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史笔记(齐世荣版)-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于法国的扩张和夺取欧洲霸权,自亨利四世以来,法国一直执行着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外交政策。丹麦、瑞典和英国也不能容忍德国在北欧的扩张,因此诸侯两个集团的斗争都有外国插手,法国、荷兰、丹麦、瑞典等支持“新教同盟”,教皇,西班牙则支持“天主教同盟”。而各地诸侯也勾结外国势力反对皇权的强大。二、战争经过。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是1618年捷克人民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1526年,捷克被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国王由德皇兼任,捷克只保有自治权。1612年,德皇指定耶稣会士斐迪南为捷克国王。1618年,斐迪南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集会,于是捷克国会提出了抗议,并拒不承认斐迪南为国王。1618年5月23日,在皇帝宣布新教徒为暴徒后,布拉格人民爆发了起义,他们冲进王宫,按照捷克人民惩治叛徒的习惯把两个钦差大臣从窗口掷入壕沟,这就是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了捷克起义和三十年战争的开端。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1、捷克——巴拉丁时期(1618—1624年)。“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组成了临时政府并宣布独立,1619年,捷克国会又推选“新教同盟”领袖巴拉丁选侯腓特烈为国王同斐迪南作战。6月间捷军推进到了维也纳,德皇于是以巴拉丁选侯资格转让给巴伐利亚公爵为条件向“天主教同盟”求援,天主教同盟出兵、出钱支援皇帝,同时西班牙出兵攻打巴拉丁。这时,捷克贵族不敢依靠群众,寄望于新教同盟救援,但新教同盟不但拒绝支援,而且和天主教同盟缔结互不侵犯条约。1620年11月8日,天主教同盟军队在布拉格近郊的白山一带打败捷克军队,腓特烈逃走,随后巴拉丁被占领,选侯资格也转让给了巴伐利亚公爵,捷克沦为奥地利的一个行省。2、丹麦时期(1625—1629年)。天主教同盟的胜利导致了皇权的加强,这既不符合割据一方的新旧教诸侯的利益,也不符合法国等外国势力要求,1625年,法国促成英国、荷兰、丹麦三国签订反哈布斯堡同盟,并资助丹麦出兵德国,一些新教诸侯也支持丹麦的行动,这样,德国内战扩大成了一场国际战争。1626年,皇帝在天主教同盟的支持下利用捷克贵族瓦伦斯坦的雇佣兵,打败丹麦和新教诸侯的联军。瓦伦斯坦是德意志帝国著名的军事家,主张消灭诸侯割据,驱逐外国势力,在德国建立类似法国和西班牙那样的中央集权制,他本人拥有地产12万公顷,雇佣兵10万人,都拿出来替皇帝服务。打败丹麦后,1628年,皇帝封他为麦克伦堡公爵、波罗的海和大泽的统帅。1629年,丹麦被迫在律伯克签订和约,保证以后不再干涉德国内政。同时,皇帝颁布“复原敕令”,规定1552年以后被新教诸侯侵占的教产全部物归原主。3、瑞典时期(1630—1634年)。在上阶段战争后,德皇势力急剧膨胀,达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瓦伦斯坦也计划在波罗的海建造一支强大的德国舰队。皇帝和瓦伦斯坦的政策引起了新旧教诸侯的不满,1630年,在累根斯堡召开的选侯会议上决定罢黜瓦伦斯坦的职务,缩编他的军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是个激进的新教徒,他在占据波罗的海沿岸后还想扩张霸权,坚决反对德皇权力的加强。1630年7月,瑞典在法国支持下占领了波美拉尼亚,并同勃兰登堡、萨克森选侯联合打败了天主教同盟的军队。1632年4月,瑞军长驱直入巴伐利亚,维也纳危在旦夕,皇帝只好重新起用瓦伦斯坦。1632年11月,双方在萨克森的吕层会战,天主教同盟的军队创伤重大,瑞典也失去了古斯塔夫国王。为保存实力,1633年,瓦伦斯坦决定同瑞典和谈,这被皇帝看作是另有所图,于是1634年初再次撤消了他的职务,不久被人刺杀。总的来说,战争优势仍在天主教同盟,1634年9月诺德林根战役中大败瑞典军队,瑞典向北退却,一些新教诸侯也纷纷推出战争。1635年5月,萨克森首先和皇帝签定和约,表示服从皇帝,不再反抗。4、法国——瑞典时期(1635—1648年)。丹麦、瑞典的接连失败,使过去一直在幕后操纵的法国不得不亲自出马。1635年5月,法国对西班牙宣战,荷兰、威尼斯、匈牙利等支持法国,主要战场仍在德国,同时也在西班牙、意大利、尼德兰等地进行。参战初期法国不断受挫,西班牙从南北两路夹击法国,双方拉锯战不断,互有胜负,直到四十年代后,瑞典、法国才相继取胜。