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康熙南巡,对河工成就非常满意。在山东召见靳
辅,慰问有加,赐以手书的《阅河堤诗》。又命靳辅将治河经验编纂成书,
以便后人借鉴,还亲自定名为《治河书》。

自此以后,靳辅除继续善后工程外,最重要的是开辟避开黄河航运之
险的中河工程。当时漕船出清口后,要上溯黄河200 里才能进皂河北上。
靳辅在陈潢的建议下,决定从骆马湖开始,在北岸的遥、缕二堤之间开新
河名中河,由清口斜对岸仲家庄通黄河。这样,漕船一出清口,只需溯黄
河数里就可由中河北上,不再受黄河风涛的威胁。工程从康熙二十五年开
始,直到康熙二十七年初才完成。

靳辅在黄淮运治理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治理下河问题上和康熙
本人以及直隶总督于成龙发生了矛盾。下河地区位于江淮之间运河段以
东,由于地势低洼,内水入海不畅,加以运河上的减水坝在汛期经常要放
水保漕运,使灾害更加严重。康熙南巡时曾发表意见,认为下河地区原有
入海故道,只要加以疏通就可以根治。负责下河治理的于成龙一心奉承康
熙旨意,主张疏浚海口。靳辅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盲从,经过调查,他指出:
下河地区地卑于海,疏浚海口反而会使海潮内侵,危害更大。应该沿海筑
堤阻挡潮水。以后他又提出可以在运河东堤以东再筑大堤一道,将运河减
出的水排入黄河,减少下河地区的来水。但这些方案都未得到康熙同意。

靳辅堵筑黄、运等堤决口后,原来被淹的大片农田得以涸出。为补充
河工经费,靳辅、陈潢商议:只按原来照章纳赋的田亩数交还原主,其余
农田都作为屯田,收入用于河工。由于豪强大户往往都有大量农田不照章
纳赋,这一方法将大大损害他们的利益,因而群起反对。加上具体经办人
员有勒索现象,百姓意见也很大。于成龙利用这一时机,联合大臣多人群
起攻讦。攻击靳辅治河劳而无功、河道大坏;借口屯田,盘剥百姓;违抗


皇帝旨意,肆意阻挠开浚下河海口等。靳辅虽然面见康熙,陈述于等陷害
排挤事实,仍于康熙二十七年三月经廷议被革职。陈潢更在削职后被捕,
冤死狱中。

不久,康熙派人查勘中河情况,回报中河内商船络绎不绝,极为通畅。
而漕运总督慕天颜不仅不允许堵塞骆马湖支河以增加中河水源,而且勒令
行走中河的漕船全部退回。康熙不禁大怒,命令提审慕天颜,追查主使人。
慕供出于成龙,于也承认了主使慕天颜与靳辅作对和无中生有攻击靳辅的
事实。靳辅蒙冤至此才真相大白。

康熙二十八年一月,靳辅随康熙南巡,建议加筑遥堤以防河决影响中
河航运。三月,康熙谕令吏部:淮安百姓众口称誉靳辅治河有功,念念不
忘。而且“浚河深通,筑堤坚固,实心任事,劳绩昭然”,应恢复原品级。

靳辅居家3 年,康熙3 次命其视察河工并曾面询治河事宜。康熙三十
一年二月,河督王新命因勒取库银被罢职。康熙命靳辅再任总河,靳辅以
年老多病推辞,未得同意。当时陕西发生灾荒,康熙命勒辅负责将截留的
20 万石漕粮运往山西蒲州贮存,以备赈济之用。靳辅圆满完成了任务,康
熙再次褒扬他实心任事。此时,靳辅因劳累已发病。十月,靳辅还上疏建
议加筑中河遥堤、增建闸门和放淤固堤等。又披沥直陈,叙述陈潢随自己
多年,很多重要工程措施都出自他的筹划,却不幸蒙冤去世,应为正名。
并请求恢复受自己连累的熊一潇、达奇纳、赵吉士等人职务。得到康熙的
同意。他又上疏,说明自己病情加剧,要求辞官。十一月十九日靳辅在官
署去世。康熙得知,“临轩叹息”。评价他“排众议而不挠,竭精勤以自
效”,“有大建树于国家”。

靳辅治河,解除了千百万百姓遭受的洪涝灾害,促进了社会安定。由
于他对运河这一交通命脉作了大的改建,在以后较长时间内确保了运输畅
通。

靳辅撰有《治河方略》(即前述《治河书》)和《靳文襄公奏疏》,
反映了他的治河思想及治理过程。靳辅的治河思想受陈潢影响,继承潘季
驯“坚筑堤防”、“束水攻沙”理论,但也有与潘不同的看法。在学习潘
季驯逼淮入黄、以清刷浑的同时,沿高家堰增筑减水坝,以削减淮河洪峰。
又在黄河南岸大修减水坝,一方面削减黄河洪峰,另一方面减下的水沿途
澄清后,又汇入洪泽湖以借清刷浑。对于海口的积沙,潘季驯认为可以听
由河水自行冲刷,靳辅则认为治水必须从下而上,“下流疏通,则上流自
不饱涨”。他还接受陈潢提出的流量概念,用以规划减水坝工程。

