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为一体的渔书,故为一本较为难得的养鱼专书。
《艺菊书》是一部种菊专书。全书包括贮土、留种、分秧、登盆、理
缉、护养等六目。本书着重于种艺之法,与以记载花品为主的宋代菊谱不
同,其价值也就在于此。

《西洋朝贡典录》是一本记载西洋地理的著作。全书分上、中、下3
卷,始自占城,终于天方,记载了西洋23 个国家和地区的方域、山川、道
里、土风、物产、朝贡等情况。每国(或地区)后面都附有“论”。黄省
曾写作此书的动机是出于历史的责任感。明代随着国力的增强,自郑和下
西洋后与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联系。黄省曾认为,如果不加以记述,这些事
将湮没无闻。因此,便搜集了一些随郑和下西洋的随员的著作,如《星槎
胜览》、《瀛涯胜览》、《针位》等书,按照典要的体例,使用规范化的
语言,走访前辈父老,核查文献书籍,前后7 次修改,于明正德庚辰(1520)
前后完成了本书的写作。《西洋朝贡典录》是研究明初远洋交通的重要资
料,书中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针位的记载,针位又称为针路。明代以后,
为了适应航海的需要,对于各地路程远近、方向、海上的风云气候、海流、
潮汐涨退、各地方的沙线水道、礁岩隐现、停泊处所的水的深浅以及海底
情况都要熟悉,这样就出现了不少相当于现代航海指南一类的书,总名为
针经。据明张燮《东西洋考》称“舶人归有航海针经”。黄省曾书中所载
针位,取材于《针位》一书,此书已失传。据考证很可能就是郑和下西洋
时舟师所用的,或其后整理出来的“针薄”。《西洋朝贡典录》部分地保
留了《针位》中有关航路的记载,是研究明初远洋交通十分重要的资料。

《西洋朝贡典录》可以考证明代的一些海外地名,并纠正过去记载的
错误。《西洋朝贡典录》还可以用来校正今本《瀛涯》、《星槎》书中不
少的文字错误和脱文。因为《典录》所据的《瀛涯》和《星槎》版本较早,
与现今通行本稍有出入,三书互校可以发现各自的一些错误。然而,《典
录》所采用的多是第二或第三手资料,作者对海外地理并不熟悉,虽然力
求严谨,也难免出现一些张冠李戴的错误。

《典录》作为一本关于海外各国风土的书,在当时并不多见。就是掌
管全国图书的秘书省也没有这类藏书,掌管外事工作的礼部也不过有些朝
廷聘书、名册、礼品之类。因此,《典录》问世以后,很快受到人们的注
意。黄省曾的同乡,《姑苏志》的作者王鏊,对此就有过很高的评价;黄


省曾的同乡友人、书法家祝允明曾为《典录》作过“叙”,对此书的内容
及写作方法,以及黄省曾的成就,均作了高度评价。

除农学和地学以外,黄省曾在医学和生物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他
曾得到过李空同的医学全集,还为托名汉代高阳人许负的“相法十六篇”
作序,表明他对马的外形学也有一定的了解。他还写过《兽经》1 卷,搜
集了古代辞书、神话传说、博物志、史书等文献中有关动物的名称、掌故
等项内容,并涉及到动物的分类、生态习性、役用价值、肉用价值等方面,
是一本古代的动物学书籍。总之,黄省曾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其特点
之一是对“名”学的重视,强调“名”和“品”,这与他从小精通《尔雅》
是分不开的。

文献

原始文献

[1](明)黄省曾:稻品,《夷门广牍》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明万历
刊本,1940。
[2](明)黄省曾:种鱼经,版本同上。
[3](明)黄省曾:艺菊书,版本同上。
[4](明)黄省曾:芋经,版本同上。
[5](明)黄省曾:兽经,版本同上。
[6](明)黄省曾:蚕经,《百陵学山》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刻本,
1940。
[7](明)黄省曾撰,谢方校:西洋朝贡典录,中华书局,1982。
研究文献

[8]加藤繁著,吴杰译:中国稻作的发展——特别是品种的发展,见
《中国经济史考证》第3 卷,商务印书馆,1973。
[9]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
史,科学出版社,1984。
[10]祝允明:西洋朝贡典录叙,见《怀星堂集》,文渊阁《四库全
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
[11]马欢撰,冯承钧校注:瀛涯胜览校注,中华书局, 1955。[12]
费信撰,冯承钧校注:星槎胜览校注,中华书局,1954。

