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5 页。
吴瑭
王致谱
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约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生于淮阴
县;道光十六年(1983 年)卒。医学。
吴鞠通在少年时苦读诗书,希望通过考试中举步入仕途。在他19 岁
时,其父患病,求医诊治无效而死,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于是
立志学医。几年以后,他的侄儿又身患传染病,遍请当地名医诊治无效,
最后高烧并周身发黄而死。当时他初学医术,深深地感到,要治病救人必
须医疗技艺精通,从此更加刻苦学习。其时在江苏一带,苏州叶天士以擅
长治疗外感热病而享有盛名,叶氏的学术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吴鞠通26
岁到北京,在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时,有机会广览医籍,其中吴又
可的《温疫论》使他深受启发。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北京急性传染
病流行。他运用10 余年临床经验,并且结合医疗实践钻研医学理论,对吴
又可、叶天士诸家治疗外感热病经验学有心得,因此在这次瘟疫流行时救
治了无数患者,临床疗效较为满意。这时他决心着手撰写一部温病学专著。
在此后的5 年时间里,他参阅历代医学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
吴又可、叶天士等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建立了以三焦辨证为纲的温病学
说体系,在清嘉庆三年(1798)完成他的代表作《温病条辨》,全书6 卷。
此书刊行问世之后,受到医界重视,曾翻刻50 余次,传播广泛。吴氏著作
还有《医医病书》2 卷(1831)。另有《解产难》、《解儿难》各1 卷,
附于《温病条辨》之末,亦曾刊印单行本。他的医疗经验经过后人整理辑
成《吴鞠通先生医案》5 卷。
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完成及其学术成就的取得是有其学术背景的。
从17 世纪中叶,即我国明朝末年间,瘟疫流行猖獗。江苏医学家吴又可通
过精细的观察指出,瘟疫乃是感染天地间之厉气(也叫戾气),戾气是肉
眼不能观察到的一种传染疾病的病原体。此说为温病作为一门专门学问打
下了基础。明崇祯十五年(1642)吴又可写成《温疫论》。到了18 世纪
30 年代,温病学科又进入另一境界,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江南一带医学家积
累了丰富的治疗温病的经验,形成一个学派。他的治疗方药被江浙医家奉
为指南。吴鞠通就生活在孕育温病学说体系的江南之地,自然秉承了叶派
的学术体系;同时吴鞠通也吸取前辈临证经验。在临证用药方面,对温病
初起,多用轻清的“薄剂”,这一点叶、吴两家风格一脉相承。对外感热
病使用薄剂,是吴医(指以苏州为中心的江浙医生)一贯的思想,例如马
■、张璐、周禹载等都善用轻清之剂,均有不少临证心得。吴鞠通的临床
治疗经验和用药特色,源于其前辈医家。《温病条辨》书中阐明的以三焦
为纲的温病学理论,是以吴医为核心江南温病学家学术精华的总结,同时,
承继了宋元以降各家对伤寒、温病之论。叶天士在《临证指南》暑病门一
个医案中曾说:“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究三焦”,虽然河
间书中并无温病与三焦之说,但叶氏之语概括了刘河间之意。直到14 世
纪,我国元末明初时,王履才明确提出温热病和伤寒在症候与治法上都有
不同的特点,从此寒、温分立。王履认为伤寒为寒邪直伤三阴,故可用辛
热之药;而温热病则邪由内而达外,故禁用温热药。如果误用发汗治之则
可发生变症。温热病之邪“自内达外”是王履的创见,治法上主张用寒凉
和攻下。到了17,18 世纪,我国明末至清朝,由于许多传染病如霍乱、鼠
疫、猩红热、白喉等流行猖獗,其症凶险,因而温病成为威胁当时人群的
主要疾病,与此相应,研究温病治法,攻克温病就成了医学界的首要课题。
吴又可《瘟疫论》倡“厉气由口鼻而入”之说,指出温邪入膜原以至胃府;
它有别于伤寒,伤寒是由表而入,所以治法不同。杨栗山(晚年行医于江
苏溧水一带)著《寒温条辨》,推崇刘河间、吴又可。喻嘉言(晚年流寓
江苏常熟)为温病提出三个纲领(即以“冬伤于寒”,“冬不藏精”以及
既伤于寒,又不藏精为例),他以三焦为温病发病的主要部位。喻氏还阐
述“秋燥”症,增加了温病学的内容。苏州名医叶天士在前人的基础上大
大地丰富了温病治疗经验,并倡“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
他提出温邪所侵犯部位是气、血、营、卫,而三焦则为它们的通道。杨栗
山明确指出,温病是由口鼻入三焦。清代江苏医家对温病理论不断在实践
中总结,以叶天士为首的温病学派其学术思想体系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
吴鞠通吸取众说,进行比较系统地整理。
吴鞠通的学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著作《温病条辨》一书之中。
首先,吴鞠通认为:伤寒与温病,有水火之分。寒病之原,原于水;温病