但靳辅、陈潢的治河工程,也有不尽人意之处。首先是没有考虑减少
黄河泥沙来源的问题,对徐州以上河南黄河修防也不够注意。另外,和潘
季驯一样,未能解决好淮水出路问题,使下河地区成为实际上的分蓄洪区,
长年饱受内涝之苦。

靳辅的人品,在和陈潢的关系上得到反映。陈潢不过是一介布衣,靳


辅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全部功劳归于自己。但他“非仅居功蔽贤之念不
忍萌,即引嫌避忌之私亦不敢计”。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巡视河工,靳辅
就曾介绍陈潢的情况。康熙二十六年,靳辅在奏疏中,谈及自己万一故去,
继任河臣一定要让陈潢辅佐。得到廷议同意,并使陈潢得任佥事。临终前
一个月,更毫不讳言“凡臣所经营,皆潢之计议,”将陈潢的功劳置于自
己之上。为自己的一生标上了值得称道的休止符。

文献

原始文献

[1](清)靳辅:治河方略,嘉庆四年(1799)刻本。
[2](清)靳治豫辑:靳文襄公奏疏,嘉庆年间刊本。
研究文献

[3]赵尔巽等:清史稿·靳辅传,《二十五史》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钱仪吉:碑传集,《清代碑传全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
[6](清)张霭生:河防述言,《治河方略》本,嘉庆四年(1799)
刻本。
[7]王永谦:靳辅治河述论,见《清史论丛》第6 辑,中华书局, 1985。
[8](清)国史馆: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

梅文鼎

刘钝

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今宣州)人。明崇祯六年二月
七日(1633 年3 月16 日)生;清康熙六十年(1721 年)卒。数学、天文
学。

梅文鼎生于宣城一个名门望族家庭,其远祖可早溯至北宋学者梅尧
臣,其曾祖梅守玉、祖父梅瑞祚均为明代地方官吏,其父梅士昌于明亡之
后隐居耕读,除经史外,亦广泛涉猎阴阳、律历等书。梅文鼎少年时代从
父亲和私塾先生罗王宾那里学到了一些天文知识。康熙元年(1662),梅
文鼎从师自号竹冠道士的宣城籍逸民倪正学习大统历法,同年撰成他的第
一部天文学著作《历学骈枝》。

成年以后,梅文鼎曾数度到金陵(今南京)访师会友。他与施闰章、
蔡■、黄虞稷、方中通、方中履、潘耒、顾昭、马德称、杜知耕、孔兴泰、
袁士龙、揭暄、游艺等学者都有交往,并与方以智、薛凤祚等人通信。康
熙十年(1671),方以智临终前曾来函索看其所著象数之书,可见此时他
已具有一定的学术声名。康熙十四年(1675),梅文鼎在金陵购得《崇祯
历书》一部分,同时又在顾昭家抄得穆尼阁(J N。Smogolenski,1611—
1656,1648 年来华)的《天步真原》和薛凤祚的《天学会通》等书,开始
系统地钻研当时传入的西方天文、数学知识。康熙十九年(1680),梅文
鼎将他撰成的九部数学著作合编成《中西算学通》初编,由蔡■作序并出
资刊刻(仅刊出六种)。

康熙二十八年(1689),梅文鼎来到北京,在大学士李光地家中教馆。
李本人及子钟伦、弟鼎征、门人陈万策等皆拜文鼎为师学习历算。在京期
间,他又受大学士徐乾学等人之邀,以布衣身分参与《明史·历志》的纂
写工作。他的学术交游也更加广泛,先后结交的京都名流有朱彝尊、阎若
璩、万斯同、刘献廷、陆陇其、徐善、黄百家等。本来他北京之行的主要
目的是会见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F。Verbiest,1623—1688,。。 1659 年来华)
并与之切磋学术,没料到南氏已在他北上的途中逝去。到京后,他曾与当
时在康熙身边讲授西方科学的传教士安多(A.Thomas,1644—1709)晤谈
历算。康熙二十九年(1690),梅文鼎接受李光地的建议,将其天文历法
方面的研究心得,以问答形式写成《历学疑问》一书,数年后该书由李光
地作序并出资刊刻。康熙三十二年(1693),梅文鼎离京南归。

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读到李光地进呈的《历学疑问》,对梅
文鼎的议论非常欣赏。康熙四十四年(1705)夏,康熙在南巡的归途召见
梅文鼎,连续三日在御舟中与梅文鼎谈论天文、数学,并亲书“绩学参微”


四字表彰梅的工作。后来康熙敕修《律历渊源》,特意召来梅文鼎之孙■
成任汇编官。关于音律学的《律吕正义》完稿之后,康熙还特嘱梅■成寄
一部给梅文鼎指正。

梅文鼎的晚年,主要在家著书,间或外出访书会友。康熙三十八年
(1699),他曾专程前往福建访书,得《古历列星距度》等珍贵抄本。当
年同里施彦恪撰“征刻梅氏历算全书启”时,梅文鼎已著天文、数学书籍
共80 种。康熙四十九年(1710),梅文鼎到吴门(今苏州)与陈厚耀、杨
作枚、秦二南讨论数学。康熙五十六年(1717),84 岁高龄的梅文鼎还到
金陵与年希尧讨论比例规问题,署名年希尧的《测算刀圭》一书大多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