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K岛屯渤迪嗨疲际怯镁扌湍韭指咳舾赡就盎蛑裢灿诼稚希嫠髯铀持粮叽λ壑校牍登焦唷K翟诒狈揭灿型乒恪K浴⑺ァ⑺胍苍诠惴旱氖褂谩K乱档姆⒄梗耘┮瞪姆⒄购土甘臣庸ざ计鹆酥匾淖饔谩?烟镉氩俊√瞥跆锏鼗奈叩暮芏啵罄粗鸾タ驯佟V撂毂δ昙洌矶喔呱缴罟鹊卮部殉隼矗烟锩婊锇税傥迨蚯辍A甘衬恫恳灿性黾印L毂Π四辏俨执媪复锞徘Я偻蚴G嘀荨⑵胫菀淮准圩畹褪泵慷凡盼逦摹
  2。手工业
  唐代的手工业可分为官营和私营。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在唐代手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央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机构是工部。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在市场上出售,只供皇室和官府消费。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有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官营手工业规模较大,分工较细,又有最好的工匠从事生产,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但官营手工业强制性劳动的特点突出,束缚了工匠们的劳动积极性。私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主要是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其产品在纳税后自用有余时,也在市场上出售。手工业作坊大多集中在城市,有纸坊、毡坊、酒坊、铜坊、染坊、绫锦坊等。有的作坊规模很大,如定州(今河北定县)富豪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①由于政府征调手工业者到官营作坊服役,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主要手工业部类 唐前期的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等。纺织业中以丝织业和麻织业最为重要。丝织品的主要产地仍在今河北、河南一带。主要品种有绢、绫、锦、罗、绮、纱等,花色繁多,图案精美,色彩鲜艳,织造精巧。当时生产的布绝大多数是麻布,麻织品盛产于南方,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赀布是其中的上品。毛织品主要产于今西北地区。棉织品主要产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和岭南一带。当时棉布称为白叠布,已在内地销售。唐代的印染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夹缬、蜡缬、绞缬等印染方法都广泛流行,印染的花纹十分精美。陶瓷业在唐代有很大发展,制瓷技术亦有很大进步。越州(治今浙江绍兴)的青瓷类玉类冰,邢州(治今河北邢台)的白瓷类银类雪,昌南镇(今江西景德镇)的青瓷、白瓷,四川大邑的白瓷,都很有名。陶器以唐三彩最为著名。这是一种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的铅釉陶器,因主要是青、绿、黄三色,故名三彩。唐代采矿业比较发达,主要矿产有金、银、铜、铁、锡、铅、矾、水银、朱砂等。铸造业的规模以铸钱业为首。玄宗时,政府有铸钱炉九十九处,每年铸钱三十二万七千缗。另外还有许多私人盗铸钱。唐代的金属制造加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武则天时曾在洛阳铸造高达一百零五尺的天枢,其下还有周围一百七十尺的铁山。盛唐的一些精美的金银器,采用了铸造、切削、抛光、焊接、铆、镀、刻凿等工艺。当时可能已有了手摇脚踏的简单车床。
  3。商业与交通
  唐前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交通也迅速发展。商业与市集 当时的城市仍以政治性城市为主,纯商业性城市极少,但所有政治性城市都在程度不等地迅速增加商业城市的性质。京城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最大的商业城市。长安城周围七十多里,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等三部分构成。外郭城是居民区和工商业区,共有一百零八坊和东西两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工商业区。市内出售货物的店铺称“肆”,经营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同一区域,称“行”。东市有二百二十行,数千肆,四周还有许多为商人存放和批发货物的邸店。西市比东市更繁华,而且外商云集,“胡风”甚盛。当时各大城市和州以及多数县的治所都设有市。在乡村也有定期进行交易的场所,称为“草市”、“墟”或“集”。国内交通 唐代的交通相当发达。国内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东至宋(今河南商丘)、汴(今开封),远达山东半岛;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成都;西北至凉州(今甘肃武威),远通西域;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南至荆(今湖北江陵)、襄(今襄樊),远达广州。国内水路交通有大运河贯通南北,黄河、淮河、长江与南方的许多河流湖泊形成纵横交错的水道网。国内海运也初具规模,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沿海航线。唐代驿传制度也有很大发展。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大约每三十里设一驿,全国共有驿一千六百四十三所,其中陆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驿二百六十所,水陆相兼驿八十六所。陆驿备有马,水驿备有船,以供官吏往来和文书传递。在水陆交通线上,还有私人开设的旅店,接待来往客商,供给食宿和马匹等。国外交通 唐与国外的交通亦甚发达。主要交通线有西北的陆路和东南沿海的海路。陆路由洛阳、长安经河西走廊、西域,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东南海路从广州、扬州、登州(今山东蓬莱)、楚州(今江苏淮安)、明州(今浙江宁波)等港口可达东南亚各国以及新罗、日本、波斯、大食等国。
