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已经知道,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欧洲大陆没有一个遭受德国法西斯空军袭击的国家首都有能力奋起自卫。法西斯第三帝国的统治者们因而坚信不移,在希特勒空军的狂轰滥炸之下,莫斯科也难以幸免。况且根据希特勒的命令,莫斯科已被判定彻底毁灭,因为它是布尔什维克的首都。

  这样一来,两个世界、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发展到天空。在莫斯科的远接近地上,苏联歼击机首先起飞去截击空中敌人。在这里参加空战的所有飞行员中,只有五六个人受过夜航训练。

  维克多·鲁布列夫刚跨进歼击机座舱,立即感到有一股窒闷和汽油的气息,其间还混杂着枯萎的白桦枝叶的苦涩香味。伪装用的白桦树枝斜搭在飞机机身和机翼上,轻轻地摇曳着的失去水分的绿叶,直怔怔地窥探着鲁布列夫中尉的脸。左右两边友邻歼击机团的飞机也隐蔽在这绿叶丛中。乍看起来,就象从机场附近的松林中,有一片小丛林不甘寂寞,逃了出来,聚集一起,三五成群地在跳舞。

  在伪装的歼击机中间,有个机场维护队的人,拖着沉重的靴子,吧哒吧哒地走着,扯着嘶哑而充满烟味的喉咙吆喝,让驻在这个机场的两个团的值班中队飞行员马上把通话器插头接在头盔上。维克多赶紧拿过挂在座舱内的一束多股导线,导线末端有个三向插头,他把插头接在头盔的插座上,顿时就象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奥妙的世界,这里有男人的低音和女人的尖声,有下达口令声,还有电钮开关的扳动声。有的声音隐含着怒意,有的声音显得心平气和,有的则惊慌失措。这里可以听出驻在莫斯科的航空兵军和两个歼击机团指挥所在进行战前准备:似乎觉得,上面马上就要下达命令,令各值班中队起飞去截击敌人。此刻,接上通话器后,各团团长就不必再浪费时间去复述军长向各机组下达的指令了。一俟信号弹升起,就开始行动,待到歼击机起飞后,就会通过无线电向他们明确任务,谁到哪个地区去截击德国轰炸机。不过,鲁布列夫中尉的飞机和昨天转场到这里的、其他“雏鹰”一样(不过,他们仍把这种伊-16歼击机称做“毛驴子”,没有安装无线电设备。因此,他们事先就领受了战斗任务。比如,维克多应驾机去索尔汉奇诺戈尔斯克探照灯照射区。

  耳机内人声嘈杂,噪音不止,仿佛海边轻轻的潮水声一样,使维克多飘飘然,神游天外。他的思想象辽阔牧场上的牛群,任意倘佯,令他眼花缘乱,目不暇给。不知为什么,昨天他随大队由伏尔加河东岸某地转场到此地来这件事,总让他不能忘怀。在当地的某兵工厂,他和别的“没有坐骑”的飞行员去接收新飞机,这种飞机空军称为“毛驴子”,而陆军则叫“雏鹰”。是啊,这就是那种伊-16歼击机,这就是他在白俄罗斯西部上空跳伞的那种飞机。当时,他在最初的几次空战中击落了两架“容克”和一架“米谢尔”飞机,后来自己的飞机也被击毁。跳伞落地后陷入包围,可又万幸地随同丘马科夫少将的军队集群突出重围。

  一想起丘马科夫将军,他的思绪如同风中的火花一样,蓦地就会想起伊林娜·丘马科娃来,虽然他从不知道她就是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的女儿。他常常充满柔情想起她,默念着献给她的温存话语。他曾写过几封求爱的信,寄往列宁格勒,诉说对她的一片痴情,谈一些他在前线的生活……但是,糟糕的是,维克多没有伊林娜的小照,他只能凭想象,使她的倩影在他的记忆中闪现。不过,有时象透过浮着一层雾气的玻璃一样,若隐若现,看不清晰。他尽力会问想她那可爱的面庞,她的笑容,她那细眯着的眼睛。他还记得那眼睛忽篮忽灰,呈现出一种不可言喻的神秘感。总而言之,这个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美丽姑娘,仍留在他的记忆和心扉之中,他热恋着她,但她却难以亲近,总显得那么遥远,又是那样出奇的迷人。

  维克多·鲁布列夫的思绪被耳机内突然出现的寂静所打断。他不知道,远在莫斯科防空区指挥部的茹拉夫廖夫将军正揿动按钮,发出通报,各勤务主任的控制台上,红色信号灯顿时闪亮,通信线路上的通话一律停止。于是,听到了茹拉夫廖夫坚定而又故作平静的声音:

  “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维克多打了个寒噤。他想象着,莫斯科市内和四周的广大空间,防空部队已进入战斗状态:飞机发动机罩摘下,伪装树枝拿掉(一想到这里,他立刻就象公鸡一样向机械师喊了一声:“去掉伪装!”),高射炮炮管高高扬起,探照灯卸去外套,转向敌机轰隆声越来越大的方向,阻拦气球放入高空……

  接着,耳机里又传来方才那个人下达的命令:“克里莫夫同志,由勒热夫派出两个双机编队到七号空域。”