李时珍

蔡景峰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正德十三年(1518
年)生;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卒。中药学、中医学、生物学。

李时珍祖辈家世已不可考。父亲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是当地名
医,享有盛誉,不仅精通医道,且有不少医学著述,其中可考者有《四诊
发明》8 卷,《人参传》2 卷、《艾叶传》(或称《蕲艾传》)1 卷,还有
《痘疹证治》、《四言举要》等多种。李时珍有一兄一姐。

李时珍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加之他自幼体弱多病,经常由父亲亲自调
治,因此对医药很有兴趣。然而,父亲却希望儿子进入仕途,改换门庭。
因而李时珍从5 岁开始,就学习儒家各种必读的经典,《四书》、《五经》
无所不读。嘉靖十年(1531),李时珍13 岁,由父亲陪同到黄州府(今湖
北黄冈)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参加乡试,但未
获成功。科举场上失利,使他决心从事医药事业,从此专心致志于医药。
他一边实践,一边研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他高明的医术在当地赢
得很高的信誉,还曾治愈蕲州富顺王、武昌楚王之子的病,因而声名大振。
在他27 岁左右时,被推荐到京城太医院任职。

尽管在太医院任职期间的境况不尽如人意,但他却有机会浏览学习一
些在民间难得的珍本善本医药书籍,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通过多年的
临证实践,李时珍发现历史上本草著作中存在着许多错误和混乱的内容,
而治病救人主要依赖药物,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他下定决心重新编纂一
部全面的、内容丰富的本草书。因此,他在太医院任职一年后,即辞职返
归故里,从事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本草学著作。通过10 年读书钻研兼临证实
践,借助太医院任职期间取得的大量珍贵资料,以及其后遍访全国各地药
材产地的实地调查,还亲自进行各种医药原理的试验,前后花费约30 年时
间,参考了800 余种文献材料,三次彻底修订原稿,终于在1578 年前后写
成不朽的《本草纲目》。李时珍的科学思想、学术成就基本上都体现在这
部巨著中。除了《本草纲目》以外,他生平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
湖脉学》以及《命门考》、《濒湖集简方》、《濒湖医案》等书。

李时珍生活在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明朝时期,当时社会生产力进一步
发展,农业、手工业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中外
的商业贸易、文化医药往来日益频繁,空前发展。郑和作为我国的和平使
者,七次到南洋、南亚、中东直至非洲30 多个国家,从而输入相当多域外
物产,其中就有众多的药物。这些对于医药学,尤其是药物学的发展,提
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一些药物学著作业已不能满足需要。这些都成为李


时珍在本草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客观条件及社会背景。

1.在药物学方面的成就
李时珍在药物学方面的成就,集中体现在《本草纲目》一书中。首先
表现在药物学丰富的内容上。中国古代本草学研究的对象,从一开始就是
自然界现实存在的各种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及矿物,它的博物学性质是
十分明显的。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为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学著作,载药
367 种;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内容逐渐增加。南北朝时期,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载药760 种,增加一倍,唐代苏敬主编的《新修
本草》载药850 种(一说844 种),宋代的《开宝本草》载药1082 种,苏
颂的《图经本草》载药730 种,而影响最大的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已增至1746 种。李时珍汇集其前代各种本草书中所载药物1518 种,主要
取自《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本草拾遗》、《开宝本草》、
《本草图经》及《嘉■本草》,新增374 种,使总记载药物数达1892 种,
成为我国古代本草史上记载药物最多的一部著作。《本草纲目》是一部内
容极丰富的博物学著作。王世贞在序中誉之为“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
其编著思想,是受印度耆婆及唐代孙思邈的世间万物无不可以为药思想的
影响,认为本草之书,不厌详尽,虽冷僻的也不能遗漏。

《本草纲目》的分类学是比较先进合理的。全书分为16 部,60 类。
传统上,本草学有两大分类系统,一是《神农本草经》的上、中、下三品
分类法,以药物的作用性质进行归纳,这种方法较原始、粗犷。另一种方
法是按药物基原的自然性质来分类。从南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开
始,采用这种方法,其后的本草著作多采用后一种分类法,但大多数仍是
两种方法相结合,即每一类自然药物,再分上、中、下品叙述。如《本草
经集注》共分为7 大类,各类又分3 品;《新修本草》分为9 类,仍各分
3 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分为10 类,也加入3 品分类法。《本草纲目》
的分类方法是划时代的。全书共分为16 部,60 类。植物药计有草、谷、
菜、果、木 5 部,下分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
类、杂草,麻麦稻,稷粟、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