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胡搅蛮缠”式的混淆论题并不鲜见。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者赫胥黎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大力宣传进化学说,并第一个提出了人类起源的问题。但招到当时教会的反对。一次在辩论“人类是否由猿猴进化而来”中,一位贵族怒冲冲地问他:“请问,是你的祖父还是祖母是由猴子变来的?”
这里,这个贵族显然是把“哪个人是由猿猴变来的”混同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的论题了。但这是两个似乎相似的论题。对“哪个人是由猿猴变来的”论证,显然不能使原来的论题“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得到逻辑证明。这就是“胡搅蛮缠”的混淆论题。赫胥黎识破了这种“胡搅蛮缠”,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进化论。最后又说:“我并不因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而感到羞愧,我只是为一些人不敢承认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而感到羞愧。”据说这位贵族的夫人听了赫胥黎的论证后,哭着问这位贵族:“难道我们真的是由猴子变来的吗?”这位贵族哭丧着脸说:“大概是吧。”竟然把那位贵族夫人气得昏了过去。到了这时,她还是搞不明白“哪个人是由猿猴变来的”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是两个似乎相似但完全不同的论题。
我们在第一章“笨嘴笨舌的苦恼”中曾举出“你做还不如他呢”的“胡搅蛮缠”的诡辩。“某人某事做的好不好”与“我自己做的好不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话题。不允许将它们混淆在一起。如果一时气愤难捺,为自己辩护,则就不自觉地落入了对方“胡搅蛮缠”的诡辩陷阱了。
当然,如果需要把它们都弄明白,那也只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讨论。同样不允许混淆在一起。不过事实上,有时“某人某事做的好不好”与“我自己做的好不好”的话题,是永远也不能一个接一个地讨论的。比如,“某歌手唱得不好”,“你唱一个试试看”;“某篇小说写得不好”,“你写一篇试试看”。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会做所有的事情,如果因为这样,就不允许评价旁人,那任何评论就都是自讨没趣了。
● 东拉西扯转移论题的诡辩
“东拉西扯”是说想到哪说哪,说话没有中心,没有目的。用在诡辩上,则是转移话题的手法。亦即当言谈论辩的原有话题于自己不利时,便悄悄地利用争论的势头,不断地扯出新的话题,并使这新话题越扯越远,从而达到对方“遗忘”了原来的话题是什么的目的。因此,这种不断转移话题(论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诡辩者的“构造”过程。他在同一个言语沟通的过程中,故意把原来需要论证或沟通的话题换成了另外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从而使本来应该得到证明的话题得不到证明。
有一篇《女士违章》的故事:
他在十字路口拦住了她的车,敬礼后,请她出示驾驶证。
“这是为什么?”她坦率地惊问道。
“您违反了交通规则。”
“谁告诉您的?”
“我亲眼看到的。快出示证件,我等着呢!”
“您是不是认为我没有驾照?”
“我没有这样认为。”
“可是,我为什么要把证件交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呢?”
“我是交通警察,我有权这样做。”
“可我怎样知道您是警察呢?”
“难道您没有看见我穿的制服?”
“制服能说明什么?制服是可以假造的。我记得10年前,我的朋友詹娜认识了一位军人……”
“请不要给我讲故事,我在等您的证件。”
“这不是故事,是往事。我只是想证明制服并不总是可信的。”
“那好吧,我可以让您看一下我的工作证。”
“也好……让我看看。嗯,这么说,您叫戈吉什金?”
“戈日什金。”
“什么,您瞧这字母X写得像个T。算了,就当您是戈日什金吧。可是照片却不像您呀?”
