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整地保存下来。所著《药类法象》、《用药心法》收于王好古的《汤液
本草》书中。主要理论认为:天地、阴阳、六气(风、寒、暑、湿、燥、热),
可以归纳为:温、热、寒、凉四气。温热为天之阳;凉寒属天之阴。五味,


辛、甘、淡属地之阳;酸、苦、咸属地之阴。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
薄则通,如酸、苦、咸、平类药物;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
如酸、苦、咸、寒类药物。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如辛、
甘、温、热类药物。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如辛、甘、淡、
平、凉类药物。这样将药物按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分别应
用。该书还指出,药物具有的性能是: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药平
降,甘寒泻火;苦寒泻湿热,苦甘寒泻血热。五味作用,苦泄、甘缓、酸
收、咸软、淡渗泄、辛散。李杲还认为治病应知标本,“外为标,内为本;
阳为标,阴为本”。凡人身脏腑阴阳、气血、经络之病,各有标本。治病
者必先治本,后治其标,疾病方可痊愈。他还按张元素药物“归经”之说,
指出:如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阳明用白芷,少阳用柴
胡,太阴用苍术,少阴用细辛,厥阴用吴茱萸。如顶颠痛,须用藁本,去
川芎。如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等等。其他,如治腹痛,心
下痞、腹胀、虚热、胁下痛、脾胃受湿、滞气、滞血,用药均有一定规律。

同时,李杲用药秉承张元素学说,很讲究君、臣、佐、使。如《用药
心法》中说:“凡解利伤风,以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辛甘发散为
阳,风宜辛散,防风味辛,治风通用,故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
又说:“凡解利伤寒,以甘草为君,防风、白术为佐,是寒宜甘发也。”
以伤风、伤寒之证不同,用药君臣亦有区别。用药分两,君药分两要大,
其他次之。至于药物炮炙,用圆(丸)用散,汤液的煎造,以及昆虫、草木
采取时间,亦均论述。对于用药方法也讲到“病在心上者,先食而后药;
病在心下者,先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者,宜饥食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
饱食而在夜。”这些都是重要的经验总结。

2.建立内伤学说
李杲生活年代正值金元战争期间,金哀宗正大九年,改元开兴元年,
又改天兴元年(1232)之际,金朝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被元兵围困半个
月。解围之后,人民患病者多,既病而死者接踵不绝。根据记载,当时都
城十二座城门,一连三个月,每日送出死者,各有一二千人,前后共有百
万之众,这是历史上记录的一次大的疾病灾疫。李杲目睹了实际情况。当
时这些疾病患者,多按外感风寒治疗。有的使用发表之剂,结果病患者大
都转为结胸发黄之症,辗转死去。因此,李杲考虑到战争期间,人们起居
不时,劳役频仍,寒温失所,朝饥暮饱,以致胃气亏乏。解围之后,一旦
饱食太过,因胃气亏乏太久,兼以营卫失养,反而不能承受,如果调治失
宜,便可促成死亡。根据以上情况,他认为外感病与内伤病必须详细分辨,
外感之邪为风寒之邪,可以伤及筋骨受病;内伤之病为饮食不节,劳役所
伤,所伤在于脾胃之气。脾胃之气不足,可以促使无形元气受病。元气主
卫护周身,如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故不堪再受风寒侵袭。疾病
之由,表面看类似外感,实际却是内伤脾胃。外感证状:发热恶寒,或寒
热并作,口鼻之气壅盛有余,手背热,手心不热、头痛不止,邪气传里则
有渴。内伤之证:多燥热,咽膈不通,口鼻之气短促,手心热,手背不热,
时而头痛,食不知味,亦有渴,怠惰嗜卧,四肢沉困。凡此诸种不同证象,
有时只在疑似之间,如果不仔细分辨,则很容易出现误诊。外感伤形,内
伤伤气。凡外伤之病,皆属有余之病,主实;内伤之病,皆属不足之病,


主虚。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治则不同。李杲指出:“伤外为有余,
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汗之、下之、吐之、■之皆泻也。
温之、和之、调之、养之皆补也。”“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
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难经》云: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
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因此,内伤外感不容混同。

