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节 药物养生(2)
白酒
大量和无节制地饮用白酒,会使肝脏发生酒精慢性中毒而引起许多病症。男子会造成性功能减退,女子则会出现月经不调、停止排卵、头发枯黄、性欲减退等早衰现象。
按《易经》观点,酒属水,如果过盛为凶水,凶水生木,故木有病;水制为酒后其质已变,人饮酒后产生大量热能,温度一高,水质变火,木生火为泄、为病。
腌制食品
腌制咸菜中含有硝酸盐,腌制不透时其含量更大。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硝酸盐可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毒害身体。因此,食用腌菜应适可而止。
按《易经》观点,菜为木,腌制后为凶木,木克土,土为肠而致病。
药物可以养生
茶
据专家介绍,茶可以延缓衰老。
茶是人们喜爱的日常饮品,将药料与茶叶共轧成粗末后,酌加黏合剂制成颗粒剂或块状,以沸水冲泡饮之,可以起到饮茶疗疾的作用。
虫草速溶茶:治疗体弱多病,年老神衰,脏腑机能减退。
问荆茶:具有活血化瘀、清热除湿之功效。主治动脉硬化、高血脂症。
减肥茶: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冠心病。
生脉茶: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气血两虚,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四君子茶:具有益气强身、健脾养胃之功效,用于年老体弱,倦怠乏力,面色无光,脾胃气虚,大病初愈,四肢无力。
中成药、西药
中成药、西药对于久病者、年老的人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决不要依赖药物。
目前大量维生素、抗菌素、保健品、长寿补脑的胶囊、针剂广告铺天盖地,人们的健康全靠药物来保证,这种保健治疗的习惯使人们失去了自我养生的意识,失去了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据统计中国人用药是日本的50倍,是美国的100倍。中国用抗菌素占总药量的50%,西方国家占10%。
保健品同样也不能长期服用,它会使你失去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家中的药瓶、药袋不要到处乱放,不但影响风水,而且给人一种不好的负面感觉。
第二节 经络养生
第二节经络养生
本节提要:
中国古老的经络养生法,实际上就是《易经》的阴阳五行原理在人体的应用。经常进行经络的调理,对养生有很大的作用。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指导着我国针炙、推拿、按摩及中医各种临床实践。认识和掌握经络在人体中的分布,运行线路及主要功能等情况,将对保健养生起到很大作用。经络养生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
经络养生也是一种价廉物美、简单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的方法。
按中医经络原理来养生,符合阴阳五行学说。经属阳,络属阴,经又分阴经、阳经。因此用经络调理身体阴阳失调部分,就可以起到养生作用。
中医里的“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中医里的“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二者相互交叉,紧密相连,将人体各部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中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内属脏腑为阴,外络肢节属阳。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正经”。
经络生理功能及应用
联系脏腑,沟通肢窍
经络中的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纵横交错,入里入阴,出表出阳,能上能阳,达下达阴,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活动保持着阴阳协调统一。
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气血的温养濡润下,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作用,使体内脏腑、体表、五官、九窍、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协调一致,这些均依赖经络传输运行来完成。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经络行气血而营阴阳。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调于五脏,和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入侵。
反映病理变化
经络是人体内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输的途径,具有反映疾候的特点。在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线上出现明显压痛或结节、条纹状反映物以及相应部位的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
辨证归经
通过辨析患者体征及相关部位发生病理变化的症状,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
指导治疗
通过针刺、艾灸、推拿、按摩等手段,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观点,说明保持经络通畅是预防疾病的首要前提。在现实生活中,如散步、跑步、游泳、跳舞、意念入静及各种体育运动等均可使经脉疏畅,运行通达各脏器,从而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第三节 修练养生
第三节修练养生
本节提要:
修练养生,实际上就是阴阳五行气运的修练,要求阴阳平衡,五行互补,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修心练气也是一种求得五行平衡的方法,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都有记载。
文句中很多带有“气”的词句,如:
书生气、沉住气、气昂昂、气不过、气冲冲、牛脾气。
常用词:
气质气功元气气度气概气量气息气数气派
气氛运气福气和气喜气气色傲气骨气正气
气节志气豪气才气打气斗气气焰火气晦气
娇气景气手气客气口气语气老气土气受气
小气气虚(贫血)
还有大量的成语:
理直气壮气味相投扬眉吐气气冲霄汉气贯长虹
气吞山河气壮山河血气方刚低声下气一气呵成
一团和气精神焕发气冲斗牛气贯丹田养精蓄锐
精神压力大说话费精神
练气,不但中国有,外国人也不例外。
练功方法很多,可以寻求自己适合的一种。
第一节 心态养生(1)
第三章心旷神怡疾病难存
第一节心态养生
本节提要:
养生第一要务是心态,“心态平和,则正气存内。”即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很多,如果以《易经》的阴阳五行平衡的观点去看问题,去处理问题,即可达到养生之效果。
心口不一会让你生活得很累。
著名中医孔令诩教授认为,养生第一要务应该是养心。他说:“《内经》有这样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也就是说心态平和,则正气存内,那么你抵御外邪的能力就强,保持健康的机会就大。”不管健康的人还是身患疾病的人,心态都是第一位的。一份愉快的心情胜过十剂良药。专家研究发现那些肿瘤患者,凡是比较乐观、放得开的人,活的时间就长;而越是害怕紧张的人,越不利于他的病情好转,也越容易出问题。从长寿人群看,尽管居住的环境,个人的饮食习惯各式各样、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是心胸豁达、恬淡的人。从对长寿老人的报道看,百岁老人很少有脾气急躁,一点就着的人。为多大的事生气胸怀就有多大,胸中有什么就看见什么!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大家都应用心做事,用心做人,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为使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11个要诀
1。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
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长短,不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不可随便批评别人,还要能够接受批评。
2。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把自己的目标和要求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
3。偶尔也要屈服
一个做大事的人处理问题时,要从大处着眼,心胸开阔。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事上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4。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
勃然大怒时,就会做出许多蠢事,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制怒。
5。暂时避开
在遇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些喜欢做的事(注意力转移)。
6。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
心理学家发现,忧虑、精神崩溃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面对着许多急需处理的事情,精神压力太大。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就不要同时处理几件事,以免弄得心力交瘁。
7。找人倾吐烦恼
把所有的抑郁埋藏在心底只会使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及时告诉你的知友、师长,心情就会顿感舒畅。
8。为别人做些事
帮助别人不单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还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获得珍贵的友谊。
9。对人表示善意
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平静。
10。娱乐
这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娱乐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舒畅。
11。少用贬义的、消极的、否定的词语,多赞美、肯定和表扬别人。
培养积极心态15个妙法
1。享受幻想之乐。
2。把房间打扫整洁;穿鲜艳服装。
3。翻翻影集。
4。欣赏书画。
5。打个电话给很久未联系的朋友。
6。读几则幽默笑话。
7。听喜欢的老歌。
8。看电影、影碟。
9。与孩子共度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