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的事-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士奇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左右逢源,上下通达,却又不丧失原则,这恰恰符合古代的治国之道。所以他能够成为五朝元老,从建文帝、永乐帝、明伦宗、明宣宗,一直到明英宗,在位40来年,活了80多岁,最后得以善终,是在首辅岗位子上去世的。而且,他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台阁体。    
    胡平:永乐初年,和解缙一道被挑选进内阁的江西人,还有吉水的胡广,泰和的杨士奇,新干的金幼孜,南昌的胡俨。    
    解缙从被贬出内阁起,他的老乡还是好友的杨士奇、胡广等人都没有站出来为他讲话,为此整个朝廷上也就一片鸦雀无声。22年过后,却是已经年愈古稀的杨士奇,满怀深情地为解缙写了一篇极尽褒扬的墓志铭。    
    在对待立谁为储的态度上,解杨两人的想法一致,可结局则北辙南辕: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解缙就被朱高煦惦记了一辈子;杨士奇讳莫如深,可一旦时机来临,一出手便巧妙地打在了朱高煦的“七寸”上,既让朱高炽得以继位,又替九泉之下的解缙报了一箭之仇,本人终成一届元老。    
    在提携同乡上,解缙用尽心机,却是一失帝宠,便立时成了孤家寡人;杨士奇则谙熟为官之道,在他任首辅期间入阁的马愉和曹鼐,一为山东临朐人,一为北直隶宁晋人。可他着力关怀的两个老乡,一位是进士王直,在他去世的前一年被安排做了吏部尚书,相当于今日的中组部部长。另一位是状元陈循,在他去世后补入内阁……    
    在官场的这所大学里,解缙毕不了业,杨士奇却有博士生导师的资格。    
    严嵩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物,他的诗、文、字以及锐气都被官场磨灭了,他的人生价值,无论是政治价值还是自身的文化价值都没有实现,最后变成一个典型的封建官僚。    
    方志远:严嵩与解缙决不是一路人,解缙是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就要抨击,而严嵩可以容忍很多事情。他在很大程度上与杨士奇比较相似,严嵩也有成为文学家的素质,他的诗、文、字在当时都很著名,已故的姚公褰先生提出,如果严嵩不去从政的话,他会是嘉靖时期一流的文学家。严嵩同时又很有在官场上逢迎讨好皇帝的经验。但是严嵩与杨士奇有两个最大的区别,一是严嵩缺乏原则性,二是严嵩所处的时代与杨士奇不同,杨士奇所处的时代是明朝的上升期,严嵩所处的时代是明朝政治已经腐烂的时候,因此,杨士奇可以成为盛世的贤相,严嵩则在一个王朝走向下坡路的时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一个腐烂时期的促成者。    
    胡平:有评论者以为,看明中叶以后的士大夫们的行动方式及其特点,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即谄和讦,很少有人超出此两字范围。而在谄和讦上,江西的士大夫里最具典型意义的人物便是严嵩。    
    还在礼部右侍郎的任上,他奉命去祭扫世宗父亲的陵墓,回来后禀报说:臣去的时候,一路阴雨绵绵,祭祀的那日天空却一下晴朗起来。更神奇的是,在枣阳采碑石的时候,一只只洁白的鹳鸟在半空中飞舞,令臣感动极了,真是天神眷爱啊!明世宗嘉靖皇帝本来就迷信道教,信神信得邪乎,满心欢喜之下,当即将他的官连升两级,做了“陪都”南京的吏部尚书。    
    此后,眼看着满朝官员取悦于皇上的手段越来越高超,有献白鹊、白鹿、灵芝等“祥瑞”之物的,有献诗赋与宫廷歌乐的。严嵩后来者居上,充分运用起自己的强项——在对于皇帝心绪与意图的揣摩、把握上,他绝对是个杰出的心理学家——为皇上写出了一篇篇斋醮时候祷告神灵的表文,即所谓青词。于是,严嵩不久由南京调到了北京,先做礼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又任内阁首辅。世宗并赐给他一方银印,上刻“忠勤敏达”四字。搞到后来,惟有他写的青词,才能让皇上满意,史称“青词宰相”。


第三部  今天曾经的驿站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4)

