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生豪小言集-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人已结束对暴力统治及压迫之中途妥协……吾人之民治制度已出于实际行动”。这是告诉“以暴力统治及压迫”的国家,美国已经不再重视对侵略者与反侵略者一视同仁的所谓中立地位,而毅然立在为自由而奋斗的一方;美国虽然不愿与人发生战争,但战争的威胁决不能使美国屈服或妥协。 
  “美国决非绥靖者流、失败主义者流、及神经错乱者流所能左右”。这指示美国政府现时所采的政策,已经获得全国的拥护合作,即使有少数例外的人,他们无力的呼声也早已为全国热烈的共同要求所压倒;侵略国家如图利用此辈的懦怯心理,造成一种空气,使美国放弃她的决心,那显然是再也没有可能了。 
 

墨索里尼的无言凯旋
(1941年3月17日) 
 
  墨索里尼亲自奔往阿尔巴尼亚前线指挥,希望凭着他的“威望”,振作消沉的士气,好在希特勒面前有个交待。日前据传意方曾有表示,谓在意军未将希腊人驱出阿尔巴尼亚以前,无接受调停可能。这当然不失为英雄气概,然而以最近阿境战局发展而观,意军虽曾拼命反攻,仍不免于全部崩溃的惨运;在国际间早已不存在了的墨索里尼的“威望”,在他自己军队中显然也未能产生何等力量;而意军未将希腊人驱出阿尔巴尼亚以前,倒很有被希腊军全部驱出的可能。 
  凯旋英雄做不成,于是墨索里尼只好悄悄回到罗马。一万五千名的死伤军士,和巨大的军实损失,便是他此行的赫赫战果。 
 

美国“欢迎”德潜艇访问
(1941年3月20日) 
 
  柏林方面声称德国将以最剧烈之方法击退美国干涉欧洲事务之企图,不知遣派潜艇至美国海上活跃,是否此类剧烈方法之一。美国不因德方绝交作战等威胁而不通过租借法案,自然对于德方破坏此案实施,企图阻扰美国对英海上运输的任何行动,都早已准备好对付的方法。美海部宣布将于本周内举行潜艇演习,分明便是对远道前来的德国潜艇表示“欢迎”的姿态。 
 

又一“和平”消息
(1941年3月21日) 
 
  日方向华诱和的消息,对于中国读者已经失去新鲜性,故昨日国际社香港电所传日本军人将迫令近卫下台,然后成立军人独裁,对华议和,以便脱身南进的“消息灵通方面”情报,最大的价值也不过供人一笑而已。 
  该消息谓日军部已以间接方法告知中国政府,谓和战之权原操诸军人之手,而内阁不与其事。中国方面当然早已知道日本真正的主人是谁,可惜的是目前和战之权,不仅不操于日本内阁之手,也不操于日本军部之手,而是完全操于中国之手,故日军部倘妄以为为了便利自己的南进起见,提出几条自以为“宽大”的条件,即可使中国欣然接受,那未免是太奇妙的想头。将近四年的实际教训,不曾使日本军人觉悟他们自身所处的地位,这无形中也说明了中国尚有继续教训他们的必要。 
  据说所谓“宽大”条件是:(一)中国承认“满洲国”;(二)中国给予日本某种经济特权;(三)中国加入“反共”同盟。读了之后,使人倒抽了一口冷气,因为中国如果在奋战了三四年以后形势日趋乐观的今日,会接受这种条件,那么远在七七事变以前,早就可以把广田三原则接受下来了。 
  中国对日作战是有终结的一天的,那就是在推翻了日本的军人统治,达到自身自由解放的目的,并恢复了东亚的安宁秩序,解除了民治主义的威胁以后,在这以前,任何和平的建议,都只有以鄙笑拒斥之。 
 

罪恶之夜
(1941年3月23日) 
 
  兽性向人权的大袭击!暴力对秩序的大挑战! 
  时间是午夜,地点是法租界,暴徒侵入了江苏农民银行职员宿舍,以捕房搜查为名,令各行员排列成队,袖出盒子炮扫射,连发五六十枪,无法抵抗的二十余行员,当场或死或伤,应声倒地。对着这一堆血肉模糊的躯体,恶魔们尚未餍足他们嗜血的欲念,临去时又连放多枪,在上海罪恶史上写下惨绝人寰的一页。 
  暴徒的行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在同时间内,武装暴徒七十余名冲入沪西中国银行宿舍,将行员一百余人加铐绑去。他们似恐这样大规模的绑架,还不足耸人听闻,后来又续作第二次的访问,绑去行员七十余人。 
  谁还相信发生这样事件的地点,是在法治的区域以内?谁还相信安分守己的善良市民,可以得到法律的保障?谁听到了这样毛发森立的消息,不会感觉到暴力与死亡的威胁,仿佛已经闪现到自己的头上?这一堆血肉模糊的躯体,这一批束手就缚等候着不可知的命运的囚徒,不正是全上海大多数小市民的化身,靠着并不丰厚的薪给养家活口,奉公守职,没有政治的野心,不作轨外的行动?如果像这样最没有抵抗力的平民,也会成为“政治性报复”的对象,那么谁还能保证自己能避免同样悲惨的命运? 
  对于残忍卑劣无复人性的恶徒,无法讲人道主义的理论,但容许此种恶徒厕身于人类的社会里,却是每一个人的耻辱。究竟是谁应当负这类灭绝理性的罪恶事件的责任?究竟是谁威胁着每一个守法市民的安全?事实已经作最有力的说明了。 
  负市民付托之重的两租界当局,现在是需要向凶手匪徒们全力搏战的时候了,愤怒的群众在要求他们迅采有效的措置,恢复法纪与秩序,为死难者雪冤,为生存者谋取合法的保障! 
 

