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扫描西部-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乎预料,来这里参加婚礼的人居然有三四百,这要占全乡总人口三分之一左右。他们是怎沟通结婚信息的呢?原来在一个多月前,小伙子们就骑着马到各户传达喜讯。也许是他们过分地离群索居,更为珍惜相聚的机会,一经接到通知,便争相前来。使得冷清的恰瓦勒,顿时热闹非凡。    
    恰瓦勒共有四五间用茅草和树枝搭起的棚子,里面容人有限,其他二三百人只好聚集在附近的几棵胡杨树下。小伙子们最为活跃,他们先是在沙地上赛马,一个个奋力竞争,都想抢在最前面。助威者震天的喊声,更是打破了大漠的静寂,好不热闹。继而,他们又聚集在胡杨树下,弹起热瓦甫,跳起欢快的舞蹈。棚户里,年纪大的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可口的手抓羊肉,喝着香茶,眉宇间无不展露出喜庆的笑容。    
    对我们来说,最引人注目的是已婚妇女的服饰,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多么有趣,她们虽然都是维吾尔族,却和通常的维吾尔族服装有异。妇女们头上披着长白纱巾,顶端置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塔里拜克”的装饰性小帽,它小巧玲珑,戴在头上犹如精美的茶碗倒扣。身上的衣服更具特色,长袷袢以黑布料为底,胸部各有依次排列的7条对称的天蓝色条形图案。领、袖、底部镶有同样颜色的绸边。据传说,这种特有式样的服饰是古代打仗、狩猎时穿的一种箭服,两侧的7条图案原是箭袋,后来演化为现在的装饰性图案。    
    我们这些探险队员做为远道而来的尊贵的客人,被请到一间铺有毛毡的棚子里,吃起了香喷喷的手抓羊肉和清甜可口的西瓜。适值副乡长买吐尔迪·买提努尔也赶来贺喜,我们请他讲讲克里雅人的过去和现在。追溯以往,他说2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里,再远的历史就不得而知了。现在呢?这位副乡长谈到,这里的群众生活受到照顾,吃粮由政府解决。居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忧无虑地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    
    离开恰瓦勒时,我们觉得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见到新娘。因为按照当地的风俗,婚礼上,新娘不能与远方的来客见面。我们也的确够“远方”的,不仅有来自北京的,还有来自日本东京的。


第三部分 衰败的胡杨第13节 骆驼的脾性

    越野车停在达里雅布依不再开动,探险队四外考察时,只有以骆驼代步。    
    我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庞然大物,只在一些文章里,看到人们赞美骆驼是忍饥耐渴、不惧风沙的沙漠之舟,还有叮当作响的驼铃声,在静寂而又浩瀚的沙漠中,如何悦耳悠长,充满诗意。    
    但是,当我看到一峰骆驼把日方队员井坂义雄教授扔下来摔个半死,才晓得骆驼并不那么驯服、可爱。与它相伴还有危险。    
    那天,井坂义雄、小泉弥生等队友要去3天才能返回的马坚勒克故城考察,探险队租用的供他们代步的10峰骆驼待命在探险队的帐篷旁。井坂的坐骑一开始就不太顺从,维族驼工边嘘!嘘!嘘地叫着,边示意它跪在沙地上,以备井坂教授骑上去。而它却傲慢地扬起长长的脖子,就像没有听见。直到驼工气急地双手使劲向下猛扯缰绳,并踢它的前膝,这峰骆驼才呼啸着响鼻很不情愿地跪下了。    
    年近六十的井坂教授,中等身材,平时总是斯斯文文的,待人友善而又不爱言语。作为日本法政大学教授,他常给随队的学生们做出好榜样。最让人难忘的是,一次,探险队离开克克几格达营地时,队员们都钻进了各自的越野车,惟有他在荒甸子上拣扔掉的罐头盒、矿泉水瓶等杂物,然后挖个坑埋起来。目的是人走地净,维护环境清洁。    
    不过,斯文的井坂,此时绝没有想到遇上了格外捣蛋的骆驼。他见骆驼伏在地上,便放心地跨了上去,还未等抓住驼峰的长毛或鞍子,这峰骆驼不等驼工下口令,便猛地窜起,井坂教授猝不及防,被扔向空中,然后屁股朝天栽了下来。顿时,紧闭双眼倒在沙地上,把队友们吓得以为他从此会走上西天路。    
    通过急救,井坂醒了过来。是软软的沙地救了他,仅造成他颈部严重挫伤。倔犟的他,不顾众人劝阻留下,缠好绷带,歪着脖子执意与我们一道出发了。从此,我对骆驼格外提防,怕它给我也造成不幸。    
    我随另一考察小组骑骆驼去探险。我的坐骑高大强壮,双峰凸立,驼毛呈红黄色,一派威风凛凛的样子。我不知道,驼队的10多峰骆驼中,为什么唯有它的缰绳是铁链的?为什么偏偏把它放在队尾?说真的,我由此怀疑这峰骆驼不大老实。    
    果然如此,在经过红柳林和芦苇丛时,别的骆驼都能顺从地跟着队伍亦步亦趋,惟有这个馋嘴的家伙,为掠吃枝条和嫩草,一会猛抢前一步,一会又猛停一步。我怕掉下来,左手握住驼峰的长毛,右手抓紧鞍木,以至手心出了汗,也不敢有所放松。此时,我是多么盼望下到地面上,让紧张的神经松驰一下。然而,遥远的目的地还有二三个小时才能到达。    
    “骆驼的脾性是胆小、易惊,大家骑在上面,不要招惹它。”行前,驼工这样告诫我们。    
    我相信这是忠告。我们考察队副队长周兴佳讲过,他1991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就被骆驼踢晕过。那是他协同几位队友,从达里雅布依附近的克里雅河河谷向西作百里横穿。另外一部分队员在横穿目的地——和田河某点迎候。经过近十天的煎熬,周兴佳一行到达了和田河。当他们在骆驼上见到了迎候的队友们,身穿猩红色考察服的周兴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从骆驼背上跳了下来。这刺目的衣服突然在骆驼眼前出现,它惊慌了,抬起蹄子朝周兴佳踢去。他躲避不及,腿上重重挨了一蹄,顿时昏了过去。待周兴佳慢慢苏醒过来,队友们无不为他感到庆幸,若这一蹄子碰在他的脑袋上,肯定要“光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    
    骆驼的确易惊和胆小。一次,我在队尾看到前面的队友骑着骆驼,同脚下的星状沙丘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便想摄下来。抽出手按动傻瓜相机,“吱”地一声快门响,引得骆驼竖起耳朵,惊恐地瞪圆眼睛回头看我,从此,我再也不敢乱说乱动。    
    不过,我也做了防范,如果它因惊吓狂奔起来,我就看准机会,从它高高的背上跳下来的。为应急保证行动灵活,我把斜挎在肩上的挎包摘下,放在骆驼背上,遇到意外,我可以没有牵挂地迅即离开驼身。我不知道,我的这个应急行动是否行得通,毕竟,这是我第一次与它打交道。骑骆驼无享受可言。骆驼步子大,骑在它的上面,总是让人往前先送肩后送肚子,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一天下来,我和几位队友的臀部被磨出了水泡,下驼走路,腿成圈状,如同患了痔疮。


