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围,称少阳病。所谓三阴病,一般多是三阳病转变而来,特点是不发热,
证状表现虚寒现象,如腹满、呕吐、腹泻、口不渴、食不下等称太阴病。
如疾病出现脉象微细、四肢厥逆、怕冷、喜热饮,说明气血虚弱,称少阴
病。还有一类疾病多因误治,呈现上热下寒,忽厥忽热,饥而不思食,或
下利不止,手足厥冷,呈现寒热错杂现象的称厥阴病。上述按六经证候的
分类并不是孤立的六种证候群,而是它和人体脏腑、经络、气化各方面都
有机地联系一起进行观察认识的。从总的方面说,三阳表示肌体抵抗力强,
病势亢奋。三阴病表示肌体抵抗力弱,病势虚弱。六经病证的治疗,各有
一定治则。如太阳病按证候又有“中风”、“伤寒”、“温病”之分。凡
无汗、脉紧的,属表实,方用麻黄汤发汗,开腠理,驱寒邪。如脉浮缓,
有自汗,属表虚,则用桂枝汤解肌发汗。其他按证立方。属于阳明病的,
主要指胃有实热或邪热蕴里,又有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之分。前者身热,
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者,治疗以白虎汤清热保津为主。后者,证见身
烧壮热,或潮热,手足有汗,绕脐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故治疗以用
三承气汤攻下燥结为主。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以大、小柴胡汤为
主方。至于三阴病,因属虚寒、虚热之证,疾病起因多属寒邪直中少阴,
以及年老虚弱抗邪乏力之人,病情均较险峻。另一种则为传经之邪,因误
治而呈现的身体卷缩,手足厥冷、昏沉萎靡或下利不止,脉象不清等,亦
为危重之象。法以理中汤、四逆汤或附子汤为主方,取温通中阳和回阳救
阴之效。总之,张仲景六经证治,乃是在当时疾病流行之时,通过医疗实
践总结的一个热病治疗的总规律。

其次,《伤寒论》在辨证论治方面也有重要创造,这就是诊断疾病时,
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通称“八纲”,八纲中阴、阳
为总纲。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凡外感疾病,对身体壮实的
人来说,多邪从阳化,形成表、热、实证。而对身体虚弱的人来说,病邪
多从阴化,成为里、寒、虚证。

八纲辨证的诊断方法是应用“四诊”,即望、闻、问、切。从观察病


人面色、形体、舌质,聆听病人声音,嗅闻排泄物气味,询问病史,现有
病情,以及通过切脉、诊肌肤,了解病情的诸方面,从而取得疾病的深浅
程度(表里),病象的寒热、盛衰(虚实)印象,然后分别疾病所属三阳、三
阴的某一类型。张仲景《伤寒论》非常重视疾病的变化和假象。如一些证
状,类似实热证候,而脉却呈现沉细无力的,或如四肢厥逆者,而脉象却
呈现沉滑有力的,都是“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现象,《伤寒论》有
多条例证。另外,张仲景还认为在诊断病情时,脉象和证候要互相参证取
得病情依据,有时要“舍脉从证”;有时要“舍证从脉”。明代李中梓《医
宗必读》卷二称,“仲景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疼痛,当救其里,
用四逆汤,此从脉之沉也。”又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而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微汗之,。。从证不从脉也。”

再次,《伤寒论》在用药方法上是多种多样的,可归纳为汗、吐、下、
和、温、清、补、消八种方法。也可说是按照病情用药时的八个立方原则,
通称“八法”。针对不同病情,汗下,温清,攻补,消补,也可分别并用。
凡寒证用热药或热证用寒药,为“正治法”。如疾病出现前面所说的“真
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现象,可采取凉药温服,热药冷服,或者凉药中
少佐温药,温药中少佐凉药,这称为“反治法”。总之《伤寒论》一书所
体现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依据临床实际制定治疗方案的。有时先
表后里,有时先里后表,或表里同治,极为灵活变通。后世总结该书共包
括397 法,113 方。其中“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育阴清热”、
“温中散寒”等治疗方法,对后世学者有很大启发,得到广泛应用。宋陈
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也。”

《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另一版本。宋代校正医书局称两书“同
体而别名”。即两部书的书名不同,但内容多有相似之处。该书经宋英宗
治平三年(1066)校正后,在“序言”中写道:王叔和经手整理的张仲景著
作,恐怕在那竹简纸帛抄写的年代容易散失,所以又用《金匮玉函经》的
书名,写了这一别本,有“宝而藏之”的意思。这部书共8 卷,29 篇,115
方。卷一证治总例,卷二—四辨痉湿喝,辨脉和辨六经形证,卷七、八为
方。但此书在南宋以后又很少见到,至清康熙年间,何焯(义门)得到善本,
称此书为“医学之论语”,辗转流传至今。

