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35…
苏洵集 ·134·
而失其幼女,服未既,而有长姊之丧。悲忧惨怆之气,郁积而
未散,盖年四十有九而丧妻焉。嗟夫,三十年之间,而骨肉之
亲零落无几。逝将南去,由荆、楚走大梁,然后访吴、越,适
燕、赵,徜徉于四方以忘其老。将去,慨然顾坟墓,追念死者,
恐其魂神精爽滞于幽阴冥漠之间,而不获旷然游乎逍遥之乡,
于是造六菩萨并龛座二所。盖释氏所谓观音、势至、天藏、地
藏、解冤结、引路王者,置于极乐院阿弥如来之堂。庶几死者
有知,或生于天,或生于人,四方上下,所适如意,亦若余之
游于四方而无系云尔。
【木假山记】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
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
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
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
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
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予家有三峰,
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
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
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
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然予之爱之,则
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
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
… 36…
苏洵集 ·135·
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老翁井铭】
丁酉岁,余卜葬亡妻,得武阳安镇之山。山之所従来甚高
大壮伟,其末分而为两股,回转环抱,有泉坌然出于两山之间,
而北附右股之下,畜为大井,可以日饮百余家。卜者曰吉,是
在葬书为神之居。盖水之行常与山俱,山止而泉冽,则山之精
气势力自远而至者,皆畜于此而不去,是以可葬无害。他日乃
问泉旁之民,皆曰是为老翁井。问其所以为名之由,曰:往岁
十年,山空月明,天地开霁,则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偃息于泉
上,就之则隐而入于泉,莫可见。盖其相传以为如此者久矣。
因为作亭于其上,又甃石以御水潦之暴,而往往优游其间,酌
泉而饮之,以庶几得见所谓老翁者,以知其信否。然余又闵其
老于荒榛岩石之间,千岁而莫知也,今乃始遇我而后得传于无
穷。遂为铭曰:
山起东北,翼为南西。涓涓斯泉,坌溢以弥。敛以为井,
可饮万夫。汲者告吾,有叟于斯。里无斯人,将此谓谁。山空
寂寥,或啸而嬉。更千万年,自洁自好。谁其知之,乃讫遇我。
惟我与尔,将遂不泯。无溢无竭,以永千祀。
【王荆州画像赞】
… 37…
苏洵集 ·136·
太山崇崇,东海滔滔,蟠为山东。公惟齐人,齐方千里,
而吾独见公。公在荆州,或象其仪,白发红颜。谓公方壮,公
生辛丑,天子之老。谁谓公老,其威桓桓,镇天子之南邦。
【吴道子画五星赞】
世称善画,曹兴张繇。墙破纸烂,兵火所烧。至于有唐,
道子姓吴。独称一时,蔑张与曹。历岁数百,其有几何?或镵
于碑,以获不磨。吾世贫窭,非有富豪。堂堂五行,道子所摹。
岁星居前,不武不挑。求之古人,其有帝尧。盛服佩剑,其容
昭昭。荧惑惟南,左弓右刀。赫烈奋怒,木石焚焦。震怛下土,
莫敢有骄。崔崔土星,瘦而长腰。四方远游,去如飞飚。倏忽
万里,远莫可招。太白惟将,宜其壮夫。今惟妇人,长裾飘飘。
抱抚四弦,如声嘈嘈。辰星北方,不丽不妖。执笔与纸,凝然
不嚣。妆非今人,唇傅黑膏。唯是五星。笔势莫高。昔始得之,
烂其生绡。及今百年,墨昏而消。愈后愈远,知其若何?吾苟
不言,是亦不遭。
【仲兄字文甫说】
洵读《易》至《涣》之六四曰 :“涣其群,元吉。”曰:
嗟夫,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盖余仲兄名涣,而
字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
… 38…
苏洵集 ·137·
日以告,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洵曰:“唯。”既而曰:
请以文甫易之,如何?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油然而行,渊
然而留,渟洄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蓬蓬
然而发乎大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
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今夫风水之
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余委虵,蜿蜒沦涟,安而相推,怒而相
凌,舒而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徐而如徊,揖让旋辟,
相顾而不前,其繁如縠,其乱如雾,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汩
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滂薄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
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濆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
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投者如鲤,
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 :“风行水上涣。”此亦
天下之至文也。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
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
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
故曰: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
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
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
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
下以为口实。呜呼,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也。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
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
… 39…
苏洵集 ·138·
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
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题张仙画像】
洵尝于天圣庚午重九日至玉局观无碍子卦肆中见一画像,
笔法清奇,乃云 :“张仙也。有感必应。”因解玉环易之。洵
尚无子嗣,每旦必露香以告,逮数年,既得轼,又得辙,性皆
嗜书。乃知真人急于接物,而无碍子之言不妄矣。故识其本末,
使异时祈嗣者于此加敬云。
【送吴侯职方赴阙序】
因天地万物有可以如此之势,而寓之于事,则其始不强而
易成,其成也穷万物而不可变。圣人见天地之间以物加物,而
不能皆长,不能皆短,于是有度;见一人之手不能盛江湖之沙
砾,而太山之谷纳一石而不加浅,于是有量;见物横于空中,
首重而末举,于是有权衡。长短之相形,大小之相盛,轻重之
相抑昂,皆物之所自有,而度量权衡者因焉。故度量权衡家有
之而不可阙。至于后世有作者出,以为因物之自然以成物,不
足以见吾智,于是作器使之不击而自呜,不触而自转,虚而欹,
水实其中,而覆半,而端如常器。呜呼!殆矣,吾见其朝作而
暮废也。夫不忍而谓之仁,忍而谓之义。见蹈水者不忍而拯其
… 40…
苏洵集 ·139·
手,而仁存焉;见井中之人,度不能出,忍而不従,而义存焉。
无伤其身而活一人,人心有之。不肯杀其身以济必不能生之人,
人心有之。有人焉,以为人心之所自有,而不足以惊人也,乃
曰:“杀吾身虽不能生人,吾为之。”此人心之所自有邪?强
之也。强不能以及远。使人之心不忍杀人,而亦不能无故杀其
身,是亦足以为仁矣乎?呜呼!有余矣。谁能不忍视人之死,
而亦不肯妄杀其身者,然则异世惊众之行,亦无有以加之也。
吴侯职方有名于当时,其胸中泊然无崖岸限隔,又无翘然跃然
务出奇怪之操以震撼世俗之志。是诚使刻厉险薄之人见之,将
不识其所以与常人异者。然使之退而思其平生大方,则淳淳浑
浑不可遽测。此所谓能充其心之所自有,而天下之君子也。吴
侯有名于世三十年,而犹于此为远官。今其东归,其不碌碌为
此官矣哉!
【送石昌言使北引】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
昌言従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
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
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
昌言及第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