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 discussion of Las Vegas as modern urban paradigm),选自罗伯特·冯图瑞(Robert Venturi)、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史蒂文·伊兹诺(Steven Izeenour)编《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马萨诸塞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7。
旅游业在罗马、巴黎、旧金山、迈阿密、蒙特利尔和纽约等城市已经成为最大、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一些城市,如拉斯维加斯和奥兰多,通过提供戏剧性的“经历”以及吸引眼球的个性建筑和全天候娱乐服务设施而实现其快速的经济发展。
甚至在一些人们认为是不可能的城市,如曼彻斯特、蒙特利尔和底特律,政治和企业领导人希望通过创建“超酷城市”来吸引同性恋者、放荡不羁的文化界人士和年轻的“创新人才”到他们的城市定居和工作。 基思·施奈德、沙琳·克罗威尔(Keith Schneider and Charlene Crowell):《格兰霍尔姆斯的城市理论》(Granholms Urban Theory),《五大湖新闻服务报》(Great Lakes News Service),2004年5月6日;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创造性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摘自《华盛顿月刊》(The Washington Monthly),2002年5月出版;拉里·所罗门(Larry Solomon):《加拿大的外包活动》(Canadas Outsourcing),摘自《金融邮报》(Financial Post),2004年3月31日出版;佩吉·柯恩(Peggy Curan):《蒙特利尔光明的一面》(Montreals Bright Side),摘自《政府公报》(The Gazette),2000年9月25日出版。在一些城市,高级社区、上流酒店俱乐部、博物馆与数量巨大、随处可见的同性恋和单身人口的出现,让一度荒凉凋敝的城市中心开始复兴,但这些都不能使人们联想起城市过去强劲的经济活力。艾伦·科威尔(Alan Cowell):《曼彻斯特的崛起》(Manchester Rising),摘自《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2001年6月24日;布鲁斯·韦伯(Bruce Weber):《艺术的树苗在美国闹市区结出了果实》(Arts Sapling Bears Fruit in Downtown US),摘自《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1997年11月19日;本·克拉弗特(Ben Craft):《兄弟之爱城市在艺术上下赌注》(City of Brotherly Love Bets on the Arts),摘自《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1998年6月24日出版;《在伦敦的阴影下》(In Londons Shadow),摘自《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1998年8月1日出版;尤素夫与吴卫平:《通往世界城市的道路》。
欧洲大陆的城市——最明显的如巴黎、维也纳和后冷战时期的柏林——更青睐以文化为依托的经济产业。当柏林无力挽回它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时,便把奔放不羁的文化界人士社区作为摇钱树。对城市的实力逐渐地不以商品出口和服务为标准,而是依据城市招牌性的陈列馆、独特的商店、生气勃勃的街道文化和旅游贸易的增长。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维也纳的伟大没能掩饰失落感》(Viennas Grandeur Fails to Mask a Sense of Loss),摘自《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2003年8月3日出版;阿金·奥尤姆(Akin Ojumu):《逃离柏林》(Escape: Berlin),摘自《观察家》(Observer),2001年7月15日出版;约翰·伯格斯(John Burgess):《反传统的复兴》(A Renaissance of Counterculture),摘自《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2004年3月9日出版;戴维·威瑟尔(David Wessel):《如果一个城市没有阳光与空调,应该是明智的》(If a City Isnt Sunny and Air Conditioned; It Should Be Smart),摘自《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04年2月26日出版。
社会分层的前景与局限
