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溪笔谈-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御史告于朝堂。皆用朱衣吏,谓之“三告官”。所经过处, 
阍吏以梃扣地警众,谓之“打仗子”。两府、亲王,自殿门打 
至本司及上马处;宣微使打于本院;三司使、知开封府打于本 
司。近歳寺监长官亦打,非故事。前宰相赴朝,亦有特旨,许 
张盖、打仗子者,系临时指挥。执丝梢鞭入内,自三司副使以 
上;副使唯乘紫丝暖座从入。队长持破木梃,自待制以上。近 
歳寺监长官持藤杖,非故事也。百官仪范,著令之外,诸家所 
记,尚有遗者。虽至猥细,亦一时仪物也。 
      国朝未改官制以前,异姓未有兼中书令者,唯赠官方有之。 
元丰中,曹郡王以元舅特除兼中书令,下度支给俸。有司言: 
 “自来未有活中书令请受则例。” 
      都堂及寺观百官会集坐次,多出临时。唐以前故事,皆不 
可考,唯颜真卿与左仆射定襄郡子王郭英又书云 :“宰相、御 

…  4…

梦溪笔谈                                                                ·11· 

史大夫、两省五品、供奉官自为一行,十二卫大将军次之,三 
师、三公、令仆、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侍郎自为一行, 
九卿、三监对之。从古以来,未尝参错。”此亦略见当时故事, 
今录于此,以备阙文。 
      赐“功臣”号,始于唐德宗奉天之役。自后藩镇,下至从 
军资深者,例赐“功臣 ”。本朝唯以赐将相。熙宁中,因上皇 
帝尊号,宰相率同列面请三四,上终不允,曰 :“徽号正如卿 
等‘功臣’,何补名实?”是时吴正宪为首相,乃请止“功臣” 
号,从之。自是群臣相继请罢,遂不復赐。 

…  5…

梦溪笔谈                                                               ·12· 

                            卷三 辨证一 

      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 
 自汉已如此,“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钧石 
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 
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 
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 
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此皆 
近歳教养所成。以至击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器仗铠胄,极 
今古之工巧。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楚词·招魂》尾句皆曰“些”,苏个反。今夔、峡、湖、 
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称“些 ”。此乃楚人旧俗, 
即梵语“萨冣诃”也。萨音桑葛反,冣无可反,诃从去声。三 
字合言之,即“些”字也。 
      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算家谓之“格术 ”。如人 
摇橹,臬为之碍故也。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 
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 
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阳 
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其 
无所见处,正如窗隙、橹臬、腰鼓碍之,本末相格,遂成摇橹 
之势。故举手则影愈下,下手则影愈上,此其可见。阳燧面洼, 
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 
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岂特物为然,人亦如是, 
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小则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则以已为 

…  6…

梦溪笔谈                                                              ·13· 

物 ,以物为已。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酉阳杂 
俎》谓“海翻则塔影倒 ”,此妄说也。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 
理。 
      先儒以日食正阳之月止谓四月,不然也。正、阳乃两事, 
正谓四月,阳谓十月。日月阳止是也。《诗》有“正月繁霜”;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二者,此先王 
所恶也。盖四月纯阳,不欲为阴所侵;十月纯阴,不欲过而干 
阳也。 
      余为《丧服后传 》,书成,熙宁中欲重定五服敕,而余预 
讨论。雷、郑之前,阙谬固多,其间高祖远孙一事,尤为无义。 
 《丧服》但有曾祖齐衰六月,远曾缌麻三月,而无高祖远孙服。 
先儒皆以谓“服同曾祖曾孙,故不言可推而知 ”,或曰“经之 
所不言则不服 ”,皆不然也。曾,重也。由祖而上者,皆曾祖 
也;由孙而下者,皆曾孙也:虽百世可也。苟有相逮者,则必 
为服丧三月。故虽成王之于后稷,亦称曾孙。而祭礼祝文,无 
远近皆曰曾孙。《礼》所谓“以五为九”者,谓傍亲之杀也。 
上杀、下杀至于九,傍杀至于四,而皆谓之族。族昆弟父母、 
族祖父母、族曾祖父母。过此则非其族也。非其族,则为之无 
服。唯正统不以族名,则是无绝道也。 
      旧传黄陵二女,尧子舜妃。以二帝化道之盛,始于闺房, 
则二女当具任、姒之德。考其年歳,帝舜陟方之时,二妃之齿 
已百歳矣。后人诗骚所赋,皆以女子待之,语多渎慢,皆礼义 
之罪人也。 
      历代官室中有謻门,盖取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也。 
说者谓“冰室门 ”。按《字训 》 :“謻,别也。”《东京赋》 
但言别门耳,故以对曲榭,非有定处也。 
      水以漳名、洛名者最多,今略举数处:赵、晋之间有清漳、 