李杲的内伤学说主要是他在战争时期临床独有心得的总结。他拟定的
补中益气汤(黄芪、甘草、人参、当归身、桔皮、升麻、柴胡、白术)和升
阳益胃汤(黄芪、半夏、人参、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桔皮、茯
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等方,均取甘温除热、温养脾胃、扶养元气
为主,为治内伤病的主方,深得后世医家称赞。明王纶《明医杂著》卷一
称:“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把内伤学说与张仲景外感学说并论,
可见对李杲内伤之说的重视。李杲曾在战争中著有《内外伤辨惑论》一书,
详细记载了他的认识过程。但是,该书著成后并未立即问世,自序记载,
该书是在壬辰(1232)围城以后16 年,即1247 年才发表的。这可能是李杲
著成此书后,深恐其学说并不成熟,在以后又经过多年临床反复验证,确
信他的学说可以成立,对济世活人确有效果,方始发表。

3.发扬扶护元气和温养脾胃学说
李杲提出内伤理论,还曾著有《脾胃论》一书,专门论述人体元气与
脾胃之关系。实际上,该书可视为《内外伤辨惑论》的补充。由于该书以
《脾胃论》为书名,更加强调了李杲对脾胃作用的重视。李杲的好友、著
名金代文学家元好问为《脾胃论》所写序称:“。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
有余不足,世医不能辨之者,盖已久矣。往者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
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皆谓由伤寒而殁,后见明之辨内外伤
及饮食劳倦一论,而后知世医之误。学术不明,误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
明之既著论矣,且■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著《脾胃论》叮咛之,上发
二书之微,下祛千载之惑,此书果行,壬辰药祸,当无从而作。仁人之言,
其意博哉。己酉七月望日,遗山元好问序。”己酉年为1249 年,时金已亡
18 年。序中明言《脾胃论》之作是“上发二书之微”。所谓二书,一指《内
外伤辨惑论》,一书或指李杲在1238 年所著的《伤寒会要》,该书亦为元
好问写序,内中提到:“壬辰之兵,明之与余同出汴梁,于聊城,于东平,
与之游者六年于今,。。”但此书已佚,无从知其内容,大约仍为阐发其
内外伤之学说。故此元好问认为《脾胃论》是前述二书的补充。

李杲《脾胃论》共三卷,包括“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胜衰论”、
“肺之脾胃虚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阴阳升降论”、“饮食伤脾论”等。书
中指出“人以水谷为本,人之元气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
养元气”。人不能断绝水谷,断绝水谷则胃气不生,五脏无由通利。所谓
胃气,包括人体之清气、荣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都是胃气的别称。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上归于肺,通调水
道,下输膀胱。李杲强调:“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少,而
生大热。”“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反过来说,如“形
体劳役则脾病,病脾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
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由此可见,脾胃之作用非常重要。脾胃


虚弱总会影响人体阳气不得生发,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人之百病,皆由
脾胃虚弱所生,故治疗必须重在脾胃。

李杲在《脾胃论》一书中共列古方和他研制的方剂共40 余方。均以调
理脾胃功能为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对于他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所拟
定的补中益气汤的方药组成、用法加减有更为深刻的分析,所列加减法达
25 条之多,足见该书虽然晚出,但已进一步融合了李杲晚年之用药心得。
李杲还在此方基础上,又拟制了调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等方,进一步阐
发了他的益气养脾的理论。他在书中还辟专章写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
论”、“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调理脾胃治验”等节。另外,他
在“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一节中指出:“大抵胸中窒塞烦闷不止者,
宜吐之耳!”若“脾胃之气先已不足,岂不因此而重绝乎!”意思是说,
凡脾胃之气已虚,如再用吐法,则只能使病情加重。李杲这一认识是对金
代张子和曾倡吐法论述的补充。

综上可见,李杲医学学说是在其师张元素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自
己临床体会而建立的。他的各种著作,确乎发展了张元素的医学学说,并
把医学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四库全书总目·兰室秘藏》条称:“东垣发明内伤之类外感,实有
至理,而以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脾虚损论一篇,极言寒凉峻
利之害,尤深切著明,盖预睹刘张两家末流攻伐之弊,而早防其渐也。。”。
这些评述都说明李杲学说在后世所引起的重视和影响。后人根据他温补脾
胃理论,称之为“补土派”,列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李杲著作还有《医学发明》,《活法机要》等。另有《东垣试效方》9
卷为弟子罗天益摘编。《食物本草》虽署名李杲所编,实为伪托之书。

李杲弟子罗天益字谦甫,曾师事李杲,所著《卫生宝鉴》一书共24
卷,包括药误永鉴名方类聚、药类法象、医验记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