第三部分 衰败的胡杨第14节 艾山·加力雄

    火红的太阳从沙海的东方缓缓升起,露营的驼队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早晨。    
    伏在沙地上,围成了半圆的十几峰骆驼尽管已经醒来,伸长脖子、瞪大眼睛漫无目的望着四野,但没有主人的命令,它们是不敢站起的。艾山·加力雄老汉第一个从骆驼中起来,掀开毡子,披上衣服,戴上他心爱的软沿布帽,边喝水边啃着馕,每一口咀嚼都牵动着他满脸的皱纹。艾山·加力雄记得,为保证中日考察队员的用驼,他和他的同伴们从于田县兰干乡家中出来,已经半月有余,估计还得十多天才能回到温暖的家。    
    探险队又要出征了。骆驼是高大的,即便跪在地上,也不是一抬腿就能跨上,这不,身体矮小的日本女队员田中千春扶着驼鞍,上了几次,也没有坐到驼峰中间。维吾尔族驼工艾山·加力雄老汉见状走了过来,轻轻架起她的臂膀,田中千春小姐才乘势骑了上去。驼队出发了,伴着声声作响的深沉的驼铃声,向大漠深处走去。    
    我身处驼队的尾部,看到牵着驼绳走在队伍前面的艾山·加力雄老汉,眼中充满爱怜的目光,几次回首观望,原来他被田中千春这位日本姑娘头上的破草帽所吸引。的确,田中千春的草帽破得连乞丐也不会要。帽檐被5条刀状的口子分割开来,片片形同鸡翅膀,随着骆驼的每一步跨出,“翅膀”就胡乱地颠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灼热的阳光,借机穿过帽沿的裂口,投在她丰满的脸蛋上,把这位21岁姑娘原本白皙的面庞,晒得黝黑黝黑。    
    帽子尽管坏得严重,田中千春小姐仍舍不得扔掉它。因为这顶饰着紫白斜纹相间饰带的草帽,前些日子为她抵御过毒辣辣的阳光,使她同队友们一道,首次成功地漂流了发源于昆仑雪峰的克里雅河,泛舟149公里,直至河流无力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龟裂的河床上消失。从此,玉带般的克里雅河,以及沿岸片片芦苇和粗壮的胡杨,成了她最美的中国梦。现在,她怎敢随意扔掉草帽,陆上考察又在继续,炎炎的烈日下,她没有别的帽子可供替用,再破也得顶着。    
    中午休息了,年近六十,面呈紫铜色的艾山·加力雄老汉,从头驼到尾驼,挨个让它们跪在沙地上,安顿好后,才在沙丘上坐了下来。这时,他打开了一片布包,只见面里有个西瓜,以及一些葡萄干。老汉掏出刀子剖开西瓜,招呼田中千春和其他队员过来吃,她听到后微笑着并肩跪在他的身边,高兴地捧着一角西瓜吃了起来。这时,老汉一手轻轻地摘下田中千春的草帽,一手脱下自己的软沿布帽,戴在她的头上,说道:“姑娘,你的帽子已遮不住阳光,戴上我的吧!”翻译把老汉的话说给田中千春,她惊喜地边频频朝老汉顿首,边用生硬的中国话说“谢谢!谢谢!”    
    一阵风吹来,放在沙面上的草帽滚动了,老汉顺势一把抓住。帽子虽破,上面的饰带是好的,他解了下来。正当大家不知作何用时,他拢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