1642年11月,瑞军在莱比锡打败皇帝军队,1643年春,法军在洛可瓦会战中大败西班牙,此后,法、瑞乘胜追击,攻入了士瓦本和巴伐利亚,皇帝和天主教诸侯无力再战,被迫求和,这时瑞典军中疾病流行,士气低落,法国也对刚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深感不安,因此也只好同意停战。三、威斯特发里亚和约。从1643年起,交战双方在威斯特发里亚的闵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两个城市谈判,1648年达成了协议,分别缔结了两个和约,合称威斯特发里亚和约。战争以法国、瑞典的胜利而告终,因此和约首先保证了他们获得大片领土,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的大部分(除斯特拉斯堡外),并追认了法国在1552年占领的麦茨、土尔、凡尔登等洛林的土地。瑞典则获得整个西波美拉尼亚,包括鲁根岛、斯台丁城和奥得河河口地区,还获得不来梅和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以及威斯马城,另外还得到500万塔里尔赔款。这样,瑞典不仅占去德国北部所有重要河口,而且以这些地区领主的身份置于德国诸侯之列。和约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脱离德国独立。德国内部,曾与法国、瑞典结盟的新教诸侯获得了新的领土,勃兰登堡得到东波美拉尼亚以及哈勃斯达、卡明、明登等主教区,1680年又得到马德堡主教区,后来就形成了普鲁士王国。萨克森得到了鲁沙提亚。下巴拉丁由腓特烈的儿子继承,仍为选侯。巴伐利亚得到了上巴拉丁,成为第八选侯。条约规定,诸侯有和外国缔结条约的自由,不经诸侯同意,皇帝无权宣战、媾和、课税、征兵,在宗教上仍实行“教随国定”的原则,由诸侯确定其国家的宗教信仰,教产的归属以1624年即“标准年”为准,1624年1月1日前得到的教产仍然可以保留。四、三十年战争的意义和影响。三十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不仅影响德国、而且影响欧洲历史的发展。
1、这次战争虽然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但主战场仍在德国境内,德国遭受到空前浩劫。成千上万的城市、村落、工场、矿山被毁,人口减少了1/3,有些地方甚至一半以上,如捷克战前有300万居民,战后只剩78万多人。农业衰落,1/3的土地荒芜,工业也降到不如十五世纪时的水平,二百年以后即十九世纪前半期才恢复了元气。2、这次战争损失最大的是帝国政权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战争打破了皇帝统一德国的迷梦,威斯特发里亚和约完成了对德国的分解,“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皇帝也徒有虚名,奥地利成了诸侯中的一员,虽然其家族仍保持完整,但地位已远不如以前那样辉煌,德国的分裂较前有所加深。3、战后,德国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虽然仍保有皇帝称号,并且作为一个邦国,实力仍然强大,但毕竟受到了削弱,而勃兰登堡不断发展,形成了普鲁士王国,其势力的加强,为后来的普奥争霸打下了基础。4、条约确定了近代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边界,它是其后直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一切条约的原始文件,划定新界、修改边界都要以它为据。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教皇子午线 ? 2、血腥立法 ? 3、瓦西镇惨案 ? ?4、圣巴托罗谬之夜 ? 5、南特敕令 ?? 6、但丁 ? 7、达?芬奇 ? 8、《九十五条论纲》 ? 9、奥格斯堡告白 ? 10、掷出窗外事件。二、简答:1、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2、新航路发现的历史背景。3、新航路发现的后果和影响。4、英国“圈地运动”产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5、英法专制制度是怎样确立起来的?6、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条件和基本思想是什么?7、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8、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9、三十年战争的原因及其后果。三、论述:1、怎样认识英国农民反圈地斗争的性质和作用?
2、谈谈你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历史地位的评价。3、结合路德和闵采尔的理论学说,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1






3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