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无限空间-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密缓缓驾驶星舰脱离小行星带,说道:“我们的下一站是木星,这颗太阳系内质量最大的行星!”
  “太好了,我们恐怕是第一批去木星的地球人吧?”李密的话引起了一阵欢呼,一想到自己将要去木星考察,这些科幻作家们再度兴奋起来。
  由于虚拟游戏的缘故,他们对刚刚经过的火星已经十分熟悉了,但是木星依旧很神秘,只有寥寥的几颗飞行器经过这个大个子,人类对于木星的了解依然有限。
  木星是太阳系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7。89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
  木星主要由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四分之一。它至少有63个卫星,其中有4个主要卫星、1610年由伽利略发现,合称伽利略卫星,卫星中体积最大的木卫三直径甚至大于水星。
  李密操纵着星舰从木星的卫星轨道上经过,完全不敢过于靠近这个巨大的气态行星,因为它的引力实在太给力,摆脱这个强大的引力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就算如此,从星舰壁上的超大屏幕上,看到占满全部视野的彩色木星时,科幻作家们都齐齐惊呼起来:“哇,太巨大啦,地球比起木星来说,完全是一个小不点!”
  “李先生,能不能靠近些,或者进入木星的大气层中?这艘星舰看起来十分结实。”有三个人高声喊道,话语通过电缆传到驾驶室里。
  “不行,我不想这么早挂掉。”李密一脸好奇,朝刘慈新问道,“你们科幻作家都是这样疯狂吗?”
  刘慈新双眼眨都不眨,死劲盯着屏幕上栩栩如生的木星照片,说道:“偶尔有一些吧,这些图片和视频一定要给我一份!瞧瞧木星环,多么壮观美丽呀!太有研究价值了。”
  李密怎么会这点小要求都不会同意?当即对着所有的科幻作者说道:“你们放心,这一路上拍摄到的视频和图像都会给你们一份,其中的详细程度一定是地球最高的。”
  “噢,真是太好了!”科幻作家们齐声欢呼,喜不自胜,一副中了大奖的表情一样。兴奋程度比起刚才那一百公斤的黄金还要更高。
  木星之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连被踢出行星行列的冥王星都一一被星舰考察,而这一切加起来才花了十个小时。平均下来,每颗星球都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这还是李密使劲压缩后的结果。
  “不要呀,李先生,这可是考察研究的好机会,不要那么急着离开。”科幻作家们使劲要求延长时间。
  要知道地球人类对于这些距离遥远的行星了解的十分有限,甚至有许多结论还是推测出来,不是很靠谱。可想而知李密这趟考察,对于地球天文学来说,简直是像挖到了金矿。
  李密使劲安抚这些有些入魔的作家,说道:“放心,对于这些星球的信息,星舰已经完全记录下来了,以后有的是时间研究。再说了,难道外恒星系的新鲜还比不上太阳系?”
  离开了冥王星之后,星舰已经进入了奥尔特云之中。奥尔特云是一个包裹住太阳系的球形云体,密度十分稀疏,布满着不少不活跃的彗星,距离太阳约50,000至100,000个天文单位。
  奥尔特云最大半径差不多一光年,即太阳与比邻星距离的四分之一,也是太阳引力的最大范围。
  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形成太阳及其行星的星云之残余物质,并包围着太阳系。
  经过十多分钟的测算之后,星舰驾驶室的屏幕上才显示出通过。李密对着整个星舰宣告:“请大家做好准备,最长的空间跳跃就要开始,目标是半人马座α星!”
  “现在的感受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我们就要离开太阳系了!这是人类史上最远最伟大的旅行!”每个人都这样说道,连一向严肃的刘慈新也是这样。
  李密深吸了一口气,手指微微颤抖地按下了空间跳跃的按钮,整艘星舰再度进入了那个色彩缤纷的空间,长达4光年的星际旅行将会被轻松跨越。
  回到现实宇宙后,李密看到眼前的三合星系统,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就是太阳最近的邻居——半人马座α星!它是一个三合星系统,其中的一颗恒星是全天空第四亮的恒星。其中两颗恒星为双星系统,肉眼无法分辨开来。

    