  维克多猜想,这是向某航空兵指挥员下达命令。又听到新的指令:“萨尔布诺夫同志,迎接歼击机在第七照射区作战。”这回是向探照灯勤务主任下达命令。

  有一分钟,耳机里再次响起了有高有低的嘈杂人声,但马上又出现一阵令人毛发惊然的静默,好象人间的生命嘎然停上了声息,不,迅即恢复了生机,响起了茹拉夫廖夫将军级铭有力地下达紧急命令的声音:“克里莫夫同志,命令斯捷潘诺夫斯基从库宾卡起飞两个大队,到索尔汉奇诺戈尔斯克至戈利奇诺一线探照灯照射区迎击敌人……”

  就在这时,一颗红色信号弹象闪电一般从树林边上升空。这信号弹仿佛在星空下减慢了速度,平缓地弯成了一个弧形,接着放出了耀眼的血红色光芒,又变成一个闪光的火球,缓缓向地面落下……

  红色信号弹,这是以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季坚科夫大尉为首的友邻航空兵团第一批九机编队起飞的信号。

  季坚科夫有点名气,他是经验丰富的一级飞行员和精明能干的大队长。他身材魁梧,动作刚劲有力,容光焕发,他的火红的青春,活力和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别招人喜爱。维克多·鲁布列夫对大尉有几分羡慕,心想,他应当学他那豪爽的风度和办事的于练。甚至戴头盔也学季坚科夫的样儿,稍微向后脑推一推。

  正当发动机加温的时候,鲁布列夫在这极其漫长的、起飞前的一分钟,心里总觉得遗憾,他也想飞那种速度更快、装备机关炮的雅克-1式歼击机。但在伏尔加河那边的兵工厂,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过,维克多心头的不悦没有维持多久,“毛驴子”就“毛驴子”吧,这个象猪猡一样的大嘴巴家伙,只有一挺机枪,但它好驾驶,灵巧。难怪大家都管它叫“雏鹰”哩!奇卡洛夫①当初驾驶的就是这种飞机。

  ①奇卡洛夫(1901-1938)苏联著名飞行员,一九三七年完成了从苏联经北极到美国的不着陆飞行。——译者

  还有一件不称心的事:就是和自己熟悉的航空团分手了。当飞行员们领到新飞机的时候,同时也接到一份命令和航线图,要飞往莫斯科近郊,到库宾卡机场降落,编入莫斯科防空区航空兵第六军所属的一个团里……于是,维克多·鲁布列夫中尉由一名前线飞行员成为一名“后方飞行员”了。不过,保卫首都,这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捞得上的光荣岗位……

  鲁布列夫由于胡思乱想,忘了从头盔上拔掉插头,当绿色信号弹升起,开始把飞机滑向起飞线的时候,他头上的头盔就象被人往下揪似的。这分散了他几秒钟的注意力,使他恼火的是,本来雅克-1式飞机大队就是全团殿后的大队,结果他成了该大队的伊-16中队的最后一名起飞者。

  不过,这不要紧。夜空象是吞噬了飞行大队。只有留神细看,才会章到前面有一股由发动机喷口喷出的闪动的蓝色火苗。

  维克多突然觉得心慌,他无法根据地标判定方位,要知道,这是他第一次夜航啊I 起飞后,应立即对准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的航向,这几乎是朝正北飞行。一想到这里,眼睛就盯着仪表盘上罗盘的小球,使飞机沿着所需要的方向飞行。

  还有一件事使他不安,这架歼击机,除去昨天由工厂起飞,中途为了加油两次降落以外,对他来说还几乎是陌生的。维克多坐在这个新飞机座舱里,如同穿上了一件尚未上身,令人别扭的外衣。他觉得驾驶杆不很顺手,发动机的声音也不怎么协调,在轰隆声中听不到一点他所习惯的音响。

  鲁布列夫中尉在白俄罗斯西部坠毁的那架“毛驴子”,那发动机就象他的有血有肉的挚友,他熟悉它的脾气秉性,它的习惯爱好。维克多谛听着发动机的韵律节奏,就象看透了它的五脏六腑,那些灵巧的金属元件和仪表相依为命,彼此鼓励,他好象看到了它孜孜不倦地工作的意义,它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它的一切看来都是那样出奇的单纯、合理,整个飞机好象和他,维克多,他这血肉之躯溶为一体,驾驶杆和脚踏板仿佛是他手脚的延长。

  当白天飞行的时候,他心如明镜,一切都清清楚楚,四周天地辽阔,一望无垠……而现在,他仿佛陷入了茫茫的昏暗之中,如果没有星光闪烁的话,简直就分辨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下面是无底的深渊,一看到周围这静止的世界,简直令人胆战心惊。只有当飞机朝北飞去的时候,维克多才“看到了探照灯照射的光柱。有的光柱象发疯一般从这边射向那边,要么就划圈,有的光柱在小心翼翼地触摸天空,似乎想要给那漆黑无底的天空增添一点温暖,还有的光柱一动不动,宛如顶天立地一般。

  维克多心里感到不安和焦躁。在探照灯照亮和划满横七竖八的光束的天空中,他看见黑点一样的己方飞机以中队编队向各方飞去,并且继续爬高。为了不脱离大队,维克多加大油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