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1)出门:谓宾与主人及众主人众兄弟等皆出也。
(222)皆复位:谓众主人复门外东方西面之位。
(223)朔月:月之第一日。如初:和大殓时一样。
(224)亦如之:亦同大殓时也。
(225)无笾,有黍稷:前言朔月之奠与大殓之同者,此言朔月之奠与大殓之异者,大殓奠有笾,而此无笾;大殓奠无黍稷,而此有黍稷。
(226)撤:撤昨日之宿奠也。
(227)举鼎入升:入,入门也;升,升牲于鼎也。如初奠:如大殓奠也。
(228)朼:用匕载牲于俎。释匕于鼎:朼毕加匕于鼎。
(229)逆出:以相反的次序退出。
(230)其序:升堂入室之次第。
(231)豆错:醢北菹南也。俎错:豚俎在两豆之东,鱼俎在豚俎之东。腊特:兽俎在两俎之北。黍稷当笾位:俎南黍,黍东稷,盛黍稷之敦置于大殓时放笾之位。
(232)会:盖也。其南:敦之南边。
(233)祝与执豆者巾:夏祝立南,执豆者立北,共举巾幂其奠也。
(234)主人要节而踊:主人,已含丈夫及妇人;要节而踊,升奠时丈夫踊,降奠时妇人踊。
(235)月半不殷奠:殷,盛也;不殷奠,仍如朝夕莫而已,无牲俎。
(236)有荐新,如朔奠:新,新熟五谷和鲜果;朔奠,月之初一日之奠,有牲俎。(237)启会:撤时不复盖也。面足:执之令足间向前。
(238)外:指室外序西南。如于室:如设于室之次第也。
(239)宅:葬居也。冢人:有司掌墓地兆域者,为公臣。营:犹度也。
(240)外其壤:壤,所掘起之土也;外其壤,置土于四隅之外。
(241)南其壤:置土于中央之南。
(242)主人皆往:不仅主人,众主人亦往也。兆南:兆,域也;兆南,所掘壤之南。免绖:即去绖。
(243)命筮者:宰也。在主人之右:亦北面。
(244)韇(d*):藏绖之器,或称占卦用的蓍草筒。兼执之:与荚一并执之。受命:受主人之命。
(245)哀子:丧称也。某甫:死者之字也。宅:葬居。度兹幽宅兆基:度,谋也;兹,此也;基,始也。无有后艰:不知其后或有艰难乎?艰难指墓穴之崩坏等。
(246)述命:既受命而申言之。中卦:中央所掘之处。
(247)卒筮:筮毕,卦者写卦。执卦:指筮者。命筮者:宰也。
(248)旅:众也。从:犹吉也。
(249)哭:哀其亲之将归此土也。不踊:哀不敢过也。
(250)筮择:择通“宅”,筮择谓另择地而筮。
(251)既:已也。井椁:为椁而刊治其材。西面:殡门外东方之位。拜工:工,匠人,为椁者;拜工,它人谢工为椁之劳也。左还椁:循井椁之南而西而北而东周绕而详视之。反位:返于拜位也。哭:见其成椁子形而哭也。
(252)材:明器之材。西面北上,綪:自北至南,又自南至北屈而陈之也。
(253)遍视之:一一视之。如哭椁:如其返位哭而不踊也。
(254)素:形法定为素,此指明器外形确定。成:饰治毕为成,此指明器修饰成形。
(255)卜日:卜葬之日。外位:殡门外之位也。
(256)西塾:门外之西塾也。南首:头向南。塾南向,故龟亦南首也。有席:席即卜席也。
(257)楚焞置于燋:楚,荆也;焞,明也,此取明火之意;燋,炬也;楚焞置于燋,谓楚焞(用于灼龟)与燋置于一处,皆在龟之东也。
(258)族长:有司掌族人亲疏者也。莅卜:临视卜事也。
(259)占者三人:掌玉兆、瓦兆、原兆者也。在其南:在族长、宗人之南。
(260)执燋席者:执燋者、布席者。塾西:西塾内之西。
(261)扉:门扉也。闑(ni8):古代门中央所竖短木,即门橛。阀:指门槛之外。
(262)宗人先事具:先于它人也。左拥之:以左手抱着首绖。
(263)莅卜:族长也。代主人命卜。
(264)卜人抱龟燋:龟燋本在西塾上,今抱之而向门外也。
(265)示高:将龟之腹甲高起当灼处显示给族长看。
(266)莅卜受视:受视于宗人也。反之:亦反于宗人也。
(267)受命:谓宗人受族长之命。
(268)命曰:族长命之也。来日:将来之日。考降:考为登,登为升,考降谓魂神之上下。近:远近之近。无有近悔:不知是否近于咎悔?
