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太阳-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报到的那一天,队里当场就每人发了两套崭新的队服,还有一套挺洋气的西服。我那时还从来没有穿过西服,当时就迫不及待地往身上套,穿上后,左瞧瞧,右瞅瞅,心里美滋滋的,大家伙儿在边上一起嚷,“帅呆了”。私下里我们都说:“还是国家队牛气啊,瞅瞅这衣服什么料子,要馋死地方队的人了”。那一天我的心情好极了。    
    回到家里,我把队里发的东西拿给大家看,我哥在一边瞧着眼馋,拿起西服就穿了起来,还在屋里走起台步,我们都乐了,我就在一边逗他:“喜欢不”,我哥很认真地说:“喜欢”。我就说:“先借我穿两天,等从俄罗斯回来,这西服就归你了”。我哥一听乐了,说:“当真”?我说:“当然”。这套衣服我在俄罗斯没穿几回,也就是下了飞机装个样子,后来回家,我马上就把这套西服送给了我哥哥,把他乐得好几天都合不拢嘴。    
    八月的天气,俄罗斯已经有点秋凉了,那时候,俄罗斯的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但是我觉得这个国家有一种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走在街上,人都显得非常沉静。树叶有一点点发红,建筑都有些年代了,我听到历史遥远的回声。这种俄式建筑在大连很多,因此,在俄罗斯的日子里,我并没有特别陌生的感觉。    
    8月23日,我们到达俄罗斯,下塌在圣彼得堡的一所足球学校,还聘请了一位俄罗斯的专职教练。圣彼得堡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当年,彼得大帝在这里开始了他在俄罗斯的改革,使这个国家一跃而成欧洲强国,后来这个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在我这个年龄,对这些历史的波动,已经没有太大的感觉,倒是我们队里的教练和领队,常常对此感慨再三。    
    那时候,俄罗斯的足球在世界上还是很有地位,所以,在训练中,还是感觉到了许多新鲜的东西。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外教的训练,应该说,那一次的集训,对我后来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俄罗斯的球员人高马大,力量足,拼抢激烈,而且特别注重远射,常常一脚破门。在我们国家职业联赛的早期,英国和俄罗斯的足球影响特别大,英国足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练的执教理念,俄罗斯足球的影响则主要是来自于外援,像当年申花队的莎莎、瓦西里等都是来自于俄罗斯。我到现在还认为强调力量强调拼抢本身并没有错,尤其是在国内联赛的早期,根治了中国足球的许多痼疾,使得我们逐渐适应了现代足球的一些基本要求。当然,它也带来了另外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彼得堡,我们打了很多场比赛,一次2:0胜了当地1979年年龄组的足球队,另一次2:2踢平当地1977年年龄组的足球队。说实话,我们和俄罗斯的足球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但那时候,我无论在场上还是在场下,已经学会了用脑子踢球或者看球。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俄罗斯的足球有一种停滞不前的现象,他们的球员脚下活比较粗糙,反击速度很快,但是控球能力较弱,尤其是对中场的控制。那时候我还不懂什么叫得中场者得天下,但是由于我的位置常常在后场,所以对场上的形势看得比较明白。我们有时候也会在私下里讨论,但水平不够,常常不了了之。我想说的是,我们这批1977年年龄组的球员踢球还是很用心的,大概是受了“健力宝”事件的刺激,大家都憋着一股劲,等着日后一比高低。实际上,“健力宝”模式对中国足球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它“走出去”的留学方式,而是它随之产生的竞争效应,从而刺激了我们这批年轻球员的进取精神。    
    11月中旬,我们从俄罗斯归来,80天的风风雨雨,长途征战,不仅使我的球技有了更大的长进,同时,也使我的心智更加成熟。这一年,在昆明,我又代表大连青年队参加了该年的全国青年足球锦标赛,而且获得了第一名。1994年,在我的生命中,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许多好事接踵而来。也是在这一年,我被调入大连万达青年队。    
    这时候,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已经开展了二年,足球运动深入人心。在大连,万达队是一面光荣的旗帜,能够加入这样一支球队,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那时候,球员之间的调动似乎还不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我很快就办好了手续,而我也就此走上了职业化道路。


第三章 万达(上)第10节 替补

    现在,在英国,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当我在电脑的屏幕上打出“万达”这两个字时,心里就不由自主地涌起一种非常温暖非常温馨的感觉。我已经难以用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篇文章来形容我对这支队伍的感受,她已经是我生命的一个部分,一个不可割裂的部分,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我,孙继海,都是这支队伍的一员。尽管“万达”早已经易帜为“实德”,但是在我的心目中,这两个名字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仍然是,也永远是一面光荣的旗帜,这面旗帜不仅是我孙继海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国足球的骄傲。    
