开他的避难所,试图在这极度的混乱中找到他所知道的在一座小城里当神甫的贝克尔。最后,他搭一辆美国占领军的车子到了这座小城……他看到的这座小城没有遭到摧毁,居民还在迷惘着,惊慌着……后来他找到贝克尔……他心里怦怦直跳,幸福得怦怦直跳,他跨进神甫住宅的大门……
  “可是贝克尔却态度冷淡,漠然置之。他是有意中止书信往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