    方志远:另外,他们俩侍候的君主也不一样,严嵩所伴的是嘉靖皇帝,而此人是一个不好侍候的皇帝。朱东润先生写的《张居正大传》中说,嘉靖皇帝是一头虎,看起来他老是在睡觉,可一旦醒来就要吃人,“伴君如伴虎”在嘉靖皇帝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与杨士奇比较而言,严嵩的悲剧在于他处于一个不好的时代,而且又碰到一个不好的君主,因此造成不好的结局。    
    严嵩最后的垮台跟他儿子有很大关系,严嵩在朝中如履薄冰地伴君,儿子却在外面嬉笑怒骂地弄权。严世藩为父亲招了很多怨,一有人升了官,他就告诉别人这是他老爹帮的忙,自然这个忙不能白帮。反过来,有人被杀、受刑、吃官司,人家自然也就迁怒于严嵩。严嵩是60多岁才入阁,活了80多岁,但死之前被贬官,最后是病死的,死后被鞭尸,被明史列为“奸臣”。后来他的儿子也被杀。    
    严嵩没有解缙的结局那么悲惨,这与嘉靖皇帝对他还有些感情有关系。明世宗从小身体不好,非常希望把自己的身体练好,严嵩60多岁入阁的时候,身体还那么硬朗,嘉靖便想沾一点严嵩的寿气,两个人相处的时间一长就有了一些感情。严、杨两人有一点相同,他们俩的儿子都不好,杨士奇的儿子叫杨稷,是地方上的恶霸,伤害了很多人命,杨士奇的晚年因为儿子的事情搞得很被动,在很多问题上说话底气不足。尽管杨士奇在京城的名声很好,但在地方上的名声很不好。严嵩在这方面却恰恰相反,他在北京的名声不好,但分宜人都感谢他,说他为家乡做了很多好事。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历史上的奸臣与奸臣传》,其中我谈到一个观点:中国历史上自从立了奸臣传以后,就没有昏君了,奸臣都成了昏君的垫背,要承担昏君所做一切坏事的责任。严格来说,严嵩在某种程度上为嘉靖皇帝背了黑锅。汤显祖在有些方面与解缙很相似,也是一个有个性的人,看不惯的事情就要说。但他幸运地是从来没有进入最高决策层,尽管他被张居正等人忌讳,但仕途失望之后就走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汤显祖在考进士之前的名气已经很大,但他被遏制了一二届,到第三届才考取。活了60多岁,死于善终。    
    解缙、杨士奇、严嵩、汤显祖都是进入了官场的读书人,从这4个人的一生来看,我们又可以从中再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一生比较圆满,基本成功,以杨士奇为代表,他可以算对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明朝能够出现“伦宣之治”,他从中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文人进官场也是一种人生选择,中国的现实就是官本位,历史上江西一些知识分子通过进入官场确为国家做了不少好事。    
    第二种是有所成就,但结局不幸,这可以解缙为代表,他也应该算是成功者,其成功在于对洪武皇帝的晚年苛政提出了批判意见,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对永乐初年稳定政局也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且主编了《永乐大典》。最后的结局是由于他个人性格造成的悲剧,但作为一个文人政治家,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不能以哪一个人是否善终来判断其人生价值。从这一点来讲,解缙在明朝政坛所起的作用不亚于杨士奇。    
    第三种是被官场恶习同化的读书人,以严嵩为代表,这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他的诗、文、字以及锐气都被官场磨灭了,他的人生价值,无论是政治价值还是自身的文化价值都没有实现,最后变成一个典型的封建官僚。    
    “东边不亮西边亮”,汤显祖从来没有进入高层,虽然做过官,但多是闲职,他可以另辟蹊径,一心搞戏剧创作,文学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创作了《牡丹亭》等不朽的名作,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宋应星进入不了官场,走上了一条没有进入官场的知识分子应该走的最好道路。他生活在乡村里,忍受着清贫与寂寞,却总结了前人的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写下了一部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     
    第四种是“东边不亮西边亮”,以汤显祖为代表,他从来没有进入高层,虽然做了官,但很大程度上一直是闲职,在南京做太仆寺不过就是一个养马的官。由于他进入不了权力中枢部门,便可以另辟蹊径,一心搞戏剧创作,其文学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创作了《牡丹亭》等不朽的名作,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成就了个人的历史地位,对于推动民族与赣地的文化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宋应星身上我们看到了江西知识分子的另一条道路,他进入不了官场,却走上了一条没有进入官场的知识分子应该走的最好道路。他生活在乡村里,忍受着清贫与寂寞,却总结了前人的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写下了一部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为写这本书,他一是看各种古籍,二是到各地考察,到景德镇看烧窑、铸坯,到玉山、铅山看当地的造纸,看进贤的铁厂,以及千里迢迢去考察江西人在西南地区的冶炼,把各种工艺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同时代的类似人物还有一个李时珍,我估计他的祖籍也是江西,这还有待考证,他写了一部《本草纲目》。明朝后期有三部总结性的科学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三个作者都是南方人,这说明当时南方的科学技术超过了北方,读书之风也是南方超过北方。但前者是以官员的身份做这件事,后面两位则是在民间做这件事,而且都做得很优秀。


第三部  今天曾经的驿站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5)

    胡平:奉新县人宋应星的命运,是典型的自然科学家在江西的遭际。    
    宋应星考场官场上命运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