第154章 系外行星
创世更新时间:2014…05…07 11:08:05。0  字数:3523 

半人马座α星A与半人马座α星B是一对双星,距离太阳为4。24光年。第3个成员半马座α星C是一颗红矮星,也称为比邻星,比邻星通常被认为这个恒星系的一部分,距离太阳只有4。22光年,是已知最接近太阳的一颗恒星。
  “哇,眼前见到了活生生的半人马座α星,哈哈哈。”一位科幻作家见到超大屏幕上的恒星,抓住左边一人的肩膀使劲摇动,脸色涨红、大声尖叫,活脱脱的范进中举。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纷纷大喊大叫,像是牧师见到了上帝一样。无论从小说中描写多少遍外恒星,里里外外都写个透彻,但是那都是虚幻的,哪里及得上亲眼看见的震撼。
  “快看,这个三合星系统也有行星,驾驶员还不快点开过去!”有眼见的作家在朝高清屏幕上见到了一个小黑点,浑身血液上涌到脑袋,嘶声叫道。
  李密也没有在意被当做了驾驶员,测算了一下距离之后,一个空间跳跃就来到了那颗行星的附近,近距离观察起来。这可是人类有史以来头一次对系外行星的考察,不近一点看不仔细。
  刘慈新唾沫狂喷,十分激动地说道:“按照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这颗行星很大可能是岩质星球,和地球类似。现在我们直接看到了行星,果然和预测的一样,是岩质星球!”
  李密知道刘慈新在高兴什么,太阳系内的行星被人类考察一遍后,发现它们完全都不符合大规模殖民。因此就将这个目标放在最近的系外行星上,岩质星球就意味着有可能和地球类似,也就说改造起来很方便。
  。开动行星探测功能之后,李密很快就收到了这颗星球的详细报告。无名星球的半径为5833公里,质量是地球的91%,重力加速度为0。92g,自传速度为30个小时,表面平均温度为零下42度……
  刘慈新叹了一口气,道:“这颗星球真是太可惜了,只有两级地球才有一点水,大气也很是稀薄,气压只有地球大气压的13%,而且以二氧化碳为主,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
  李密倒是没有放在心上,笑着说道:“这样的条件还不错了,比火星还要好很多,只要下大功夫,还是能够改造成人类生存的星球。至于可以直接让人类移民的星球,那一定是非常稀少的,难不成你还想在最近的一颗行星就是生命星球?”
  刘慈新长长吐出一口气,承认自己有些心急:“是呀,哪有那么巧的事,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就有生命星球。”
  探测结果也发到了那些科幻作家面前,引发了大量的叹息。
  “这颗行星离恒星比较远,温度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达46%,应该没有生物存在。”
  “你又没有上去考察,怎么知道这颗行星上没有生命?不要主观臆测好不好。”
  “我说错了吗?环境太恶劣了,就算有一些细菌之类的生物又怎么样,等到它们进化成智慧生物,我们人类还在不在都是一个问题。”
  “谁说只有细菌的,也有可能存在大型动物,难道一定要呼吸氧气吗?”
  “你们别吵了,不如我们向李先生提议,对于这颗行星实地考察一下怎么样?反正来都来了,不上去看一看,怎么都觉得有些遗憾。”
  “好主意!”
  李密接到这个提议的时候,在星舰上查找了一下,在仓库里找到了上千件宇航服。这些可都是高科技制造的先进宇航服,完全能够适应一般的探险活动,就算穿着来一场低烈度的战斗也不在话下。
  李密没有第一时间发放宇航服,而是提前说道:“我要事先申明,系外行星可不是地球,要是碰到巨大的危险导致有人丧命,我可是不负责任的。总之,自愿报名,绝不强求,我也会去这颗行星。”
  全星舰上的人都听到了李密的话,像是炽热的木炭上被浇了一点冷水,稍微清醒了一些。不过很快,几乎全部的人都报名,只有三个人打算停留在宇宙飞船上。
  李密和刘慈新出了驾驶室后,和其他报名去行星的人一起,来到了一架航天飞机里。说是航天飞机,其实在技术上比起美国要高太多,用的是核聚变发动机,完全能够直接从行星表面进入太空。
  航天飞机灵巧地在稀薄的大气中翱翔,划过几个漂亮的弧线后,降落在这个暂时被命名为1号的行星赤道上。具体说来,是落在一个巨大的盆地中。经过探测,这里的气温较高,达到了零下11度,相比起地球,也不算很冷了。
  嗤!航天飞机的舱门被打开,里面的人鱼贯来到1号星球的表面。
  穿着薄薄的宇航服,李密感到自己的活动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他踩着黄色戈壁一样的地面,抬头望了一下天空,发现两个大大的太阳挂在天上,散发出橙黄的光芒,一种别样的风景印入了眼帘。
  要是仔细看的话,还能发现一个暗红色的小点出现在两个太阳旁边,那就是著名的比邻星了。红矮星是一种比太阳质量要小的恒星,发出的光线比较暗淡。
  “哇,三个太阳,可是第一次见到呀!”
  “古代地球不是有十个太阳么,三个又有什么出奇的。”
  “靠,神话传说是传说,有谁亲眼见过十个太阳,你别胡搅烂缠呀。”
  “喂,你们有功夫骂架还不如找找生命体,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