再有《金匮要略方》(或称《金匮玉函要略方》或《金匮方论》)是校
正医书局在前二书之后校正的。该书在晋以后又曾散失。至北宋时,学士
王洙在馆阁发现一部分经虫蚀过的简牍,经考订,这些简文就是张仲景的
《金匮要略方》,于是抄录为3 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为方
论。由于该书并不完整,有的有方无证,有的有证无方。至校正医书局校
订本书时,在王洙整理基础上,又从前代署名张仲景的众多资料中加以拣
选成书,共25 篇,262 方。就中国现存古代医书而言,《金匮要略》所收
病种之多,论证之详尽,列方之有效程度,均为前所未有。名方如小建中
汤治虚劳,葶苈大枣泻肺汤治肺痈,括蒌薤白白酒汤治胸痹,苓桂术甘汤
治痰饮,茵陈五苓散治黄疸,薏苡败酱散治肠痈,至今沿用。剂型治法包
括汤、散、丸、膏、薰、洗、酒剂等多种。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该书和《伤
寒论》一样,没有古代封建迷信内容,完全摆脱巫术的羁绊,体现中国古
代科学的精蕴,这是极为难得的。另外,该书所论述的治病求本和预防疾
病的思想,对中国后世医学的发展也创造了良好开端。如“上工治未病,


何也?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未病”即言未病之前,应预防疾
病。既病之后,要考虑脏腑疾病的转变。以肝脾为例,要求医生必须掌握
病情,灵活用药。在用药方面,该书也有很多特点,如大、小青龙汤同治
溢饮。而葶苈大枣泻肺汤既用于痰饮,又用于肺痈。后世认为这是“异病
同治”和“同病异治”的代表性范例。至于药物的使用和配伍,也有特点,
如附子生用配干姜,取回阳救逆之意;而附子熟用又可止痛;麻黄与石膏
同用,既可治水肿,又可疗哮喘。这些用药经验,在东汉以前无书记载,
是张仲景在前人临床实践基础上,结合个人心得总结记录的。全书方剂用
药少者一二味,多者十余味,选药精凿,配伍周密,显示古代中医辨证施
治和临床用药的精思妙要。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下评称:“《金
匮要略》乃仲景杂病之书也,其论皆本于《内经》,而神明变化之,其治
病无不精切周到,无一毫游移参错之处,实能洞见本源,审察毫末,故所
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真乃医方之经也。”

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在我国目录学著作中还有很多记载,如《隋书·经
籍志》记载有《张仲景方》15 卷,《医方论》条下载:梁有《张仲景辨伤
寒》10 卷,《疗伤寒身验方》,《张仲景评病要方》1 卷,以及《张仲景
疗妇人方》2 卷等。20 世纪初,敦煌发现的卷子中,也有张仲景《五脏论》。
可见张仲景医名甚著,用他署名的医书不少,惜今均不传,无从知其内容。
署名王叔和撰次张仲景的医书最早见于《旧唐书·经籍志》,记载有“《张
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有“王叔和《张
仲景方》十五卷,又《伤寒卒病论》十卷”。这些有记载的书可能是宋代
校正医书局整理张仲景著作时的重要依据。

在唐代,《伤寒论》流传并不广泛,著名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中
有关伤寒论述,涉及张仲景的学说并不多,提到:“江南诸师,秘仲景要
方不传”。晚年著《千金翼方》时,才大量引述了张仲景的伤寒方论。宋
代叶得《避暑录话》说:“孙思邈为《千金方》时,独伤寒未之尽,似未
尽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论,后三十年作《千金翼》,论伤寒者居半,盖
始得之。”也说明孙思邈早年对于张仲景著作并不能轻易见到,或者领略
不深。至30 年后,见到仲景著作,才增加了理解,大量引用。这是当时印
刷术尚未发明,一些著作受历史条件限制,不能广泛流传的反映。其后,
唐代中期的王焘《外台秘要》也曾收录了不少张仲景医书的内容。宋初,
太宗赵光义诏修《太平圣惠方》(公元978—992 年编成),其中也收录了《伤
寒论》的许多内容,但都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归纳。如日本学者野渊■在
《中医临床》1978 年第11,12 期发表的“《伤寒论》的另一古本——淳
化本《伤寒论》”一文,就认为《太平圣惠方》卷八有关伤寒的条文,是
“反映宋校《伤寒论》原貌的一个确切资料”。可称“淳化本《伤寒论》”。
另外,10 世纪日本名医丹波康赖著《医心方》,也收入了“张仲景方”。
19 世纪时,日本还先后发现康平三年(1060)侍医丹波雅忠抄录的卷子本
《伤寒论》;以及康治二年(1143)沙门了纯依据唐人写本抄录的《伤寒论》。
两书均较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的《伤寒论》时间为早,内容也有不同。其
后,明初赵开美影刻宋本《伤寒论》后,该书才更广泛流传。上述书籍,
内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