感悼韩紫石
(1941年3月25日) 
 
  昨报载前江苏省长韩紫石因坚拒日方胁诱,吞金自杀,克全晚节,令人肃然起敬。 
  韩氏在逊清及军阀政府时代历任显职,居官清正廉洁,深得士民爱戴,尤以建筑海安水闸,阻止淮水泛滥一事,至今苏北民众称道弗衰。自暮年退隐以来,淡泊明志,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君子,而在故乡沦陷后,闭户养晦,以风烛余生,凛拒伪命,竟以身殉,自非学道有得,乌克臻此。 
  我们所以特别致感于韩氏者,因为他和吴子玉一样,都是一般认为过时的人物,但他们在临危授命的时候,却能顾全民族,保持正气,这是中国数千年来儒家文化的精神果实,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该把这种精神格外发挥,不仅表现在消极的保全操守上,并应表现在积极的抗建工作上。 
 

中美合作兴筑滇缅铁路
(1941年3月26日) 
 
  中国决定兴筑滇缅铁路,已获美国竭力赞助,将在美发行公债一千万元美金,该路工程师杜镇远已奉派赴美采购筑路材料,预计明年可以完工。中国在艰苦作战的此时,有此远大的计划,自然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而在中国的人力与美国的物力合作下兴筑的这一条国际交通孔道,尤可视为民主势力在远东携手的象征,在作用上更为使中美英关系更加一层密切的最有力的媒介,其后果的广大,尚不仅增厚中国抗建实力而已。 
  从这一件事情上,更可看出中国虽然确信最后胜利已经迫近眼前,但国际形势的好转,并不曾使她懈惰下去,坐待机会。相反的,她的一切设施,无不作久长的准备,而不徒为应付眼前之计。倘有人梦想中国的决心会发生动摇,那么事实必将给他最大的失望。 
 

南斯拉夫自投罗网
(1941年3月26日) 
 
  南斯拉夫当局不顾民众的反对,不顾英国的警告,一意孤行,终于向轴心签订了卖身文契。虽说德国的压力厉害,但我们却不能为南国当局曲谅,因为屈服的代价,倘为暂时的苟安,则犹有可说,但南国此举,不仅放弃了独立自主,并且更足使自身陷于惨酷的战祸,有失而无得,可谓不智之甚。 
  希特勒为了把南国诱上圈套,尽可对她保证除了借道运输之外,决不将军队开入南国境内,但他在拉致南国的目的达到以后,却可假借任何借口,推翻此种诺言,尤其像南国人民反德空气的激昂,更是希特勒进军南国的最好理由。 
  在另一方面,英国为自卫起见,已将军队开抵希南边境,南国的放弃中立,投附轴心,当然使英国不得不作紧急的措置,而在德军未有动作以前迅速攻进南国。 
  姑不论英德两方相对的赛跑,究竟谁占优胜,但南国之必然成为牺牲,则已无可避免。南国当局居然会昧于事实,不想到委曲求全后所将遭遇的恶果,实在是我们所大惑不解的事。 
 

奇境中的爱丽丝
(1941年3月27日) 
 
  柏林方面对于松冈的访问,认为“轴心国对于美国通过租借案的答复”,暗示“军事问题将为主要的议题”,并且“或将产生新的德日协定”。然而无论松冈之来,预备谈些什么,德方却从“示威”的观点上力言松冈此次访问的重要。 
  换句话说,德国用此次开战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大规模欢迎松冈,无非是做戏给别人看。有所需索而来的松冈,我们虽不知道他究能带些什么回去,但受到如此宠遇,也许可以抵偿他万一空手而归的悲哀吧? 
 

令人感慨的对照
(1941年3月27日) 
 
  南斯拉夫人民反对加入轴心的悲愤,和阿比西尼亚军民的欢迎阿皇复国,是一个令人感慨系之的对照。 
  有的国家脱离了羁绊,有的国家钻进了圈套,然而对于“新秩序”的深恶痛绝,却是人同此心。 
 

日大政翼赞会改组
(1941年3月28日) 
 
  谈到日本的内政,我们唯一的印象是一大堆古里古怪的名词。前日同盟社电讯称近卫以“大政翼赞会”总裁的名义,命令翼赞会全体官员辞职;又路透社东京电透露最近曾有议员中野真吾在大阪遇刺,此事或有政治动机,因中野已脱离所谓“赞翼会”,拟重行恢复其前已解散的政党云云。所谓“大政赞翼”,原为近卫此次上台后所卖的一个野人头,从上述电讯里,可以看出它在各方面都不讨好:军部既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