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59-爱的觉醒-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这个可能性?探索这些事都算是冥想所要下的工夫。如果你告诉自己说:“我将一点一滴逐渐消解掉自我的活动。”这种想法便是你的局限之一,而你竟然还乐在其中。一旦引用了“逐渐”一词,立刻便涉及到时间性和阶段性,在修行的某个阶段里,你会感觉自己乐在其中——包括各种的满足感、你所珍惜不放的罪咎感以及能带给你坚实存在感的焦虑。于是你告诉自己说:“要想解脱这些烦恼,必须慢慢地来。”这正是我们的文化和演化制约的一部分。但是在心理上止息所有的自我活动,真的需要时间吗?还是根本不需要透过时间,只消释放出一种新的能量,便可将一切烦恼当下止息?    
    心能不能确实看到它自己的假设——消解自我活动必须涉及到时间——本是虚妄不实的?我能不能清楚地看见这个想法是虚妄的?或者,我只是在头脑里隐约知道它不怎么对劲,但还是依然故我地抱持着相同的看法!如果我真的看见它是虚妄不实的,它就消解掉了,不是吗?其实解脱根本不需要透过时间而达成。只有在分析时才会用到时间,当我们在检视“我”的每一个破碎的线索时,一定会涉及到时间这个东西。我一旦认清这整个分析的活动只是一些妄念罢了,分析就失效了,虽然人们一向认为分析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心看到了分析的虚妄性,于是分析思维就停止了。除非你的心是非常失衡而疯狂的,否则你不会靠近断崖边缘;假设你是神智清明而又健全的人,你自然会离开那断崖。离开那断崖是不需要时间的,那是一种立即的行动,因为你很清楚掉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同样的,如果你认清思维、分析、接受时间性等等,都是虚妄不实的活动,那么你立刻会止息这些“自我”的活动。    
    因此,宗教修持就是过着冥想的生活,其中是没有自我活动的。而我们确实可能在世间生活里过这样的日子。换句话说,你真的可以活得警醒,随时随刻都保持觉察,全神贯注地看着自我所有的活动。这种“看”之中是没有念头,也没有结论的,因为心已经观察清楚自我的活动以及它的虚妄性,故而变得极为敏锐和宁静。从这份宁静之中,心会自发地采取行动,而这些都是不脱离日常生活的。    
    你了解了吗?我们有没有在交流?因为目前在受苦、困惑、内疚、赏罚自己的是你,这是你的生活,而不是我的。这一切都是你生活的实况。如果你够认真的话,一定会设法解除掉这些烦恼。你已经读过一些书,追随过一些老师,或是听过一些人讲道,但问题仍然存在。只要人心还在这些自我活动中打转,问题便仍旧存在;这些自我活动“一定”会制造出愈来愈多的问题。你一旦开始觉察,对自我的活动了了分明地觉知,心就会变得十分安详、清明、健全而神圣。处在这种空寂的状态之中,我们日常的活动就能得到转化。宗教修持乃是“自我”的熄灭,以及从空寂之中产生行动。这样的日子便是一种意趣深远的神圣人生。


点亮自性之光:光明自性的照彻从空寂观察万物

    若想探索爱是什么,就必须解脱占有、执著、嫉妒、愤怒、瞠恨、焦虑和恐惧,不是吗?让我们先来谈一谈执著好了。当你在执著时,你所执著的对象到底是什么?假设你执著于一张桌子,那份执著之中蕴含了什么东西?也许是一份快感,一种占有的感觉,或是对它的功能性感到欣慰,心里觉得这真是一张很棒的桌子,等等。当一个人执著于另一个人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当某个人执著于你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在那份执著之中有一种因占有而产生的自大感,一份掌控感,还有一份害怕失去对方的恐惧,并因而产生了嫉妒,于是就更加执著,更想占有,更为焦虑不安。但如果完全不执著的话,又似乎意味着没有爱,没有任何责任感?对大部分的人而言,爱都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所以关系才变成了焦虑的来源。这是你很清楚的事,我应该不需要再向你说明了。然而这些便是我们所谓的爱。为了逃避这个爱的枷锁,我们才发明了各种娱乐活动——从电视到宗教信仰。我们只要一争吵,便逃到教会或寺庙里,然后又回来继续怨怼。这种事一直在发生。    
    不论是男人或女人,我们有没有可能从这些烦恼中解脱出来,还是根本没有可能?如果没有可能的话,我们的生活里一定会出现永无止境的焦虑不安,从其中又会发展出各种类似精神官能症的态度、信仰或行为。我们真的有可能解脱执著吗?这句话蕴藏着许多的含义。人类有可能解脱执著而同时具有责任感吗?    