之原,原于火。伤寒病之寒邪,是水之气,而膀胱者水之腑,寒邪先伤足
太阳膀胱经;温热病之温邪,是火之气,而肺者金之脏,温邪先伤手太阴
肺经,这便是伤寒与温病病机的最根本区别。由于吴氏是以这种分辨阴阳
水火的理论作为温病学说的主导思想,故采用三焦辨证纲领以别于伤寒六
经分证。吴氏所著《湿病条辨》前三卷即按上、中、下三焦立篇目。上焦
列治法58 条,方48 首;中焦列治法102 条,方91 首;下焦列治法78 条,
方64 首。他把风温、温热、湿温、温疫、秋燥等病,都分为上、中、下三
焦来论述。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纲领是他的学术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上焦
为湿病初期症状(类似于呼吸系统病变);中焦以邪入胃府为中心(类似
于消化系统病变);下焦则以温病后期以及误治产生变症为主(相当于机
体抵抗力减退而形成的虚弱症候)。在吴鞠通之前,叶天士提出温邪首先
犯肺,逆传心包,而肺、心包属上焦。叶、吴两家学术一脉相承,卫气营
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相辅相成,互为羽翼。吴鞠通概括其学术思想特点而有
别于伤寒者,谓“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及深,■横看;本论论三
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竖看”。六经为横指伤寒系寒邪自横侵袭,
由表入里,而温病于此有别,因而治法殊异。在此,吴鞠通囊括了宋元以
降关于寒、温之争,综合了王履、吴又可、杨栗山、喻嘉言、叶天士诸家
有关伤寒、湿病治法应予分家的主导思想。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建立了
以三焦辨证为纲的温病学说体系,书中论述精辟,系统而有条理。温病学
经历了宋元以降长时间的开拓、探索,经过清代湿病学说诸家的临床实践
摸索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吴鞠通在前人基础上整理总结,完成了
温病学说体系的树建。对此,吴氏自己曾作客观的评价:“诸贤如木工钻
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由于吴氏最后作这“一分”的努力,使之
圆满贯通,其功劳不可磨灭。《温病条辨》对后世医家如王孟英等有较大
影响。从医学发展史的眼光来看,温病学说至此总结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
证,它所论述的是传染病学总论而已,随着人们对传染病斗争的经验日益
丰富,医学将向攻克各个传染病、探索疾病预防治疗方法的方向发展。
吴鞠通对医学的贡献,还表现在他对温病治疗上的树建。后世医家认
为,吴氏《温病条辨》为治温病必读之书,中心在于其甘润以救阴液的治
法。吴鞠通用加减复脉汤作为甘润存津治法。复脉汤又名炙甘草汤,原是
张仲景用以治疗伤于寒邪而心气、阴液俱伤的方剂,吴氏化裁为治疗阴液
耗伤的温病,减去原方中辛温阳药,加上和阴之品(如白芍)而成为加减
复脉汤这张名方。同时吴氏还有一甲复脉、二甲复脉、三甲复脉汤等一系
列方剂,用咸寒甘润之法,治疗湿病而致阴虚不能潜阳,肝风内动,即将
发生痉厥等危重病情。吴氏创制的名方银翘散、桑菊饮,广泛应用于临床。
查叶天士散存的医案,其中常用豆卷、连翘、银花、桑叶等药,吴鞠通创
制上述汤方是在叶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的。吴氏指出:对于温热病,
“治上焦如羽(象羽毛),非轻不举也”,他和叶天士都善长用轻清“薄
剂”治病。
吴氏治学审慎,精益求精,为人谦逊,为医界所重。
文献
原始文献
'1'(清)吴瑭:温病条辨,向心堂藏板,1813。研究文献
'2'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第九章,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
阮元
傅祚华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亦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乾隆二十九年一
月二十日(1764 年2 月21 日)生于扬州;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十三日(1849
年11 月27 日)卒于仪征。数学、天文学。
阮元的祖父阮玉堂为康熙年间武进士,曾任湖南九溪营、河南卫辉营
参将。父阮承信,字得中,号湘圃,国子监生。阮元出生时家境并不很好。
10 岁之前即三度迁居。曾经“雨水积潦,屋壁倾坏,家中书籍湿烂殆尽”。
5 岁时跟母亲林氏学识字,6 岁就读塾学,9 岁起先后师从当地名儒乔书酉、
李晴山。
阮元乾隆四十九年(21 岁)中秀才,乾隆五十一年中举人,乾隆五十
四年中进士,随后入翰林院参与编定书画、校勘石经。以后数任学职:山
东、浙江学政,经筵讲官、兼管国子监算学,翰林院侍讲,兼国史馆总辑,
会试副总裁、总裁等。也多次领封疆: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湖广、漕
运、两广、云贵总督。最后以体仁阁大学士、经筵讲官致仕。后加太傅衔。
卒谥文达。阮元有四子:长子阮长生,曾官直隶清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