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毕业后,我在有出版社工作,出版社自然有很浓重的读书气氛,我所在
的编辑室里尤以女博士奕最爱看书,然而小奕看书却带来几分恐怖效果。
几看前,小奕对英诗着了迷,看了译作原作,然后盾王佐良先生的《英国文
学史》、《英诗的境界》和《中楼集》。
她盾完这些书后,王佐良先生病逝的消息就传到了出版社,小奕博士煞是叹
息。
过了些时日,小奕又坟法国文学着了迷,特别是杜拉的小说,小奕尤为钦佩,
开口闭口总要谈《情人》、《蓝眼睛黑头发》是最最出色的小说,谁料,小奕刚
把能找到的杜拉小说读完,译者王道乾先生就去世了。
闲话少说,小奕对哪位作家或翻译家的作品感兴趣,哪位作家就会去世——
这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大师们纷纷到了该谢幕的时候——去年12月,小奕在读钱
钏书先生的《管锥编》。
我们同事们都说,幸亏小奕并不喜欢看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否则后果不堪
设想,小奕多年来读的惟一一部当代中国小说就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同事们发觉小奕读书的恐怖效果后,就给她讲述了“隔壁老张死了”的故事,
并劝她将自己的特异功能用在文学评论之上,前二年,《马桥词典》这部小说很
红火,围绕它的官司也特别热闷,我们就劝她读一读《马桥词典》,看看韩少功
会不会死,如果小奕读了《马桥词典》,而韩少功去世,则证明《马桥词典》绝
不是韩少功抄袭的,而是真正的创作。
然而小奕绝不容忍自己的特异功能用在这样的邪门歪道上,因为曾经有一位
“老八板儿”的评论家知悉小奕的特异功能后特地送给她一套《王朔文集》看,
这位评论家其痛恨王朔。
我们并不愿让小奕去读《王朔文集》,小奕也没有读过。然而,有人害怕,
万一哪天小奕一不留神看了冯小刚的电影,结果把王朔害了,那岂不糟糕。
三思足球
2000/04/25三联生活周刊作者:徐彬
我没有反对过足球,反而非常喜欢它,但是,殃在有这么一股力量,使我要
逐渐远离足球,这么一股力量,就是全社会的对足球无条件的狂热。这是一种被
人广为忽略的另一种形式的人去亦云,另一形式的对自己审美与辨别力的出卖,
另一种形式的与大众文化的趋同与媚俗。
为这种无条件的俗推波助澜的是我们的媒体。翻开报摊上的多数报纸和杂志,
打开电视,调到任何的频道,你总有机会听到、看到有关足球的东西。而且这样
的东西具有大的煽动性。要期望我指出具体的煽动性的言语是困难的,因为有关
新闻的东西,通通标榜“客观”与“公正”,也努力使自身显得“客观”与“公
正”。然而,当一个媒体使用超过任何一个生活要素在其中所能占据的比重来报
道并非生活要素的足球的时候,那是“公正”的吗?“客观”的吗?
这问题就是喜欢足球的人和喜欢足球的传媒往往不能以自己爱好为满足,而
不遗余力地兜售这种爱好(对他们而言,甚至可以称作是生活方式)。就媒体而
论,不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还是不知其然遑论其所以然,经常拿一种
“文化”
太保的口气侃其迷球之“心路历程”,旁敲侧击甚至训诫尚示迷上足球的人
的“无知”和“落后”。原本这还只是说给男人听的,不过最近由于女权意识的
觉醒,这种话语也传到了女性那里。而且,对足球的迷恋在女性那里,具有了更
为先锋的意味。
一个人对足球狂热迷恋,以致足球成了他的信仰,沉醉其中,得到乐趣,得
到发汇,很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不要把这种快感满街廉价兜售。我辊见
某A 对某B 大侃古典音乐,B 不胜其烦,作惊人语说:“你讲的都是些什么呀,
很快的慢板,很慢的快板,稍快的慢板,稍慢的快板,不快不慢的小呱哒板,对
我全是狗屁。我就知道有的旋律能进到我心里,那就是好的音乐。”
我本来喜欢音乐而又不求甚解,结果曾经有段时间被“求甚解”的“发烧友”
蛊惑了,当一串串高深的名词从他们嘴里涌出,我疑自己是不是懂音乐。然而有
个电视节目对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进行采,他老人家的话把我从困惑中解脱
出来。他老人家的话和B 群的话很相,主旨大约是撼动你心灵的旋律便是好音乐。
按他的说法,在听《蓝色多瑙河》时所谓思绪翩翩,联想到春水东流;在听,春
江花月夜》时脑子中油然有海上明月共潮升的图景都是对音乐的歪曲。将此理论
推及足球,以能够看得电视冒烟、老婆回娘家崦不悔,以能够背出所有大牌球星
的家史,以能够指出裁判的任何小细节失误为荣是对足球的歪曲。而我眼前的多
数球迷,多数媒体的高谈阔论,一般没有脱出此种窠臼。真正能够使我茅塞顿开,
体味到音乐之美人和话语我见过听到过,然而真正让我独他爱,爱得正点,他对
足球的解释能扩展我对足球美的认识的人和话语,我没有见过,也没有听到过。
接下茬儿
2000/04/21作者:赵小帅
上学时我是个喜欢“接下茬儿”的学生。有一次数学考试,老师发下试郑,
对大家说:“用什么笔都行!”那时候学生有的使铅笔,有的使圆珠笔,有的使
钢笔,而考试一般规定必须用某一种笔答卷,我听了老师的话,很快地反问了一
句:“粉笔行吗?”老师勃然大怒,半个小时没发给我试卷,我就呆坐着,虽然
那次考试我比别人少半个小时的答卷时间,但我还是得了满分。这说明我逻辑思
维的能力很强,老师的话有漏洞,用什么笔都行,电笔行吗?毛笔?