(269)许诺:许诺者,宗人也。命龟:告龟以所卜之事。负东扉:皆靠东边之门扉而立,以俟龟之兆是吉是凶。
(270)作龟:即灼龟,谓以荆焞烧灼龟甲,视其纹路而定吉凶。兴:起也。
(271)旅占:三人共占之也。不释龟:复执之也。
(272)异爵者:公卿大夫也。
(273)众宾:僚友不来者也。
(274)卜择如初仪:另择日而卜之,礼仪与首卜一样。
【译文】
士丧之礼:须死于正寝之室,用一条被子盖住死者尸体。以一人为其招魂,招魂者服纯衣纁裳,其上衣和下裳的左边连在一起,并插其领于带间以固定;登上东面屋翼,站在屋脊中央向北用衣服招魂,喊道:“哎—某人(死者之名)回来!”连喊三次。进而将衣服从前面扔下,屋翼下面一人用衣箱接住,从东阶上堂用衣服盖住尸体。招魂之人从西面屋翼的北边下来。
用角质祭勺启开死者上下牙齿,用矮几拘正死者双足,用干肉、肉酱、甜酒祭奠死者。从东阶上堂,将祭品置放在尸体东面,又于堂上陈设帷幕。
然后向国君报丧。丧主站在西阶东面,向南嘱咐报丧者,并拜送之。
有宾客来吊唁,丧主要叩拜。
丧主进屋,坐在尸床之东。丧主之兄弟、堂兄弟皆面向西站在丧主之后。丧主之妻妾面向东坐于床西。大功以上亲属(如死者父兄姑姊妹等)在内室。小功以下亲属——其妇人在户外向北而坐,其男子在堂下向北而立。
国君派人来吊唁,要撤去帷幕。丧主到寝门外迎接,见宾而不哭;丧主先进门向北站在右边。吊者进门,从西阶上堂,向东而站。丧主进入中庭,吊者向丧主传达君命。丧主哭拜,叩首、哭踊。吊唁的宾客出来,丧主到大门外拜送。
国君派人来赠送衣衾,要撤去帷幕。丧主迎接国君之赠衣衾者之礼仪与迎接国君之使吊者之礼仪一样。赠衣衾者左手执衣领,右手执腰,入门上堂,传达国君命令。丧主叩拜赠衣者之礼仪亦与先前叩拜国君之使吊者之礼仪一样。赠衣者入内将衣衾盖在尸体上,然后出门。丧主拜送,其礼亦和先前拜送国君之使吊者一样,只有奉君命来吊禭的,丧主才出而迎、送,从西阶上、下堂。于是拜谢宾客,若有大夫来吊唁,要一一拜谢。在西阶下即位,面向东,不哭踊。大夫虽不致吊辞,也要请其入室。
大功以上的亲属赠送衣衾,不必使人传命于丧主,直接将衣衾陈列房中。众兄弟赠送衣衾,须使人到内室告诸丧主。丧主在内室确定位置拜谢,并将衣衾放在尸体东边的床上。朋友赠送衣衾,要亲自送进来。
丧主拜谢,并和先前一样置放衣衾。丧主退堂,只哭不踊。有司撤去衣衾,一如禭者左执领、右执腰,将衣衾拿回房中。
依照死者身份为其建铭。倘是不命之士,则用长一尺、宽三寸黑布一块,长二尺、宽三寸红布一块,并将其联结起来。进而于所联结部分写上铭文,称“某氏某之柩”。用三尺长的竹竿作旗竿,将其置于西阶上的屋檐下。
甸人(有司主管公田者)在两阶之间掘坎,坎偏于西阶一方;在西墙下用上块垒灶,灶口向东。用清水洗净新盆、盘、瓶、无足之敦和重鬲(罂),放于西阶下。
陈列衣服于房中,衣领向西,自南至北排列,不必两行。贴身之衣裳用帷幕之布。插发髻之笄用桑木制成,长四寸,绕于髻之中央以固发。为饭而设以覆尸面的布巾不凿孔。裹头的练帛宽二尺,长五尺,末端撕开以打结。塞两耳用新丝绵。蒙面,外用黑布,内用红布,一尺二寸见方;以絮充入缁表■里之中,并打上结。握手外用黑色布,里用橙色布,长一尺二寸,宽五寸,中间手握部分一寸见方,也以絮充入其中,并打上结。钩弦用玉制指套,放弦用两个丝绵指套,亦打上结。套尸体,上身用黑布套,长与手齐;下身用红布套,直至遮住两足。死者穿生时所衣之服三套:纯衣浅黄裳,白布衣素裳,有红色镶边的黑衣裳。黑带,赤黄色皮袜,竹制笏板。若是在夏天,就穿白色葛屦;若是在冬天,则穿白色皮屦。而屦(鞋)带、屦头饰和屦的周边皆用黑布,屦带系于屦后跟。其他众多亲属及庶兄弟赠送的衣物只陈放在房中,不用。
盛放三枚贝壳于竹器。盛放一豆稻米于竹筐。盛放用粗葛布制成的洗头巾一条、浴身巾两条于竹器。盛放梳子于籌筐。盛放浴后所穿之衣于箱子中。以上诸物皆陈设于西墙下,自南而北排列。
管人汲水于井,不解去井绳,将其萦绕于手。夏祝用盆向南淘米于堂上。管人登上台阶,不上堂,从夏祝那里接过淘米水,用鬲在以土块垒成的炉灶上煮着。夏祝又盛米于废敦之中,并将其置于盛贝壳的竹器之北。倘若国君赐士用冰以寒尸,可用承尸之盘盛之。死者生前之小臣侍从入室,用管人所煮之淘米水结死者洗头。丧主和众兄弟等都到户外向北而立,等候着。于是死者生前侍从给死者洗头、梳头,用巾拭干;又用浴巾洗尸身,用浴衣拭干。将洗过的水及梳、巾、浴衣等一并扔于甸人所掘之坎中。然后和往日一样为其修剪指甲、头发、胡须等。接着用发髻束发,插上发笄,穿上贴身内衣。完了主人入室就位。
商祝入室依次置放送终之服:纯衣浅黄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