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公开演讲一次。他对于英国中小学教育革新,贡献极大。他曾赴德、法、
瑞士、意大利各国考察教育,著成报告数种,为英国教育改革的借鉴。他是
第一个人运动废除以学校考试成绩为政府津贴标准的陋制,他是第一个人提
倡强迫普及教育。视学的职分在英国最清苦。他要终年巡视全国学校,制报
告,有时还要亲自教课给教员们看,使他们知道改良教授法。从阿诺德给他
母亲和妹妹的信札看,他几乎没有一日不为教育琐事忙碌。论事功,他颇类
似德国哲学者费希特(Fichte)。
从来忙人很难得成诗人,阿诺德却是一个例外。他生当十九世纪中叶,
当时浪漫主义的流风余韵还极盛。与他同时的丁尼生和布朗宁(Browning)
都受有济慈(Keats)和雪莱的影响。阿诺德寝馈于希腊文学甚久,颇不同情
于浪漫主义。他是浪漫时代中唯一的古典诗人。他却不像十八世纪的假古典
派学者,他的诗真能表现几分希腊作风,极力于庄严冲淡中流露深情至理。
他的短处在理胜于情,往往诗其形而散文其实。他虽反对浪漫主义而却未曾
完全脱离浪漫派的影响。比方他极力崇拜华兹华斯和歌德,而这两位大诗人
都是浪漫派领袖,虽然比其他浪漫派诗人稍近于古典精神。烦恼是浪漫期的
时代病,阿诺德也很受了传染。不过拜伦、歌德和夏多布里昂一般人的烦恼
由于恋爱,而阿诺德的烦恼则与恋爱无关,他的婚姻是很满意的,他只是伤
时感世。他是一个热情的淑世者,当时功利主义弥漫世界,而生活中最有价
值的真善美渐不为世人所注意,大家都只以饱暖为太平,这是他所最感伤的。
他知道世界在走错路,而举世皆浊,摧陷廓清,又非他一个人能力所可胜任。
所以他的诗中充满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哀感。他最擅长挽诗,就是通常叙事言
情,也带有挽诗的风韵。
阿诺德在诗的方面,成就固颇可观,而他所以重要,则不在诗而在批评。
他的《批评论文?第一集》在英国要算是柯尔律治的《文学传记》以后的第
一杰作,现在文学家都还奉为圭臬。他在批评方面本想追踪圣伯夫,可是两
人所用的方法颇不相同。圣伯夫的文章没有一篇讲主义,而阿诺德的文章则
几乎没有一篇不讲主义。
他的批评主张在论文集第一篇里揭出。这篇叫做《批评的任务》(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极为批评史家所重视,所以在这里有撮述的必要。
一般人往往把创造力与批评力划为两事。以为没有创作力的人才去干批
评的勾当。创作家尤藐视批评,比方华兹华斯就说,人的精力与其费在批评,
不如费在创作,因为创作失败,只白费自家精力;批评失当,就不免贻误他
人。这种见解在从前极普遍,从圣伯夫以后,人才逐渐发觉没有创造力也决
不能从事批评。圣伯夫做的文人行状,所流露的创造力,实无异于写实派小
说的。阿诺德辩护批评,则又有一说。天赋才力,各有所偏。能批评而不能
创作的人,我们不能叫他丢开批评,睁着眼睛向失败的路走,去勉强创作。
约翰逊的《阿林里斯》(Irenes)简真不成为诗,而他的《诗人传记》则人
人都承认是杰作。我们定要拉他多做《阿林里斯》一类的诗,还是望他多作
《诗人传记》呢?华兹华斯做了许多无味的宗教诗。倘若他节省那副精力去
多做像《抒情民歌集序》(Preface to the Lyrical Ballads)一类的论文,
不比创作更好么?