…  7…

梦溪笔谈                                                              ·14· 

浊漳,当阳有漳水,灨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 
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洛中有洛水,北地郡有洛水,沙县 
有洛水。此概举一二耳,其详不能具载。余考其义,乃清浊相 
蹂者为漳。章者,文也,别也。漳谓两物相合,有文章,且可 
别也。清漳、浊漳,合于上党。当阳即沮、漳合流,赣上即漳、 
灨合流,漳州余未曾目见,鄣郡即西江合流,亳、漳则漳、涡 
合流,云梦则漳、郧合流。此数处皆清浊合流,色理如螮蝀, 
数十里方混。如璋亦从章,璋,王之左右之臣所执,《诗》云: 
 “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 。”璋,圭之 
半体也。合之则成圭。王左右之臣,合体一心,趣乎王者也。 
又诸侯以聘女,取其判合也。有事于山川,以其杀宗庙礼之半 
也。又牙璋以起军旅,先儒谓“有鉏牙之饰于剡侧 ”,不然也。 
牙璋,判合之器也,当于合处为牙,如今之合契。牙璋,牡契 
也,以起军旅,则其牝宜在军中,即虎符之法也。洛与落同义, 
谓水自上而下,有投流处。今淝水、沱水,天下亦多,先儒皆 
 自有解。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 
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唯中间有一泉 ,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人。其北有尧 
梢音消水 ,一谓之巫咸河 。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 
成盐。唯巫咸水入,则盐不復结,故人谓之“无咸河 ”,为盐 
泽之患,筑大堤以防之,甚于备寇盗。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 
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 
       《庄子》云:“程生马。”尝观《文字注》:“秦人谓豹 
曰程。”余至延州,人至今谓虎豹为“程”,盖言“虫”也。 
方言如此,抑亦旧俗也。 
       《唐六典》述五行,有禄命、驿马、湴河之目。人多不晓 

…  8…

梦溪笔谈                                                               ·15· 

湴河之义。余在鄜延,见安南行营诸将阅兵马藉,有称“过范 
河损失 ”。问其何谓“范何”?乃越人谓淖沙为“范河”,北 
人谓之“活沙 ”。余尝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之 
外皆动,澒澒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 
则人马蹻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孑遗者。或谓:此 
即流沙也。又谓:沙随风流,谓之流沙。湴,字书亦作“埿”。 
蒲滥反。按古文,埿,深泥也。本书有湴河者,盖谓陷运,如 
今之“空亡”也。 
      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 
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 
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余判昭文馆时,曾得数株 
于潞公家,移植秘阁后,今不復有存者。香草之类,大率多异 
名,所谓兰荪,荪,即今菖蒲是也;蕙,今零陵香是也;茞, 
今白芷是也。 
      祭礼有腥、燖、熟三献。旧说以谓腥、燖备太古、中古之 
礼,余以为不然。先王之于死者,以为之无知则不仁,以之为 
有知则不智。荐可食之熟,所以为仁;不可食之腥、燖,所以 
为智。又一说,腥、燖以鬼道接之,馈食以人道接之,致疑也。 
或谓鬼神嗜腥、燖,此虽出于异说,圣人知鬼神之情状,或有 
此理,未可致诘。 
      世以玄为浅黑色,璊为赭玉,皆不然也。玄乃赤黑色,燕 
羽是也,故谓之玄鸟。熙宁中,京师贵人戚里,多衣深紫色。 
谓之黑紫,与皂相乱,几不可分,乃所谓玄也。璊。赭色也。 
 “毳衣如璊”;音门。稷之璊色者谓之贰7‘字音门,以其色 
命之也。《诗》 :“有贰熊弧 !苯袂厝艘裘樱镆病7‘ 
色在朱黄之间,似乎赭,极光莹,掬之粲,泽熠熠如赤珠。此 
 自是一色,似赭非赭。盖所谓璊,色名也,而从玉,以其赭而 

…  9…

梦溪笔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