后来我总是“接下茬儿”,都是就批评我是“哗众取宠”,但“接下茬儿”
真是一个考验你反应能力及聪明程度的好办法,我至今仍不放过“接下茬儿”的
机会并注意聆听别人的妙语。
前不久北京喜力露天音乐会,一个外国乐队问观众:“How to speak beautiful
in C hinese ?〃 下面有人回答:”漂亮“,有人回答:”美丽“,有一粗壮男
声大喊:”牛x !“我听了特别兴奋,因为他在当时找到了最符合气氛的两个字。
有些接下茬儿并不如此短小,而是按逻辑衍生出另一番话来。上大学时,都
是在讲台上告诉我们,索绪尔说过,笔就是我们的阳具,下央一个同学飞快地接
住:“写作就是手淫!”
有一次,几个朋友在外渴酒,聊起了一位畅销书作家,其中一具说,该作家
写的书一本不如一本,却偏偏要强调自己很是喜欢做学问,经常在电视上露面,
又不愿意被人看作是“电视学者”,这不是装孙子吗?另一个朋友听了,正色道
:“他可不是装孙子,他是真孙子。”
我发现喝酒是“接下茬儿”最适宜的场合,一个个思维跳跃、敏捷。有一次
喝酒,在场的甲、乙二位,甲婚姻不幸,经常和老婆闹别扭,乙尚未婚配,经常
有热心人给他介绍女朋友,可他一个也瞧不上,嫌人家不够漂亮。我和他们两上
喝酒聊天感慨万千,甲忽然长叹一声,道:“我这些事不中普外人道也,还是托
尔斯泰说得对,幸福的家庭大体相似,不幸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乙迅速回应
:“是呀,美丽的女人都差不多,丑女人却有各自的丑样儿。”
我的芭比王南我早已过了喜欢给娃娃梳头缝衣服的年纪,但正是在这时我拥
有了自己的芭比。我的芭比原来穿着一条缀满花朵的大裙子,当时心血来潮买下
“她”纯粹是因为我突然觉得“她很好看。实际上,只不过是”她‘偏黑的肤色
使“她”显得不像其他芭比那么俗艳。
买下这个芭比后我给自己订了一个规矩,不给“她”买任何正版配件。这些
配件包括“她”的衣服、床、柜子、玩具,乃至“她”的男朋友本。“她”的所
有衣服都是我从小摊上买的。在那里一套礼服(也就是比较华丽的裙子)只要五
块钱,两块钱可以买到一套休闲服或是一大口袋鞋子。找得仔细些,你还能买到
芭比佩戴的太阳镜、手镯、帽子和袜子。除此以外,我甚至很负责任地为“她”
买了两条内裤——我很自然地认为“她”需要一条更换的。
我觉得这种购买方法很科学:娃娃一定要买正版的,衣服却可以买假的。因
为正版芭比的身材很标准,什么样的衣服都能穿进。反过来就很难说了。
打扮齐全我的芭比后,我开始留意春他品牌的时装娃娃。市场上另一咱比较
多的时装娃娃叫珍妮,长得像日本人一样甜甜小小。除此以外的时候娃娃长得还
不知道珍妮,其中最难看的一处据说是以韦唯为原型的。
过了近一年扣我拥有了第二色比。那天逛商场时我发现芭比正在全场打五折,
于是我又买下了一个穿智利民族服装的芭比。这个芭比显得比我原先那个略高一
些,肤色也白一些,头发是黑色而不是淡金色,嘴唇也不是亮的粉色而是暗红色。
说出来也许没有人相信,我买下“她”是因为觉得“她”的长相与装束很像男的。
回家后我给原先那个芭比换上一西班牙同格的红色裙装。看“她们”站在一起,
我觉得“她们真像天地设的一对。我并不想故意把”她们“搞得像同性恋一样,
我不过是觉得这个智利芭比站在那里远比那个傻乎乎的本看着顺眼。
后来我也给“她们”换过衣服,让“她们”变换一下角色或是同时穿上裙子。
有趣的是我在一次为“她们”换衣服的过程中发现智利芭比的臀围居然比原先那
个芭比的大一圈,以至于某些紧身裙让“她”穿上就显得有些别扭。
于是我就这样玩儿着我的芭比,心满意足地看着“她们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