在21世纪,如果能以暂时性的流行经济为基础,且得到仍然占主导的传媒产业、更广泛的世界市场的支持,那么,一些城市或城市的某些部分可能会幸存下来,甚至发展壮大。受到普遍肯定的城市技术区的快速兴起——如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网络繁荣期间纽约出现的“硅巷”或旧金山的“多媒体峡谷”——导致一些人立刻认定,流行时尚和城市的前卫性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主要催化剂。彼得·霍尔:《正在改变的地理:技术与收入》(Changing Geographies: Technology and Ine),摘自唐纳德·A斯科恩(Donald A Schon)、比什·珊亚尔、威廉·J米切尔(Bish Sanyal and William J Mitchell)编《高技术与低收入者:对积极运用高级信息技术的展望》(High Technology and LowIne munities: Prospects for the Positive Use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马萨诸塞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52~53页;《引擎抛锚》。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缩小和走向成熟,这两个地区最终失去了活力,然而,新的住房市场需求依然扩大。这种需求部分地归功于年轻的专业人士,同时还有年龄较大的富裕人口的增多,其中包括那些希望体验“一种更加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的人群。这些现代的漂泊族经常部分时间住在城市,或者体验城市的文化生活,或者在那里进行重要的商业交易。在一些城市,这些不经常居住的漂泊族占城市人口的1/10,巴黎就是其中一例。琼·戈特曼(Jean Gottmann):《互动城市的到来》(The ing of the Transactional City),学院公园,马里兰大学出版社;1983,第28~43页。
现代大都市结论 城市的未来(5)
许多“全球性城市”急迫地将古老的货栈、工厂甚至办公大楼改造成优雅的住宅区,这说明以前的城市经济中心在向住宅休闲区逐渐转变。建筑史学家罗伯特·布吕格曼指出,曼哈顿下城衰落中的金融中心似乎不可能作为技术中心再度繁荣,但可以把原来商业中心建筑外壳巧妙地改造成住宅区,使其成为希望享受城市休闲舒适生活的“富有世界公民”长期或临时的家。罗伯特·布鲁格曼(Robert Bruegmann):《美国城市:都市失常或未来一瞥》(The American City: Urban Aberration or Glimpse of the Future),选自迈克尔·A科恩(Michael A Cohen)、布莱尔·A卢布(Blair A Ruble)、约瑟夫·S塔琴(Joseph S Tulchin)、阿里森·加兰德(Allison Garland)编《为都市的未来做好准备:全球压力与本地推动力》(Preparing for the Urban Future: Global Pressures and Local Forces),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96,第59页。
长远来看,这种以文化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可能不会自我维持下去。过去,艺术成就的发展紧随政治和经济发展之后。雅典首先是一个商业中心,且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之后其他领域才取得令世界惊叹的成就。其他大城市,包括从亚历山大里亚、开封到威尼斯、阿姆斯特丹、伦敦以及20世纪的纽约等,它们非凡的文化产品同样取决于审美艺术与世俗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泰勒·科文(Tyler Cowen):《赞扬商业文化》(In Praise of mercial Culture),马萨诸塞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98,第31、83~96、108~110、120页。
更加广泛的人口流动趋势也给这些城市带来了长期而严峻的问题。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的流失——在罗马帝国晚期和18世纪的威尼斯都能看到这一人口流动模式——剥夺了城市地区至关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社会活力。在年轻工人数量下降的欧洲和日本,这些问题尤为明显。在与中国的同等城市竞争时,日本城市因赶不上时代的发展而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城市因有抱负的年轻家庭从农业腹地移居城市而不断得到扩充。戴维·克拉克:前引书,第161~163页;泰赤·萨凯亚(Taichi Sakaiya):《知识价值革命,或未来的历史》(The KnowledgeValue Revolution; or A History of the Future),乔治·菲尔德、威廉·马什(George Fields and William Marsh)译,东京,讲谈社,1985,第348页;《人口下降影响东京政策》(Population Drop to Affect Tokyo Policy),摘自《读卖日报》(Daily Yomiuri),1997年1月31日;尤素夫与吴卫平:《通往世界城市的道路》;《出生率下降再次引发关于移民的EE争论》(Falling Birth Rates Revive EEDebate on Immigration),摘自《印度人》(The Hindu),2001年5月31日;《1999年世界各国人口状况》(The State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1999)。
这种情形之下,随着城市年轻人口的不断减少,很难想象意大利时装产业能继续保持主导优势,或日本还能在亚洲大众文化中继续鹤立鸡群。 塔玛拉·西森(Tamara Theissen):《婚姻,墨索里尼失去了在意大利的统治地位》(Marriages; Mussolini Losing Their Grip in Italy),摘自《政府公报》(The Gazette)(蒙特利尔),2000年8月6日出版;苏珊·H格林伯格(Susan H Greenberg):《独生子女的增加》(The Rise of the Only Child),摘自《新闻周刊》(Newsweek),2001年4月23日出版;戴维·霍里(David Holley):《意大利的正在长大的小男孩》(Italys Aging Bambini),摘自《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2002年9月14日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