批评力较之创作力,高下诚有悬殊。但是没有批评,创作也决难有大成
就。要想伟大的创作出现,天才(the powerof the man)与时会(the power
of the moment)必须互相凑合。所谓时会,便是当时思想潮流(current of
ideas)。天才本诸自然,而时会则须籍人力创作;造作时会的人是批评家,
不是创作家。创作家只能利用时会,处被动地位,受当时思想潮流之激荡,
而后把他所受的时代影响返射到作品上去。假如没有批评家努力传播思想,
思想便不能成为潮流,世间纵有天才,也必定因为缺乏营养,缺乏刺激,以
至于干枯无成就。这个道理只要拿拜伦和歌德比较,便可见出。这两位诗人
都有极大的创造力,而拜伦的成就远不如歌德,就因为拜伦时代的英国思想
贫乏,无养育天才的滋料,而歌德时代的德国则正当“狂飚突进”,思潮汹
涌。好比同样种子,一粒种在肥土里,一粒种在瘠土里,种在肥土里的开花
结实,种在瘠土里的因为缺乏营养,没有成熟就枯谢了。不单是拜伦,其他
英国浪漫派作者也同样地缺乏时代思潮的营养。连阿诺德所最景仰的华兹华
斯,有歌德之深而无歌德之广,也就坏在读书少而思想狭隘。读者也许要问:
伊利莎白后期,英国也并无壮大思潮可言,莎士比亚也并没有读多少书,何
以当时创作却像雨后春笋,欣欣向荣呢?阿诺德说,伊利莎白后时代,虽没
有批评学者预先造成澎湃的思潮,而当时文艺复兴的余风犹存,英国又是新
兴势力正在蓬蓬勃勃地伸张,全国人民有一种烈情狂热,其激荡天才的能力
也不亚于思潮。十九世纪的英国既无德国在歌德时代的文风,又无伊利莎白
时代的朝气,所以英国浪漫派的成绩无甚可观。
法国革命也是一种惊天动地的运动。论理,其时应有伟大创作出世,与
希腊伯里克理斯(Pericles)时代和文艺复兴时代先后媲美。然而法国革命
时代的文学殊使人失望,这是什么原故呢?为答复这个问题,阿诺德提出一
条很重要的学说。凡是一种主义须久经传播,成为思潮,深入人心以后,才
能见诸实行。假如这种主义才初露头角,只有少数学者主张,而多数人民则
未彻底了解,在这个时机未熟的时候,就想把它拿来实地试验,其结果往往
使闻者惊骇而生反动,不惟实行受阻碍,而主义本身也失其易于传播的可能。
阿诺德以为法国革命失败,就由于操之过急。他并非反对法国革命,他只是
嫌它发生太早。人权民约各种学说在当时还没有成为思潮,很少有人能彻底
了解。人是一种贱动物,遇着不懂得的东西,总是怀着恶意仇视。所以当时
欧洲各国都把法国革命看成大逆不道,群起而攻之,是以至于失败。阿诺德
以为在历史历程中,生发期(epoch of expension)与凝集期(epoch of
concentration)常相代谢。生发期是新思潮膨胀期,凝集期是思潮停蓄期。
伟大创作发生,都在生发期。法国当卢梭、伏尔泰提倡人权民约诸说以后,
学者如果让这种学说自由扩张,结果应该造成一种生发期,类似文艺复兴。
不幸法国革命成为堕胎药,没有让新思想充分地蔓延,就把它弄到流产了。
这个时期没有产生伟大创作,就因为这个原故。
因此阿诺德极力主张批评学者应该保持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
(disinterestedness),所谓“无所为而为”,就是纯讲学理,不粘落实际
问题。他的批评定义是“心智自由运用于所论各科学问”,是“‘无所为而
为’研究及传播世间最好的知识与思想。”这种知识与思想传播出去成为一
种新潮流以后,静止腐朽的旧思想潮流便会被它激荡,被它清化。久而久之,
人的心理便在无形中彻底改变。这时好比水到渠成,理想自然易变为事实了。
倘若操之过急,使学理与实行双管齐下,则实行所招的反动必为传播学理的
障碍。阿诺德这番话是着眼英国人而对症下药,因为英国人太偏重实行,太
藐视学理了。
观此可知阿诺德所谓批评,涵义甚广。凡科学、哲学、政教、风俗,都
在批评范围以内。后来他著了一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Culture and
Anarchy)就是专批评英国的政教习俗。他的文化定义大旨是这样:“文化目
的在趋赴完美,其方法则在求于世间关于人生事项之至理名言都能洞悉周
知,然后以其所知,造成新颖自由的思想潮流,以清洗吾人成见积习。”这
个文化定义差不多和《批评论文》集里的批评定义完全相同。所以在阿诺德
看来,批评就是传播文化。文化是从新思潮中所得的“和谐与光明”(sweetness
andlight),而此中所需工作就是批评。
批评涵义既如此其广,批评家所应有的修养准备就不是易事了。依阿诺
德说,批评家应该精通希腊文、拉丁文和一种东方古代文字。本国的文学固
然应该知道清楚,另外还要至少熟悉一种重要的外国文学。这种外国文学愈
与本国不同,愈有用,因为参观互较,易见优劣。英人具有极强的岛国性,
常轻视他国文化,尤其是在阿诺德的时代。阿诺德生平所汲汲皇皇的就是指
出英人的缺点,引诱他们注意外国文化。他说,英国批评学者所应该研究和
传播的是外国思潮,至于英国自己的文化,英国人很能“敝帚自珍”,用不
着再去铺张扬厉。《批评论文?第一集》里面的文章尽是介绍外国学者,如
海涅(Heine),斯宾诺莎(Spinoza)、犹伯尔(Jubert)、安东大帝(Marcus
Aurelius)等等。其中没有一篇专门讨论英国著作。
他虽是只谈外国文学,而着眼却仍在英国文学,他处处留意比较外国文
学,以映照出英国文学的缺点。比方他在《法兰西学院在文学上的影响》那
篇论文里,比较英法两国的国民性与文学优劣,就说得很中肯。法兰西学院
成立于十七世纪初,在法国算是最高学府。会员名额限定四十人。在学术上
真有大建树的人才能被选入院,所以法国学者以入选为最大荣誉。凡是会员
著作须经全院会员审定,才出版。凡是书籍一经法兰西学院审定,便声价十
倍,所以非会员也往往进呈著作,请求审定。此外院中会员又常分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