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⑤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⑥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方针政策
①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②进一步营造平等竞争、共谋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支持人民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③要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
④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和社会安定团结。
(4)重大意义
①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到先进文化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飞跃;
②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从强调革命、斗争到强调建设、发展,再到强调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新的执政理念;
③是我国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这一非常关键的时期以后,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④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政党要长期执政,不仅要有经济基础、政治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还要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且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动的实际,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⑤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没有一个团结协调、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12根据材料分析党的建设的“两个伟大工程”【材料】
毛泽东1939年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一个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答案要点】
(1)“两个伟大工程”的区别在于:
①党的历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一个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发展成为掌握了全国政权并且要长期执政的执政党,由一个在计划经济和被封锁的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发展成为一个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②党的政治路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以推翻三大敌人为目的的阶级斗争的政治路线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路线,而且政治路线决定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
③“两个伟大工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在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中,领导人民群众对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战斗队;新的“伟大工程”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2)同时,“两个伟大工程”在本质上又是一脉相承的,即都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永远保持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3
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断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2)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强调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绝不意味着排斥其他阶级和阶层,也不是说我们党不能代表其他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方面,中国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最进步、最有活力和远见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利益与其他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我们党只有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同时又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我们党从来就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同时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革命就是救亡。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也就是代表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两个先锋队”本质上完全一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方面,始终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是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必要前提,只有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才能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并为之奋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只有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才能使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得到充分体现。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
14根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材料1】
主义初起时,大都是一种救时的具体主张,后来这种主张传播出去,传播的人,要图简便,便用一两个字代替这种具体的主张,所以叫他做某某主义,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
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是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
——摘自《三论问题与主义》《胡适全集》第21卷
【材料2】
我觉得“问题”与“主义”,有不能分离的关系。因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靠着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那么,我们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应该使他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作他们检验自己生活上满意不满意的尺度(即是一种工具)。那共同感觉生活上不满意的事实,才能一个一个成了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
——摘自《再论问题和主义》《李大钊选集》
【材料3】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问题1:分析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
问题2:根据材料3,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要点】
(1)胡适反对教条主义和绝对真理观,有其合理性,但是他把“主义”概念等同于教条,本身又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教条和偏见,要害是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指导思想,即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俄国的道路,根本改造中国,鼓吹实用主义的改良。
(2)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