“不知道,可能是没戴帽子吧。”
“真的吗?您摘下帽子让我看看。还有,站直些,别皱眉头。是的,有点像了。照片很久了吧。”
“七年前……”
“这能看出来。您那时看上去很帅。”
“好了吧,请把证件还给我。”
“您急啥?只要证件不是伪造的,就不会有什么事发生。”
“可我没空呀,我正在值班。”
“您觉的我的空闲时间很多?我马上去市场,顺路还得去找女裁缝,还要去看望生病的姑姑,还得给丈夫打电话……”
“我求您了,快把证件还给我!您看看,您让后面堵了多少车了。”
“这怎么能怨我?要知道并不是我拦住了您,而是您拦住了我。”
“好吧,好吧,算我错了。只是恳求您快把证件还给我,把车开走。”
“就是嘛,给您证件,以后可别再制造交通堵塞了。”'33'
在这段对话中,违章女士一开始就没打算乞求怜悯,而是采取以守为攻、咄咄逼人的策略,不断地把新的话题越扯越远,故意回避原来的话题,并拖延至新的问题出来。而这位交通警察可能缺乏与各种人打交道的经验,结果被违章女士东拉西扯的话题牵着鼻子走,早忘记了原来的问题是什么,最后在新的问题面前,反倒是自己没理了。
其实,对付此类“东拉西扯”的诡辩,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插入适当的语言,从而使对方不得不从“东拉西扯”中回到原来的话题上。如在在上述对话中,交通警察一是可以在“我没有这样认为”后插入:“但是如果您有驾驶执照,就请您出示驾驶执照。”二是可以在“好了吧,请把证件还给我”后插入:“现在请您出示您的驾驶执照。”这样,就既可以提醒违章女士:“不用东拉西扯,我明白着呢!”也可以以始终同一的话题,迫使违章女士不得不交出她的驾驶执照来。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东拉西扯”并不鲜见。例如有些人违反交通规则,撞了人,但在争论谁是责任者的过程中,却往往故意将问题越扯越远:“你是什么态度?”“你会不会说话?”“你在哪受的教育?”……
对于这样的诡辩者,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解释就能解决问题了。
第三章(第三部分)
● 答非所问偷换论题的诡辩之一
“答非所问”指回答的不是所问的问题。用在诡辩手法上,则是故意偷换话题(论题)。
所谓偷换话题也是在同一个言语沟通的过程中,有意地把原来需要论证或沟通的话题换成了另外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从而也使本来应该得到证明的话题得不到证明。
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故意答非所问地偷换话题,则有可能是诡辩了。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都是“心”派生出来的。他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他的学生问他:“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王阳明回答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34'
如果撇开“鬼神”二字,学生的质疑是符合事实的。在“天地万物,千古见在”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避开这一矛盾,王阳明故意不回答学生问的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怎么会因为没有“我的灵明”就不存在了的问题,回答的是人死了,“他的天地万物”也就不存在了。“他的天地万物”与学生所问的“天地万物”显然不是同一个话题,王阳明在此故意偷换话题,以“答非所问”的诡辩来掩饰自己的窘迫。
如前所述,在一个论证中,论题必须保持同一。这是保证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能够围绕同一个论题展开论证。因此,在一个谈说论辩的过程中,所下判断必须要对其含义有明确的表达;不能含含糊糊,使人一头雾水,不明所以。这也是同一律对判断要有确定性、恰当性的逻辑要求。前述“闪烁其辞”中“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不回答,是故意不明确表态的诡辩伎俩;而此处的“答非所问”则是“回答却等于不回答”的诡辩伎俩。
一般来讲,当对方转移或偷换话题后,人们常会犯的错误就是,不自觉地跟上转移,这样也就落入了对方的圈套。
对付此类诡辩的方法,是再一次说明自己的话题是什么,要求对方回到原来的话题上。至于其他的话题有没有必要讨论,那也要等到这个话题讨论清楚了再谈。
还有一种答非所问是没有弄明白对方的话意就径直应答。这种无意的“答非所问”有时也会招致诡辩的嫌疑。
汉代王充的《论衡?问孔》还载有一段话:
遽伯玉(卫国大夫)使人于孔子。孔子曰:“夫子何为乎(做什么)?”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想少犯错误却办不到)。”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者呀)!使乎!”'35'非之(批评使者)也。说《论语》者曰:“非之者,非其代人(代替遽伯玉)谦(谦虚)也。”
夫孔子之问使者曰:“夫子何为?”为所治也,非问操行也。如孔子之问也(如按孔子所问回答),使者宜对曰:“夫子为某事,治某政。”今反言:“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何以知其对不失旨,孔子非之也?且实孔子何以非使者?非其代人谦之乎?其非乎对失旨也,所非犹有一实。不明其过,而徒云:“使乎!使乎!”后世疑惑,不知使者所以为过。韩子曰:“书约(简约)则弟子辩(争论)。”孔子之言“使乎”,何其约也!
《墨经》曾经说过:“通意后对。”要求在谈说论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