    整整八年了,这支队伍给了我一切,在我最困难、最迷惘的时候,这支队伍收留了我,我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她的赐予。那里有我的恩师,有我的兄弟,我在英国潮湿的日子里,在英国无数个孤独和寂寞的日子里,在我状态低迷困难重重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万达——实德”,想起海东、王鹏、李明、张恩华、徐弘,等等,等等,还有我的那些小队友,兄弟们,是你们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    
    这是一支铁骑,跃马黄河,驰骋中国大地,我们生于这黑黑的土地,有一面旗帜,一面蓝色的旗帜,引领着我们走过漫漫岁月。    
    1994年,我从俄罗斯回来后,就被调进了大连万达青年队,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二队。自从1993年全国职业联赛以来,大连万达所向披靡,93年和94年都是联赛冠军。在大连,没有人不知道万达队,也没有人不知道万达的董事长王健林。那时候万达人才济济,前锋线上有王涛和魏意民,一高一快,是队里的主要得分手。前卫有李明、朱晓东、孙伟等,后卫线上则是徐弘、张恩华、石磊、柳忠长等,都是当时国内响当当的人物。那时候,李明和张恩华虽然年轻,但已成名,在场上隐隐有大将之才。至于徐弘,一直是我的偶像。我刚进去的时候,因为在青年队,所以并没有很多机会和他们亲近。后来,队里从我们青年队抽了四个人,每逢万达队主场,就在场边拾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球童”,大概我生性活泼好动,就被盖指导选中了。这样我就有机会在场边仔细地观摩比赛。    
    尽管当时的甲A联赛不能和现在的甲A联赛相提并论,当时的万达也无法和现在的实德相比,但是甲A联赛毕竟还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比赛,看过甲A,就觉得我们以前的青年联赛实在是有点“小儿科”了。我对甲A联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它拼抢的激烈程度。当时,徐根宝已经入主上海申花,高举“抢、逼、围”大旗,尽管那种蛮不讲理的打法和一味的长传冲吊的简单的战术配合,引起了足球界一些资深人士的质疑,而且,申花队也有主场1:6惨败给广州太阳神队的记录。但是,申花队那种注重身体对抗、抢截凶狠、攻防转换速度快,尤其是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意志,仍然给当时的甲A联赛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徐指导带队一年,就把申花队带进当年三甲之列,更使各队产生了效仿之心,同时,也是为了以“抢、逼、围”来对付“抢、逼、围”。尽管,后来对“抢、逼、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甚至批评,我个人也认为它只是现代足球的一个初级阶段,但是,甲A联赛就是从现代足球的初级阶段起步,从“野蛮足球”开始,注重体能,注重拼抢,一扫中国足球的软弱之风,我到现在还认为,这是中国足球必不可少的一步。正是从1994年开始,中国足球的甲A联赛的对抗程度异常激烈,后来,一些国外过气的大牌球星刚来中国,开始也不一定能适应联赛的攻防节奏和激烈对抗。因为对抗激烈、攻防节奏快,比赛的观赏性也随之增强。所以,每逢万达主场,我在一边总是看得津津有味。    
    大概是我的位置一般在后场的缘故,所以我在观察对方球队的时候,总是习惯看他们的前锋和中场,这样一来二去,国内几支甲A球队的情况我无意中就摸得一清二楚。那时候,我们万达的后防线在国内是数得着的。徐弘正值当打之年,转身慢的弱点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我那时特别注意他踢球,徐弘经验非常老到,卡位准确,抢截凶狠,而且总能提前判断,在自由人的位置上,当时国内还无人能出其右。张恩华也已暂露头角,头球好,弹跳力强,在赛场上表现得非常抢眼。后卫线上,还有石磊、柳忠长等,都是一时人选。那时候,万达队人才济济,我在青年队,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是鼓励自己好好练,如果哪一天机会来临,万万不能错过。    
    1995年,俱乐部突然通知我到一队去报到,我刚接到这个通知时,一下子都愣了,好半天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一年,万达的形势不是很好,伤病满营,有一些位置,连替补都没有。开局打得不好,媒体意见很大。在这里,我想插一句,在中国足球的职业化道路上,媒体的介入实际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是它的舆论效应,而另一方面,它把足球普及化了,使得足球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一运动,因此,任何一支球队,都不可能无视舆论的压力。说实在的,当时的万达队,基本上还是老大连队的底子,而王健林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他爱球,也懂球,一直想把万达队打造成一支中国足坛的劲旅。那时候,万达和上海申花遇到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