  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唐前期,疆域辽阔,东至大海,西越葱岭、巴尔喀什湖至咸海,南至南海诸岛,北越贝加尔湖,超过了汉朝极盛时期的疆域。辽阔的边疆地区民族众多,唐朝在这些地区设置了许多都护府、都督府,以行使权力。一些少数民族建立过地方政权,唐朝与这些地方政权有密切的联系。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1。 统一大漠南北
  唐代活跃在大漠南北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东突厥、回纥和黠戛(xiá jiá 侠夹)斯。东突厥 隋末唐初,占据大漠南北的东突厥屡次攻掠内地,成为唐朝的重大威胁。唐高祖曾被迫考虑迁都。唐太宗即位之初,东突厥骑兵深入到长安附近。为消除东突厥的威胁,唐朝训练了精锐的部队,积聚了大量的物资,并稳定内部,准备反击突厥。此时,由于东突厥对依附于它的少数民族进行残酷压榨,薛延陀①、回纥等部起而反抗,摆脱了东突厥的统治。奚、霫、契丹等也脱离东突厥,投向唐朝。东突厥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矛盾,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不和;再加上连年有灾,牲畜大量死亡,东突厥的势力大大衰落。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勣等率十万大军,六路出击,大败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灭亡。唐朝将归降和被俘的突厥人安置到漠南,在原属突利可汗之地设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在原属颉利可汗之地设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任命东突厥贵族为都督,统率部众。其余来降的酋长也都授以官职。原臣服于东突厥的各族在摆脱其统治后,转向唐朝。唐朝采取怀柔政策,对来归附者不加歧视。唐太宗因而得到各族的拥载,被尊为“天可汗”。高宗时,东突厥复兴。此后,与唐时战时和。天宝四年(745年),被回纥灭亡。回纥 回纥是铁勒的一支。起初居住在娑陵水(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嗢(Wà袜)昆水(今鄂尔浑河)流域及天山一带。公元六世纪中叶起,先后依附于突厥和薛延陀。贞观二十年,配合唐军灭薛延陀,并占据其大部分土地。次年,回纥首领吐迷度被唐封为瀚海都督兼怀化大将军,吐迷度自称可汗。安史之乱时,回纥曾助唐平叛。贞元五年(789年),改名回鹘(hù胡)。回鹘最强盛时,其领地东起额尔古纳河,西至阿尔泰山,南至漠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内部纷争,黠戛斯乘机灭亡回鹘汗国,①回鹘人大部分西迁。
  2。经略西域
  安西四镇 唐太宗在统一大漠地区之后,即向西进军。贞观九年(635年),唐将李靖在今青海地区击降吐谷浑。此后,唐军继续向西进军,与西突厥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贞观十四年,唐将侯君集率兵灭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鄯善一带),以其地为西州,在交河城(今吐鲁番西北)设安西都护府。贞观十八年,唐灭焉耆。贞观二十二年,又灭龟兹(今库车),西域诸国纷纷摆脱西突厥,投向唐朝。显庆三年(658年),唐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城,统辖龟兹、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等四镇②。此即著名的安西四镇。西突厥 西突厥占地很广,东起今新疆巴里坤湖,西至中亚的里海,南达巴基斯坦之北,东北至阿尔泰山。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史那贺鲁统一西突厥各部,自称沙钵罗可汗,多次与唐发生战争。显庆二年(657年),唐派将军苏定方等进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战败被俘,西突厥灭亡。唐在其故地设昆陵(在碎叶水①东)、濛池(在碎叶水西)两都护府,均以突厥贵族为都护。长安二年(702年),唐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以北)设北庭大都护府,统辖昆陵、濛池两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地区。安西大都护府则管辖天山以南地区,两大都护府是唐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
  3。唐蕃和亲
  吐蕃(bō播)是今藏族的祖先。公元六世纪后期,在今西藏西南部建立奴隶制国家,其王称赞普。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都于逻些城(今拉萨)。他数次遣使向唐求婚。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嫁与松赞干布。唐高宗时,又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从此确立了吐蕃对唐朝的臣属关系。景龙元年(707年),唐中宗又以金城公主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蕃“遂和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