    解脱执著并不意味要跳到相反的方向,也就是一种抽离的状态,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事。当我们在执著时,我们很清楚执著有多么痛苦、多么焦虑,所以我们告诉自己,“看在老天的分上,我必须让自己从这种恐怖的感觉之中抽离出来。”于是解离的战役就发生了,里面尽是一些冲突矛盾。假如你能觉察到自己正在“执著”以及其中的感受,那么你就是在毫不批判地观察那份感觉。然后你会看到从那种完整的状态中生起了截然不同的活动,那既不是执著,也不是一种解离的状态。我在说话的这一刻你有没有在完整地觉知,还是,你只听到一堆说词罢了?你非常执著于房子、信仰、偏见、结论、某人或某个理想。执著带给你巨大的安全感,也就是一种幻觉,不是吗?执著于某个东西就是一种幻觉的形式,因为那个东西有一天很可能会不见了。因此你所执著的其实是你为它建立起的刻板印象。你能不能解脱执著,让你的心里只有责任感,而没有一种在尽义务的勉强之感。    
    接下来要探讨的则是,没有执著的爱是什么?如果你执著于自己的国籍,你尊崇孤立的国家主义,也就是一种夸大的部落意识,你会怎么样?你会有一种界分感,对不对?假设我们非常执著于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我们势必会彼此对立,于是战争和各种复杂的纷争就会四起。可是如果你没有任何执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那种心境是不是一种爱呢?    
    因此,执著一定会造成界分。我执著于我的信仰、你执著于你的信念,如此一来界分便产生了。请看一看它的结果以及其中的含义。只要一有执著,界分便产生了,冲突也会随之而起。冲突一旦生起,爱就不见了。假如人与人之间解脱了执著以及执著所有的内容,那份关系会是什么模样呢?那是不是一种开端——不要急着下结论——慈悲心的开端?如果你不执著于任何国家,不执著于任何信仰、任何结论、任何理想,那么你就是一个解脱的人,你和别人的关系就是从自由、爱和慈悲之中而产生互动。    
    你知道吗,这一切都是需要去觉察的部分。现在请注意,你是否必须像我刚才所进行的分析那样,一点一滴地看到执著的全貌,还是你可以立即看到全貌,然后再一点一滴地分析?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于分析了,我们所受的教育有一大部分都是在分析,因此我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在分析之上。我们现在所提议的乃是截然不同的东西:觉察、全观,然后才进行分析。如此一来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单纯。但如果你先分析、再全观,你很可能会走偏;通常都会走偏的。全观意味着没有特定的方向,这时分不分析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这里我想再探讨一下别的东西。生活之中到底有没有一个神圣的东西?如果把这个神圣的东西拆解成一些名相、刻板印象或象征,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假设你正在做这件事,你能不能问一问自己,“我的人生之中到底有没有真正神圣的东西,还是每一件事都很肤浅,都是由思想虚构出来的?”我们早已饱受思想的局限;思想虚构出了印度教、佛教、基督教,而我们竟然还向它们祈祷膜拜。这一切都是我们所谓的神圣事物。    
    你必须把这一切都弄清楚,因为你如果不去发现那个非思想所能虚构出的圣境,你的人生就会越来越肤浅,越来越机械化,而最终你的人生将是毫无意义的。你知道吗?我们是如此的执著于思维活动,而且我们总是崇拜思想虚构出来的事物。所有的宗教象征、雕像或偶像,不论是手工制造的或是心里臆想的,都是由思想虚构出来的。而思想就是记忆、经验、知识,亦即过往的一切。而过往的一切都变成了传统,传统又变成了最神圣的东西。因此,我们是否在尊崇传统?有没有一个跟传统、思想、仪式以及各种把戏毫无关系的东西?你必须去发现这件事。    
    如何才能发现到它?但不是透过方法。当我在用“如何”一词的时候,我并不是在暗示有一种方法。人生之中到底有没有神圣的事物?曾经有人认为:“人生没有任何神圣的事物。你只不过是环境的产物罢了,而你是可以改变环境的,因此永远别提神圣不神圣这档子事。你只是一个快乐的、机械化的人罢了。”但如果你对这件事非常非常的认真——你必须对这件事认真——那么你就不会隶属于物质主义或是变成一名宗教人士,因为这些事都是根植于思维活动的。然后你就必须为自己去发现个中真相了。当你不再想找到安全感时,你才会真的开始去探索。    
    探索人生之中有没有一种深刻的圣境,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至上的境界到底存不存在?还是根本不存在?    
    只有处在非常空寂的状态,才能发现到它,因为这样你才拥有去探索的自由。你必须拥有这份自由,可是如果你说:“我喜欢我的信仰,我要坚持我的信仰。”这时你就不自由了。或者你会说:“所有的事物都是由物质组合成的。”而这句话也是一种思维活动,于是你又不自由了。因此,“观察”意味着你必须解脱所有强加在你身上的文明、个人欲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